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宽城教师进修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
B: 能否阻止大脑中炎症分子的释放,是减轻痴呆症状的关键。
C: 作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沂门目连戏可谓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D: 失事客机是一架萨博340型短程双涡轮螺旋桨的索尔航空公司飞机。
2、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B: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C: 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背后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
D: 每到夜幕降临,小吃街便人声鼎沸 , 那场面十分壮观。
3、根据语境,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坦然是失意后的乐观,是平淡中的自信。许多事的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我们只需尽量去做,求得一份付出之后的坦然和快乐。请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
B: 没有大海的壮阔,但要有小溪的优雅。
C: 没有小溪的优雅,但要有大海的壮阔。
D: 没有小溪的优雅,可以有大海的壮阔。
4、

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 每次考试王老师总是危言耸听地告诉我们要仔细审题,认真答题。
B: 今年十一假期,来东台黄海森林公园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C: 在四盟学校初中部,我与分别两年的小学同学萍水相逢 , 真是高兴极了。
D: 班长是主持节目的老手,这次庆国庆联欢会,他主持得特别棒,真是一鸣惊人
5、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终于大胆地走上讲台向全班同学表达了我的心声,这得感谢班主任老师的多次怂恿
B: 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对任何人妄下断语:“你是庸者,你是天才。”
C: 你们的意见大相径庭 , 我无法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让你们握手言和。
D: 至于所谓当场夺获的手枪,虽然煞有介事地举出号数,使人相信,但我总奇怪。
6、对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中头脑简单、粗野率直的鲁提辖听说柴进被藏在枯井中不知生死,便脱得赤条条,手拿两把板斧下井解救。
B: 《琐记》里的衍太太唆使“我”偷家里的东西变卖,“我”没有照她的教唆去做。她却放出流言,说“我”偷了家里的东西。
C: 在大人国,格列佛看到这里的党派之争是以鞋跟高低来划分阵营的;在慧骃国,格列佛发现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D: 保尔·柯察金在火车站邂逅冬妮娅,他们一见钟情;后来,他俩都走上了革命道路,由于工作需要,天各一方,音讯阻绝。等到在铁路工地不期而遇时,两人都已建立了小家庭。
7、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枸(qǐ) 炖(wēi)
B: 面(jiá) 月(zhēng)
C: 量(fèn) 制(páo)
D: 挑(tì) 家(bèi)
8、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阅读是一种输入,要让阅读的知识产生输出的动能,增强阅读的实效,那就必须对它进行加工。

②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很多人阅读时做读书笔记,或者写书评,这样的阅读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④如果只是阅读,而不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或实践,那么,阅读并不能对你的能力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⑤因此,阅读必须与思考紧密结合。

⑥动笔读书是更高层次的阅读,是读思结合的最好方式,它需要一定的毅力才可以实现。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①④③⑤⑥
C: ②④①③⑥⑤
D: ④②③①⑤⑥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缕缕晨光穿云透雾而来,照亮清(chè) 的湖水,唤起声声鸟鸣,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B: (yàn)语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活泼风趣的艺术性语句。
C: 哀愁,从来不是颓废的代名词,相反,真正的哀愁是一种悲天(mǐn)人的情怀。
D: 她的散文既表现了仁爱、善良、宽厚等品德,同时也不乏百折不(ráo) 的阳刚之气。
10、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持续多天的低温阴冷天气,使融水县摩天岭上的雾凇景观美不胜收
B: 为迎接“世界环境日”的到来,市容环境综合治理“百日大会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C: 大型音画舞蹈《梦在这里飞扬》,将老干部们发挥余热的场面展现得琳琅满目
D: 这里是侗乡深处,环境优美,民风淳朴。进得村来,我们真有点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铜仁江舟中杂诗六首(其二)

郑珍

渐见寒流阔,居人两岸分。

潭光清漏石,山影绿摇云。

渔得沙头汛,炊香柁尾闻。

向来风味熟,惆怅但离群。

(注)①柁:同“舵”。②向来:方才,刚才。

( 1 )赏析颔联中的“摇”字。
( 2 )从后两联来看,诗人在船上的旅途生活有什么特点?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各小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者,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有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1 )对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朝服衣冠,镜(察看)
B: 吾妻之美我者,我也(偏爱)
C: 由此观之,王之甚矣(蒙蔽)
D: 数月之后,时时而进(偶尔)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徐公来,孰视
B: 徐公不若君美也
C: 由此观 , 王之蔽甚矣
D: 数月后,时时而间进
( 3 )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 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 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 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
(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梅桑榆《宽容与智慧》,完成下列小题

