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南和县银桥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涛涛白浪的大胡子。
B: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C: 大致说来,苏州园林里的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俭朴而别具匠心。
D: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习惯和愿望总是莫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棵大树,依然挺立着,烈日烧灼着它,干渴折磨着它,然而它没有倒下,它坚韧而顽强地活着。(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这棵大树所经受的种种磨难,表现了它的坚韧和顽强。)
B: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岳阳楼记》《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四篇文言诗文标题中的“书”“记”“说”“序”都属于古代文体。
C: 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D: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我们所学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是其中的几篇。
3、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B: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C: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
D: 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丽: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
4、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黑(zhì) 蜂(mì) 色(tuì)
B: 舟(gū) 问(pǔ) 香(fén)
C: 海(ōu) 头(kē) 时(chen)
D: 仿(mó) 温(róu) 真(chún)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的作者朱自清先生,字佩弦,现代诗人,散文家,曾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B: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先生,字舍予,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
C: 《观沧海》的作者曹操,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
D: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文家。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南岳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 , 今人赞叹不已。
B: 5月1日,东洲公园全新开放,从岛上纵目四望,长提拂柳,碧波荡漾,美不胜收
C: “朗读者”播出后好评如潮,董卿精美的语言和睿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受益匪浅
D: 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7、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该企业狠抓技术革新,今年比去年产量翻了一番,成本却下降了一倍。(将“一倍”改为“一半”)
B: 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在“严格”的前面加上“能否”)
C: 我们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的能力。(把“思考”和“鉴别”互换)
D: 2019年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重点要加大深度贫困地区的工作力度,落实对特殊贫困人口的保障。(在句末加上“措施”)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B: 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C: 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D: 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9、在下面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时间都去哪了?在这个忙碌的时代,“忙”逐渐成了一种生活状态。有的人因为忙于生计,________,失去了许多与家人共享天伦的快乐;有的人因为忙于仕途,________,错过了许多与朋友交流思想的时光;有的人因为忙于玩乐,________,错失了许多与他人放飞梦想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在流淌的时间里经营好自己的幸福人生。

A: 淡漠了亲情 淡忘了友情 虚度了年华
B: 虚度了年华 淡忘了友情 淡漠了亲情
C: 淡漠了亲情 虚度了年华 淡忘了友情
D: 淡忘了友情 淡漠了亲情 虚度了年华
10、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 )

A: 发(ménq) 水(jí) 厚(hān) 衣衫褴(1ǚ)
B: 差(cēn) 跌(dàng) 打(dǔn) 明善睐(móu)
C: 贬(bāo) 杂(1ǒng) 丽(yǐ) 笔耕不(zhuì)
D: 寒(jìn) 桥(zhàn) 笑(shěn) 苦心孤(yì)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列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1 )分别解释“临”与“澹澹”。
( 2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的手法和内容作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
齐有甄彬者,有器业。尝以一束苎,于荆州长沙西库质钱。后赎苎,于束中得金五两,以手巾裹之。彬得金,送还西库。道人大惊曰:“近有人以金质钱,时忽遽,不记录。檀越乃能见归,恐古今未之有也。”辄以金之半仰酬,往复十余,坚然不受。因咏曰:“五月披羊裘负薪,岂拾遗者也?”彬后为郫令,将行,辞太祖。时同列五人,上诫以廉慎。至于彬,独曰:“卿昔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此诫也。”
(二)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常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注释〕①器业:高尚的品质和出色的才能。②苎zhù:苎麻。③遽:匆忙。④檀越:指“施主”。⑤郫pí:地名,今四川境内。⑥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⑦下人:迁就他人。     

(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近有人以金质钱(抵押)
B: 五月披羊裘负薪(背)
C: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作宰相)
D: 枉于法,则免于相(避免)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A: 以手巾裹之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 彬后为郫令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C: 夫子嗜鱼而不受者长跪而谢之
D: 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虽千里不敢易也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卿昔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此诫也。
②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 4 )甄彬和公孙仪都不贪财,但具体表现不同。请结合文意,分别评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从小学生“读书等身”说开去

①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

②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改进教育方式,十几年来,开展每日午读、亲子读书会、阅读节等活动,让孩子们爱上了阅读。小学6年的时间,一个孩子竟能读1700本课外书。阅读不仅让孩子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成绩,还锻炼了口才和思维,跟爸爸妈妈在家里相处也变得更加融洽。

③有感于读书给孩子带来的变化,玉峰实验学校的一位家长突发奇想,让孩子与读过的书合一张影,结果发现书堆起来,跟孩子身高一样高。如果要解码该校一些小学生“6年读1700本书”的奧秘,或许正源于学校通过改进教育方式,让这里有了更多“读书等身”的孩子,其实现路径就是挤时间读书——“只要每天坚持花 20分钟时间,就能在小学6年读完1700本书。”

④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8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 67本,与2017 年基本持平;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比例下降;在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2. 1%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多,6. 3%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比较多,37. 8%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一般,41. 5%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成年国民阅读数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忙没时间”。相比小学生“读书等身”,我们是否有点汗颜?

