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连云港市平明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他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后大闹五台山被逐出寺院,在十字坡遇到张青,最后上二龙山落草为寇。
B: 简·爱与罗彻斯特的第一次相遇是在简·爱寄信的路上,罗切斯特的马滑到了,他受伤了,简·爱帮他重新骑上马。
C: 老舍是中国现代小说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雷雨》等。
D: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温故知新”“任重道远”“舍生取义”等成语就出自这本书。
2、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
皎洁的月光装饰了春天的夜空。田野、村庄、树木,在幽静的睡眠里,披着银色的薄纱。那些稠密的白杨树叶子,像是一条流水,沙沙沙,沙沙沙,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平静又响亮地流着。我喜爱夜的柔和、舒缓;我喜爱夜的安宁、静谧;我更喜爱夜使一切浮华和喧嚣退去,让我们重新找到了自己。

A: 选段首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出春天夜空的明亮、透彻。
B: 选段中连用“沙沙沙”,是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夜晚的喧嚣。
C: 选段中把“月光”比喻成“银色的薄纱”,形象地描绘出春天夜景的朦胧美。
D: 选段中运用“我喜爱……”的排比句式,描写了山村夜晚的柔美、安谧。
3、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亮(zèng) 熏(tāo) 号(shì) 白雪皑(kǎi)
B: 亲(xǐng) 上(hé) 跻身(jī) 居心测(pǒ)
C: 泣(cuò) 束(fù) 守(gè) 鳞次比(zhì)
D: 门(kǎn) 租(lìn) 联(jué) 义愤填(yīng)
4、下面有关《格列佛游记》中相关内容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格列佛是以随船医生的身份,得以随船岀游,周游世界的,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的。
B: 在大人国,格列佛在一次随国王巡视边境时佯称有病,去海边呼吸新鲜的空气,当他在小木箱睡觉时,一只大鹰将木箱叼走,获救后回到了英国。
C: 作者笔下的慧骃国向读者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慧骃国的供马驱使的畜生是耶胡,友谊和仁慈是慧骃马族的两大美德。
D: 格列佛曾未费一兵一卒靠一己之力帮助不来夫斯打败邻国利立普特,因此格列佛成了不来夫斯举国称颂的英雄。
5、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听说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要破天荒地在冬天举办,到时就会出现吃着火锅看球赛的画面了,想想都觉得过瘾。
B: 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创卫”高潮,经过外墙粉刷、护栏改装、路面平整等系列改造,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C: 《我是歌手》总决赛现场,面对孙楠的突然退场,主持人汪涵看风使舵 , 冷静救场,其沉着机智着实令人赞叹。
D: 春节期间,当越来越多的人忙于抢红包并乐此不疲时,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变成了“我看着你,你却在抢红包。”
6、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项是( )
A: 巢(kē) 门(kǎn) 滋暗长(qián)
B: 拮(jū) 头(xián) 不折不(náo)
C: 蓄(zhù) 卑(bì) 然开朗(huò)
D: 章(xūn) 和(ǎi) 坦荡如(dǐ)
7、

本文的论证方法是( )。

A: 事实论证
B: 正反论证
C: 类比论证
D: 反证法
8、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渺茫 改(zuàn) 身求法(shě) 终南捷径
B: 阑姗 论(miù) 重蹈覆(ché) 怀古伤今
C: 疏漏 难(xùn) 序渐进(xún) 拭目以待
D: 天崖 悟(xǐnɡ) 重信守(nuò) 错综复杂
9、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孩提时代被迫退学后,到餐馆当童工,经常被厨子头毒打,从此历经了生活的种种磨难。
B: 《童年》是高尔基写的自传体小说,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从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C: 《繁星》《春水》的作者是中国现代女作家冰心,她在作品中把爱情视为最崇高最美好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
D: 《骆驼祥子》除了写祥子外,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和他所受的政治迫害等。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虎妈猫爸》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热捧,其原因是因为剧中反映的孩子的教育问题很接地气。
B: 一个人能否成为正真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C: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互联网新技术的敏感,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
D: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普遍受到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采桑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释】①西湖:颍州西湖,欧阳修曾任颖州知州,晚年辞官退隐后便定居此地。

( 1 )这首小令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色?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 2 )这首词在描写景物上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实例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陈涉世家(节选)

司马迁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
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 1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陈胜、吴广喜,无与为乐者
B: 今亦死 暮而果大其财
C: 扶苏数谏故 域民不封疆之界
D: 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 中间力拉崩倒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等死,死国可乎?