①谈宽容的文章不知凡几,美国学者房龙,甚至不惜篇幅,专门写过一本论宽容的书。但是不宽容的人,不大可能在读了几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就变得宽容起来。因为一个人能够原谅他人的过失,对冒犯、侮辱,或是损害过自己利益的人,不予计较,须有宽宏的度量,而一个人的度量是宽宏还是狭小,不但取决于他的性格、心地,而且取决于他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对自己处境的认识和预见行事后果的能力,即宽容与智慧、识见有关。有的人度量宽宏,是天性使然,这种人毕竟很少,更多的人能够宽容他人,则是经过理性的思考与权衡之后而做出的抉择。

韩信为贫民时,曾于淮阴街头受过屠夫之子的胯下之辱。后来他统兵百万,“战必胜,攻必克”,被刘邦封为楚王,衣锦还乡,并未忘记那个逼自己从他的裤裆下钻过去的人,但韩信不是要他的脑袋,而是任他为中尉,并对诸将说:“此人是个壮士。他当年辱我时,我当然可以与他以死相拼,但死得无名,所以忍耐至此。”

③韩信此言,只是道出了他当时受辱时对利害的权衡,而不杀屠夫之子,却是一种智慧的抉择。这时的韩信已经封王,而那曾经侮辱过他的人仍是个贫民。此时韩信若是为报复而杀他,当然如同杀鸡般容易,但这一刀下去,一个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横暴者的形象,也就活脱脱显现出来。而他以德报怨,对此人授之以官,则可以显示其大丈夫襟怀,赢得大众的赞扬,赢得人心。智商奇高的韩信,自然会想到这一点,所以才有了这段被司马迁、班固载入史册的千古美谈。

④韩安国于汉景帝刘启在位时,曾事梁孝王刘武,因平定吴、楚七国之乱而立下大功,名重一时,后遭人谗陷,获罪下狱,在狱中屡被狱吏田甲欺辱。他曾对田甲说:“你不要欺人太甚,你难道没听说过死灰还会复燃吗?”田甲却冷笑道:“死灰若复燃,我则以尿浇灭之。”不料,数旬之后,汉廷竟下诏,任韩安国为梁国内史。田甲听说韩安国复居高位,怕遭报复,吓得弃家而逃。韩安国却下令:“田甲若不就官,我将灭其一族。”田甲走投无路,只得向韩安国袒背谢罪。韩安国看他如此狼狈,笑道:“死灰今已复燃,你可以尿浇灭了!何必吓成这样,公等值得我计较吗!”遂令复其官,并善待之。他的大度,不但被时人称颂,也被史家记下令后人敬佩的一笔。然而,韩安国此举,固然可以说是其心胸宽大,但又何尝不是由于他的智慧与识见使然?他历尽险恶,得以复职,地位尚不巩固,若是一上任就对田甲施以报复,必然令人厌惧,并很可能因此树敌,而对欺侮过自己的人宽容以待,则会得到世人的尊崇,对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大有好处。

⑤从韩信、韩安国如何对待曾经侮辱过自己的人,如何对待损害自己尊严的位卑者,不仅可以看出其有无雅量,而且可以看出其处世的智慧。

( 1 )下列不能证明“宽容与智慧、识见有关”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诸葛亮鞠躬尽瘁以“恢复汉室以报先帝之恩”,后主刘禅听信谗言几疑孔明。孔明毫不计较,照干大事不误。
B: 清朝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礼让邻居,把院墙后移三尺。两家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
C: 大钢琴家李斯特,原谅假冒他的学生之名的姑娘,并收她为徒弟。
D: 韩信落魄的时候,一个漂母给他饭吃,韩信离开她的时候,告诉她以后一定来报答她。后来韩信做了楚王,不忘旧恩,奉黄金千两以漂母。
( 2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信得势后不杀羞辱他的屠夫之子,有力地证明“小不忍则乱大谋”的说法。
B: 第④段列举韩安国善待曾侮辱自己的田甲事例论证“宽容与智慧、识见有关”的中心论点。
C: 本文材料列举视角独特,“如何对待曾经侮辱过自己的人”“如何对待损害自己尊严的位卑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证明中心论点。
D: 尾段乃结论,重申中心论点。文章的几个部分环环相扣,层次井然。
( 3 )琳琳和小文竞选学生会主席,小文在背后捣鬼说琳琳的短处。琳琳一笑了之,最后获得职位。请你联系本文的观点,说说阅读本文后的启示。
阅读

白杨礼赞(节选)

茅盾

①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②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③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④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 1 )第①段描述的顺序(结构方式)是________,本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
( 2 ) 说说第②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3 ) 第①段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白杨树的外形?哪些词语概括了白杨树的外形特点?
( 4 ) 第②段说白杨树是一种“极普通”又“不平凡”的树,这是否矛盾?做简要解释。
( 5 ) 概括第③段“‖”前后两层的内容。
( 6 )用原文回答: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见待人接物是有讲究的。请根据自己理解,写出你的故事,或写出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果需要,请用“XXX”代替。
提示:命题者倡导朴实的文风。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东京铁塔”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