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2014年12月13日,是我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铭记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激励同学们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学校举办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活动,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下列发言中,语言不得体的一句是( ) A: 学生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难道不该牢记历史吗? B: 学生乙:我非常赞同设立国家公祭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不能不忘记历史。 C: 学生丙:要避免历史悲剧重演,我们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增强国家实力。 D: 学生丁:我们应该珍惜和平,走和平发展道路,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丝毫不能懈怠! |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祈祷 任劳任怨 呜咽 酣然入梦 B: 绝璧 踉踉跄跄 残白 娴熟深谙 C: 惺忪 失魂落魄 蹒跚 为富不仁 D: 戒尺 万籁俱寂 外甥 循循善诱 |
3、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娆(ráo) 喧嚷(xuān) 旁骛(wū) 睿智(ruì) B: 陨落(sǔn) 脚踝(huái) 谀词(yú) 诓骗(kuānɡ) C: 拮据(jū) 麾下(huī) 抽噎(yē) 咀嚼(jué) D: 倒运(dǎo) 栈桥(jiàn) 恣睢(zì) 忐忑(tè) |
4、 | 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每组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镌刻/隽永 酷似/似的 当家/恰当 粗糙/燥热 B: 逊不/逊色 颁布/颁发 要挟/挟持 凶恶/厌恶 C: 绯红/俳红 屏息/屏风 发酵/咆哮 遗嘱/嘱咐 D: 要塞/塞外 教诲/悔悟 滞留/停滞 畸形/崎岖 |
5、 |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范进没有参加乡试,乡试在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员, B: 《谈生命》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揭示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生命的历程。 C: 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的感情基调是忧郁、悲愤。 D: 余光中的诗歌《乡愁》抓住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表达内心情感,这四个意象分别对应人生的四个阶段:小时候—长大后—后来—未来。 |
6、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是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B: 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C: 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 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祀的土神叫“稷”,谷神叫“社”。后来就以“社稷”指称国家。 |
7、 |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喃喃自语 喜出望外 无可耐何 B: 开杯大笑 垂头丧气 状如雕塑 C: 摄手蹑脚 心事重重 紧紧搂住 D: 囫囵吞枣 嫩白光滑 跌倒在地 |
8、 |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②上边和下边的有几堆火都没有熄。 ③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 ④喂,你听见了没有? A: ①连词 ②介词 ③副词 ④拟声词 B: ①介词 ②连词 ③副词 ④叹词 C: ①副词 ②连词 ③介词 ④叹词 D: ①副词 ②介词 ③连词 ④拟声词 |
9、 | 选出对《黄鹤楼》赏析有误的一项(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描写了登黄鹤楼时所见所感,抒发诗人吊古怀乡之情。这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B: 诗的首联与颔联都是从神话传说写起,再写眼前景物,先虚后实,既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又借现实之景写出诗人怅惘之情。 C: 颈联写登楼所见,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丽的日景;尾联以抒情作结,写黄鹤楼下江上晚景触动诗人无限愁思。 D: 整首诗所写景象前后三变:从朦胧凄迷,到明丽如画,最后归于神异渺茫,使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画意。 |
