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抚宁县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篇新闻,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但有时也可以在叙事过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
B: “铭”“说”“记”“表”“书”“序”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其中“说”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如《爱莲说》《马说》等。
C: 《西游记》中,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的金刚镯厉害无比,让悟空费尽周折,最后还是观音菩萨出面带走了妖怪,悟空才救回王后娘娘。
D: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论语》《孟子》均为儒家经典,与《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腐草为萤 辩伪去妄 持之以恒 轻而易举
B: 走头无路 孜孜不倦 自吹自擂 根深蒂固
C: 不足为惧 自暴自弃 哑口无言 地大物博
D: 怀古伤今 行之有效 前仆后继 随即应变
3、下列语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D: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所修改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
B: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C: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D: 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
5、

下列文段中划线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夜忧叹,恐托付不,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

A: 寄:托付
B: 夙:早
C: 效:成效
D: 毛:草木
6、下面文段中划线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以为死,或以为亡。今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宜多应者。吴广以为

A: 以为死 或:有的人
B: 今以吾众 诚:果真
C: 为天下 唱:同“倡”,倡导
D: 吴广以为 然:这样
7、

选处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

A: 恣睢 锋芒必露 鳞次栉比 颌首低眉
B: 拮据 顾名思义 莫衷一是 眼花撩乱
C: 商酌 风雪栽途 锐不可挡 好高骛远
D: 羡慕 合辙押韵 顶礼膜拜 恼羞成怒
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 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C。
D: “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9、下列有关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则新闻,全文洋溢着作者毛泽东胜利的豪情。
B: 《芦花荡》是孙犁的一篇小说,它是孙犁的“白洋淀记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 说《荷花淀》。
C: 《核舟记》选自清代魏学洢编辑的《虞初新志》,《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的哲学家周敦颐。
D: 《背影》一文中的“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其中“聪明”是褒义贬用,写出了作者因当时没有读懂父爱而内疚自责的心理。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 作家杨绛先生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了创作的激情。
C: 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D: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请阅读下面的诗文,回答问题。

【甲】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乙】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1 )多音字的读音由其所在的语境决定,请给下列句中的划线字标注读音。

①胡为乎露 ________

②便船 ________

( 2 )下列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渔人甚之 大同小
B: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虚构
C: 余人各复至其家 年益寿
D: 溪行,忘路之远近 木求鱼
( 3 )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翻译:(只见)土地平坦宽阔,________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翻译:________

( 4 )【甲】诗用寥寥数句写出了劳役者________;【乙】文通过对世外桃源的描绘,表现了作者 ________。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故治乱废兴在于己,非天降命,不可得反;其所操持悖谬,失其统也。为人君者, , , , 。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而亡有邪气奸其间者,是以阴阳调而风雨时,群生和而万民殖,诸福之物,可致之祥,莫不毕至,而王道终矣!

(选自《资治通鉴》)

( 5 )为文中空缺处依次选择恰当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正朝廷以正百官②正百官以正万民③正万民以正四方④正心以正朝廷

A: ②③④①
B: ④②①③
C: ④①②③
D: ②①④③
( 6 )本文通过引用孔子的话说明了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选文

黄生借书说(节选)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 1 )选文作者是________朝的文学家________(人名)。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 3 )选文中作者以自己________和________的亲身经历为论据,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 ________”的观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传递

①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②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鼓励,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

③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④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

⑤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人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

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放着几个饮料瓶子。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箱里的空饮料瓶还在。她赶快从后备箱里搬出来,又找出车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男孩开心地笑了。

⑦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

⑧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付不起房租。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原来当地的小学收到一笔捐款,捐款人正是她。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男孩。这条新闻播出后,很多人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宁肯绕很远的路,也要到她的店里来吃饭,火锅店的生意很快又好转起来。

⑨重新赚到钱的她,十分感激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继续资助贫困孩子。每次捐款,她总写下那个男孩的名字。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 1 )通读全文,根据下面提示找出表现“她”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

十分痛苦→①________→重拾希望→②________→十分感激

( 2 )第⑥段划线部分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 3 )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⑦段“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一句中划线词语“温暖”的含义。
( 4 )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秋天的怀念》,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甲)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乙)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丙)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丁)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 1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朗读设计表格。

场景片段

情感基调

重点句朗读设计

(朗读符号:重音· 连读︿ 停顿V)

“我”因瘫痪发脾气,母亲小心安抚“我”。

“我”:

母亲:担心、悲痛

“我可什么儿!”

“咱娘儿俩一块儿,好好好好……”

当时“我”不知道母亲隐瞒了病情。

“我”:

可我却一直不知道 , 她的V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我”:淡漠

母亲:喜悦

“好吧,︿就明天。”

“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母亲昏迷前说最后一句话。

母亲:不舍、担忧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填朗读符号)


( 2 )同学们对文中四处画线句批注出了自己的阅读理解,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甲)处母亲“悄悄地躲出去”是理解儿子的痛苦需要发泄,“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是担心儿子过激的行为伤害了他自己,这体现出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包容与担忧。
B: (乙)处从母亲“扑”“抓”的动作中,可以体会到母亲内心的焦急,她非常害怕儿子禁不住打击,失去生活的勇气,这体现了母亲对儿子深切的爱。
C: (丙)处母亲“挡在窗前”是有意的行为,她唯恐飘零的落叶又勾起儿子悲观的情绪,这体现出母亲对儿子小心翼翼的呵护。
D: (丁)处儿子同意去看花,母亲喜出望外,难掩兴奋之情,因为她看到了儿子重新振作的希望,更因为她能由此实现自己赏花的愿望,这体现出母亲对生活的热爱。
( 3 )文章第⑦段中浓墨重彩地描写菊花,你从中可以读出作者对菊花、对母爱、对人生的哪些感悟?
四、写作(分值:60分)

  我们经历过许许多多的雨天,有贵如油的春雨,有倾盆而下的夏雨,有绵绵的秋雨,有冷清的冬雨。在不同的雨天里发生过许许多多难忘的事情,你刻骨铭心的是哪个雨天呢?

  请以“那个雨天”为题,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要有细节描写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拜托小姐”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