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罗田县落梅河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污秽校对熬游沥尽心血
B: 凝望招揽竹篾颠沛流漓
C: 头颅侮辱疮疤酣然人梦
D: 蒙胧轮廓衿持耀武扬威
2、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保尔参加斗争的第一次尝试其实很不顺利:虽成功救出被土匪押送的朱赫来,却因目击者丽莎不经意间将消息透露给了维克多,而导致被捕。
B: 《朝花夕拾》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成长道路。作者在回忆保姆、父亲、老师和朋友的同时,也对社会的丑恶现象进行讽刺。
C: 祥子出身于下层劳动人民家庭,是京城里的一个普通车夫。他自始至终都勤劳朴实,忠厚善良,重信义和讲义气,有着积极进取的人生理想。
D: “水陆大会”上,观音现身远去后,降下简帖鼓动唐王派人到西天取“大乘经”,玄奘主动请缨,唐王与他结拜为兄弟,并亲自送他出长安城。
3、下面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壶口瀑布》的作者是中国当代作家梁衡。
B: 《登勃朗峰》节选自《远处的青山》,勃朗峰山势陡峻,是美国的名胜之一。
C: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作者是马丽华,课文选自《藏北游历》。
D: 《汤姆·索耶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一部意趣盎然的作品.它成功地通过塑造汤姆·索耶这一立体艺术形象,给人深刻的生活启迪。
4、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奔弛 待遇 追溯 再接再厉
B: 和谐 秘决 闲暇 焕然一新
C: 干燥 蔓延 书籍 无精打采
D: 婉约 吟诵 尊命 鸦雀无声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中描绘的景色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诗人虚构的?
B: 石子入浅水,水花四溅,虚张声势;石子入深潭,悄无声息,不动声色。
C: 在人生的旅途中,你的身边需要有三,两个知心好友。
D: “你先坐下,”她说:“我们好好谈谈。”
6、《猫·狗·鼠》是一篇( )
A: 叙事散文
B: 议论散文
C: 抒情散文
D: 杂文
7、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迪士尼发行、漫威影业制作的且风靡全球,《复仇者联盟3》成功登顶中国2018年进口片票房冠军。(在“风靡全球”后加上“的电影”)
B: 5月13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出港,其自主研制的动力系统和推进系统将首次接受海洋环境的真正考验,向成为一艘真正的作战舰艇迈出至关重要的关键一步。(删去“至关重要的”或“关键”)
C: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把握规律、认识世界、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将“把握规律”与“认识世界”互换)
D: 汶川大地震后树立的“防灾减灾日”,就是为了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改成“提高”)
8、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告别了近两个月的阴雨天气,浙江地区气温呈现回升的态势,炎炎夏日已不远了。
B: 要想有一个好身体,就应该定时到医院检察身体,及时治疗疾病
C: 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国人无不拍手称快
D: 在学习上,只要找到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就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9、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 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 , 不请自到。
C: 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D: 命运对他实在太苛刻了.然而,尽管奄奄一息 , 他还是不情愿死。
10、下列有关课文文学常识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创作的《列夫·托尔斯泰》,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他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展示了他灵魂的高贵不凡。
B: 《雪》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对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绘。
C: 《喂——出来》的作者星新一,日本现代科幻小说家,在日本被称为“微型小说的鼻祖”。
D: 《敬畏自然》的作者认为人类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回答问题

于是项王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以其所乘骓马赐亭长。今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示中郎骑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刎而死。

(《通鉴纪事本末卷第二》[宋]袁枢著)

【注释】①樣:使船靠岸。②籍: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

( 1 )【读史·辨正词义】

1)解释加下划线的词

地方:A. 地方千里B. 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

:A. 亦足王也B. 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________

:A. 若非吾故人乎B.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________

2)完成下面的表格

篇目

句子

意蕴

选文

项王

刎而死

两个“乃”字,既表现了项王①________,也塑造了一个率直、磊落、决绝的英雄形象。

《陈涉世家》

陈胜吴广谋曰

丹书帛曰“陈胜王”

两个“乃”字,既表现了陈胜吴广行动速度之快,也表现了他们②________.