⑤古人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抗战名将彭雪枫常告诚自己:“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
我会输给工作的。”在戎马倥偬的岁月里,他不论行军作战多么艰苦,都坚持每日读书,常常手不释卷、挑灯夜战。他的名言是“知识之在于我,向来是如饥似渴的”,座右铭是“苦读苦读一百个苦读”,约法三章是“每日决学两小时”。今天我们各方面条件都比过去优越得多,即使工作再忙,其实也不难发现有一些碎片时间。比如在公交、地铁等车时,在银行排队时,或者睡前20分钟,都能成为自己专享的读书时间。

⑥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写作上了。”对读书人而言,就是应该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时间碎片。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是拿手机刷屏,还是读电子书或者手不释卷,是对我们读书习惯与学习定力的考验。如果在碎片化时间看碎片化信息,那么浅表、庸俗就会无形放大;如果在这期间读有价值的东西,那么我们的修养和才干就会不断累积。所以,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其价值和意义就在这里,同时读纸质书和读电子书也并不相悖。

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早已为我们指出了读与写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新时代,人人都想“下笔如有神”,取得像大文豪们那样“著作等身”的成就。然而,梦想不会从天而降,还需先静下心来,多挤点时间,“读书破万卷”,才能厚积薄发,梦想成真。作为普通人,纵然我们做不到“著作等身”,但只要每天坚持读书,也能做到“读书等身”。

(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
B: 文章第②段和第③段,运用举例子的论证方法,通过举“玉峰实验学校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成绩显著”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 文章第⑤段中引用古人的话“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是个道理论据。
D: 议论文要求逻辑严密,语言准确。文章第④段划线句子中的“最主要”三个字,正体现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E: “读书等身”在文中的意思是:边读书边等着孩子身体长高。
( 2 )仔细阅读第⑥段,分析本段的论证思路。
( 3 )结合下面两则材料,联系上文,说说在今天这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应该怎样读书。

(材料一)

读书需要思考一个“静”字。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劝学)诗中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首诗里提到的,就是一种远离喧嚣和忍受孤独的读书方式。实际上,真正的读书生活,除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切碰,更需要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需要艰苦的跋涉和曲折的探索。读书要守心以纯,要珍惜时光,而最重要的是只有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才能获得丰稔的收获。

(高昌《读书应是一种沉静的坚守》)

(材料二)

今天,我们提倡有质量、有分量的阅读,注重阅读率的同时更加注重“阅读力”,这正需要像“读书种子”一样痴迷知识学问之中。少一点儿对物欲的追求,多一点儿对知识的渴求;少一点儿无谓的应酬,多挤一点儿时间读书;少一点儿人云亦云的跟风,多一点儿独立思考的精神,人生境界就能达到崭新高度。

(向贤彪《一起做“读书种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什么是锁

何君华

嘴唇就要裂开的时候,旅行者突然发现牧民阿拉坦乌拉家的毡房没有上锁。

水壶里早已没有一滴水,要不是渴得实在难以忍受,旅行者是不会有失礼貌地闯进牧民阿拉坦乌拉家的。旅行者一推开门就发现炉子上有一壶还冒着热气的奶茶,他犹豫了一下,但是很快他就把茶壶拎了起来,像刚跑了一千里戈壁的老马一样一口气把奶茶喝了个精光。旅行者在桌上放下二十块钱,又觉得不妥,还是觉得应该等主人回来。这一等就是一天。

阿拉坦乌拉带着他的羊群跑到遥远的乌日更草场去了,直到天完全黑下来才慢悠悠地回了家。

旅行者听见屋外的动静,连忙起身走了出来。旅行者抱歉地说:“老大爷,实在对不起,我见你家没有锁门,冒昧闯了进来,请你原谅。”

阿拉坦乌拉并不理会旅行者的解释,自顾自把羊群赶进羊圈。

旅行者以为主人生气了,只能像一棵秋天的马连草一样局促地站在那里。

等安顿好羊群,主人终于说话了:“什么是锁?”

