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本句运用想象的手法,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写的是诗人的主观感受。 B: 海日生残夜,江春如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一联是写景致的缺感: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本句中“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D: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作者以简约的笔法,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表现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
2、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语文老师非常幽默,把知识点讲得惟妙惟肖 , 让同学们听得有趣,记得牢固。 B: 他喜欢文学,平时附庸风雅 , 在各种报刊杂志上陆续发表了八篇文章了。 C: 读名著就应该扎扎实实,不能浮光掠影 , 否则,对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没有多少帮助。 D: 作为一名学生,要想考出好成绩,就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不能心无旁骛。 |
3、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语言精练有力,警句较多,有的已经成为名言。 B: 本文开篇提出论点,表达自己对读书的种种看法。 C: 文章运用了比喻论证、归纳论证、排比论证等方法,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 D: 本文主要论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读书(求知)的目的、方法及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弥补精神上的种种缺陷,鼓舞人们读书(求知)。 |
4、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人家庭的温暖。B: 我们只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C: 青年人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刻苦学习,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力量。 D: 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推广并通过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政策。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既是实践和方法问题,也是导向和立场问题。 B: 《新华字典》“汉格版”是商务印书馆实施的“中国品牌辞书海外传播工程”的项目之一。 C: 面对信息时代、多元文化,令当代青年理应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不断创新的意识、敢于实践的行动。 D: 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是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
6、 | 下列几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据调查,我国超80%左右的成年人全谷物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b、膳食纤维等的缺失。 B: 这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超出了预期。 C: 通过在扬州钟书阁举办的《人间送小温》首发式,使更多年轻读者深入了解汪曾祺。 D: 我们不仅要学习巴西人“用脑踢球”的理念,但也要大力发展我国青少年的足球事业。 |
7、 | 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这个句子中的“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充当状语。 B: “摧枯拉朽”“沉鳞竞跃”“放下包袱”“坦荡如砥”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D: “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位于汉水的南面,“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是指汉水北岸。 |
