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 A: 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庇之人。B: 心灵的安祥,宽厚和宽恕的精神,和谐,和平,这些都是从这伟大的微笑中出来的。 C: 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 D: 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誉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 |
2、 |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次经历,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要不断地告诫自己:面对生活中的机遇,千万不要错过。 ①抓住了,你就走出了平庸 ②各种机遇从眼前滑过 ③反之,你就会跌入懊悔的深渊、失败的泥潭 ④人生就像一条不断流淌的河川 A: ④①③② B: ④②①③ C: ①③②④ D: ①③④② |
3、 | 写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 A: 故时有物外之趣B: 项为之强 C: 昂首观之 D: 使之冲烟而飞鸣 |
4、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五·一”小长假期间,到小平故居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B: 篮球赛场上个别运动员的急躁情绪,往往会导致全队一泄千里 , 不可收拾。 C: 从风格上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D: 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好高骛远。 |
5、 | 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B: 媲美 ( bì ) 缄默 ( zhēn ) 相得益彰 ( zhāng ) C: 臆测 ( yì ) 姊妹 ( jiě) 惟妙惟肖 ( xiào ) D: 栈桥 ( zhàn ) 冗杂 ( rŏng ) 断壁残垣 ( yuán ) |
6、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许多人对新疆的周围环境有着十分深厚的兴趣,到了周末都想出去走走。B: 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C: 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D: 如何管理、认识网络舆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痛的问题。 |
7、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B: 位于南海南部的南沙群岛及其82万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积,渔业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和我国渔民作业的渔场。 C: 昨天,北京市红十字会启动了“人道感言 博爱寄语”首都红十字青少年续写雷锋日记,已将3万册日记本发放到了本市青少年手中。 D: 黄浦江及上游水域死猪漂浮事件发生后,农业部高度关注,并派出调查组迅速赴浙江、上海实地了解情况,督导、协调处置工作。 |
8、 | 下列对文学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地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B: 《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根据早年生活的回忆创作出的一部小说集。 C: 《朝花夕拾》在叙事、议论中,常插入相关的童话、传说和典故,如《狗 猫 鼠》中插入德国童话狗与猫成仇的故事和日本“猫婆”的传说。 D: 鲁迅1918年参加了《新青年》编辑工作,并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后又发表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著名小说。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李老师是心胸宽宥的人,绝不会跟自己的学生斤斤计较。 B: 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会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 C: 国王的礼貌是恪守时间。 D: 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
10、 | 与下面的文字衔接起来最为连贯的一个句子是( )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敢出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但他父亲终于带走了他B: 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 C: 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D: 但他终于随他父亲走了 |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宴词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宴词:写于送别宴席上的诗。畎:田间小沟 ( 1 )“悠悠”一词极具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2 )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 1 )七里之郭(________) ( 2 )委而去之(________) ( 3 )多助之至(________) ( 4 )父命之(________) ( 5 )与民由之(________) ( 6 )威武不能屈(________) ( 7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________) ( 8 )人恒过(________) ( 9 )而后作(________) ( 10 )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 |
阅读《“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时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②事实上,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
③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
④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晴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
⑤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⑥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了 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了 43%。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2007 年有 600 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 年这个数字增加到 1500 人,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 5 年增长一倍。
⑦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____年____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⑧有媒体评论称: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不断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角色的复杂心态。
①第⑥段中划线词“研究表明”能否删去?为什么?
②第⑦段中画线句子有何表达效果?
(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开头由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写起,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引出了本文说明对象——“低头族”。恰与够
①在造“够”字时,仓颉为难了,天下什么东西有个够呢?冥思很久没有想出来,只好去请教黄帝。黄帝想了想说:“民用五材(金木水火土),再多都不够,唯有多余的话,半句都嫌多!”仓颉击节赞叹:对,就是这个——够!
②但是对“够”的程度把握是困难的,什么时候够了?什么情况下够了?什么程度才叫够了?很难有个量化。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开始列举了许多山名,后来一句“环滁皆山也”囊括了,这五个字就是正好,就够了。郭沫若写剧本,有一句“你是个卑鄙无耻的小人”,有人说,这样情绪表达不够,改为“你这个卑鄙无耻的小人”更好,郭氏拜之为一字师。
③文章如此,说话也是如此。有个相声模拟公交上劝架,前面义正辞严大方得体,后面来一句“什么玩意儿”,坏了。这样的事生活里很多,不只是笑话。一次我劝一个孤僻偏执的朋友,前面说得他引为知己,后面加了一句“你这种人也只有我能理解”,结果给人轰出来了。
④文章“过了”或“不够”,大不了不够好,没多大问题,但是话多了半句后果往往大得多,孔融、杨修、祢衡等还因此丢了性命。这样的事毕竟少,“够”字造出来,当然不仅仅专门用做说话写文章的。对物质攫取的态度,“够”更难掌握。
⑤没人嫌钱多,这是句老实话。取之有道还好,大不了穷于追逐,忘了生活的乐趣,若是取之无道,那么欲望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往往要犯事。权位也是,名誉也是,一上道就高速向前,如果不慎思,很难遽然而惊:可够了啊?
⑥范蠡功成身退,并留一书信给大夫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子何不去?”文种没走,结果被害死了。“够”的领会与否,关系到生死。王翦出战,带兵六十万,一路走一路派勤务兵和始皇帝讨价还价,要“美田宅甚众”,一连五次,谋士说:“将军,是不是太过了?”王翦大笑道,皇帝见我求田问舍贪图富贵,反而放心我了!看来,够与不够,真的是要悟性的。王翦果然无恙,得以寿终正寝。
⑦什么时候是够?有词叫“恰好”“恰巧”“恰恰”,都是“多一点不行,少一点不可”的“够”。恰是“合心”,合乎心意就好,心满意足就够,可是前提是“心”要知足。知足的心来自于对欲望的控制,对人生的理解,所以“恰”字造得好,也不好,因为心真的难以控制啊,要修心,要修行,要修性,才能有一颗知足的心,才能体会那个“够”。
( 1 )下面句中划线词能否去掉,为什么?但是话多了半句后果往往大得多……
( 2 )试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④段的作用。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2)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