10、 | 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允许yǔn 祈祷 qǐ 处理chǔ 载歌载舞zàiB: 粗犷kuàng 忽略lüè 颈椎jǐng 贻笑大方yí C: 蓓蕾lěi 剔除tī 广袤mào 随声附和hè D: 涉猎shè 胚胎pēi 游弋yè 断壁残垣yuá |
古诗词鉴赏,完成下列小题。 兰溪①棹歌②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①兰溪:今浙江市名,在金华市东北,因境内有兰溪而得名。②棹歌: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有《棹歌行》,指渔民的船歌。 ( 1 )通读全诗,一个“________”字,运用了________手法,并暗示出月光的明洁、溪面的平静、水色的清澈。( 2 )全诗景中有人,景中有情,你从诗人笔下读出了什么样的景和什么样的情?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徒,带山之县必驻,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①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徒,或为寇钞②。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迁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悖、藏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注】①宄(guǐ):坏人。②钞:掠夺。 ( 1 )下列句子中的“以”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以其境过清B: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 策之不以其道 D: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 2 )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司马朗少年时即能从容应对质疑,初露才华。 B: 司马朗执政不靠刑罚而靠宽厚仁慈,百姓照样不犯法,很有人格魅力。 C: 司马朗为了让军士以他为榜样,故意在军队中过着简朴的生活。 D: 当军队出现瘟疫时,司马朗能体恤下属,亲自为军士送医送药。 (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 ②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 |
市花:昔日素馨今日木棉
在广州人心目中,公认的千年市花是淡雅柔美的素馨、百年市花为英雄豪迈的木棉。
坊间“市花”素馨艳压千年
《本草纲目》里说,素馨“枝干袅娜,叶似茉莉而小,其花细瘦四瓣”。素馨原名“耶悉茗”,早早从西域漂洋过海来到广州,自秦汉年间到清末,两千年来占尽了广州人的宠爱。旧时的广州城西和珠江南岸,有专门种植素馨花的“花田”。
公元前196年,开越大夫陆贾出使岭南时,就发现岭南不分男女老幼,个个都爱以鲜花簪头,而他们戴得最多的就是素馨花。唐宋年间,城西花地渐得开发,出现了成片成片的花田,花农种得最多、卖得最多的还是素馨。明代,广州的各大城门口开始有了花市,用清初大儒屈大均先生的话来说,这些花市“所卖止素馨,无别花,亦犹洛阳但称牡丹曰‘花’也,富者以斗斛,贫者以升量”,每天要卖出几百担之多。屈先生的话或许夸张了些,但说素馨是城门花市当之无愧的主角,谁也无异议。直到清代中期,“珠悬玉照”的素馨花田仍是许多诗人笔下最美的风景,女孩儿戴在头上的素馨花梳、美容用的素馨油、装点家居的素馨花碟、过节点的素馨灯、喝的素馨茶……至今为人津津乐道,怀想不已。
想象一下,在这两千年间,不管哪朝哪代,如果官方有兴趣来评选一下市花,老百姓定会投票给素馨。素馨是老广州最悠久、最美丽的花事记忆,是当之无愧的古代民间“市花”。
建市后木棉首膺市花殊荣
素馨虽在广州得宠两千年之久,但从清末开始,随西洋花卉、新式饰品与合成香品潮水般涌入广州,便失宠了,到了今日,几乎被人遗忘。现在,提起市花,我们想到的肯定是木棉。其实,从古至今,木棉也深得广州人的喜爱。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岭南先民就用木棉花絮纺出了洁白如雪的“广幅布”。盛唐年间,越秀山麓广种木棉,花开时节,满城男女老少都喜欢来此踏青,还有文人写下了“木棉花上鹧鸪啼,木棉花下牵郎衣。欲行未行不忍别,落红没尽郎马蹄”的诗句,令人回味无穷。
木棉花被称为“英雄花”,最早出自400多年前抗清志士陈恭尹的《木棉花歌》,直入云霄、火烧天际的木棉花让他感慨万千,于是他挥笔写下“粤江二月三日来,千树万树朱华开……覆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花有角。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的千古名句,木棉“英雄花”的形象就此定格,并流传至今。
1921年,广州建市,成为全国第一个采用现代市制的城市;1928年,掀起评选“市花”活动,在这之前,木棉“英雄花”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广州各新式学校的校徽,就多以木棉为标志。评选活动一开始,市民对木棉花的呼声最高,官方遂于1929年初宣布木棉为“市花”,一来顺应民意,二来,木棉“英雄花”的形象,与广州民众勇敢无畏的精神最为契合,这也是木棉第一次在广州荣膺“市花”之殊荣。
“英雄花”木棉二度加冕
