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是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其作品《故乡》选自小说集《彷徨》。 B: 莫泊桑,法国作家,《我的叔叔于勒》选自他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C: 《陈涉世家》节选自西汉司马迁所著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 D: 《傅雷家书》凝聚着我国著名科学家傅雷先生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
2、 | 下列诗句中,疑问句形式与其它各项不同的是 ( ) A: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D: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 这位建造师的独特设计和出色业绩,已被有关单位采用。 C: 在本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将与美国队争夺冠亚军。 D: 近几年,他记录下来的文字大约有600页。 |
4、 | 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C: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D: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
5、 | 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①比喻②反复③拟人④排比 C: ①比喻②夸张③拟人④排比 D: ①夸张②夸张③比喻④比喻 |
6、 |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凌乱 冷不妨 天旋地转 犹豫不决 B: 雀班 成就感 神情恍惚 惊慌失措 C: 畏惧 矮树丛 气喘吁吁 畏缩不前 D: 既使 臭椿树 变化莫测 良辰美景 |
7、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一项项改革措施密集出台,全面深化改革潮掀浪涌,奏响推动经济发展。B: 清明将至,几千年的祭祀传统,牵动着中国人一种最隐秘而质朴的情感,一头系着对亲人的思念,一头连着对未来的祈福和期盼。 C: 为加大宣传文化进校园的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冶了情操,领会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 D: 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能提升市民的精神生活品味,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
8、 | 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远离了喧闹的都市,驱车来到世外桃源般的僻静小山村,我们顿觉神清气爽。B: 储运罐破裂,致使部分液化石油气泄露,幸亏抢修即时,未造成大范围扩散。 C: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碧玉妆成的杨柳倒映在波平如镜的湖面上。 D: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垮塌,昔日的美好家园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 |
9、 | 对下面文段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A: 既克 既:已经B: 一鼓作气 鼓:击鼓 C: 再而衰 再:两次 D: 望其旗靡 靡:倒下 |
10、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城市不是乡愁的产地,城市只是埋葬乡愁的坟场。我们周游在后现代的工业城市,难觅经典永恒的乡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乡愁生发在辽阔的原野 ②那它一定是逃离了都会 ③因为乡愁萌芽在朴素的地方 ④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令人一见倾心的乡愁 ⑤偷偷生长在被现代人遗忘的高山之巅的乡舍与内陆深处的村庄 A: ④②⑤③① B: ④②①③⑤ C: ①③⑤④② D: ①⑤③④② |
古诗词阅读。 陶渊明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宋)苏轼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①,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②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时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节选自《文与可画筼筜谷③偃竹记》) 【注】①蜩(tiáo)蛇蚹(fù)蝉后腹上的横纹,蛇腹上的横鳞。竹初生时为笋,其状似蜩腹蛇蚹。②与可:即文同,字与可;北宋著名画家。③筼筜(yún dāng)谷:在洋州(今陕西洋县),盛产竹。 (乙)画竹题记 (清)郑燮①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②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③也。独画云乎④哉? 【注】①郑燮:即郑板桥。②意在笔先:谓创作中构思在落笔之前,无论写字、作画、诗文创作都是这样。 ③化机:自然的机运。④云乎:语末助词。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①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________ ②倏作变相 ________ ③意在笔先者,定则也 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 3 )两段文字与我们熟知的一个成语“① ”有关,文与可强调画竹② , 郑板桥则认为画竹③ 。( 4 )甲乙两篇小短文都是作者畅谈自己绘画的心得体会,异中有同。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苏轼、郑燮画竹的相同经验?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小时候猜一道智力题,问:从地球上的什么地方出发,无论往哪里走,都是朝向南? 答案是:北极。现在无论同谁聊天,无论从哪说起,都会很快谈到钱。钱成了当今社会的极点。
②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虽是无钱之人,却凭医疗常识,想像钱的功能是有限的,理由从人的生理结构而来。钱能买来山珍海味,可再大的富豪也只有一个胃,一个胃的容积就那么大,至多装上两三斤的食物,外加一罐扎啤,也就物满为患了。你要是愣往里揣,轻则是慢性胃炎,重了就是急性胃扩张,后者有生命危险呢。更不用说,长期的膏粱厚味,引起高胆固醇糖尿病等等。钱能买来绫罗绸缎,可再娇美的妇人也只有一副身段,一次只能向世人展现套在身体最外层的那套衣服。
③人和动物在结构上实在是大同小异,从翩飞的蝴蝶到一只最小的蚂蚁,都有腹腔和眼睛。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想,而恰恰在这一面钢铁盾牌面前,金钱折断了蜡做的枪头。比如理想,比如亲情,比如自由……都是金钱的盲点。它们可以因了金钱而卖出,却不会因了金钱而被买进。金钱只是单向的低矮的闸门,永远无法积聚起情感的洪峰。
④造物给予人的躯体是有限的,作为补偿,造物给人以无限的精神。人的躯体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是很容易满足的。造物以此来制约人对物质的欲望,鼓励思想的飞翔。于是人类在有了果腹的兽肉和蔽体的树叶之后,就开始创造语言、绘画和音乐……积蓄了一代又一代的精华,于是我们有了文学,有了艺术,有了哲学的探讨和对宇宙的访问……那都是永无穷尽的奥妙啊,只要人类存在一天,就会上天入地呕心沥血地寻找与提炼。
⑤我们现在是站在钱的极点上,但人们在新的一轮物质需要满足之后,回过头来仍然要皈依精神。精神才是人类最大的财富。
喊魂
从我记事起,湖村人爱有意无意地跟我说:你是你爹捡的!