8、 |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驱遣 莅临 一视同仁 闲情怡致 B: 茏罩 鞠躬 自出心栽 枉费心机 C: 匍匐 堕落 袖手旁观 屏息敛声 D: 告磬 伶俐 按部就搬 自吹自擂 |
9、 |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愧怍 修润 竹篾 颠沛流离 B: 幼稚 矜持 忏悔 忧心重重 C: 吞噬 毋宁 鲁莽 千军重负 D: 迟钝 闲暇 镶嵌 天崖海角 |
10、 | 对下面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是明代的小说家。 B: 范进、胡屠户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C: 《范进中举》这篇小说,作者是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先写范进中举前的情形,再写中举后的情形。 D: 对范进这个人物主要是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进行刻画的。 |
古诗阅读 从军行 [唐]陈羽 海①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注释】①海:湖泊 ( 1 )请从内容、情感角度,在下面三首诗中选择与《从军行》相近的一首,并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
阅读《赵人患鼠》 ,完成下列小题。 赵人患①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②去诸?”其父曰:“是非若③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④,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⑤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⑥饥寒犹远,若之何⑦而去夫猫也!” 【注】①患:害怕,担心。②盍:何不,为何不。③若:你。④垣墉:泛称墙。⑤病于:病,有害。于,比。⑥去:距离。⑦若之何:为什么要。 ①猫善捕鼠及鸡 ________ ②有鼠则窃吾食 ________ ③是非若所知也 ________ ④弗食鸡则已耳 ________ (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中山人予之 B: 入水求之(《刻舟求剑》) C: 心之所向(《幼时记趣》) D: 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 3 )用“/ ”为下面两个句子各标出一处朗读停顿,使句子意思更明确。 ①赵 人 患 鼠 ②鼠 尽 而 其 鸡 亦 尽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幼时记趣》) ( 5 )短文中的赵人与其子在养猫问题上各自的主张是什么? |
丑兵
1976年冬天,排里分来了几个山东籍新战士,丑兵王三社就是其中之一。与其他人站在一起,恰似白杨林中生出了一棵歪脖子榆树,白花花的鸡蛋堆里滚出了一个干疤土豆。
长得丑,就老老实实的,少出点风头吧,他偏不,他对任何事情都热心得让人厌烦,口齿又不大清楚,常常将我姓郭的“郭”字读成“狗”字,于是我在他嘴里就成了“狗”排长。
不久,春节到了。省里的慰问团来部队慰问演出。政治处让我们排派十个公差去当临时服务员。我立即挑选了九个战士,命令他们换上新军装,就在我指指划划地做“战前动员”时,丑兵回来了。一进门就嚷:“‘狗’排长,要出公差吗?”他这一嚷破坏了我的兴致,我便气忿忿地说:“什么狗排长,猫排长,你咋呼什么!”他的嗓门立时压低了八度,“排长,要出公差吗?我也算一个。”我随口揶揄他说:“你去干什么?去让慰问团看你那副漂亮脸蛋儿?”这些话引得在一旁的战士们哈哈大笑。和丑兵一起入伍的小豆子也接着我的话茬说:“老卡(他们称丑兵为卡西莫多)你呀,还是敲钟去吧!”
战士们又是一阵大笑。丑兵像是挨了两巴掌,本来就黑的脸变成了青紫色,他脑袋耷拉着,慢慢地退出门去。
后来,丑兵向连里打了一个报告,到生产组喂猪去了。
三年过去了,我已提升为副连长,主管后勤工作。
1979年初,中越边境关系紧张到白热化程度,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动员大会之后,决心书,请战书一摞摞地堆在连部桌子上。有的人还咬破指头写了血书。全连唯有丑兵没写请战书说实话,我很恼火。
晚上,支委会正式讨论去南边的人员名单,会开到半截,丑兵闯了进来。
指导元疑惑地笑着问:“王三社同志,你?”
丑兵眼睛潮乎乎地说:“我想上前线。我虽然长得不好看,但是,我也是个人,中国青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丑兵被批准上前线了。
开完欢送会,我耥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就披衣下床,向丑兵住的房子走去——他单独睡在猪圈旁边一间小屋里。半个月亮明灿灿地照着营区,像洒下一层碎银。小屋里还亮着灯,我推开门走进去,丑兵正在用玉米糊糊喂一头小猪崽,见我进来,他慌忙站起来,把喂好的小猪抱进一个铺了干草的筐子里:“这头小猪生下来不会吃奶,放在圈里会饿死的,我把它抱回来单养……”
我说:“小王,咱们就要分手了,你有什么话就说出来吧,千万别憋在肚子里。”
