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揭西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城市景观花卉装饰已逐渐成为评价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
B: 去年美国《福布斯》杂志把你排为国内第二首富,你觉得准确吗?
C: 生长在阿拉善西部的胡杨林是一种特别耐旱的树种,尽管那里干旱少雨,但一到夏季,胡杨总是郁郁葱葱的。
D: 她对公益活动很有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到了她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出了贡献。
2、填入下面括号里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是( );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是( );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是( )。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A: 微风拂面,萤火流逝,屋檐滴水
B: 萤火流逝,屋檐滴水,微风拂面
C: 微风拂面,屋檐滴水,萤火流逝
D: 萤火流逝,微风拂面,屋檐滴水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白岩松第二次登上“扬州讲坛”演讲时认为:天下大事,都是从细节开始做起;所以,所有的事不是从大事开始,就是从小事开始
B: 打车软件在给乘客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提高了出租车的用车效率,但司机在开车时分心使用打车软件,成为出租车事故骤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C: 我们中学生必须发扬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D: 通过《中国之声》微薄推出的“正能量益起来”这项活动,让我们一同探寻发现在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点滴美好,一起寻找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
4、

下列划线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聚(zán) 雕(lòu) 礴(bàng) 执(niù)
B: 酝(liàng) 强(jué) 菜(wā) 静(mì)
C: 职(chèn) 竹(sāi) 弃(bĭng) 叱风云(zhà)
D: (niè)嚅 情(zì) 和(xù) 发(liǔ)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河颂》创作于解放战争时期,唱出了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B: 《最后一课》是一篇小说,主人公为韩麦尔先生。小弗郎士即小时候的作者。
C: 《木兰诗》刻画了一位聪明勇敢、杀敌爱国的女英雄形象。采用的是北方民歌的形式。
D: 《土地的誓言》一文抒发了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悲哀之情。
6、

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潜心贯注 泛滥 魅力 屏嶂
B: 默不作声 宰割 锁事 钞票
C: 人声鼎沸 轻捷 踌躇 磐石
D: 杂乱无章 暑名 召唤 租借
7、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取缔 骸骨 红装素裹 心无旁骛
B: 亵渎 狡黠 孤军愤战 人情练达
C: 凌驾 诘问 中流砥柱 温声细雨
D: 缄默 口决 黎明百姓 重蹈覆辙
8、下列句子后面括号内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作为一个党员,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这句话存在语病,病因是“句式杂糅”)
B: 演讲词应该根据演讲者的个性、职业、教育背景等差异来设计,与演讲内容和对象没有关系。(这句话的表述没有问题)
C: 宋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后,常常探山访水,写下了备受后人推崇的“永州八记”。(不是“宋代”,应该是“唐代”)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春秋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应该是从西周到春秋时期)
9、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怯(qiè) 锢(jìn) 骂(zǔ) 乳(pǔ)
B: 着(xián) 样(mó) 眩(yūn) 抽(yē)
C: 附(hè) 突(wù) 时(shǎo) 刻(qǐng)
D: 禁(gù) 羞(qù) 行(shuò) 温(xùn)
10、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了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B: 《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写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故土的思念之情。
C: 《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了法国沦陷区人民的悲痛与愤慨,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
D: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与理解。

夜归丁卯桥①村舍

许浑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③低水槛④,红叶半江船。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注释】①丁卯桥:地名。②许浑:字用晦,润州丹阳人。太和六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睦郢二州刺史。③紫蒲:紫色的蒲草。④水槛:临水的栏杆。

( 1 )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 2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水益涩,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