他们说:那日潘河上跑水,鱼跟着泄洪道往潘河下溢,你爹拿着鱼叉在河下叉鱼。就在这时,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一个女婴,你爹当时就扔了鱼叉,鱼都顾不上要,把你抱回了家。
这个版本初时我并不相信,我们村的大人最爱吓唬细伢时说那个谁是从哪儿哪儿捡来的。但说的人多了,说的次数多了,我忍不住问我娘:我当真是我爹捡来的不?娘听了当即怔了一下,神情很不自然,但她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你个傻二丫真是捡来的呢!娘接着又说,你爹当时叉了一天的鱼,累得很,一路抱你回家时手都酸了。
我姐大丫此时靠在门外捂嘴偷笑。
娘见我嘴巴翘得高高的,停了笑,对我说,二丫你真个是傻丫头,我都生了你大丫姐,还捡你这丫头片子作甚?
我立时破涕为笑。
但大丫从此没事时老爱冲我喊:二丫,二丫,你是爹从潘河捡来的野伢子,嘻嘻……
我很生气,几次找大丫打架,但每次都输。
那个卖冰棒的跛子再来湖村时,我偷偷把大丫的新凉鞋提了出去。然后在大丫哭着找新凉鞋时,我伙同娟子躲在屋后吃冰棒,笑得不亦乐乎。
娘找到我,盯着我红彤彤的嘴,又看到屋后那堆冰棒纸,脸色铁青。在她转身找扫帚时,我赶紧和娟子一起从后院门溜了。
娟子说:二丫你别难过,我悄悄听到我娘跟人唠话时说,你爹把你捡来时,你娘哭了很久!捡了你,她就不能再生儿子了。
我很难过。整个下午,我躲在潘河里,玩水、摸鱼……到娘找到我时,天都黑透了。
晚上娘还没来得及揍我,我就发烧,说胡话。连着几天打针吃药都不见好转。娘整夜整夜地抱着我哭,最后在奶奶的劝说下,娘提了一大堆礼物背着我去村头找神婆“三相公”。
娘从前不信“三相公”,一向都绕着她家走。
“三相公”把我放在椅子上,手指头在指节上点点掐掐,最后说我被潘河中的淹水鬼缠了身,丢了魂。
娘信以为真,就和“三相公”一起去潘河,迷迷糊糊中我听到娘的声音从潘河传来:二丫!你在潘河吓了回呀——
迷糊中我也听到“三相公”的声音:回来了呀!
听见娘又叫:二丫!你在潘河吓了回呀——
唤声越来越近,娘走近我的床头,轻轻地把怀中的什么东西放在我的心口,掖紧被窝,轻拍着:我的二丫在这,我的二丫回来了喽!
我在迷迷糊糊中,眼泪却淌湿一大片枕头。早听别人说:细伢子在野外失了魂,只有亲娘唤才能把魂魄招回来,别人喊,会把魂魄吓跑,而细伢子也就没命活了。而我,是爹从潘河上捡来的野伢子!
潘河边又传来娘的声音,二丫!你在潘河里吓了回呀——
那一夜,娘的沙哑的声音在潘河边来来响起,直到天亮,直到我迷迷糊糊睡熟。
因为这场突来的病,我逃过了一通海揍。但大丫从此记上我偷她凉鞋兑冰棒的仇,更频繁地冲我喊:二丫,二丫,你是爹从潘河捡来的野伢子。那天,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一个女婴,叫二丫,嘻嘻……
我不甘示弱,也冲着她喊:大丫,大丫,你是爹从潘河捡来的野伢子。爹那天在潘河下游叉鱼,就在这时,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两个女婴,一个叫大丫,一个叫二丫,嘻嘻……
娘在院中里听到,边作势找扫帚,边比比划划地打着手语——娘自那晚为我喊魂后,声带就拉坏了!因为娘听“三相公”说,就算不是亲娘,只要娘心在,魂魄都是能喊回来的。
(选自《大观<东京文学>》2016年01期,略有删改,作者:徐建英)
( 1 )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充相关情节及二丫的心情。村人告知身世时不信→________→得到娘确认后高兴→大丫取笑时气愤→________→娘为“我”喊魂时感动
( 2 )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①娘听了当即怔了一下,神情很不自然 , 但她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你个傻二丫真是捡来的呢!(划线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一个女婴,叫二丫。”“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两个女婴,一个叫大丫,一个叫二丫。”(大丫、二丫的话同中有异,作者这样写有何意味?)
( 3 )结合全文,简析文中画线句的作用。作文:
生活中的趣味,有些是从苦中得来的。比如,苦涩的“柳叶儿”为作者宋学孟的童年抹上了一丝亮色,艰苦的历险将汤姆•索亚带进了神秘新世界,风雪苦读让宋濂体验到求知的兴味……
请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感悟,以“苦趣”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认真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