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永修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面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的期望。
B: 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
C: 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愿望。
D: 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了他们演出小品后,我们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B: 他为发展我国科学和教育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
C: 每一个革命先烈的背后都有一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D: 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然
3、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格尽职守
B: 梯田上面,有漫漫云海的覆盖;梯田旁边,是茫茫森林的掩映。此景真是神奇瑰丽莫可名状 , 让人惊叹。
C: 十四年未曾谋面的老同学长城上萍水相逢 , 共叙别后之情。
D: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4、

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 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学家,晚年居住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
B: 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C: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诗中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他的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D: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散文家、诗人,与王安石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B: 在钓鱼岛撞船事件中,被日本非法扣押的詹其雄船长坚称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表现了中国人的铮铮铁骨和爱国情怀。
C: 假期里,大家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6、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往之女家
B: 曾益其所不能
C: 使人称谢
D: 甚矣,汝之不惠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街头诈骗的泛滥和兴起,危及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
B: 朋友的孩子读小学五年级,最近学校老师总是找她谈话,让她十分烦恼。
C: 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D: 虽然文章内容很精彩,但是语言朴实无华,几近口语。
8、

下面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春日的午后,小丽怡然自得地在阳台上看书。
B: 我在课堂上的轻举妄动惹得英语老师勃然大怒。
C: 他徜徉在书的海洋里,爱不释手;他享受着精神的盛宴,如醉如痴。
D: 性情孤僻的小阿尔法特,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看书思考。
9、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
B: 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
C: 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会永久落户羊城,这是广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硕果。
D: 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1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食用一包油炸方便面所摄入的油量高达30克,这已是每人每天摄入油量的上限。
B: 由于张丽莉老师舍己救学生,被网友誉为“最美女教师”。
C: 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
D: 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 1 )这首诗歌描写了乡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发挥想象,描绘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
( 2 )末句中“才”“又”这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砍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

郑玄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诸疑义,问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

(节选自《后汉书》)

【注】①涿郡:郡名,为今河北省涿县治。②图纬:专论占验术数的书。

( 1 )下面是关于“文言实词”学习方法的梳理。请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Ⅰ【积累迁移法】我们由【甲】文“录 , 走送之”中“毕”的积累,迁移可知【乙】文中“问毕辞归”的“毕”是________之意;由【甲】文“援疑理”中“质”的积累,迁移可知【乙】文中“玄因从诸疑义”的“质”是________之意。

Ⅱ【查阅词典法】参考《古汉语词典》中“素”的义项,“融骄贵”中“素”的意思是________(填序号)。

素:①未经染色的生绢;②本然的,未加修饰的;③真情,后作“愫”;④蔬菜、瓜果类食品;⑤一向,平素;⑥预先。

Ⅲ【语境推断法】根据语境,【乙】文“家贫,耕东莱”中“客”是________之意。

( 2 )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每假借于藏书家/公将鼓
B: 以是人多书假余/屠惧,投
C: 乃召见楼上/所欲有甚生者
D: 西入关/太丘舍去,去后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②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 4 )宋濂与郑玄在求师中都遇到了什么困难?各自是如何克服的?请简要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有一些花朵是为你开的
李雪峰
①这个叫米家坪的小村庄的后面,是我曾经耕种过十多年的庄稼,农历四月时那毛绒绒青麦穗上一粒粒数也数不清的小麦花,五月时庭院里火焰一般的一朵朵石榴花,村巷里那歪歪斜斜一树一树一嘟噜一嘟噜的紫色或白色的槐树花……它们或许曾经把花瓣飘落在我的头发或衣襟上,也或许它们的花粉粘惹在我的鞋子或被露珠洇湿的裤角上,但我没有弯下腰来细细打量或关注过它们,甚至没有为它们稍稍地逗留过。
②我知道那些花儿不是为我绽开的,它们是属于村庄所有来来往往荷锄掮镐的人们和那些被花色惹得兴奋地跳来跳去的鸟儿以及那些嘤嘤嗡嗡的蜜蜂的。
③直到20岁那年秋天,我一个人到庄西山坳里打柴,傍晚返回的时候,似乎突然被什么绊了一下,双腿一软就仰面跌倒在那金黄的厚厚落叶上,我索性信马由缰,就仰躺在那弥漫着枯叶焦香和厚厚落叶层下那腐殖质腥香交织的谧凉林地上。
④在闭眼深深呼吸的时候,我忽然嗅到有一种淡淡的却又清新别致的暖暖馨香,那馨香比兰花清洌,比野梅甘饴,是我从未感知到的一种芬芳。循着花香,轻轻扒开厚厚的落叶,在蓬松的落叶下,我发现了一朵指甲大小的花朵。
⑤这朵花瓣沿呈粉红,由瓣沿向内过渡成褐紫,但花蕊周围却是一圈清爽的天蓝色。尤其是花蕊,那针尖般大小又细密的蕊柱,红蓝紫相间,像用彩线绒一根根小心翼翼地绣上去的,在轻轻的晚风中,那奇异的芬芳涟漪一般从中弥漫开来,就像一掬掬暖暖的香水,柔柔地彻底淹没了我的心魂。
我远远地拢着手护着它,就像呵护着一只稍不留意就搧翅飞走的蝴蝶,就像呵护着一只汪着惊恐的鹿眼,就像呵护着一缕风轻轻一拂就会飘散的弱弱云岫。我静静地望着它,它也像温润的眼晴一样默默地望着我,直到夜幕从四周的涧谷深处不知不觉漫过来,我才用枯叶小心地覆遮住它,然后意犹未尽地荷柴离开了。
⑦第二天我又赶到那里,但翻尽了枯叶,寻遍了周遭所有的石缝,却再也寻不到那一朵花儿了。
⑧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个人也不能两次同一朵花相遇。而只为我们一个人绽放的那一朵花在哪儿呢?我思忖,它可能在你于田塍间踽踽独行的低眉间,也可能在台阶缝隙中一次不经意注视间,甚至在你匆匆忙忙来不及短暂驻足的旅途上。因为,真正的相遇是没有约期的,真正灵与灵的相逢是一种注定的却无法永恒的邂逅。
⑨你寻觅到那朵为你才静静绽开的花朵了吗? (摘自新浪博客,原文有改动)

( 1 )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第①段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 2 )第⑤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那朵小花的?

( 3 )研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请你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方面加以赏析。

( 4 )下文是《鼎湖山听泉》的选段,你认为作者在鼎湖山有没有寻觅到那朵为他绽开的“花朵”?为什么?
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 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 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 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③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④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⑤老头子每天每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⑥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⑦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⑧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

( 2 )文中为什么把老头子比喻成“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 3 )文中划线的句子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性格?

( 4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这里的“愿望”指什么?

( 5 )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

人的一生,总有一些记忆值得珍藏,总有一些情感值得珍惜,总有一些道理值得感悟,总有一些梦想值得追求……

请以“值得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④字数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徘徊这个流年”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