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 在这水气里。淡黑的 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 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A: 模糊 起伏 走
B: 模糊 连绵 跑
C: 朦胧 起伏 走
D: 朦胧 起伏 跑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琐事 亲和力 油光可见 器宇轩昂
B: 生疏 倒胃口 家徒四璧 盛气凌人
C: 掺和 敞篷车 暗然失色 粗制滥造
D: 宽恕 倒栽葱 诚惶诚恐 正襟危坐
3、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围(fēn) 丽(qǐ ) 永(juàn) 探得珠(lí)
B: 木(nà) 拮(jū) 啬(lìn) 揉造作(jiāo)
C: 红(yān) 睢(zī) 夷(bǐ) 鞭入里(bì)
D: 聚(chuán) 然(piān) 寒(jīng) 风雪途(zài)
4、选出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 )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 第一联“巴山楚水”即诗人被贬谪之地,“弃置身”点明是被放逐、被“抛弃”。
B: 第二联,先后运用了王质和向秀的典故,写出孤身归来,恍若隔世的悲痛之情。
C: 第三联格调从沉郁中振起,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慷慨激昂又充满哲理。
D: 末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既有对友人的感谢,又表达了共勉之意。
5、下列词语在书写上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泄气 督战 区域 锐不可当
B: 遗嘱 建树 逝世 摧枯拉朽
C: 轻盈 由衷 慷慨 殚精碣虑
D: 澎湃 掠过 呼啸 眼花缭乱
6、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伏(quán) 怪(dàn) 恿(sǒnɡ) 待(nüè)
B: 困(jiǒng) 匐(pú) 香(shè) 确(cáo)
C: 斜(jī) 假(mèi) 温(xùn) 怪(chēn)
D: 盖(fù) 禁(gù) 然(chànɡ) 啬(lìng)
7、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疫情过后各地中小学陆续复课,学校深入排查各类隐患,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
B: 中国人素有家国情怀,理解家与国的密切关系,传承爱国精神是中华儿女的必修课。
C: 线上教学是否高质有效,关键要看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D: 家风建设是家事更是国事,家风不仅关系社会风气的形成,而且对个人成长影响至深。
8、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感(kǎi) 铁(qiāo) 目结舌(chēng) 叱风云(chà)
B: 痛(zhì) 首(qǐ) 鳞次比(zhì) 相形见(zhuō)
C: 荣(yīng) 慰(jiè) 然而止(jiá) 丢三四(là)
D: 息(pǐng) 黄(yùn) 吹毛求(cī) 而不舍(qiè)
9、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赋(bǐng) 泣(chuò) 然泪下(shān)
B: 澎(pài) 道(yǒng) 出马脚(lù)
C: 脱(jiù) 热(zhōng) 颓断壁(yuán)
D: 带(niǔ) 出(diàn) 自做主(shàn)
10、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B: 一切就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睁开了眼。
C: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D: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1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 “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 “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 2 )“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 3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选文

太祖时,郭进①为西山巡检②,有告其阴通河东刘继元③,将有异志者,太祖大怒以其诬害忠臣命缚其人予进使自处置。进得而不杀,谓曰:“尔能为我取继元一城一寨,不止赎尔死,当请当尔一官。”岁馀,其人诱其一城来降。进具④其事送之于朝,请赏以官。太祖曰:“尔诬害我忠良,此才可赎死尔,赏不可得也!”命以其人还进,进复请曰:“使臣失信,则不能用人矣。”太祖於是赏以一官。君臣之间盖如此。

(注)①郭进:深州博野(今河北博野)人。北宋初任西山巡检,以备北汉。②巡检:官名。③刘继元:五代十国时期之一的北汉皇帝,后降宋,封彭城郡公。④具:陈述。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有告其通河东/自此,冀之南,汉之
B: 其诬害忠臣/策之不其道
C: 命缚其人进/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使臣失/小未孚
( 2 )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太 祖 大 怒 以 其 诬 害 忠 臣 命 缚 其 人 予 进 使 自 处 置

( 3 )结合选文,请说说郭进是如何取信于人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重读

张宗子

①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说,比阅读更好的事,是重读。他说“我一生中读的书不多,大部分时间都在重读”。博尔赫斯喜欢反复读一些早年读过的书,温故知新,自得其乐。

②孔子说温故知新,后人对这句话有不同的理解,但最重要的一点,毫无疑问,是温习旧学,有新的领悟。朱熹解释说:“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读书一在精,一在博。精博的境界,在于贯通。重读,除了个人喜爱的原因,如博尔赫斯之于斯蒂文生,苏东坡之于《汉书》,是读透和悟彻一本书的必由之路。

③朱子论读书,言语亦甚多。他反复强调的几个方面中,就有“熟读”和“透彻”。熟读精思,对于书中所言,穷追猛打,一竿子捅到底:“看文字,须是如猛将用兵,直是鏖战一阵;如酷吏治狱,直是推堪到底,决是不恕他,方得。”朱子说,读书,先要杀进去,而后,还要杀出来。读通了,想透了,自然远近随心,进出如意。

④东坡读书,有“八面受敌”之法:“每读书,皆读数遍。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此反复,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也就是说,一部书,其中涉及很多方面的学问,一次读,集中精力于其中一个方面,把这一方面彻底弄懂。郭沫若说他先读先秦诸子,读一遍,看他如何说政治,再读,看他如何说社会伦理,接下去,看他如何说历史观、人性论,等等。大意如此。这也就是东坡的“八面受敌”法。朱熹很欣赏东坡这段话,教导学生以此为楷模。