②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 3 )对本文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选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主要叙述了发动起义的经过,着眼于反映陈胜在反抗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体现出他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杰出才能。
B: 陈胜、吴广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作了“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的舆论准备;为了得到人民的响应,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
C: 前期的准备为起义的发动打好了基础。起义的发动分为三步: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至此,一支团结战斗的起义军队伍宣告组成。
D: 选文善于用极为丰富精炼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如“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十分传神地表现了陈胜的性格。
( 4 )起义能顺利进行,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陈胜的才能。他有哪几个方面的才能?请简要作答。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回答下列各题。

项链

符浩勇

①清晨,李梅照例五点四十分就到了瑞海苑小区。这时候业主们都还在酣睡着,小区显得很安静。她是小区的清洁工,朦胧的路灯光下,她的身影显得孤单而寂寞。丈夫去世了,女儿上大学全靠她,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把H区绿化带打扫得干干净净。

②瑞海苑是这座城市的高档小区,是白领集中居住的地方。在一条两边开满杜鹃花的甬道上,李梅仔细捡着晚上掉落的叶子,她觉得这么漂亮的小区不应该有一点垃圾。突然,地上一样东西让她的心抖了一下——那是一条金光闪闪的项链!还有一个海蓝色心形的链坠!

③“这是谁掉的呢?”她看四下没有一个人影,便将项链捡起,揣进衣服口袋里。

④八点前,李梅早晨的工作结束了,周末睡懒觉的业主们还未起床,她便回到家,打算晌午再去小区寻找项链的主人。

⑤吃过早饭,她快要出门的时候,一种本能的欲望像调皮的孩子一样从心里蹿了出来!她试图让那调皮的孩子规矩一点,可没用。于是,她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了那条项链。

⑥她其实很妩媚,只是,她的秀气被埋没了。那条项链使她心潮起伏,穿衣镜前,她红着脸将项链挂在了自己脖子上!她顿时觉得自己从未像今天这样佳韵迷人:白皙的脖子,光闪闪的项链,海蓝色链坠,做工异常精巧,戴上它简直妙不可言……

⑦她在镜子前沉醉了片刻,终于管住了心里那个调皮的孩子。“我戴过金项链了!”这样想着的时候,她将项链小心地取下来,放进衣服口袋里。

⑧瑞海苑小区里,有一个“事务公示栏”,有时也有业主张贴些温馨提示之类的启事。李梅先到那儿,想看看有什么线索。果然公示栏有一则寻物启事:“本人近日在小区丢了一条金项链,欧式工艺,有海蓝色链坠。有捡到送还者,必有重酬!”后面,落款人是H区22楼紫竹座杨女士,还有联系电话。

⑨李梅敲开紫竹座漂亮的大门,进了那套富丽堂皇的厅堂,拿出那条项链的时候,杨女士一看就惊喜地叫着:“是它!就是它!”她把项链紧紧抓在手里。她很激动地说,这条项链对她来说很重要,那个海蓝色链坠里,有她最难忘的一段感情。杨女士没忘酬谢的承诺,递给李梅一万元!

⑩李梅连连摇手,她觉得自己仅仅把别入的东西还给别人,这是任何人都会做的,怎么能要别人的钱呢?见她很坚决,杨女士只好收起了钱。

⑪李梅起身要出门时,杨女士从卧室拿出一条很粗的项链来,说:“大姐,这条项链送给你,你戴上一定很漂亮。”李梅急了,说:“你这是干什么?我不能要!”杨女士笑了,说:“大姐您别误会!这是条仿冒的,就值三十块钱。”“仿冒的?”“虽是仿冒的,可看上去很漂亮,没人看得出来。”

⑫李梅想想,有点羞怯地收下了。

⑬此后,李梅在小区绿化带清扫卫生时,脖子上就戴着那条仿冒的项链。她心里舒坦,觉得自己又散发出妩媚秀气。

⑭暑假,上大学的女儿回来了,惊喜地发现妈妈脖子上戴着一条漂亮的金项链,说:“妈妈,您真美!”第二天,女儿要和姐妹好友聚会,要借妈妈的项链,她就给女儿讲了项链的来历,最后说:“项链是仿冒的,只值三十块钱。”

⑮“反正别人看不出来!”女儿高兴地戴上了项链。

⑯晚上,女儿回来了。她一进门就对妈妈说:“妈妈您骗人!我去金店找师傅鉴定过,这金项链不是仿冒的,是真的!”

⑰“真的?”

⑱“已鉴定了,绝对是真的!”

⑲李梅终于明白了什么。她在瑞海苑小区当了十二年清洁工,捡到过钥匙、手机、钱包、金戒指,都交到物业管理处,寻找失主,物归原主,她没有将一样东西据为已有!她唯一捡了没还的,是她十八年前在街边一个破旧的垃圾桶边捡的一个被遗弃的女婴。现在,女婴长大了,成了一名漂亮的女大学生。

⑳她没有迟疑,毅然出门向H区22楼紫竹座走去。

(选自2014年《小小说选刊》)

( 1 )根据文意,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

①________ →归还项链→②________ →得到项链→③________ →借用项链→④________→再次归还项链

( 2 )第①段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 3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李梅的性格特征。
( 4 )简要说明以“项链”为题的妙处。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孤灯小卷