【整理发现】③________


( 2 )【读史·比较表述】

史书叙述中常常含着作者的情感态度,试比较下面两句话你更喜欢哪一句,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A.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司马迁《史记》

B.乃以其所乘骓马赐亭长。

—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卷第二》

( 3 )【读史·诗文印证】

结合下面两首诗歌,按要求答题

1)按要求填空

杜诗和王诗在项羽不肯渡江而死这件事上,观点截然相反。杜牧主要倾向于成就大事业要________;而王安石是在告诉人们一旦________,就再难卷土重来。(用诗歌中的短语填空)

2)你认为谁的观点更接近选文内容?请结合各自诗歌和选文,说说你的理解。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论语>十二章》(节选)答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1 )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乎?( ) ②人不其忧( ) ③疏食饮水( ) ④匹夫不可志也。( )

( 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3 )在孔子看来,“人不知而不愠”也是一种“君子风范”,那么作为“君子”应具有哪些风范呢?

( 4 )《论语》十二章中第一、二、四章都说到了学习方面的同一个问题,是什么?请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学习方面的事例,谈谈你的经验或者教训。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气死风》,完成下列小题。

①在老家仓房的角落里,翻捡出一盏灯来,灯身落满了岁月的灰尘,铁的外壳已经锈迹斑斑。这是一盏气死风灯,很霸气的名字。灯座上面嵌着一个玻璃罩子,蜡烛或煤油芯子放在里面,风再怎么吹也吹不灭,惹得风很生气。

②小时,这种灯常见。虽然村里已经通上了电,但三天两头断电。没电时,人们就点煤油灯。但出了房门怎么办?风很蛮横,一下子就会扑灭如豆的灯火。有月亮的夜晚还好说,没了月亮呢?黑夜漆漆,伸手不见五指。不愁,有气死风灯呢。将气死风灯挂在院子里的矮树杈上,给牛喂草,给羊添水,或者用芦苇秆编席子,扒玉米棒子,摘花生……许多白天没空做的事,都可以在晚上做。一盏这样的灯,轻松地打破了夜色和风联起手来对村庄的禁锢。

③每到秋天,花生、地瓜收获了,村里就安排四叔去看守。夜里,四叔就提着一盏气死风灯,在田野里游走。我曾经跟着四叔,在一盏灯的指引下,窥视田野在夜晚的秘密。天上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黑夜像一团浓稠的墨汁,灯火只是撕开了它的一条缝,灯火过后,身后的黑色又迅速合拢。此时的一盏灯火,散发的不仅是光亮,还有穿透身心的温暖。

④父亲去世的那年冬天,我和母亲接过了他的驴车,拉着烤好的木炭,给镇上的商店送去。有一天,因事耽搁,回来时,暮色已经四合。幸亏母亲早有准备,点上一盏气死风灯,让我提着坐在驴车上。她在前头赶驴。风很大,迈每一步都很艰难,但灯一直亮着。

