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永新县石桥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为自己的父母尽一份孝心吧!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一个鲜红的“优”。在爱的天平上,它们是等值的。

A: 也许是蔚蓝天空的一朵白云,也许是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
B: 也许是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也许是蔚蓝天空的一朵白云.
C: 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
D: 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亚洲特别是世界具有长久而广泛的影响。
B: 北京携手张家口获碍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北京成为中国首个集夏奥、冬奥举办地于一身的城市。
C: 中国网民数量大幅增加,多达6.68亿左右,堪称世界之最。
D: 能否营造人人敬业奉献的浓厚氛围,关键是提升公民的道德修养。
3、

下面关于《格列佛游记》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特别重大的节日,利里浦特小人国有一种专门表演给皇帝、皇后和首相看的游戏,游戏的奖品是蓝红绿丝线。
B: 描写小人国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高跟党”和“低跟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实际上是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
C: 《格列佛游记》中,“我”在“语言学校”参观时,了解到三位教授曾计划取消本国语言中的所有词汇,但遭到了很多硕学聪明人的反对。
D: 《格列佛游记》中有许多荒诞的故事。在飞岛国,如果人民抗缴税收,国王就把飞岛停在他们的头上,剥夺他们享受雨水和阳光的权利。
4、

下列句子空白处应填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校的手_______着你。

②“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_______,为自己的_______流着泪。

A: 爱抚 虚荣 自大
B: 抚摸 自大 无知
C: 抚摸 虚荣 无知
D: 爱抚 虚荣 无知
5、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个人的成长其实都有压力和痛苦,________

①他们可以在动漫中找到某种平衡点,获得释然的感觉。

②因此,青少年还能从动漫创设的虚拟世界中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个性张扬”,得到自我意识的强化。

③对青少年来说,观看动漫就是一种有效缓解压力的方法。

④现在,大多数动漫作品将主人公设定在与普通人群相近的状态,并让主人公通过不懈的努力而获得成功。

A: ③①④②
B: ④②①③
C: ③②④①
D: ①②④③
6、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好的教育能够引导人不断完善自己,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 , 成长为优秀的人才。
B: 现代人需要永恒的山水带给他们宁静的感觉,但这一切对现代人来说已经望尘莫及了。
C: 在繁忙而紧张的初中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
D: 我敬佩女排姑娘们的拼搏精神,她们面对困难不以为意 , 一次次书写绝地反击的奇迹。
7、选出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帝感如土石何?
B: 所动心忍性 残年余力
C: 生于忧患,死安乐 指通豫南,达汉阴
D: 女子嫁也 甚矣,汝不惠
8、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

②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

③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

④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

⑤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⑥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

A: ①③②④⑥⑤
B: ①④③②⑥⑤
C: ④①③②⑥⑤
D: ④③②①⑥⑤
9、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泛指文章辞藻,“骚”本指《楚辞》中的《离骚》;“迁客骚人”的“骚人”泛指文人。
B: 以下四首诗都是唐诗:《月夜忆舍弟》《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长沙过贾谊宅》《商山早行》。
C: 《岳阳楼记》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湖心亭看雪》选自唐代张岱的《陶庵梦忆》。
D: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和《论教养》分别是法国作家雨果和苏联作家利哈乔夫所著。
10、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束缚 翡翠 川流不息 怒不可恶
B: 扶植 赋予 分崩离析 纷至踏来
C: 帷幕 模糊 世外桃园 人情事故
D: 骨骼 严峻 大彻大悟 天衣无缝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下面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1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写出了出猎时的 的场面。

( 2 )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词起句一个“狂”字,贯穿全篇,统摄全词。
B: 词人在词中以孙权、冯唐自比,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强烈愿望。
C: “酒酣胸胆尚开张”是说词人饮酒到尽兴之时,更觉心胸开阔、壮志满怀。
D: 这首词表面写的是一次出猎,实则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志向和豪迈气概。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 )解释划线的字词。
①略无处( ) ② 夏水陵 ( )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也( )