198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初沐之时,广州再次在全市范围内举行市花评选活动。花城市民热情高涨,推荐的候选花卉有58种之多,最终,木棉以75.9%的支持率,被选为市花。其广为流传的“英雄花”形象,1929年首膺“市花”的殊荣,花可入药、花絮可纺棉、木材是栋梁的多重价值,都是它力压群芳、众望所归的理由。
拥有市花冠冕的木棉,与广州人的生活形影不离。许多骑楼的花窗上,雕刻着它的倩影;电视台与航空公司,以它为标志;红棉牌吉他、红棉牌凉果、红棉牌自行车、红棉牌红糖等本土产品曾是几代广州人的美好记忆,如今借由电子商务,木棉再次进入年轻人的视野。
——选自(《广州日报(2019年1月7日)》,有改动)
链接一:
要成为市花,至少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是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特征并生长良好,其次则是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能够代表城市形象。
大多数城市确立市花的过程都有一套比较规范而民主的程序。通常先经过市决定开展评选活动,然后广泛征集备选方案,结合专家推荐、群众投票、部门讨论等方式,最终通过确定。在此过程中,政府机关和普通市民均有同等的参与及发言的权利。因此,最终选择的结果是有着广泛的大众基础的,使得所选植物的象征意义上升为地区的文明标志和文化象征。
——选自网络
链接二:
园林设计师吕兆球表示:“我赞成重定素馨为广州市花。”理由是:素馨进入广州已有二千余年,从南汉至民国,在民俗文化上,深深影响每一个广州人,在大量的地方文献及现存相关地名、实物中均有印证。
博友“夏墨生”说:伴随广州人亲密生活了2200年,有极其丰富、深厚、独特文化历史沉淀的素馨花,早已是特殊意义的“广州人”,她极其丰富的内涵和沉淀可以让各种各样的公众广泛参与、品味、体验,她有责任也有能力以全新的姿态成为广州形象新符号。
——选自网络
( 1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思念一块月饼
张金春
①“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代诗仙李白这首诗是我非常喜欢的,他深刻地揭示了游子的心理感受,仿佛撕下了我心口的一块伤疤,在隐隐作痛。
②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月光如子弹般洒落,伤的却都是心灵。每到这个季节,思绪总是湿漉漉的。自打十八岁打起背包出来当兵闯世界,平均两年回家一趟的频率,怎能解我焦渴的思念之苦?父爱母爱只能写在信笺里,流淌在无线电波里,滚烫在父母盼望的目
光里。
③在我老家扬州,中秋节这一天有祭拜月亮、祈求团圆的古老习俗。临近中秋,母亲就要张罗着买藕段、莲子、月饼、江米条、馓子、花生还有鸡蛋、斗香等,最好吃的就是镇上老师傅自制的月饼,月饼巴掌大小,厚厚的,甜甜的馅被一层层的皮包裹着,放在毛毡纸上,沁着一片片油渍,那香甜的滋味像痒痒挠,将我的馋虫勾起来,恨不得一把抢在手中,放入口中。
④吃月饼的甜蜜回忆仿佛过日子一般,美好的一切总是会经历一番过程,一番铺垫,方才品味到幸福的滋味和内涵。每次母亲都将祭过月亮的月饼分给每人一块,并嘱咐我们兄弟俩,要细细吃,吃完就没了。所以,我每次将月饼切成四等份,每天吃一小块,其余的用纸包好藏在床头被窝里,有时睡醒了还拿出来看看。
⑤记忆最深的是三十五年前,那时我九岁,我的月饼吃完了,放学回来,趁着母亲做饭的功夫,到处翻找母亲藏好的月饼,终于在一只木箱子里看到了。我迅速地盖上这个天大的秘密,悄悄盘算如何既不被发现又能满足那牵肠挂肚的欲望。晚上放学回家,父母上工还没回来,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我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肚肠子也配合地发出两声咕咕叫声。我冲动地把月饼拥入怀中,后觉不妥,小心翼翼取出来,掰开五分之一左右,然后包裹好放回原处。那时我想,要是母亲责问起来,就说是猫或者老鼠偷吃了。想到这儿,我为自己的小聪明窃喜。
⑥大约过了两天,母亲让我到她房间里去,说要给我变个戏法。她缓慢地从箱子里拿出那块月饼,在我眼前一晃,欣喜地问:这是什么?我脸火辣辣的,低着头,没敢抬头望。母亲打开纸包,盯着我看了看说:吃吧,本来就是留给你的!我的头埋得更低了。母亲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只是捡起散落在纸上的月饼屑子一粒粒放进嘴里。我掰开一半,说:妈,你也吃。母亲说:我不爱吃沙甜的,还是皮好吃,又脆又酥。
⑦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慢慢体味到母亲那无私的宽容的爱,现在当我的女儿面对一堆奇形怪状、五花八门的月饼,挑三拣四,甚至吃了一小半扔在一边时,我会拿过来,一粒一粒瓣开来,放到嘴里,让它一点一点地融化在岁月的记忆里?
⑧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又是一个花好月圆夜。对着如玉如银的朗朗明月,又想起那块圆圆的月饼,月光如水,流逝我不尽的思念;月光如织,维系我永久的牵挂。
(选自《中国文化报》)
( 1 )文章围绕“月饼”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
( 3 )文中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请结合相关内容概括。虚度光阴不是青春,惜时好学才是青春;驻足等待不是青春,昂扬前行才是青春;漠视逃避不是青春,勇于担当才是青春……灿烂的花季里,我们有多彩的故事;青春的原野上,我们一路放歌。
请以“这才是青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可以记叙经历,抒写感受,也可发表议论。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