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恪(kè)守 鞭笞(chī) 酗(xiōng)酒 瓦砾(lì) B: 亵(xiè)渎 休憩(qì) 校(jiào)对 禁锢(gù) C: 磐(pán)石 参差(chā) 伫(zhù)立 峰峦(lán) D: 惬(qiè)意 涟漪(qí) 谛(dì)听 污秽(huì) |
2、 |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明清时期,我国古代白话小说发展到巅峰,产生了众多不朽的名著。 B: 《儒林外史》是我国明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 C: 《智取生辰纲)围绕着生辰纲的争夺,采取了明暗结合的双线结构。生辰纲指编队运送的成套寿礼。 D: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 |
3、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脸颊 躁热 锐不可挡 藏诬纳垢 B: 辍学 禁锢 为富不仁 盎然生机 C: 愚顿 吹吁 眼花缭乱 诚惶诚恐 D: 劳碌 落弟 白首起家 重岩叠障 |
4、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寓所 箫索 蓬松 泰然处之 B: 严谨 忌讳 伶丁 首当其冲 C: 乖觉 应酬 肥硕 耿耿与怀 D: 呵叱 无端 惘然 茅塞顿开 |
5、 |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娴熟 诀别 张惶失措 一泄千里B: 和煦 嗔视 月明风清 龙吟凤秽 C: 斑斓 告磬 锋芒必露 巧妙绝伦 D: 狼藉 蓦然 人迹罕至 左右逢源 |
6、 |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2014年巴西世界杯开幕仪式上,充满拉丁风情的主题曲《我们是一家人》传向地球的各个角落。B: 正在吵闹,又是几匹马,二报,三报到了,挤了一屋子的人。 C: 他总是在想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 D: “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占得一个恰如其分的“瘦”字。 |
7、 | 下面对甲文(《陋室铭》)乙文(《爱莲说》)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文都托物言志,甲文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乙文以莲之爱表达作者洁身自好的纯洁情操。 B: 乙文中开篇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总提,为下文将要说到的“菊之爱”“牡丹之爱”“莲之爱”张本,是入题的准备。 C: 乙文从始至终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地写来,其中涵盖了大量社会现象,文虽短而意蕴无穷。 D: 甲文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
8、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 ④①③②⑤B: ④③①②⑤ C: ④①②⑤③ D: ④②⑤③① |
9、 | 下面划线的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琅琊(yá) 皓月(hào) 浅鬣寸许(liè) 飞沙走砾(lì)B: 布衾(qīn) 塘坳(ào) 参差披拂(cēn) 忧谗畏讥(chán) C: 汀兰(tīng) 呷浪(xiá) 玉盘珍馐(xīu) 恶能无纪(wù) D: 酿泉(niàng) 天涯(yá) 淫雨霏霏(yín) 毛羽鳞鬣(liè) |
10、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B: 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 C: 原因是:新年时,注重迎神拜佛,小孩子们玩儿不许在大厅上、厨房里。 D: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1 )两首诗都反映了战争的内容,但表达的主旨不同,(甲)诗表达了________,(乙)诗表达了________。( 2 )对《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两句诗加以赏析。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草创之主,至于子孙多乱,何也?”司空①房玄齡曰:“此为幼主生长深宫,少居富贵,未尝识人间情伪,治国安危,所以为政多乱。”太宗曰:“公意推过于主,朕则归咎于臣。夫功臣子弟多无才行,藉祖父资荫遂处大官,德义不修,奢纵是好。