( 2 )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 3 )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 ”描写水势盛大,又用“ ”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 4 )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父爱陷阱
①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突如其来的一阵黑暗,使他无法适应。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他清楚,不久前,父亲出猎时,耳朵受了伤,一直没康复。他所有的呼喊,父亲可能真的听不到。
②可是,他居然看见井口边,父亲正在伸头探望。他喜出望外,挥动双手,大声地喊着,爹,我在这儿!爹,我在这儿!父亲还是没听见。也许是陷阱内的光线太暗,父亲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他,就转身离开了。那一刻,他急得哭了。
③他沿着井壁走了一周,没发现任何能攀援的地方,要想离开陷阱,凭他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绝望地坐在地上,等待救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期待着父亲能早点再找到这里,并能发现他。
④井下昏暗潮湿,坐在井底,他感到了阵阵寒意。更糟糕的是,他感觉肚子前所未有地饥饿。父亲一时找不到他,可能回村里喊救兵了。他意识到,即使父亲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也需要两天的时间,那么,他能坚持两天吗?而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
⑤周边非常安静,他知道,夜幕开始降临了。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xīxīsūsū)的声音,好像是井边的草丛在响,可能是危险动物向井边靠近了。他无法想像,即使是一只常见的獾子,跟他同时窝在一个陷阱内,后果也难以接受。更何况在森林里,危险的动物不计其数。
⑥他提起警觉,掏出那把猎刀,作好了随时跟动物拼命的准备。幸运的是那声音一会儿又消失了——动物可能转个方向离开了。他松了一口气,再次坐到地上。
⑦没多久,困意向他袭来,他闭上了眼睛。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重新提高了警惕。他意识到,在井内比在任何地方都危险,他没有退路,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但是坚持不了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听到井口的声音,他才又振作起来。
⑧夜深了,他不再指望父亲能来救他。如果父亲真的不来,那么,他将永远被困在井内。对于他来说,等待或许才是最危险的。想到这里,他再次站起来,沿着井壁寻找出路。他发现,井壁其实都是些松软的泥土,他掏出猎刀,在井壁上挖出阶梯,挖一步,向上爬一步。他相信,只要他能坚持住,不久就可以爬出陷阱。
⑨他终于成功了!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明亮而美丽。他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⑩突然,他一跃而起,好像踩上了毒蛇一般——他发现了父亲!父亲竟然就站在一棵大树后面,静静地看着他,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那一刻,他几乎气晕了——父亲竟然一直守在井口,任由他在井内痛苦地挣扎。他没想到父亲竟然如此冷漠绝情。
⑪父亲满脸憔悴,看到他,显得非常兴奋,赶忙跑过来拥抱他。
⑫他一把将父亲推开,气急败坏地说,我没有你这个见死不救的父亲!
⑬父亲伸出的手僵住了,愣了愣,显得很愧疚。父亲说,对不起。
⑭他说,你知道,我在井里多么期盼着你来救我;而你,竟然就一直守在井口看着我痛苦。
⑮父亲说,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凭你的能力,能顺利爬出陷阱。因为井壁的土质很松软,只要有把猎刀就能顺利爬出来,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猎刀。整个晚上,我守在井口,一步不敢离开,因为随时会有动物靠近陷阱。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草丛,制造声音,幸运的是,昨天晚上一直没有任何动物出现。我知道,你习惯了等待救助,但是,更多的情况下,你等不到救援你必须学会自救!这便是我挖这口陷阱的初衷。
⑯他的双眼湿润了,他理解了父亲的苦心。他扑进父亲怀里,说,爹,对不起!父亲拥抱着他,开心地笑了。
⑰那年,他才十三岁,却一夜间成熟得像个老猎人。

( 1 )“他”掉进陷阱后,在什么情况下采取自救措施?说明“他”在性格上存在什么弱点?

( 2 )“他”从陷阱中成功自救后,在对待父亲的情感和态度上经历了 父亲和 父亲两个阶段。

( 3 )父亲看到儿子以后,“显得非常兴奋,赶快跑过来拥抱他”,为什么?