⑤博尔赫斯大概没读到过东坡的话,也没读到朱子的话,如果读到了,必要引为知音的。我读到博尔赫斯的话,想起孔子、东坡、朱子,自然莫逆于心。几十年的阅读经验,证明了这些话说得多么好。

⑥中国和西方的典籍,很多都是可以终身阅读,受用无穷的。一个人,脑子里如果没有几十部读懂读通了的书,不离不弃,一辈子重温不已,仿佛家乡或根据地,又仿佛一个宝库,取用不尽,作安身立命的场所,那么,涉猎再多,只如满天花雨,往好了说,不过图个好看罢了。

⑦《庄子》读了一辈子,《西游记》我读了至少十几遍,仍然爱不释手。唐诗宋词,像茶或咖啡,几乎一日不能搁下。全部的唐人小说,恨不得永远也读不完。《世说新语》,随时想起来,翻到任何一页,读两条,往往心满意足。曾和朋友说,读一部《水浒》,胜过读杂书一百。这话一点也没夸张。相反,说得太保守了。

(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除了个人喜爱的原因之外,重读是读透和悟彻一本书的必由之路。
B: 一个人脑子里如果有几十部读懂读通了的书,将受用无穷。
C: 朱熹教导学生要学习借鉴苏东坡的“八面受敌”读书法。
D: 在所有中西方的典籍中,作者认为《水浒》是最值得重读的一部书。
( 2 )你认为下列这段文字放在文中何处最合适?为什么?

常人读书,大多时候像游泳,在水面上扑打蹬踢。尽管读懂了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段话,但依然像游泳沾湿了身体的每一个部分一样,还是浮着的。仅止于此,尚未能得其精髓。若能重读,才会深潜进去,方能有所领悟,有所获益。

( 3 )博尔赫斯说:“比阅读更好的事,是重读”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及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小舟接到校学生会通知,要求出一期黑板报,内容是介绍全球新冠疫苗研发情况。他收集了以下材料,但对材料分析没把握、请你参与,完成阅读研讨任务。

材料一:新冠疫苗研发,一场全球烧钱竞赛

为了和新冠疫情抢时间,各国政府、药企正在投入巨资加快新冠疫苗上市的进程。现在全球的共识是,新冠疫苗必须要在12-18个月里完成研发,开发出的疫苗同时必须具备大规模生产部署能力,以便全球投放使用。这种速度要求是史无前例的。在人类历史上,麻疹疫苗的研发用了9年,埃博拉疫苗用了16年,脑膜炎疫苗用了41年。

目前新冠疫苗均处于临床一期试验。在中国,陈薇院士领衔的基于腺病毒载体的Ad5-nCoV目前进展全球最快,是全球首个启动二期临床研究的新冠疫苗品种。其已于3月底完成了一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的接种工作,并于4月9日开始招募二期临床试验志愿者,进一步评价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随着疫苗研发的推进,全球范围内的疫苗烧钱大战或许才刚刚开始。

摘编自《华尔街见闻》2020年4月26日)

材料二:全球COVID—19(新冠病毒)候选疫苗研发情况图(截至2020年4月18日)

材料三:中国新冠疫苗一期临床试验结果令人鼓舞

新华社北京5月26日电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日前发表论文,介绍了中国团队开发的一种新冠病毒候选疫苗一期临床试验的积极结果。

这项临床试验由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和江苏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凤才教授等人领衔的团队开展,参与试验的108名成年志愿者被分成不同组别接种了不同剂量的疫苗。陈薇指出,开发新冠病毒疫苗会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并且能够引发免疫应答并不一定意味着疫苗能够保护人们免受新冠病毒感染。最新成果“展示了新冠病毒疫苗开发的很好前景,但我们离这种疫苗达到让所有人使用的阶段仍有较长的路要走”。据悉,新冠灭活疫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件。

专家们强调,加强国际合作对于加快新冠疫苗攻关至关重要。不应将新冠疫苗研发视作一场竞赛。现在有很多关于年底前能否开始生产疫苗的争论,各方压力很大,但“我们所有人应清醒地知道,我们需要的是安全有效性得到验证和认可的疫苗”

(摘编自《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5月27日)

( 1 )结合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麻疹疫苗的研发用了9埃博拉疫苗用了16年,脑膜炎疫苗用了41年。”这句话表明人类历史上研发疫苗成功并不容易,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

②“新冠灭活疫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件”,说明我国新冠疫苗已经研制成功,可先期生产,投入市场给全球新冠肺炎患者使用。

③“我们所有人应清醒地知道,我们需要的是安全有效性得到验证和认可的疫苗。”专家说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现在争论年底前能否开始生产疫苗没有意义,要有耐心等待,以确保研制的新冠疫苗真正安全有效。

( 2 )材料二图表反映了全球新冠病毒候选疫苗研发情况,请你概括两条主要信息。
( 3 )小舟觉得,材料一的标题并不恰当,你认为呢?说出理出。
四、写作(分值:60分)
童年走了,其实快乐却常在;旅游结束了,其实美景却长留;朋友远离了,其实友谊却不曾疏远;好书读完了,其实感受却不曾消失……

请以“其实不曾消逝”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个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工整、规范、美观。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宝、、爱╱从头来过”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