包利民

①我记得小时候,总停电,那时就喜欢看书。常常在晚上,在自己住的小屋里点一根蜡烛,然后捧一本薄薄的书,倚在枕上看。或者是课外的作文书,或者是借来的小人书,虽然没有什么厚重的名著,可是在摇曳着微黄的烛光里,每一个字都生动得像要开出花来。

②仿佛在那样的夜里,只剩下一盏灯,一本书,还有我明亮的眼睛。不同于普通夜读的意味,这里夜只是一个背景,读也只是一种状态,多年回望而落于心底柔软处的,却是那盏灯,那本已不记得内容的薄册。

③大学时读的书就多起来,中外名著开始大量阅读。可是在夜里,我依然喜欢拿一本薄薄的书,并不一定是名著,总之是在夜色里能入我心的。宿舍里到时间就停电,起初我们都是拿个小手电,用被子蒙头盖脸,在被窝里看书。后来我就觉得没有感觉,而且很难受,再好的书也读不进去。于是在一个夏夜里,熄灯很久之后,我偷偷溜出宿舍楼,拿着一本书。最后看到宿舍后面的路边有一盏路灯,对面是女生宿舍,灯下是一个台阶,我就坐在那里。

④已记不清有多少个那样的夜晚了,头顶孤灯相伴,洒下一片柔和的光。长长的风偶尔飘来一丝,吹得身旁的草叶细细地响。星光月色都被身后的楼房阻挡了,只有这一盏灯还亮着,只有这本书还翻开着,只有我还醒着。

⑤后来毕业,然后就是辗辗转转,在世事的风尘劳碌中,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仿佛心境全然改变。可是每到睡前,还是习惯性地拿本书,心思却不知飘忽到何处。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住在工厂的宿舍里,很大的一个屋子,三个人。我的床在一个角落,每到夜深,当室友的鼾声响起,我便拧亮床头那盏小小的台灯,让它只照着我的那一角黑暗。那时看的多是薄薄的杂志,看那些小小的文章。在文中那些寻常的烟火人生里,努力去找寻能贴进我心灵的东西。

⑥有时候会遥思古人灯下读书,月影小窗,一灯如豆,那一幅读书的剪影该会有直入人心的魅力。虽然已无复古人之风,可在属于我属于书的那些夜里,总会有一些心绪是与古人相通的吧。就像一个朋友曾给我讲,他在工地上当力工的时候,每天都干活到很晚,匆匆吃过饭,别的工友或鼾声如雷或出去游荡,他就躺在大通铺上,借着一点灯光看一本从家里带的书。他说多年以后,那些苦那些累都已淡忘,只有那看书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柔柔在心。我想,那样时刻那样的一个身影,也应是有着一种魅力吧。

⑦在一人一灯一书的夜里,别的都会悄然隐退,世界上只有那一点光、一卷丰盈和一缕思绪。那样的晚上,放下书,熄了灯,便会有一枕恬然而带着书香和希望的梦在等候。

⑧在学校的网站论坛上,有个男生发贴说:我记得那时,在深夜里,总有个人在楼后的路灯下看书,我每次站在窗前就能看见。也不知是哪个年级的同学,也不知看的是什么,总之很专注的样子。那个身影,曾给了我许多感动和力量。

⑨下面不少人跟贴,也有人说一样注意过那个身影。一个女生说:是啊是啊,我也看到过,一盏路灯,一个坐在台阶上的读书人,像一幅剪影,真是美极了!

选自2016年6月7日《教育导报》

( 1 )根据文章内容,将文中其他不同场合的“孤灯小卷”的夜读概括出来。

夜读一:小时候点蜡烛倚枕夜读

夜读二:________

夜读三:________

夜读四:朋友在工友熟睡后大通铺上就灯夜读

( 2 )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完成下面两题。

①可是在摇曳着微黄的烛光里,每一个字都生动得像要开出花来。(请品析该句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②多年回望而落于心底柔软处的,却是那盏灯,那本已不记得内容的薄册。(结合语境分析加点词的含义)

( 3 )结合语境,谈谈文章第四段划线句子在描写景物上有什么独特的表达效果。
( 4 )有人觉得文章到第七段就可以结束了,文末两段纯属画蛇添足,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 5 )根据文意,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之所以认为最初在熄灯后看书没有感觉是因为太过拘束难受,不如在路灯下悠闲自在。
B: 第二段说“读也只是一种状态”指作者小时候的夜读内容已经不记得了,但是那种夜读的美好感受还在。
C: “我”热爱在“一人一灯一书的夜里”读 书,是因为我醉心于古人的读书形式,想让读书更有有复古意味。
D: 作者以孤灯夜读为线索 ,追忆自己不同阶段的夜读经历,以表现自己对独自夜读,独自思考的生活方式的热爱。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日本童谣诗人金子美玲的《果树》中写到:“花谢了,果熟了,果子落下来,叶子掉光了,然后又发芽,开花。就这样要重复多少次,这棵树才可以歇息呢?”

请以“心疼”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随风飘”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