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些文学作品从内容、手法到包装都极力媚俗,为许多读者所不耻。B: 《富春山居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秀丽景色,因为年代久远,画作的墨迹已有些暗淡,但丝毫掩饰不住它内在的神韵。 C: 用他博大的胸襟,展示了博爱的胸怀,就连诗歌都能气吞山河。 D: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 , 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
2、 |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B: ②③① C: ②①③ D: ①②③ |
3、 | 排序正确的是( ) ①刚建网时,一部分从上往下织,一部分从下往上织,不久,一张巨大的天网便完成了。 ②平时,红蜘蛛把网建在树上。 ③如此巨大的网,昆虫一旦被网住,众多蜘蛛便会一哄而上,把毒液注进体内,昆虫很快便会一命呜呼。 ④南美洲有一种红蜘蛛,他们上万只生活在一起,共同织网,合作狩猎,共同分享食物。 ⑤然后,它们开始分享大餐。 A: ①②③④⑤B: ④②①③⑤ C: ③④①②⑤ D: ②①④③⑤ |
4、 | 下列对句子特殊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冥者,天池也。(判断句) B: 去以六月息者也。(判断句) C: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倒装句) D: 是鱼之乐也。(判断句) |
5、 | 下列句子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我国第一位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向来不受嗟来之食,可谓傲骨嶙峋。 C: 人们对随地吐痰、乱扔果皮一类小事,一直持不以为然的态度,这是不应该的。 D: 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 , 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
6、 | 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鲜为人知(很少) 燕然勒功(刻石记功) B: 家喻户晓(了解) 微不足道(值得) C: 锲而不舍 (刻) 迥乎不同(差得远) D: 锋芒毕露(全) 刮目相待(洗干净) |
7、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选择简单、宁静生活的人,无意追逐物质层面的________,只在精神的高地兀自风雅。他们选择简单、宁静,不是远避尘世,而是远避_______。他们不愿再众人面前_______,只愿低调平和行事。他们的生活是单调的,但单调得干净、纯粹。 A: 奢华 喧闹 发扬B: 繁华 喧嚣 发扬 C: 繁华 喧闹 张扬 D: 奢华 喧嚣 张扬 |
8、 | 下面文字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猝然(cù) 愠怒(wēn) 蓬勃(péng) 白雪皑皑(ái)B: 玛瑙(nǎo) 祈祷(qí) 蒙骗 (mēng) 踉踉跄跄(liàng) C: 字帖(tiè) 抽噎(yē) 惩罚(chéng) 故弄玄虚(xuán) D: 焦灼(zhuó) 倔强(jué) 造诣(zhǐ) 酣然入梦(hān) |
9、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一袋糖,一桶油……起伏上涨的物价牵动着每个人心的原因?是因为物价成为众多低收入人群面临的生活难题。B: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浏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C: 在“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后,中国将陆续发射“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用来和“天宫一号”对接。 D: 团省委与本报联合发起“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万人纪念追思”活动,万余嘉宾、青年志愿者、各届群众参加,弘扬雷锋精神。 |
10、 | 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留滞:即滞留,停留不流通。洗礼:基督教接受入教者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 B: 忍冬:本文指能够忍受冬寒的意思。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C: 田圃:田地里种菜蔬、花草的园子或园地。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D: 喧嚷:(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绵密:柔软,细密。 |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甲】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山行 [唐]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甲】【乙】两诗均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写之景有何共同特点?请概括分析。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河中石兽 A: 阅十余岁 阅:经过,经历 B: 竟不可得 竟:竟然 C: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啮:侵蚀,冲刷 D: 可据理臆断欤 臆断:主观地判断 ( 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山门圮于河 尝射于家圃 B: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可以为师矣 C: 乃石性坚重 乃悟前狼假寐 D: 然则天下之事 无丝竹之乱耳 ( 3 )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选自清代文学家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 B: 本文记叙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阐发不可“据理臆断”的思考。 C: 文章语言平易,简洁生动,善于在叙述中制造波澜。 D: 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寺僧盲目行动;老河兵认识片面;讲学家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
