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武汉市蔡甸区柏林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平时没有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删除“因为”)
B: 这次受检的十余种教辅资料合格率不足10%左右。(“不足”和“左右”删除其中一个)
C: 同学们要尽量选择无异味的橡皮擦、无刺激气味的涂改液和学习用品。(把“学习用品”改成“文具”)
D: 既然你能够认真地读完课程标准推荐阅读的名著,那么,一生将受益无穷。(“既然”改成“如果”)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学校组织了以“感恩母爱”为主题的征文活动,约200余名同学参赛。
B: 各地要针对突出问题,健全工作机制,确保按时完成校外辅导机构治理整改任务。
C: “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在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D: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不仅要落实到位,而且要宣讲到位。
3、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气(xiè)要(sè)锐不可(dāng)
B: 遗(shǔ)发(bān)首以待(qiáo)
C: 酷(shì)杆(wéi)惊心动(pò)
D: 浩(hàn)默(qì)精竭虑(dān)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B: 嫦娥三号首次实现月面巡视勘察和月球软着陆,为我国探月工程开启新的征程。
C: 从安倍到哈格尔的讲话,可以看出,究竟是谁在主动挑起事端、争议和冲突。
D: 马来西亚沙巴州将在特定的地区实施宵禁,以防止武装分子掳人事件不再发生。
5、

读“死”书与读“活”书
蒋孔阳

    读“死”书好,还是读“活”书好?看起来,自然是读“活”书好。读“活”书,可以联系实际,可以活学活用,可以打开思路,可以进行创造……一些举一反三的例子,一些科学上的创造发明,莫不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
    但是,天下任何事情,都要看时间、地点和条件而定。我们现在的是中学生的读书。中学生刚刚开始人生的路,他们刚刚学会自己读书,需要的是牢固可靠的基础知识,首先要把书读懂,这样掌握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无误的,就可以终生受用。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我看鼓励他们现在读“活”书,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死”书,或者是先读“死”书,后读“活”书。
    所谓读“死”书,是说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书上怎样讲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认清楚,然后照着去理解。由于书是文字构成的,中国的文字包括形、音、义三个方面。读“死”书,就是要抓住书中的形、音、义,把形认准,把音读准,把义理解准,然后准确无误地把书中的话记准、背准、用准。我主张中学生读“死”书,就是鼓励他们要在书内用功夫。要把书读进去,真正读懂,而不是不求甚解,或者不懂装懂。
    我这样讲,是从我个人的切身感受出发的。首先,我有感于“四人帮”时的“假、大、空”,给我们的学风和文风所造成的危害。其次,我总结了过去的失误,年轻时,我读书,喜欢从兴趣出发,强调读“活”书。结果许多基本知识都还没有搞通,就自以为是,夸夸其,以至什么都没有真正学到。年纪大了,回首往事,不胜懊恼。所以,读书先要读“死”书,有了读“死”书的基础,然后再读“活”书为佳。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终极目的,是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死”、“活”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我们强调读“死”书,但又不拘泥于读“死”书。“死”与“活”,都是对人而言的。人要书“死”,书就“死”;人要书“活”,书就“活”。这就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善读书者,手中都有一把打开书籍奥秘的金钥匙。书籍是死的,金钥匙却是活的。“死”与“活”的关系,大概有如书籍与金钥匙的关系。我们先要有书籍,然后金钥匙才能发挥作用。只有漂亮的金钥匙,又有什么用处?因此,谈读书,就得先读书。

本文作者的观点是( )


A: 一些科学上的创造发明,莫不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
B: 我主张中学生读“死”书,就是鼓励他们要在书内用功夫
C: 读书先要读“死”书,有了读“死”书的基础,然后再读“活”书为佳
D: 谈读书,就得先读书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留(zhì) 军(huī) 桑(zì) 而不舍(qì)
B: 繁(yǎn) 元(jiè) 存(xù) 味同蜡(jiáo)
C: 取(jí) 星宿(xìu) 崩(cū) 吹毛求(cī)
D: 主簿(bō) 发(wǎn) 休(jìn) 德量力(duó)
7、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B: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交通监察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
C: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而且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D: 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挥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8、

选出下列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春华秋实:草木茂盛,鲜花盛开。
B: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
C: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D: 明察秋毫:极细小的事物也能看得一清二楚。秋毫,指鸟类在秋天重新生出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细微的事物。嶙峋:形容人瘦削。
9、【字词迷宫】下列词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④⑨⑩
B: ③⑤⑨⑪
C: ②⑥⑧⑩
D: ③⑤⑦⑫
10、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尘埃 盘璇 沟壑 不甚了然
B: 俯瞰 歇息 诞生 美不胜收
C: 变幻 骨骼 魅力 格物至知
D: 诬蔑 惟幕 抉择 强词夺理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①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流水,洞②在清溪何处边?

