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在意志力和斗争性方面的长处或短处,往往是导致成功的重要原因。在“成功”后加“或失败”。 B: 随着“端午节”的临近,使各类美食文化节和促销活动高潮迭起。删除“使”。 C: 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也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将“珍视”改为“爱惜”。 D: 教育是旨在能让青年毕业生进行自我教育为目的。删掉“旨在”。 |
2、 | 下列加点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风骚(sāo) 丰润(rùn) 随声附和(hè) B: 游弋(yì) 广袤(mào) 分外妖娆(yáo) C: 亵渎(xiè) 娉婷(pīng) 矫揉造作(jiǎo) D: 箴言(zhēn) 赃物(zāng) 相得益彰(zhāng) |
3、 | 宣传标语既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一定的思想性,也要讲究语言,力求形式新颖、朗朗上口。下面四条以“和”为主题的宣传标语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和以处众,平以养心,独以思我。 B: 阳光甘泉及时雨,博爱慈善人间情。 C: 尊老爱幼,亲仁善邻;一团和气,和气生财。 D: 各美其美,方有个性;美人之美,自能和谐。 |
4、 | 下列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有灵犀的。伯牙、子期堪称高山流水,是我们交友的典范。B: 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的美丽月亮大相径庭 , 它其实是块冰冷的“大石头”。 C: 我们对别人说的话千万不要断章取义 , 以免引起误会。 D: 历史开卷考试成绩公布后,同学们都发现自己的成绩进步了,都认为开卷有益 |
5、 | 下面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可以说,想象力应用多少是评价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②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 ③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 ④人类运用想象区功能的机会少,一般人仅仅运用了自己想象力的15%。 ⑤优秀的想象力对于一个杰出的人才来说是必需的。 A: ③⑤②④①B: ⑤③②①④ C: ②④③①⑤ D: ④⑤①②③ |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邓稼先尽管功勋卓著,但并不是一个妇儒皆知的人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他的光辉写照。B: 鲁迅先生做事是非常严谨的,青年人写信或写文章倘若写得太潦草,太敷衍,他是 深恶痛极的。 C: 那天上课,我感到十分诧异。教室没有一点宣闹,先生在教室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D: 我对关东原野怀着挚痛的热爱,常常想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丰饶的粮食,嗥鸣的蒙古狗,斑斓的山雕。 |
7、 |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凝(yí)望 愧怍(zuò) 恻(cè)隐 头晕目眩(xuàn)B: 破绽(zhàn) 酬和(hè) 阴晦(huì) 苦心孤诣(zhǐ) C: 哽咽(yè) 水藻(zaǒ) 栈(zhàn)桥 周道如砥(dǐ) D: 蝉蜕(tuì) 洗濯(zhuó) 狡黠(jié) 毛骨悚(sǒng)然 |
8、 | 下面句中空白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古往今来,凡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无不_______过孤独,_______过孤独, _______过孤独,最终使自己的生命在孤独中得到了升华,获得永恒的价值。 B: 把握和拥抱 体验和认识 遭遇和感受 C: 遭遇和感受 体验和认识 把握和拥抱 D: 遭遇和感受 把握和拥抱 体验和认识 |
9、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兴义市万峰湖景区气候宜人,融山、谷、湖、林于一体,既能乘船畅游,又可临湖垂钓。 B: “马岭河峡谷太美丽了,”她兴奋地说,“我还会再来!” C: 这只坚强的南瓜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能,都能在重压下进发出惊人的力量。 D: 《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游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
10、 |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禁锢(gù) 狡黠(jié) 诓骗(kuāng) 成吉思汗 (hán) B: 陨落(yǔn) 灵柩(jiù) 睿智(ruì) 矫揉造作(jiǎo) C: 喑哑(yīn) 怡情(yí) 亵渎(xiè) 方枘圆凿(nà)) D: 傅彩(fù) 汲取(xī) 诘难(jié) 吹毛求疵(cī)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小题。 纳凉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 1 )前两句,“________”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倚”字写出了诗人“________”的心境。( 2 )“风定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面各题。 【甲】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乙】 鲁宗道为谕德①时,居近酒肆②,尝微行就饮肆中③,偶真宗亟④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⑤上⑥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⑦以实言对之。”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言对。帝诘⑧之。宗道谢⑨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 【注释】①德:负责教育太子的官。②酒肆:酒馆。③微行就饮肆中:这里指鲁宗道乔装改扮前往酒馆饮酒。④亟:急迫地。⑤即:如果。⑥上:皇上,这里指宋真宗。⑦第:只。⑧诘:责问。⑨谢:道歉。 饮 酒 人 之 常 情 欺 君 臣 子 之 大 罪 也。 ( 2 )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①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②醉翁之意不在酒B: ①盖追先帝之殊遇/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C: ①第以实言对之/②闻之 , 欣然规往 D: ①帝诘之/②孰视之 , 自以为不如 (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 ( 5 )乙文表现了鲁宗道怎样的品质?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1-4题.
