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为公民信息撑起一把安全“保护伞”,不仅势在必行,更是 。 ②然而在网络时代,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也 。 ③当个人安全信息遭遇侵害时,应当 勇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 燃眉之急 无孔不入 挺身而出B: 刻不容缓 无处不在 挺身而出 C: 刻不容缓 无孔不入 奋不顾身 D: 燃眉之急 无处不在 奋不顾身 |
2、 | 下面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玉兔”“素娥”“广寒宫”等都是月亮的别称。B: 古代常用“阴”“阳”表示方位,“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 C: 古代“三”“九”常表示用来次数多,如《曹刿论战》中的“齐人三鼓”。 D: 吃粽子、插艾蒿、赛龙舟、挂香包、喝雄黄酒都是端午节的习俗。 |
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对第一单元课文的学习,使我明白了亲情的美好与可贵。 B: 在自我介绍时,他说自己很早就对物理和化学两门学科产生了兴趣。 C: 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D: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来自南航大学的研究生关于飞机发动机原理的报告。 |
4、 | 依据语境,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藤野先生不讲究,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即“模糊”,这里指马虎、不讲究。) B: 在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过程中,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可以形成无比强大的力量。) C: 因着她们祖国广大人民的需求,她们又将在两三天“惊鸿”般地飞了回去!(惊飞的鸿雁,形容美人体态轻盈。) D: 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风光景色) |
5、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抗击疫情充分__△_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抗击疫情中进一步__△_升华。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定能为我们提供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励我们风雨无阻__△_。 A: 展现 提炼 雷厉风行 B: 展示 淬炼 奋勇向前 C: 展示 提炼 奋勇向前 D: 展现 淬炼 雷厉风行 |
6、 | 下列词语中书写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媲美(pì) 蝼蚁(lóu) 沾轻怕重(niān) B: 藩篱(fǎn) 校补(xiào) 浑身解数(xiè) C: 咫尺(zhí) 篡夺(cuàn) 叱咤风云(zhà) D: 啮齿(niè) 骸骨(hái) 即物起兴(jí) |
7、 | 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____________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____________远不限于此。倘若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的付出?没有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________________的卓越?没有物我两忘的____________,怎有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A: 尽善尽美 内容 脱颖而出 境界B: 融会贯通 内涵 更胜一筹 情境 C: 炉火纯青 内涵 出类拔萃 境界 D: 出神入化 内容 遥遥领先 情境 |
8、 | 下面关于圆周定理的句子表述简明的一项是( ) A: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这个圆上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B: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C: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D: 圆上的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
9、 | 下列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固以怪之矣 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B: 好为《梁父吟》 谓为信然 C: 还于旧都 受地于先王 D: 辍耕之垄上 之次所旁丛祠中 |
10、 |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爱国是一种无上的情怀,不过表现的形式会有所不同。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流露出的是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杜甫在《春望》中表现出的是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祖国的黯然神伤;《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为亡了国不能使用祖国的语言而哽咽。 B: 《醉翁亭记》一文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伟抱负和高远志向。 C: 小说通过刻画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欺下,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又让我们认识了嫌贫爱富、虚伪自私的菲利普夫妇。 D: 劝说是一门艺术。晏子以退为进,运用类比,挫败楚王污蔑齐人为盗的阴谋;邹忌以家庭琐事设喻,委婉规劝齐王纳谏除弊;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以恳切的言辞,反复规劝刘禅继承先帝遗志,修明政治,忠言而不逆耳。 |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①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流水,洞②在清溪何处边? 【注解】①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②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⑤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1 )解释划线的词。①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 ②不逾矩________ 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_______ ④饭疏食,饮水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3 )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选文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迪。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家是一棵流泪的树