入住红尘
秦羽墨
①两年我一直住在红尘深处。我说的不是你理解的红尘,而是红尘路33号。
②搬进红尘路是四月末的一天。天气晴朗,春天还很有春天的祥子,阳光还不让人心生敬畏,这个城市春天实在太短了,短得令人猝不及防,我不得不奋力抓住它的尾巴。老艾略特说,四月是无望的季节。对此,我不敢苟同。至少,在这里,四月是美好的,我对它的好感皆停留在春天。街头的悬铃木,叶子阔大,最初的白已变成真正的绿,小巷深处遍植樟树,绿荫遮天,两旁的野蔷薇青翠欲滴,姹紫嫣红开遍,恍如走在山道中,让人内心熨帖。而其他季节,夏天太热,秋、冬太冷,它更像别人的城市,使人感到遥远。
③工作三年,这已经是第四次搬家,我是一个典型的住在别处的人。
④巷子太窄,又被各种商贩摊子挤压,路面只剩下一条缝,不得不提前下了的士。穿街过巷,一趟趟来回搬东西,像一个在壕沟里运输弹药的游击队员。
⑤城中村。房子多是当地人自己修的,年代久远,某些角落还留有菜地。房子临街的一面缀满爬山虎,像长了络腮胡的老头,年岁虽然大了,却虎虎生威,此时,它们正攒劲往上爬。就是因为这一墙爬山虎我才看中它的。三楼层的民房,墙体颜色上下深浅对比明显,大约先前只有两层,之后又加盖了一层。城中村都是这个搞法,很多房子不断增高,为了赚取出租费,哪怕成为危房,也在所不惜。
⑥院门开着,一台废弃的压水机进入视线。孤零零的断柄满是铁锈,被风刮得当当作响,像一只苍老的求助的手臂。看到那台压水机,我觉得自己没走错地方,抬头,见门牌上面写着“红尘路33号”,就是这里了。
⑦“你终于来了,以为你不住了,交了押金这么久。差点租给别人。”
⑧房东姓聂,五十开外,五短身材,罗圈腿,这让他走路时看起来总是憋着一股劲,他说是当兵时留下的后遗症,这一点跟父亲很像。房东爱抽烟,嗓门很大,跟谁说话都显得很活套熟络的样子,这一点跟父亲也很像。
⑨一楼、二楼是主人自己的家眷房,租客在三楼。房东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都成家了,至于添有几个孙子,就搞不清了,总之,很大一家子。
⑩先整理书,再安置零碎的生活用品。小小的屋子,书摆出来,占据了大半。很难说我是为自己找房子,还是在给书找一个住处。这些年一直与书相依为命,饥寒落魄中互相取暖,它们跟着我四处流浪,居无定所,不是呆在暗无天日的角落,就是蹲在潮湿的地下室,很多书页上布满了虫洞和霉斑,像我一样一副穷酸相,真是受尽了委屈。此刻,它们一定是高兴的,我打开房门,让阳光斜照进来。长久以来,它们从未如此光彩照人,我觉得,那光似是从书中射出来的,箭芒一样的色调,那么熟悉——无数夜晚,内心暗淡、怀揣乌云的时刻,是它们洞穿黑暗,微弱而锋利的光为我照亮前路,像灵魂的拐杖,支撑我踉踉跄跄走到现在。最孤独的时候,我甚至相信,哪怕身边谁也没有,光靠书也能度此一生。
⑪走廊的木头布满霉斑,外沿甚至长出了一丛丛小木耳,夕阳下,木耳们黝黑发亮。打理好一切,已近黄昏,夕阳将坠,阳光有如薄刃,在脸上轻轻刮着。春天就是好,再过半个月,那刀刃便能划破肌肤,刀刀见血了。
( 1 )红尘路33号的居住条件怎样?请结合文章语句进行概括。阅读下面《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节选)
①罗布泊的消亡与塔里木河有着直接关系。
②塔里木河全长1321公里,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内陆河。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1925年至1927年,国民党政府一声令下,塔里木河改道向北流入孔雀河汇入罗布泊,导致塔里木河下游干旱缺水,3个村庄的310户村民逃离家园,耕地废弃,沙化扩展。解放后的1952年,塔里木河中游因修筑轮台大坝,又将塔里木河河道改了过来。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得以好转,胡杨枝重吐绿叶,原来废弃的耕地长出了青草,这里变成了牧场。
③问题出在近30多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扩大后的耕地要用水,开采矿藏需要水,水从哪里来?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
④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使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致沿岸5万多亩耕地受到威胁。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米至5米的速度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⑤罗布泊消失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批大学生到国家某部委实验室参观。部长秘书给大家倒水,同学们表情木然地看着他忙活。其中一个问:“有绿茶吗?天太热了。”给林晖倒水时,他轻声说:“谢谢,大热天的,辛苦了。”部长来了,和大家打招呼,只有林晖鼓了几下掌。部长讲了一番话后发纪念手册,同学们都随意地用一只手接,只有林晖双手接过,并恭敬地说了一声:“谢谢您。”
两个月后,部委实验室录用了林晖。有些同学颇感不满,导师却说:“其实你们的机会完全一样,你们的成绩比他好,但是除了学习之外,你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修养是第一课。”
请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