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B: 黄羊知道,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到处都有偷猎者们瞄准它们的枪声。 C: 只有为厚重乡愁营造一个安稳的存放处,“诗意的栖居”才能成为现实。 D: 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
2、 |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集》,作者欧阳修,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B: 庄子,名周,春秋时宋国蒙人,哲学家,《庄子》是道家经典著作,现存33篇。 C: 喜剧《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 D: 冰心《繁星》《春水》的三大主题是“母爱、童真、自然”。 |
3、 |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在区'明珠杯'作文大赛中,我校多名学生凭借别具匠心的构思夺得一等奖。B: 传世的书法艺术品,往往是完美无缺的,任何的败笔 , 都可能影响其价值。 C: 近阶段,毒黄瓜、塑化剂等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令人惴惴不安。 D: 本来要解决的问题不大,谁知他们两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 怎么也谈不拢。 |
4、 | 选出对下列句子含义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 A: “厚实的纸张,清晰的字迹,相当厚的一大本书,拿在手里,有一种怪舒服的感觉。”“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这些句子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求知欲。 B: “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这些句子用门外、店里的凄寒、冷清,衬托出内山老板的殷勤和鲁迅的热情关怀的温暖情义。 C: “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这些句子表现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慕和感激之情。 D: “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这些句子表明革命尚未成功,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去完成鲁迅先生未竟的事业。 |
5、 | 下列字形和加短横线的字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请帖(tiě) 心弦(xián) 深恶(wù)痛绝 侧隐之心B: 纤(xiān)细 烙(1ào)印 茅塞(sài)顿开 强聒不舍 C: 调(diào)换 酣(hān)睡 参差(cī)不齐 肆无忌掸 D: 哄(hōng)笑 分(fèn)外 捕(bǔ)风捉影 苦心孤诣 |
6、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天的青年,更能认识创新之于国家的意义。”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青年认识意义”。 B: “振兴中华”“声名狼藉”“衣冠楚楚”是同一结构的短语。 C: “今天下午你是打球,还是游泳?”这个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 D: “每个人勇于开拓创新,‘中国制造’就能更上层楼。”这是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
7、 | 下列文段中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善解人意,知书达理;有的心胸狭隘,蛮不讲理……荷兰作家斯宾诺沙说的“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是很有道理的。宽容,意味着遇事不埋怨他人,不推脱自己的责任。生活中遇事要学会忍让,不要为一些嗤之以鼻的事情与人斤斤计较,大庭广众之下,更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A: 形形色色 B: 知书达理 C: 嗤之以鼻 D: 大庭广众 |
8、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节选自《儒林外史》。作者把士子们热衷功名、乡人们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刻画得淋漓尽致。B: 《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开篇提出对方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然后对它进行驳斥,并提出自己的论点:中国人没有失去自信力。 C: 《谈读书》的作者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培根,他还著有《随笔》《新工具》等。 D: 《热爱生命》是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创作的,描写了一个淘金者在荒原上迷路,最终顽强活下来的故事。 |
9、 | 下列句子,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的不可_______。望着湖面上缓缓而行的点点帆影,我暗暗祝祷,愿每张风帆下都有一个_______的家。那娇红中又透露出一点蓝,显得十分_______,正配得上空气中摸得着的寒气。 B: 扼制,温馨,凝重 C: 阻止,温暖,凝重 D: 扼制,温馨,沉重 |