旅行者这才发现,主人的门上根本没有锁。

主人的话让旅行者彻底震惊了。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人类已经走到21世纪,竟然还有人不知道什么是锁。旅行者试图给主人解释一番什么是锁,但是他马上陷入了困境,他发现给一个没见过锁的人解释什么是锁无异于给一个没见过马的人解释什么是套马一样困难。

他只能勉强解释说,锁是一种工具,把它安在门上别人就进不来,只有用钥匙才能把它打开。一把锁只有一把钥匙,一把钥匙只能打开一把锁。

主人马上摇了摇头:“那怎么行?那肯定不行。”

旅行者说:“那怎么不行?那样的话别人就进不来了呀。”

“那怎么能行呢?那路过的牧民们口渴了就没有水喝了呀。万一碰到风雪天,上哪里找马奶酒暖身子去?累了上哪里休息?”主人不解地问旅行者。

原来,主人房门大开就是为了方便像旅行者这样的口渴者进来“偷”水喝呀。

旅行者无言以对,更加无地自容。

“我们早晨从东边出发出去放牧,到了晚上则从西边回来,中间要走很远的路,不饿不渴不疲乏是不可能的,铁打的汉子也不可能。”阿拉坦乌拉比画着说。

“为什么不从同一个方向回来呢?”旅行者不解地问。

成吉思汗说,我们不能在同一天内两次践踏同一片草场。长生天赐给我们辽阔的草原,是赐福给我们,不是用来糟践的。”

主人生起了火,问旅行者:“年轻人,在这里住一晚吧?”

“好。谢谢!”旅行者兴奋地说,又补了一句,“打搅了。”

吃晚饭的时候,旅行者还是不甘心——阿拉坦乌拉老人怎么能没见过锁呢?这简直太让人难以置信了,于是问道:“你们这里所有的牧民都不上锁吗?就不怕东西被偷?”

“为什么要偷呢?每一个哈丹巴特尔草原的蒙古人都有手有脚啊。”主人不解地反问。

“可是你不怕别人进来把你的东西吃光喝光?”

“我也会吃光别人的呀。我今天跑了趟乌日更草场,就在那里饱餐了一顿。”主人哈哈大笑。看起来,他对今天的伙食很满意。

躺在阿拉坦乌拉老人家暖和的床上,旅行者失眠了。旅行者万万没想到草原上的牧民们竟然不知锁为何物,用阿拉坦乌拉老人的话说——门只是用来抵御风寒而不是用来防贼的,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第二天早上告别阿拉坦乌拉老人,旅行者又不甘心地走了几户牧民家,结果真的像老人说的那样,每一户都是家门洞开!

旅行者彻底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很快,旅行者写的游记《哈丹巴特尔草原上的奇迹》就发表在了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旅游月刊《旅游者》上。一时间,更多的旅行者像蜜蜂一样涌向了哈丹巴特尔草原。

旅行者再次来到哈丹巴特尔草原已经是一年以后的事情了。


( 1 )通读全文,根据文意,在横线上补写合适的内容。

私入牧宅________———等待主人求谅解———主宾交谈________———客人留宿夜无眠———明日再访________

( 2 )请品析画线句,指出其表达效果。

①他犹豫了一下,但是很快他就把茶壶拎了起来,像刚跑了一千里戈壁的老马一样一口气把奶茶喝了个精光。

②“我也会吃光别人的呀。我今天跑了趟乌日更草场,就在那里饱餐了一顿。”主人哈哈大笑。

( 3 )说说题目中“锁”的含义。

( 4 )根据小说的情节发展续写故事结尾,并说说你这样设计的意图。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要求作文

一碗人间烟火,里面藏着生活的种种味道,有踏实和充实,有幸福和安慰,有希望和憧憬……还有温情和诗意。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满了这样的“人间烟火”:它可能是好久没吃到过的故乡小吃,也可能是奶奶手包的糯米青团,还可能是送别亲友时的那一顿火锅,又或是平凡三餐父母的殷殷关切……人间烟火最可亲,人生情味是最真。静静回忆,细细体味,那些我们生命中难忘的一餐一饭,其实后面都是一份至诚至真的情感。

请以“人间烟火”为题,写一篇文章,讲述你的烟火故事。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不要套作抄袭。(3)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班级或师生的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幸福的滋味只需我懂|▍”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