【注解】①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②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 1 )诗歌讲究炼字,对于诗文中空缺处要填入的字,有人认为“随”恰当,有人认为“入”更合适,你会选择________,理由________。

(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相关问题。
张齐贤明察
宋张齐贤,尝为江南转运使。一日家宴,一奴窃银器数件,齐贤于帘下熟视而不问。尔后张齐贤三为宰相,门下奴仆皆得迁,唯此奴不沾禄。
奴乘间再拜而告曰:“吾待相公 久矣,门下奴皆已得官,相公独遗吾也?”因泣下不止。
齐贤悯然曰:“予欲不言,尔则怨我。尔忆当年江南日,盗吾银器数件乎?我怀之三十年,不以告人,尔亦应知也。吾为宰相,进退百官,志在激浊扬清,安敢荐盗贼为官乎?念汝事我久,今予汝钱三十万,去吾门下,自择所安。”奴震骇,泣拜而去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尝江南转运使 为:________ ②汝事我久 念 :________

( 2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奴震骇,泣拜而去。

( 3 )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张齐贤这样处置奴仆的看法?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②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③花里带着甜叶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④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⑤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从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 1 )上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正确的应写成__________。(要逐字逐句进行分析)

( 2 )文中写众多蜂蝶的主要作用是

A: 为了衬托花的繁茂和花香
B: 显示春天充满生机和活力
C: 为了把春景描绘得更为真实
D: 暗示春景中不仅有植物也有动物
( 3 )对文中最后一句的描写,理解正确的是

A: 描绘了草丛里的野花在阳光下微风中摇摇摆摆,闪闪烁烁的样子
B: 描绘了草丛里的野花在春雨中特有的情态
C: 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天的野花像眼睛似的传情达意
D: 暗示春景中不仅有植物也有动物
( 4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句子的次序能否调换一下,为什么?(注意前后联系)

( 5 )在“甜味儿”后加上标点符号,应该是__________。

( 6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里的“闹”为什么不能改“飞”?

( 7 )此段写春花,突出了春花三个方面的特征,它们是

A: 桃花像火,杏花像霞,梨花像雪
B: 花香、果肥、草旺
C: 花多、花艳、花香
D: 花的色、花的香、花的味
( 8 )此段写春花的文字中,有实写春景,有虚写春景,请将其中虚写的文字写下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乡村羊事

李伶伶

谷雨守了一夜,天亮时,母羊终于生了,生了三只小羊羔。谷雨又喜又愁,喜的是三只小羊羔都挺壮实,出生没多久,就能走了。愁的是,母羊只有两个奶头,不够分,要想让三只小羊都活下来,只能给其中一只喂牛奶。谷雨家没有奶牛,要喂牛奶只能去买。这样一来,喂大一只小羊的成本就增高了,不合算了。以前出现这种情况,谷雨总是扔掉一只最小的羊羔,可是这次,三只小羊羔一般大,他哪只都舍不得扔。

这时邻居冬至来他家借东西。谷雨问他,你要小羊羔吗?冬至看着刚出生的小羊羔说,这么小,能养活吗?谷雨说,精心点,能养活。冬至说,那你咋不养?谷雨说,我的羊太多了,操心不过来。这样,冬至就抱走了一只小羊羔。

第二天,冬至又把小羊羔抱回来了。谷雨以为冬至不要了,冬至说,不是,我爹有病住院了,我得去医院陪他,没时间喂羊。你先帮我喂几天行不?谷雨说,行,你安心照顾你爹,羊的事包给我了。冬至放下小羊,就去了医院。

谷雨帮冬至喂小羊羔,喂的是买来的牛奶。小羊羔很能喝,开始一天三袋,后来四袋,再后来五袋。冬至拿来的一箱奶,三天就喝完了。因为冬至没来取羊,谷雨又买了一箱。冬至爹的病不好治,冬至一直在医院陪他爹,谷雨就一直帮他喂小羊。三个月后,小羊羔都能吃草了,冬至爹的病才好,冬至才回来。