(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

【注】①涩:不通畅。②曳:拖,拉。③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④陇:通“垄”。⑤牧竖:牧童。⑥髹(xiū)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 1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渔人甚之 或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B: 便船 屋俨然
C: 停数日,辞 乃记之而(《小石潭记》)
D: 不足为外人也 策之不以其(《马说》)
( 2 )把语段(一)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3 )语段(一)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 4 )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把茄子认真演好
高中毕业后,他没有考上大学,于是,从山东淄博农村老家来到上海找工作。在人才济济的大上海,他这个仅有高中文凭的年轻人找了几个月,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眼看带来的钱就要用完了,他心情非常郁闷。由于他身高一米八三,长得也很精神,最终,在老乡的帮助下,他去了一个高档住宅小区做保安。
做保安,不但值班辛苦,挣钱也不多,还非常“受刺激”,因为整天看着业主们住豪宅开好车,他心情特别不好,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份收入微薄的工作没有什么干头,越想越觉得活得很憋屈,于是,上班的时候无精打采的。
后来,他被安排到一栋楼的大门口值班。见他工作没有精神,整个人显得自暴自弃,一天,住在这栋楼的一个电影导演从他面前经过的时候,停了下来,导演拍了拍他的肩,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了一句话,他的脸一下子红了,然后连连冲导演道谢。
从此,他工作认真起来。执勤的时候,遇到老年业主出入不便,他总是热情地过去搀扶。遇到下雪天,他总是大清早起来,把整栋楼的周围清除得干干净净,业主们看在眼里,心里暖暖的,觉得这个保安工作真是负责,一些业主就开始给小区物业公司打电话表扬他。
他值班的时候,不但围绕着这栋楼巡视,还经常仰起头向上看,看看这栋楼的高层住户家里有没有异常情况。同事都觉得他工作认真得过分了,根本没有必要向上看,也不嫌脖子疼!上面除了阳台还是阳台,有什么好看的?
但是,他觉得一个好保安应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应该多方面观察。他不顾同事的嘲笑,值班的时候,依然抬头用眼睛警惕地扫视这栋楼的高层。
一天,当他习惯性地仰头张望的时候,还真的发现了新情况:十三层,一个三岁左右的孩子身子正吊在阳台的外面,两手抓着阳台的水泥护栏,情况非常危急!孩子的力量很有限并且也难以持久,随时都有坚持不住而松手坠落的可能,他以惊人的速度飞奔过去,站在孩子的正下方。就在他刚刚到达这个位置时,两手再也支撑不住自身体重的孩子坠落了下来,他眼睛死死地盯着快速下落的孩子,伸出胳膊去接。孩子掉下后,砸在他伸出的双臂以及肩膀上,由于惯性而产生的巨大冲力,他被砸晕在地,但是,这个三岁的女童只是受了点惊吓,居然没有受到任何的皮外伤。
后来经过了解,这个女孩的母亲见孩子在熟睡,于是悄悄地出去到市场买菜,没有想到,她走后,孩子很快醒了,孩子找不到妈妈,很着急,在慌乱中,居然爬过阳台的护栏,出现了惊险的一幕……
小区保安惊险救女童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整个小区,又通过报纸传遍了整个城市,他一下子出名了。他工作的物业公司见他工作这么认真,平时的口碑也非常好,临危的时候表现得如此果断勇敢,于是,提拔他为保安队长。
当了保安队长后,他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了小区巡逻,以前对进入小区的外来人员,登记只是流于形式。他做了保安队长后,对来客登记加强了管理,并且亲自抽查监督来客登记情况。从此,小区的治安彻底好了起来,他做保安队长后,小区再也没有发生过入室盗窃的情况。
很快,他这个保安队长就出了名。一家物业公司见这个小伙子工作如此认真负责,就聘请他过来作副总,负责小区的安全保护以及小区停车场的管理。
一个月薪九百的普通保安经过六年的努力,成为了月薪八千的物业公司副总,当初那个导演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命运。导演当初是这么说的:“小伙子,把茄子认真演好,所有带紫色的角色都会来找你。”这句话说得非常对,他成为了一个优秀的保安之后,保安队长、负责安保的物业公司的副总等角色,真的都来找他了……

( 1 )本文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请简要概括。

( 2 )“一天, 当他习惯性地仰头张望的时候,还真的发现了新情况”,其中加点的“习惯性地”能否删去?为什么?