⑤我提着的那盏灯,就是我现在从仓房里找到的这一盏。将这盏灯擦拭干净后,我把它带回城里,放在书桌上。它以拙朴沧桑的姿态穿越时光的样子,常常给我以人生的启示。

⑥人这一辈子,总有一些时候,会被命运的风吹得东倒西歪,在这种时候,需要做这样一盏灯,光芒虽弱,但一直不屈不挠地亮着,气死风。

( 1 )标题中的“气死风”在文中除了指“气死风”这种灯的名称外,还有哪些含义?请简析。

( 2 )请围绕“气死风灯”,概括②③④段各段的内容。

( 3 )请简要分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提示: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那个凌晨的珍贵温度
①我们买的返程火车票是凌晨两点的,虽然今年冬天是暖冬,但在这一刻,这个四周没有遮拦的小站,还是冷飕飕的,风,有些刺骨。
②列车进站的时候,刚才还稀稀拉拉站立的旅客,突然像沙丁鱼一样,呼啦一下围拢在火车每一扇敞开的门前,仿佛这里要抛出救命的肉饵。背包的、抱小孩的,谁也顾不上谁,挤作一团。我和妻儿也在其中。
  ③就在这时候,我发现了异样的动静。两三个什么也没有带的人,拼命挤在大家的身后,却不见往前移动,神情鬼鬼祟祟。凭直觉,这是几个贼。我一把拉住妻子,说,别着急,咱们最后上。妻心领神会,和我一起退到人群的最后边——在贼面前,我们只好明哲保身。
④大家都挤得有些夸张。本来三五分钟,就可以顺利上去,但这一挤,半天也上不去一个人,再加上光线昏暗,贼更是如鱼得水。其中一个贼,忙乎得厉害。一会儿贴在人群的这边,一会儿又贴在人群的那边。看来,这是个贪得无厌的家伙。
⑤更为叫绝的是,这个家伙还煞有介事。贴在这边的时候,喊一句“三舅,扛好包”,贴在那边的时候,还要喊一句“二妮,抱好孩子”,装扮成一个地道的出门人,来分散大家的注意力。这贼,该是个老手。
⑥最后,他贴在一个妇女身后不动了。旁边的另一个贼,也蠢蠢欲动,几次想在这个妇女身上猎取点什么。无奈,这个贼紧贴在妇女身后,另一个贼急得够呛,却无从下手。
  ⑦我在后边,看得惊心动魄。
  ⑧更可怕的是,最后,这个贼竟然和我们一起上了火车。真是令人费解。一般情况下,他们会在这时候四散逃去,怎么会上了火车呢?是没有得手,还是另有所图?他的这一举动,令人惴惴不安。借着车厢内的灯光看过去,这个贼,三十多岁,看起来也算慈眉善目。从穿着上看,并不光鲜。刚刚站定,他便急切地拍了拍刚才在车下的那个妇女,问:大姐,没丢什么吧。妇女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口袋,满脸狐疑地看了他一眼,说,没丢。随后,便冷漠地走向车厢深处。他笑了笑,说,那就好,那就好,没丢什么最好了。
  ⑨车厢内,已经没了座位。上来的人,几乎又原封不动地挤在车门口。而这个贼,就在我身边。车开动的时候,他突然朝我笑了一下,真诚,又有几分释然。他说:“你把我当贼了吧。”他怎么知道我把他当贼了呢?我心里突然咯噔一下,脸上辣辣的,有几分不自在。他又笑了笑,说:“出门在外,不提防可不行,刚才大家多危险,啧啧,那两个贼!”我将信将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好。他接着说:“大家都像你就好了,你警惕性就够高的,躲得远远的,呵呵。”“啊?!你真的不是贼?”我半信半疑。他说:“反正你在后边,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那你是在干什么?”我有些迫不急待,想弄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⑩“看来,你真把我当贼了。”他笑着斜了我一眼,笑容很纯净,“我啊,挤在人们的后边,是故意扰乱贼的,不想让他们得手呗。”“那‘三舅二妮’是怎么回事?”我抛出了最后的疑问。他狡黠地笑了笑,说:“……”
⑪哦,原来是这样!上一刻,那个在冷风中可恨的“贼”,这一刻,已经变成了一个可亲可敬的男人。我想,那个匆匆走向车厢深处的妇女,一定没有感受到这个男人给过他的保护和帮助吧,也许,她永远也不会感受到。但是,男人心底的善良,不会因此而消失,它已经成为那个寒冷的凌晨,最珍贵的温度。

( 1 )下列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煞有介事
B: 惊心动魄
C: 原封不动
D: 迫不急待
( 2 )第①段画线句属于 描写,其作用是

( 3 )第⑧段画线部分的内容能否去掉?说说你的理由。

( 4 )根据上下文,补写第⑩段省略号省略的句子。

( 5 )那个“贼”其实是个好人,上文已有铺垫,请概括出其中三处:

( 6 )有人认为本文的标题有语法错误,“珍贵”不能用来形容“温度”,应该改成“那个凌晨的温度”。请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80字左右)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次冰在撒哈拉沙漠,被太阳融化得只剩下小小一块,说感叹的说:“沙漠是冰的地狱,北极才是冰的天堂。”

冰对冰块说:“冰在沙漠时才是最珍贵,冰在北极是最不值钱的。”

如果我们处于苦难绝境,正是彰显最高自我价值的时候,处于太平顺境之时,无论是谁,大家都差不多。

请以“有时,我们更需要苦难”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女人请学会怎样爱自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