主既幼弱,臣叉不才颠而不扶,岂能无乱?隋炀帝录宇文迷在藩之功,捆化及于高位,不思报效,翻行弑逆。此非臣下之过欤?朕发此言,欲公等戒勔④子弟,使无恝过家国之庆也。”太宗又曰:“化及与玄感即隋大臣思深者子孙,訾反,其故何也?”岑本对日:“君子乃能怀德荷恩,玄感、化及之徒,并小人也。古人所以贵君子而贱小人。”太宗曰:“然。” 【注】①司空:古官职名。②宇文述:与后文的“化及”“玄感”“岑文本”都是人名。③擢:提拔。④戒勖:劝诫勉励。⑤愆过:罪过;过失。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①夫功臣子弟多无才行________ ②皆反,其故何也________ ( 2 )下列各句中的“而”与“颠而不扶”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B: 足肤皲裂而不知 C: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D: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3 )翻译句子。 此非臣下之过欤? ( 4 )对于“自古草创之主,至于子孙多乱”这种现象,房玄龄的观点让我们想起孟子说的“________,________”。( 5 )通读全文,可归纳出太宗与侍臣对话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
写有思想的短文
徐文秀
①近日,读著名出版家钟叔河《念楼学短》一书,他在自序中写道:“学其短,是学把文章写得短。写得短当然不等于写得好,但即使写不好,也可以短一些,彼此省时省力,功德无量。”他还身体力行写短文,《念楼学短》一书“短的标准,是不超过一百个汉字,而且必须是独立成篇的”。钟老先生的言行,给人以深深的触动和启迪。
②什么是好文章?当然不可一概而论,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文章具体而论。好文章应该不论长短,该长则长、该短则短,内容至上、思想为王。总的来说,内容决定形式,思想决定内容。但从实际来看,写有思想的短文称得上是一种好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古往今来,不少脍炙人口、经典流传的名篇大多是短小精悍的思想美文。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起草的碑文只有114个字,却反映了一部中国近代史;邓小平负责起草的四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只用了5000余字,就解决了很多问题,而且据统计,邓小平的著述三、四千字以内的居多,有很多文章只有千字左右。再往前说,一部《论语》可以“治天下”,却不过万把字;而诸葛亮的《出师表》,也只不过区区几百个字。
③然而,现实中一些人对于写短文却不以为然,不屑写也不会写。有的一提笔就洋洋洒洒,“盘古开天地”摆开架式写,啰嗦拖沓;有的则“脚踩西瓜皮”,想到哪写到哪,信马由缰;还有的表面上乍一看对仗排比写得很有气势,“四言八句”工工整整,但细一看却思想贫乏、空洞无物。出现这些现象,既有思想认知的问题,又有能力水平的问题,还有态度作风的问题。有的总觉得写短文没水平,长篇大论才显本事;有的则确实没能力驾驭容量小、篇幅有限的短文,一短就说不清,一写就收不住;还有的甚至故意用字数来撑篇幅,把短篇写成中篇、中篇写成长篇,结果要么写成“小脚女人的裹脚布”又长又臭,要么写成一个着装华丽却苍白无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贵妇人模样。诸如此类的文章,最终只会如郑板桥所言,被人用以“糊窗糊壁、覆瓿覆盎而已”,既没用处,又没好处。
④文贵有思想。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没有灵魂,就没有生命;没有思想,则不称其为文章。古人说,“文以载道”“有物有序”。这个“道”就是道理,“物”就是思想。写文章,说到底就是拼思想。钟叔河说得好:“看文亦犹看人,身材长相毕竟不最重要,吸引力还在思想、气质和趣味上。”文章的思想从何而来?一是从客观事物中来。毛泽东说:“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古人也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人的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地上冒出来、脑里凭空而来的,而是在实践的沃土里生长出来的,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二是从学习思考中来。“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如果“粗心大意,就是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码知识”。思想是用心走心、碰撞交流和千锤百炼出来的,是勤学苦练、思考研究的结晶。