( 3 )最后一段的画线句 “把茄子认真演好,所有带紫色的角色都会来找你”耐人寻味,请谈谈你的理解。

( 4 )本文的题目“把茄子认真演好”,有哪些妙处呢?

( 5 )若文中的导演是位著名的画家(音乐家、建筑设计师、教授……),他会怎么鼓励小保安呢?
导演说:“小伙子,把茄子认真演好,所有带紫色的角色都会来找你。

_____说:“小伙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文字沙尘暴

张炜

①网络传播是个不可回避的巨大现实,我们这里的文化人在任何场合都要谈到网络衍生的诸多问题。可是在国外比如在欧洲,这个问题就不像我们这里显赫。这是有点奇怪的事情。

②我们与他们相逢,几乎无一例外都要谈到网络传播对青年的伤害,谈到了对低质海量传播的恐惧。大家用了一个词汇:“沙尘暴”——文字信息的巨量翻涌,呈弥漫式席卷而来,这种比喻再贴切不过,它来自一种实际感受。

③奇怪的是外国学者对我们的强烈反应都感到不解,甚至有点木木的。后来才知道,他们那儿基本不存在这样的恐慌。因为他们那里虽然也在网络上发表东西,但相比我们这里既少得多也认真得多。他们主要利用网络发发邮件和购物缴费等,如果发表作品,也当成纸上印刷品一样——怎么会不一样?网络只是园地和载体的一次改变,作品该怎样写还要怎样写。当然他们主要还是在纸质媒体上发表作品。为了便捷,有的很成熟的外国作家偶尔也在网络上首发创作,但文字上讲究的程度是不会变的。

④这就使人想到,同样是一个现代科技工具,在不同族群里发挥的功能是大相径庭的。一个成熟的工业国家,不可能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还对一台手扶拖拉机感到好奇。一些人还记得,那时候村子里如果来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全村的人都要跑出去观看,连老太太都出门了。到了今天,可能在村子里摆上一辆坦克都难有这个效果。可见对现代科技工具,还有一个习惯的过程。我们是一个科技特别不发达的地方,越是这样的地方,就越是容易产生技术崇拜。

⑤事实上无论网络的传播效率多么高,都不能改变个人艺术创作的品质。其品质不论发表在哪里都是一样,印在草纸上、金箔上,都是一样的。它不会因为载体而改变自己。

⑥所以严格讲,没有“网络文学”,只有文学。也没有分类细致的各种各样的文学,只有文学。载体从古到今不知改变了多少次,变化之大几乎是翻天覆地,但是文学的标准并没有发生什么本质的变化。

⑦网络和各种小报及传媒上传播的低劣文字等等呈现海量的趋势,形成了“文字沙尘暴”。但是,网络一点都不可怕。对高效率的工具,一味地排斥还不如利用。如果网络搬运的文字信息干净而讲究,那不是一件极大的幸事吗?一件威力强大的武器掌握在谁的手里、怎样使用,这才是关键。

⑧总而言之,越是了不起的科学发明,越是需要和它相匹配的更高的道德伦理素质,不然灾难就有可能发生。

( 1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请指出并简述理由。

①外国学者对“文字沙尘暴”基本不存恐慌是因为他们主要利用网络发发邮件和购物缴费等。

②文中用“文字沙尘暴”来比喻在网络和各种小报及传媒上传播的并呈现海量趋势的文字。

( 2 )第④段中写七八十年代全村人争相看拖拉机的事例,其作用是什么?

( 3 )根据全文内容,概括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

( 4 )某同学在微博上发表这样一段文字:“语文老师给我们看《超能陆战队》,duang~duang~duang,大白萌萌哒!太给力了,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请你结合文意对这一现象做简要的评述。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生活中,你也许遇到了许许多多:亲情、友情、幸福、快乐、成功、善良、坚强、自信、丑陋、烦恼……总有一些触动了你的心灵。

请你以“ 一直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任选一题作文,应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忘不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