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武城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生命的季节,亦如四季的更替,有春的烂漫,有夏的 ,有秋的 ,也有冬的 。此乃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

A: 奔放 成熟 萧瑟
B: 奔放 萧瑟 成熟
C: 成熟 奔放 萧瑟
D: 成熟 萧瑟 奔放
2、结合语境,指出下列有误的一项是( )
A: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B: 长江上游顺流而下的大量“白色垃圾”严重污染水面,清理“白色垃圾”已迫在眉睫。(白色垃圾: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废弃塑料及制品。)
C: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指牛的脾气很大。)
D: 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3、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齐人也,盗 先生!
B: 楚之水土使民善盗 不辱使
C: 叶相似 以有先生
D: 寡人反取焉 人 , 立坛场(《越巫》)
4、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 )
A: 草书
B: 行书
C: 楷书
D: 隶书
5、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中有很多精彩曲折的情节,如“三借芭蕉扇”:第一次孙悟空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却借来假扇;第二次孙悟空借到真扇又被牛魔王半路骗回;第三次孙悟空请来仙人降服牛魔王,终于借到芭蕉扇。
B: 《骆驼祥子》除了讲述祥子的辛酸故事外,还写了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诈骗祥子的曹先生等人,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具有浓郁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C: 《傅雷家书》中,傅雷在生活上对儿子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上,傅雷多次谈及并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苏俄广阐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6、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江寺公园这株白兰花的花期就快到了,而且能从5月持续到10月,参差不齐地开出数百朵花。
B: 南京博物院的明清瓷器陈列馆集明清瓷器之大成,青花瓷鳞次栉比 , 尤为壮观。
C: 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杭州市区立起了很多铜塑,金牛河岸的那头“牛”铸造得别具一格
D: 一部父子亲情真人秀《爸爸去哪儿》,在中国掀起收视狂潮,明星爸爸们的舐犊情深 , 和萌娃们天真可爱的俏皮模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B: 《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五言绝句。
C: 古代有许多表示敬称的特定字词,例如“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惠赠”;“贵”用于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贵庚”。
D: 《金色花》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作品。
8、

下面句子中字形和字音均正确一项是( )

A: 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付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也不旁骛(wǜ),便是敬。
B: 人们世代繁衍(yǎn)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抔(póu)黄土。
C: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xí)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搏。
D: 我母亲对我们的拮(jié)据(jù)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寓言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伊索寓言》讲述了许多古希腊的寓言故事,《女娲造人》也是充满了丰富想象的寓言故事。
B: 郭沫若写的诗歌《天上的街市》,意境美妙,语言铿锵,借助牛郎织女故事,体现诗人改造现实生活的愿望。
C: 《动物笑谈》的作者康拉德·劳伦兹是意大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曾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D: 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通过写《诫子书》一文,告诫儿子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昆明的雨》作者是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他的散文往往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平淡自然却又饶有趣味。
B: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它是一部很有趣味的著作,书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C: 《春望》作者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D: 《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相关问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 1 )下面关于本诗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是一首写送别的七言绝句。
B: 一二句写友人乘舟离去,劳歌一曲,缆解舟行。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呈现出欢快轻松的气氛。
C: 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 寂,第四句并不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以暮色苍茫,风雨凄迷之景表现孤寂落寞的离愁。
D: 这首诗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更富含蕴味,更有感染 力。
( 2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红叶青山水急流”的画面。(30字左右)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2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
( 3 )用原文语句作答:

①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

②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________

( 4 )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 5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

垃圾分类是乡村振兴的必解之题

垃圾分类,是改善生活环境、践行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让垃圾分类成为新习惯、新时尚、新规矩,也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体现。对农村来说,垃圾分类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经之路,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应该顺势而上,在乡村振兴中答好垃圾分类必解之题。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垃圾分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现在,垃圾遍地已经成为一大公害,要把垃圾分类与人居环境整治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标准,建立有效机制,促进垃圾分类形成自觉。

农村垃圾分类有一定基础。熟悉农村生活的人知道,乡村利用废弃物是几千年来的传统,在传统社会是没有垃圾概念的,人们力求做到物尽其用。在农民的眼中只有两种东西,一种是可以利用的,一种是不能利用的。乡村垃圾分类没有像城市那样复杂,只要告诉农民哪些东西可以利用,哪些东西不可以利用,不可以利用的再进行回收。乡村的优势在于可利用的东西农民会去再利用。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乡村的垃圾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城市里有的垃圾在乡村也都有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教育宣传、示范提醒告诉农民如何进行更专业的垃圾分类,也是非常必要的。