他沉吟了半晌:“副连长,我这次是抱着拼将一死的决心的,不打出个样子来,我不活着回来。“我不敢指望人们喜欢我,也不敢指望人们不讨厌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厌丑之心人亦皆有之。谁也不能扭转这个规律,就像我的丑也不能改变一样。但是,美,仅仅是指一张好看的面孔吗?小豆子他们叫我卡西莫多,开始我认为是受了侮辱,渐渐地我就引以为荣了……“两年来,我读了不少书,并开始写一部小说。”
他从被子下拿出厚厚一叠手稿,把手稿递给我,我小心翼翼地翻看着,从那工工整整的字里行间,仿佛有一支悠扬的歌子唱起来,一个憨拙的孩子沿着红高粱烂漫的田间小径走过来……
“副连长,我就要上前线了,这部稿子就拜托您给处理吧……”
我紧紧地拉着他的手:“好兄弟,谢谢你,谢谢你给我上了一场人生课……”
几个月后,和丑兵一块上去的战友纷纷来了信,但丑兵和小豆子却杳无音讯。
丑兵的小说投到一家出版社,编辑部很重视,来信邀作者前去谈谈,可是丑兵却如石沉大海一般,这实在让人心焦。
终于,小豆子来信了。他写道:……我和三社并肩搜索前进,不幸触发地雷,我眼前一黑,就倒了下去,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感觉到被人背着慢慢向前爬行。我大声问:“你是谁?”他瓮声瓮气地说:“老卡。”我挣扎着要下来,他不答应。后来,他越爬越慢,终于停住了。我意识到不好,赶忙喊他,摸他。我摸到了他流出来的肠子……
丑兵死了,竟应了他临行前的誓言。我的泪水打湿了信纸,心也一阵阵痉挛。
(选自《莫言中短篇小说散文选》,有删改)
( 1 )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①恰似白杨林中生出了一棵歪脖子榆树,白花花的鸡蛋堆里滚出了一个干疤土豆。
②半个月亮明灿灿地照着营区,像洒下一层碎银。
( 2 )小说运用了多种人物描写手法刻画丑兵,找出几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父爱的高度
①好多年都没有看过露天电影了。
②记得小时候,家在农村,那时电视、碟机这类玩意在乡下压根儿就没见过,更别说是享用了。所以要是逢有哪个村子放电影,周围十里八村的人就都赶着去。在那露天地里,黑压压的一片,煞是壮观。
③那时父亲还年轻,也是个电影迷。每遇此等好事,就蹬着他那辆已不可能再永久下去的老“永久”,带着我摸黑去赶热闹。
④到了电影场,父亲把车子在身边一撑,就远远地站在人群后边。我那时还没有别人坐的板凳腿高,父亲就每每把我驾在他的脖子上,直至电影结束才放下。记得有一次,看《白蛇传》,我骑在父亲的脖子上睡着了,竟尿了父亲一身,父亲拍拍我的屁股,笑着说:“嗨!嗨!醒醒,都‘水漫金山’了!”
⑤一晃好多年就过去了,我已长得比父亲还高,在人多的地方,再也不用靠父亲的肩头撑高了。
⑥春节回家,一天听说邻村有人结婚,晚上放电影,儿时的几个玩伴就邀我一同去凑热闹。我对父亲说:“爸,我去看电影了!”
⑦父亲说:“去就去嘛,还说什么,又不是小孩子了!”
⑧“你不去?”
⑨你自个去吧,我都六十几的人了,凑什么热闹!”
⑩来到电影场,人不算多,找个位置站定。过了不大一会,身边来了一对父子,小孩直嚷嚷自己看不见。如多年前父亲的动作一样,那位父亲一边说着:“这里谁也没有你的位置好”,一边托着孩子骑在了自己脖子上,孩子在高处格格的笑着。
⑪我不知怎么搞的,眼一下子就湿润了。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准确代表父爱的动作,眼前这一幕不就是我找寻的结果吗?
⑫想起了许多往事,再也无心看电影。独自回家。
⑬敲门。父母已睡了,父亲披着上衣来开门:“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电影不好?”
⑭看着昏黄灯光里父亲花白的头发和那已明显驼下去的脊背,我的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什么也没回答,只是把自己身上那件刚才出门时父亲给披上的大衣又披到了他单薄的身上。
⑮是啊,父亲一生都在为儿子做着基石,把儿子使劲向最理想的高度托,托着托着,不知不觉间自己就累弯了腰,老了。
⑯我知道,这一生,无论我人生的坐标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父爱的高度,虽然它是无形的,可我心中有把尺啊。
(一)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桥。有石桥、天桥、铁路桥,有廊桥、花桥、九曲桥,有“心桥”“鹊桥”“智慧之桥”“财富之桥”……这一道道风景,或演绎感人的故事,或倾诉难忘的情思,或蕴含深刻的哲理……
请以“桥”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5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二)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某一次走进自然的行动,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谛听枝头鸟鸣,也许是醉心校园美景,也许是流连名胜古迹……总之,大自然的美妙总会让你沉浸其中,心醉神迷。
请以“_______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根据上述提示,在横线上填上相应内容,补全题目;(2)重点突出,能写出所描写对象的特点;(3)不少于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