创新的根基在文化
苏北
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的口号,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响亮。创新的脚步,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急促。
②创新驱动发展,文化驱动创新。谈及加快创新的话题,自然离不开投入的增加、科技的突破和政策的跟进、制度的变革。我以为,不可疏忽的还有文化的进步。创新的根基,还在全社会的创新观念、创新心态和创新素养。
③如何培育社会的创造力?还得从教育抓起,从娃娃抓起。毋庸置疑,应试教育的路已越走越窄,格式化的讲授,标准化的答案,空洞化的说教,有意无意地在压抑着孩子们的天性。教育的使命,既是传承知识,更在培养新人。天空多么辽阔,大地多么丰饶,儿童的天真烂漫、憧憬梦想,是多么阳光!独立的人格力量,创新的人生志业,正是要在这一片广阔和丰饶中发育、生长、成熟。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在同一个模式中的温驯听话,在同一种取向中的蹑手蹑脚。有专家直陈其弊:教育先是把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扼杀掉,再要求他们把创新能力开发出来。所幸的是,在社会舆论的呼唤中,在用脚投票的倒逼中,中国教育开始了痛切的反思。新一轮教育改革,既要从教育公平正义切入,更要向自由全面发展着力。
④社会是校园的镜像。万众创新,需要不拘一格的包容,让各种类型的人才脱颖而出;需要自由宽松的环境,让各种新奇的探索互相砥砺;需要体制变革的激励,让全社会每一个细胞的生命活力充分释放。我们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颠覆性创新已形成科技新潮,新生代创客已登上创业舞台,自由创造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能量必将进一步彰显。
⑤创新的底蕴,还是全社会的素养,不仅指科学素养,更重要的是人文素养。
⑥在发展和就业的倒逼中,我们习惯以实用主义衡量创新能力和科技人才,由此倾斜于专业才干的培养。这也无可厚非。而改革和创新的导向,则另有更高的要求,着眼于每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尤其不可或缺人文精神的熏染和终极关怀的启迪。知识固然十分重要,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更宝贵的是素养。
⑦创新驱动发展,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大势所趋。只争朝夕,快马加鞭,还当登高望远,固本培元。创新所向,不仅是科技进步,也不仅是经济增长,它的深层价值,更在于发展方式的变革、民族精神的高扬和文化力量的崛起。
选自《半月谈》有删减
( 1 )作者在文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 )文中第③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请找出相应的论据并分析其作用?( 3 )作者在文中说创新需要一定的条件,请找出相应的句子。( 4 )创新是中华民族流淌不息的血脉,是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动力,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你认为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创新精神?古代快递什么样
雷册渊
①伴随电商的一路高歌而蓬勃发展起来的快递业,事实上在中国出现的时间相当早。一套完整的国家邮政系统在古代中国就已经建立了。
②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叫作“驿传”或者“邮驿”,是古代政府为了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通信和交通组织,官办官管官用。其重要的任务就是负责政府的公文往来和军情传递。公文和军情对时效性的要求就非常高。那么,这套系统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
③汉代马递的最快速度是日行400里(汉代1里等于345米,400里等于138公里)。唐代则规定,每天车行至少120里,骑马180里,皇帝颁布的敕令须日行500里(唐代1里等于450米,500里等于225公里)。清代设立了军机处,传递文书的速度提高到一昼夜600里甚至800里(清代1里等于510米,800里等于408公里)。咸丰和同治时期,由于战火不断,军情紧急,出现了“红旗报捷”,各驿站必须接力传递讯息。
④如何保密是古代快递业十分重视的问题。为了防止泄密,古人采取了不少手段。
⑤秦代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同时对投递员的素质也提出了硬性要求:老弱和不诚信的人不能担任投递员。防止泄密最重要的手段是密封。在秦代,文书写在竹简上,传递前人们都会将邮件捆扎妥当,在结绳处使用封泥,并盖上相关印玺,以防私拆,写在绢素上的则要装入书袋中。
⑥到了汉代,封装工具和手段更加丰富,外封套有函、箧、囊等。在唐代,公文邮件的封装通常需要囊封。封泥不仅有保密作用,还有等级之分,最高5封,最低3封,封泥越多,邮件越重要。清代邮件的封发、保密和防损工作做得更好,有“重封入递”“木匣入递”“绢袋封发”“汇总封发”“长引隔眼”等多种装封手段。清代在速递奏折一类的重要邮件时还有专用的封装程序,使用“封桶”“报匣”“夹板”等封套,外人是绝对看不到的。
⑦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也有物流服务。古代生鲜速递可以追溯到唐代,山东官员进贡海鲜时,为了保证新鲜,会用毡子密封,然后用驿马快速运到长安。然后,这种果蔬生鲜的快递业务大多是为了满足王公贵族们的口腹之欲,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被言官和文人们批评。
⑧古代物流也会输送很多来自国外的商品,那时的“快递”输送着最早的“海外购”。西汉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出“丝绸之路”。隋唐时期,除了陆路以外,还可以走海路,东到日本,西到波斯湾。到了宋代,海运和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和密州设置了5个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事务。彼时海外的商品多达几百种,有香料、宝物、皮货、食品等,其中光是香料就有一百多种。明代的海外贸易虽然时开时禁,但总体上十分繁荣,很多我们现在常见的作物都是这个时候才有的,例如南瓜、玉米、番茄、烟草等。
(摘自《老友》2019年第4期,有删改)
【注释】物流:产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流动转移。一般经过包装、运输、存储、养护、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环节。
( 1 )请简要分析选文题目有什么作用。
语段 |
特点 |
第②~③段 |
① |
第④~⑥段 |
② |
(材料)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中写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说的对象,既可是人,也可是物或其他。②内容要真实具体,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③书写工整,不得透露自己的班级、姓名,否则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