农村垃圾分类不能照搬城市。在农村实施垃圾分类,要从乡村生活的实际出发,从传统生活方式当中汲取智慧。不能简单地把乡村变成城市,甚至简单地用城市的理念去建设乡村,这样只会使乡村垃圾分类处理越来越麻烦。农村垃圾分类不应该主张简单地分几个桶,然后把垃圾拉走。要充分利用农民的智慧,依靠老百姓天然地利用垃圾、处理垃圾的意识和能力,再加上科学的分类理念,不断探索适应现代生活要求的垃圾分类办法。

当然,农村垃圾分类也有个补短板的问题。毕竟,农村各地的情况不同,接受新事物新理念的程度也不同,尤其是一些旧的生活习惯亟待改变,这就需要用新的理念进行教育引导,促进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除了要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站点,还可以在农村超市、便利店等就地设立便民回收点,鼓励采用押金、以旧换新、设置自动回收机、网购送货回收包装物等方式回收再生资源,实现回收途径多元化。采取“入乡随俗”式的垃圾分类方法,调动广大村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垃圾处理和回收利用的效率。强化系统思维,将农村垃圾分类同推进生态治理工程结合起来,通过综合施治,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

(本文选自绍兴文明网 作者:久久泰平 )

【材料二】

【材料三】农村垃圾分类,浙江经验

龙游:垃圾分类就近处理

龙游县通过“一村一建”或“多村合建的模式,已投资1700多万元建设太阳能或机器雄肥房等终端设施,覆盖全县70%以上村庄,让农村分类后的厨余垃圾得到就近处理村民们垃圾分类处理可以换取积分,在全县100多个垃圾兑换超市兑换生活用品。

萧山:垃圾分类荣誉榜

2018年开始,萧山河上镇众联村启动垃圾分类智慧收集。每一户参与垃圾分类的家庭都建立了档案,根据农户每日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情况统计积分,并记入“五和众联”积分榜,用于月考核和季度奖励,并作为评比“十佳农户”等荣誉的必要依据。垃圾分类的积分不仅值钱,更有荣誉感。

金华:“两拣四分”全国首创

相比上海的生活垃圾分类方式,金华的“两拣四分”简单太多。简而言之就是:把垃圾分为“会烂的”和“不会烂的”,再对不会腐烂的垃圾分为“可卖”和“不可卖”两类,并鼓励农户和保洁员将不会腐烂的垃圾中可回收、可卖的垃圾自行收集,实际需填埋处理的就只有“不可卖”垃圾。简单可行的分类方式,深受当地百姓欢迎。如今,金华早已实现了城乡垃圾分类全覆盖。

( 1 )选出下列选项与材料一不相符的一项( )
A: 农村垃圾分类有一定基础,但不能照搬城市的经验。
B: 乡村利用废弃物是几千年来的传统,在传统社会是没有垃圾概念的,人们力求做到物尽其用。
C: 简单地把乡村变成城市,甚至简单地用城市的理念去建设乡村,只会使乡村垃圾分类处理越来越麻烦。
D: 现阶段,乡村垃圾分类没有像城市那样复杂,只要告诉农民哪些东西可以利用,哪些东西不可以利用,不可以利用的再进行回收就行了,不需要搞得那么专业。
(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浙江省在农村垃圾资源化、减量化试点中取得了哪些好成绩?
( 3 )幸福村刚开始进行垃圾分类,但是村民们没有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村委会正在研究解决方案。请你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给幸福村村委会提三点建议。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的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的闹着。(《雪》)

( 1 )“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分别从哪些方面来描述雪花?

( 2 )说说文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 3 )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联想手法,在朱自清的《春》中也有此类描写,请你写出这一句:

( 4 )我们学过哪些描写雪的作品(要含有“雪”字),请写出其中完整的一句并标明作者和篇名。
诗句:________ 。作者:________
诗句:________ 。作者:________

( 5 )用一句话概括本段文字的内容。

四、写作(分值:60分)
命题作文。

在你的生命中,一定有许多温暖的情节:妈妈的唠叨是一种温暖,爸爸的严厉是一种温暖,老师的教育是一种温暖,同学的关心是一种温暖,陌生人的一臂之力也是一种温暖……

请以“你是我温暖的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字数不少于600字,不多于900字;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章不得出现影响评卷的人名、地名、校名等,如不可避免,请用XX代替

④不得抄袭或套作。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Ru果、”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