( 4 )本文以“父爱陷阱”为标题有什么含义?是分析文中父亲的人物形象。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放学

龙应台

①安安上小学了。半年之后,妈妈觉得他可以自己走回家,不必再接了,毕竟只是十五分钟、拐三个弯的路程。

②十五分钟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十五分钟。妈妈开始不安。

③一个小时零十分之后,妈妈拎起汽车钥匙,准备出门找安安。门铃响了,安安进门,看见妈妈生气的面孔,惊讶地问:“怎么啦?”妈妈生气地说:“怎么啦?还问怎么啦!你过来给我坐下!”安安卸下背上的书包,嘟着嘴在妈妈指定的沙发角坐下。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黑的。“你到哪里去了?”审问开始。“没有呀。”安安睁大眼睛。“只要十五分钟的路,你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你做什么了?”“真的没有呀!”安安渐渐生气起来,声音开始急促,“我跟米夏儿、克利斯、史提方一起走,就这样一路走回家,哪里都没去,什么都没做呀!”他气愤地站了起来。看样子孩子没说谎。“安安,妈妈只是担心,怕你被车子撞了,被坏人拐了,懂吗?”安安点点头:“我知道,可是我真的哪里都没有去。”

④以后的日子里,妈妈又紧张过好几次,用电话追踪来追踪去,然后安安又一脸无辜地出现在门口。

⑤妈妈决定亲眼看看孩子怎么走那十五分钟、三个拐弯的路程。

⑥11点半,放学了。孩子们像满天麻雀似的冲出来,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水。孩子往千百个不同的方向奔跑跳跃,坐在长凳上的妈妈好不容易才盯住了安安,还有安安的“死党”。四个小男生在前头走,妈妈在后头跟着,隔着一段距离。

⑦经过一截短墙,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11点45分。

⑧经过一个大铁门,里头传出威武的狼狗叫声。米夏儿已经转弯,现在只有三个男生了。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狂喜尖叫着撤退。妈妈看看手腕,12点整。

⑨克利斯转弯,这已到了板栗街。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着地,肩并肩,头颅依着头颅在研究地面上的什么东西。他们跪趴在地上,背上突出着正方形的书包,像乌龟背着硬壳。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死苍蝇的体积比蚂蚁起码大上20倍。蚂蚁工作得非常辛苦。妈妈很辛苦地等着。12点15分。

⑩史提方转弯。安安踽踽独行,背着他花花绿绿的书包,两只手插在裤袋里,嘴里吹着不成调子的口哨。差不多了吧!妈妈想,再转弯就是咱们的麦河街。安安停下来。他看见了一片美好的远景:一块工地。他奔跑过去。妈妈心一沉。工地上乱七八糟,木板、油漆桶、铁钉、扫把、刷子……安安用脚踢来翻去,聚精会神地搜索宝藏。他终于看中了什么——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条。他握住木条中段,继续往前走。12点25分。

⑪在离家还有三个门的地方,安安停在一株大松树下,仰头往上张望。这一回,妈妈知道他在等什么。松树上住着两只红毛松鼠,它们经常在树干上来来去去地追逐。有时候,它们一动也不动的,就贴在那树干上,瞪着晶亮的圆眼看来来往往的路人。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树下,他们彼此用晶亮滚圆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

⑫在距离放学时间一个小时零五分之后,七岁半的安安抵达了家门口。他把一根两米来长的木条搁在地上,腾出手来按了门铃。

(选自《孩子,你慢慢来》,有删改)

( 1 )放学路上,妈妈看见安安做了哪些事情?请根据提示作简要概括。

爬短墙——________——________——找木棍——________

( 2 )分析第⑨段中两个“辛苦”的含义。

蚂蚁工作得非常辛苦。妈妈很辛苦地等着。

( 3 )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⑪段中划线句。

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树下,他们彼此用晶亮滚圆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

( 4 )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表现母爱,有人认为是表现童真童趣,有人认为是关注儿童成长。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对待学习,你是习惯于主动探究,还是被动应付?看到垃圾,你是习惯于随手捡拾,还是视若无睹?面对困难,你是习惯于设法解决,还是绕道而走……

关于习惯,你有怎样的看法和经历?讲述你的故事或见闻,分享你的感悟,写一篇600字到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黑暗中的舞者等待黎明到来”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