谷雨看见冬至回家了,说,冬至,你不来看看你的羊吗?冬至就跑过来看他的羊,发现羊长大了好多。冬至说,这么大了呀?谷雨说,是,都能吃草了,你拉回去吧,再养两个多月就能卖了。冬至说,这么快呀?谷雨说,要是不想让它下羔子,五六个月就能卖,大了反而不好卖。冬至说,这样啊,我明天得去帮我表弟盖房子,等我帮他盖完房子,再把小羊拉回去,你再帮我喂几天行不?谷雨说,行。

冬至走后,谷雨媳妇问谷雨:你真打算让冬至把小羊拉走啊?谷雨说,当然了,那是他的羊。谷雨媳妇说,可它是咱们喂大的。谷雨说,那也是他的羊。媳妇说,可是买牛奶的钱算谁的?喂大这只小羊,咱们一共买了13箱牛奶,35元一箱,一共400多钱,这钱谁出?谷雨说,当然是冬至出。媳妇说,他要是不出呢?谷雨说,不能。

一晃又是半个多月,冬至还没回来。谷雨一直帮他喂养小羊,出去放羊的时候也带着它,挑草嫩的地方让它吃,晚上回来喂料时,总是多给它些,生怕它长不大,看见有别的羊欺负它,还帮它把羊轰走。谷雨对它格外用心,因为他觉得,这是冬至的羊,不能亏待了它。

这天来个买羊的。买羊人一眼就相中了冬至那只羊,问谷雨多少钱卖。谷雨说,你给多少钱啊?买羊人说,六百。谷雨说,不卖。买羊人又仔细看看羊,说,我再加一百,七百。谷雨还是说,不卖。买羊人说,这个价可以了,我是想回去做母羊才给这么多的。谷雨说,这是好羊,好羊的价格就得比别的羊高。

买羊人说,你真会卖东西,这样,我再加一百,八百,不能再多了。谷雨笑了一下,说,你先等等,我去问问冬至,这是冬至的羊。

谷雨给冬至打电话,问他卖不卖羊。冬至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说,那是你的羊,你说了算。谷雨就跟买羊人说,先不卖,等冬至回来再说。

买羊人走后,媳妇跟谷雨说,要不,咱们把这只小羊留下做母羊吧,你看它身体多结实,将来肯定很能生。谷雨说,可这是冬至的羊。媳妇说,他又没喂过,都是咱们喂的!谷雨说,那也是冬至的羊!

冬至回来后,谷雨让冬至把羊拉回去,冬至不拉。冬至说,我怎么好意思拉呢,我都没喂过它。谷雨说,那也是你的羊。谷雨把羊送到冬至家,冬至又送了回来。谷雨又送了过去,冬至又送了回来。

看着这只送不出去的羊,谷雨很头疼。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只羊,养也不是,卖也不是,最后,把它杀了。杀得媳妇很心疼,谷雨也很心疼。

谷雨把羊肉给冬至送了过去。晚上,冬至送来了羊肉钱。谷雨不要,冬至硬把钱留下了。

看着冬至送来的钱,谷雨心里忽然很疼。他后悔当初送小羊羔给冬至,他跟冬至这么多年的感情,竟被一只羊给毁了。

( 1 )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情节冲突

三只羊羔都喂养,不合算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冬至没时间喂养羊羔

谷雨媳妇认为小羊是自己喂大的,该留下

谷雨认为小羊是冬至的,该拉走

谷雨把羊送到冬至家

冬至把羊送回谷雨家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 2 )比较下列句子,说说原句划线词语或标点暗含的信息。

①原句:谷雨守了一夜,天亮时,母羊终于生了,生了三只小羊羔。

改句:谷雨守了一夜,天亮时,母羊生了,生了三只小羊羔。

②原句:谷雨说,当然是冬至出。媳妇说他要是不出呢?谷雨说,不能

改句:谷雨说,当然是冬至出!媳妇说,他要是不出呢?谷雨说,不能!

( 3 )谷雨多次重复“这是冬至的羊”,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谷雨是怎样的人。
( 4 )你认为谷雨跟冬至的感情被毁了吗?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根据要求作文。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最美的,大地苏醒,冰雪融化,花草萌发,所有的景象都在提醒着人们:春天来了,希望来了,一切新的,都要开始了。岁月更迭,四季交替,春天,就是这样一个总让人期盼的季节。春天里,总有一片天空让人翱翔,总有一段往事让人回味,总有一份精彩属于自己。

请以“总有属于我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微笑德背后”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