李兴海
①在中国、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的边境上,有一条名叫喀喇昆仑的山脉。在它的中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有一个名叫神仙湾的边防哨所。我最好的朋友,就是在这个地方保家卫国。
②我没去过他那里,我只能偶尔从电话中了解关于他在那里的一切。
③他已经多年没回家。他的父母在农村,没读过书,也不识字,只知道他在新疆的雪山上,其他的,便一概不知了。
④我从各类书本上寻找关于这个地域的信息。A内心忽然一片潮湿。
⑤这个被称为“高原上之高原”的神仙湾,海拔高5380米。一年里,冬季长达6个多月,年平均气温低于0摄氏度,昼夜最大温差可达30摄氏度。最恶劣的是,此地空气中的氧含量不到平地的45%,紫外线强度也比平原高出50%。
⑥他曾给他的父母邮过两件新疆特产的羊毛大衣,并在口袋里夹寄了一封仓促写成的信件。信的内容很短,笔迹潦草,是我站在门口给他父母亲口念的。
⑦“B爸,妈,我在新疆很好,这里到处都是葡萄干和羊肉串,当然,羊毛大衣也很便宜。我给你们买了两件,很暖和,希望你们二老保重身体,等我回来孝敬……”。
⑧这显然是一封未完成的信件。“孝敬”二字后面,应该还有很多很多话要说,很多很多的泪要流,但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也许是返回哨岗的号角已经吹响,也许是一年才来一次的邮递车将要开走,也许……也许……
⑨起初,我真以为他所在的地方真有百般好,还在难得接通的电话中埋怨他:“为何过年都不回来?怎么也不给我邮点新疆哈密瓜?”他毫无抱怨,光是傻笑。
⑩后来得知实情,忽然有种落泪的冲动。他每天吃的是压缩干粮,喝的是70摄氏度就沸腾的雪水。集训途中,因为海拔过高缺水,甚至只能用尿液来使自热米饭升温。他所在的地方,长不出一株小草,更没有绿树。
⑪他让我替他保密,无论如何,千万不能让他的父母知道实情,他不想让他们担心。
⑫第六次电话,是在2010年的冬天。他仍然告诉我,过年无法回家。那一刻,我没有骂他,我只是轻声说了句“兄弟放心,二老有我。”他便在电话那头哭得没了声音。
⑬2012年1月4日,部队正式通知他,今年可以回家探亲。我从北京转机赶去乌鲁木齐接他。见面之后,他告诉我:两个年轻的战友用部队的大车把他直接送到喀什。中途,车停了,三个人不约而同地跑下车,抱着路旁的两棵大树痛哭不止。
⑭为什么要哭?很多人不理解。但如果知道他们已经三年没有见过绿色,没有吃过青菜,没有回过家的话,我想,任何人都会被这奇怪的一幕所打动。
⑮他们是真正的守卫者。虽然他们用有限的生命和男人的孤独守卫着祖国的太平,但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过家。在他们心中,家,一直都是那棵让人流泪的树。
( 1 )“我”对朋友的感情前后有些变化,仔细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①由起初“________”到后来“________”。
②结合全文,说说“我”感情发生变化的原因________。
( 2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全文却多处写到男儿泪。从文中任选一处相关片段,发挥你的想象,生动描写该段。(字数不少于40字)(提示:可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想象要合情合理)( 3 )评点是一种个性化鉴赏的阅读方式。请你从划线的A,B,C三初中任选一处,结合文章进行点评。(提示:可从内容、写法、结构、语言修辞等方面任选角度)( 4 )家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家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尺素传情;家是一片广袤的土地,让人爱得深沉。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在他们心中,家,一直都是那棵让人流泪的树”的理解。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①李忠义是一个工人。
②他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活得也很艰难。他从小患有腿疾,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个子不高,头发有些花白,近乎丑陋的脸上还有一块疤。因为腿疾,单位安排他当收发员,无非是分发报纸信件。李忠义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后,就常到工地去转转。技术活他插不上手,可他总能找到自己能干的活儿:道路坑洼他去填平,排水沟堵了他去疏通,散落的砂石他细心地堆积成方,散放的管材他整理成行。他眼里总有活儿。夏日,酷暑难当,他主动去食堂帮厨,吃力地把解暑的绿豆汤担到工地,自己渴了却忍着不喝。冬日,他常常夜半巡夜,生怕工棚生火酿成事故。每天清晨大家走出工棚,总会看到皑皑雪地上,有一串串高低不平的足印。
③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用他笨拙的字迹,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版面不很美观,却很受工友们的欢迎。
④别人有困难他跟着着急,别人高兴他跟着快乐,别人痛苦他也跟着痛苦。一次,一个工友半夜发烧,他背着工友顶着风雪去医院,跛着腿跑来跑去,整整陪护了三天。工友病愈出院了,他却病倒了,一病就是一星期。
⑤大凡地位卑微的人,头就扬不起来;位尊显贵的人,头就低不下去。李忠义却在命运面前不低头,也从不抱怨生活对他的不公。他充实地、忙忙碌碌地打发每一天,用他炽热的胸膛温暖冬天,用他辛勤的汗水融化冰雪。一次,工会到工地放露天电影,放到一半时,风把银幕掀落,正在大家焦急之时,只见一个笨拙的身影,蹬着梯子攀上柱顶,吃力地把银幕重新拉好。电影又重新放映,场内响起掌声。
⑥可就在那个冬季的一天,李忠义值了一宿夜班,不知是过于劳累,还是那天风雪太大,经过一个无人值守的铁路道口时,竟被呼啸而来的火车刮倒,被人发现送往医院,已经无救了。一个普通而平凡的生命,在一个朦胧的冬晨消失了。
⑦送别的那天,工友们都来了,他们穿着汗渍的工装,甚至有的还背着工具,戴着安全帽,他们要最后送他一程。悼词说的是什么他们没有听到,哀乐从哪里飘来他们没有听到,只听任奔涌的泪水顺颊而下,淋湿了衣衫,打湿了脚下的土地。李忠义需要休息了,他安详地合着双眼,那花白的头发在人们无尽的哀痛中,似乎还在微微抖动,像一朵成熟了的蒲公英,随风飘洒。
⑧他的生命太短暂了,没有壮怀激烈;他的身份太普通了,没有光华闪烁;他的业绩太平凡了,没有风云叱咤。李忠义是一个工人,但更是一个好人,在工友的心中,他就是一座山、一条河。
⑨天空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那么多的星星亲密地依偎在一起,不管大的小的、远的近的,谁也离不开谁,就是云彩遮住了它们,它们也会躲在后面熠熠发光。
⑩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 1 )文章开篇写到“李忠义是一个工人”,意在告诉读者,他是一个________而________的人。①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用他笨拙的字迹,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版面不很美观,却很受工友们的欢迎。
②正在大家焦急之时,只见一个笨拙的身影,蹬着梯子攀上柱顶,吃力地把银幕重新拉好。
( 4 )请结合选文内容,赏析下面句子。他安详地合着双眼,那花白的头发在人们无尽的哀痛中,似乎还在微微抖动,像一朵成熟了的蒲公英,随风飘洒。
( 5 )你如何理解文章标题“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