10、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表现诗人的崇高理想与爱国精神□诗歌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历史的回溯,叙述诗人的家世□出身以及辅佐楚王的经历□后半部分书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历程,通过神游天地寻求真理而不得的陈述,表达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相关问题。 早 作 ( 2 )诗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营造出山中清晨宁静的氛围?请结合第四句做分析。 |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患其塔动 ( ) ②未布瓦( ) ③ 贻以金钗 ( ) ④匠师如其言( ) ⑤世人以竹、木、牙、骨( ) ⑥尝有病瘖者( ) ①粗能辨其一二,其冤获申。 ②人皆伏其精练。 |
人生需要一点“埋头”精神
①工作中。常有一些人不愿意干不容易出成绩的工作。觉得埋头苦干不如“巧为”、有选择性地干更加“见效”。不可否认,干工作有时确实需要一点“窍门”。多一些创新求变。但寻找捷径并不等于投机取巧,能走捷径靠的是日积月累和持续不断的拼搏奋斗,而不是挖空心思。妄想一劳永逸,一步登天。
②“根深才能叶茂”,理头做好基础性工作,才能积少成多,厚积薄发。“理头”不是不知变通,而是一种踏实做事的作风。“理头”的好处,在于不投机取巧,耐心经事,直面困难和矛盾。如此“愚拙”,更有利于打牢基础,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进。纵览古今,很多成绩的背后,都有“十年寒窗”的苦功。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27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花了34年,马克思著《资本论》用了40年,屠呦呦整理了2000多个药方,最终获得青蒿素样品……可见,人生要有所收获,的确需要一点“埋头”的精神。
③《汉书·枚乘传》有云:“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摩使之然也。”细细想来,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不是知识不够多,而是知识太多;不是不够聪明,而是过于聪明,总想着避开问题,缺少“埋头”的精神。华罗庚在诗中写道:“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积久方显愚公智,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硬要把“伪聪明”当作真聪明,不过是真愚拙的做法。做事情,还是要那么一点“埋头”精神、需要那么几分“愚气”。
④世间事多不会一蹴而就。一件好的作品需要反复打磨,一种本领的获得需要不断学习实践,许多事情要想做成功,都需要埋头下一番苦功夫。人们常说“入门先站三年桩”,如果不能打牢厚实的功底,到头来学的不过是花拳绣腿。做人做事,稳扎稳打、耐心付出,才能有所成。而一些所谓的“聪明人”,对“埋头”干不屑一顾。他们自恃头脑灵活,做事灵巧,好高骛远,崇尚“效率至上”。几十个小时就想速成一门语言,做生意立马就想赚钱……世上哪有这样的捷径?总想“一口吃成个胖子”,一遇到困难即刻调转方向,这样做多半会一事无成。
⑤人生成败的关键就在于一个人能否每时每刻持之以恒地追求自己的目标。这种持之以恒,就是“埋头”精神的表现。执着于追梦,才会最终梦想成真。所有的积累、沉淀和改变,都是对时间的尊重。也是对人生的尊重。就如同龟兔赛跑中的兔子,起步快不代表就能赢。要知道,跑步前进最多只能跑几十公里,而选择“埋头”走路,却可以走出两万五千里长征。
(选自2018年12月19日《解放军报》)
( 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要知道,跑步前进最多只能跑几十公里,而选择“埋头”走路,却可以走出两万五千里长征。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纳米技术
纳米是一种度量单位,1纳米为1毫米的百万分之一。物质加工到100纳米以下尺寸时,由于纳米粒子存在巨大的比表面积,由纳米粒子构成的材料,往往产生既不同于微观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物质的超常规特性。如不导电的物质出现了导电性,非磁性物质出现了磁性,不透明的物质变成透明物质,脆性材料物质变成有弹性的物质等。这些现象被学术界定义为“纳米效应”。具有这种特性的材料称为纳米材料。
纳米技术已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衣——在化纤制品和纺织品中添加纳米微粒,可以除味杀菌。用这种材料做的衣服既漂亮又保健康,可称为“绿色”服装。化纤布挺括结实,但有烦人的静电现象,加入少量金属纳米微粒就不会摩擦而生电。
食——用了纳米材料,冰箱就可以抗菌。用纳米材料做的无菌餐具、无菌食品包装用品已经面世。利用纳米粉末,可以使废水彻底变成清水,完全能够饮用。纳米食品色香味俱全,还有益于健康。
住——纳米技术的运用,使墙面涂料的耐洗刷性提高10倍。玻璃和瓷砖表面涂上纳米薄层,可以制成自洁玻璃和自洁瓷砖,根本不用擦。含纳米微粒的建筑材料还可以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
行——纳米材料可以提高和改进交通工具的性能指标。纳米陶瓷有望成为汽车、轮船、飞机发动部件的理想材料,大大提高发动机效率、工作寿命和可靠性。纳米卫星可以随时向驾驶员提供交通信息,帮助其安全驾驶。
要求:①写出课文的题目、作者、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②写出最喜欢的理由。③字数在1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