⑤文难在精炼。短文不易写,浓缩的是精华。“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以最简练的笔墨表达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许胜多许,这是大本事、硬功夫。钟叔河曾感叹说:“故古文最简约,少废话,这是老祖宗的一项特长,不应该轻易丢掉。”从一定意义上说,长文好写,短文不好写。要写好短文,得从思想方法上入手,学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落叶知秋、窥斑见豹,善于归纳、概括、提炼和总结。少一些穿靴戴帽的“客套话”,多一些直指要害、鞭辟入里的真话实话心里话;少一些正确的“废话”,多一些求真务实、“管用的话”、“自己的话”。当年毛泽东反复说,报上的文章不仅宜“短些、短些、再短些”,而且宜“软些、软些、再软些”。身段软下来,文章才能软起来,也才能“短下来”。
(《党建》杂志2019年06月10日)
( 1 )文章第①段写作者读钟叔河《念楼学短》一书有什么作用?牵记一场雪
张峪铭
①灰沉沉的天是雪的序幕,冷冰冰的雨是雪的使者,当一切演绎到极致时,雪就飘然而至。
②雪对于江南来说就是一匆匆过客,当主人将茶捧到他的跟前,茶叶酽香还未飘散,客人却起身离去了,留下的是主人无着落的热情和失望。
③其实江南不是没有一场大雪的,可在记忆中搜索,近年雪事竟如飞鸿留爪,随雪消融而了无踪迹。而童年的雪趣却在记忆深处定格成了永恒。我牵记一场雪,一场寒冷却又温暖的、快乐而又伤感的童年的雪。
④童年的冬装是没有过渡层的,里面一件布褂,外面就罩上了一件棉袄。当雪如盐粒一样零星洒落时,我就和小伙伴们在房前屋后奔跑,将冻得如胡萝卜样的小手在呼呼的北风中捞着雪粒。未等看清,雪粒已融在掌心。当雪真的纷纷扬扬时,大人们往家里挤,小孩子却跑向更深的雪幕。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握着冻得发紫的手哭着回家。当母亲向小手中哈着暖气,眼角泪水还未干的我,又抽手冲到雪地里。我真不知道雪怎么有如此大的魔力,它虽将寒冷带到人间,可孩童们却有着天性般的喜欢,厚厚的雪下,藏有无尽的快乐。
⑤老屋里,长辈用树蔸烧起大火盆,大人小孩围火盆而坐,听我那只读过两年私塾的二伯讲《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不时有大人探头探脑地推开门,拍掉身上的雪,悄悄地围坐上来。火盆成了一个标靶,处在暖暖靶心的我,望着红脸关公似的人们,全然忘了外面的雪情。围炉以酌赏雪,是文人的诗意;绕火而坐听书,是农家的温情。
⑥当然儿时的雪趣还有捉鸟。在我家堆牛草料的屋里,伙伴们在草堆上驱赶着鸟,以为饥饿的鸟总有飞不动的时候。虽近在咫尺,可你扑上去时,它还是从你的手下飞走,把我们一群孩子累得满头大汗,却收获了满心的快乐。后来看到鲁迅先生在文章中写的捕鸟旧事,我不禁佩服他的聪慧来。可又一想那八成是大人的诡计,与童年无关。
⑦若干年后,雪好像总是羞羞答答的,下得不畅快尽兴,下得不淋漓尽致。即使有那么一两次的恣意,也因成人的矜持,竟没能融入它营造的意境之中,少了一点诗情,多了一些现实。
⑧广厦千间,不是天下所有寒士皆有庇身之所;路有万条,不知离家务工的亲朋故旧是否都会回家过年。我牵记着雪,有时又不得不压住自己的私欲。
⑨雪能将世间不平填满,能将纷繁复杂的世界简化成了黑白两色,如书画中的诗意飞白,可春天来临,地面上的坑穴洼地,冰面上的枯枝断梗一切如旧,雪后的泥淖,黏靴绊脚的,更让人心忧意烦。
⑩雪是轻盈灵动的诗,它在每个人心中铺开驿动的情怀。诗是有喜怒哀乐的,它将雪事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这不妨碍我牵记一场雪,一场迎候春日的雪。
( 1 )文中回忆了关于童年的雪的三件事情,请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的内容。
事件 |
感受 |
野地玩雪 |
① ________ |
②________ |
有温情 |
③________ |
④________ |
①当母亲向小手中哈着暖气,眼角泪水还未干的我,又抽手冲到雪地里。句子的加下划线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即使有那么一两次的恣意,也因成人的矜持,竟没能融入它营造的意境之中,少了一点诗情,多了一些现实。“矜持”在句子有什么含义?
( 3 )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尖毛草是非洲草原上的草王。在最初的半年里,它几乎是最矮的草。雨水到来之时,三五天的时间,它便长大到大约两米高,成为草原上最高的草之一。科学研究表明,那半年里,尖毛草其实都在生长,但它不是在长身体,而是在长根根部长得超过了 28米。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注意要书写工整。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