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宣威九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
A: 宿儒 决别 嫉妒 头晕目旋
B: 萧瑟 荫蔽 鄙薄 饥肠辘辘
C: 云宵 草垛 酝酿 翻来复去
D: 莅临 搏学 竦峙 美不甚收
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水能在转换为电能时不发生化学变化,不排出有害物质,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B: 在央视的文化栏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使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
C: 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素质的重要标准。
D: 2018俄罗斯世界杯引发了一场足球热,据统计,大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年轻人希望亲临现场观看世界杯。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京剧表演艺术家朱世慧发挥文化领军人物的作用,为我省培养了很多年轻的艺术家。
B: 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成为国内首支登上世界最高峰。
C: 神州九号飞船将于6月至8月间择机发射,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
D: 为了提升城市品位,武汉市近日开展了“市容环境美好示范路”的评选活动。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京沪高铁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将建的众多铁路专线中最主要的一条,以后京广、京哈、沈达、陇海线也将相继建设。
B: 意想不到的微笑,在童老师的眼底一闪:“好,问得好,这说明你们已经掌握这些知识了。”
C: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D: 人生百年,是为个人的名利而苦苦钻营?还是为国家振兴、民族强盛而不懈奋斗?这是每个人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游弋 弛骋 形销骨立 李代桃僵
B: 惊骇 腐蚀 鸠占雀巢 俯拾即是
C: 灰烬 泥泞 不知所措 喜怒哀乐
D: 濡养 矗立 羊肠小道 可望而不可及
6、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风风雨雨,她每天都在地坛里寻呀找呀,她用如水柔情唤醒了儿子沉落的心,他用惊人的毅力激发了儿子生存的欲望。
B: 通过母亲的不懈努力,使史铁生认识到不好好地生活是错误的。
C: 母亲患肝癌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过度、精神紧张、饮食不当等诱发的。
D: 为了防止儿子的坏心情,母亲始终没告诉他自己已经病入膏肓。
7、

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

A: 轩榭 骇人听闻 饶恕 毛骨耸然
B: 招徕 沥尽心血 告磬 引颈受戮
C: 琐屑 相形见拙 苍茫 重峦叠嶂
D: 旁骛 一代天骄 丘壑 粗制滥造
8、

对下列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是( )

A: 谁知那只白蝴蝶缓缓地、缓缓地在树叶上蠕动呢!(反复)
B: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都要学习这种精神。(设问)
C: 你看,那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纱似的翅膀,两根黑色的须向前伸展着,两点黑漆似的眼睛,几只像丝一样的脚。(比喻)
D: 这声音那么微弱,低沉,就像从地底下发出来的。(比喻)
9、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中的一切需要我们用心感受。有时生活是________的孤寂惆怅;有时生活是________的积极向上;有时生活是________的乐于奉献。

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 ②①③
B: ③②①
C: ①②③
D: ②③①
10、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他创作的作品有《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陋室铭》等。
C: 《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它为我们真实地描绘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D: 《变色龙》《窗》《最后一课》《威尼斯商人》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泰格特、法国的都德和英国的莎士比亚。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行香子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注】①陂(bēi)塘:池塘。②飏(yáng):飞扬,飘扬。

( 1 )对这首词的解说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两句是从整个村庄入手来写的,其中“树绕”和“水满”两个词,既是春天来到农家的标志,也是词人行近村庄的第一印象。
B: “倚东风、豪兴徜徉”一句中的“东风”点明时令,“豪兴”说明游兴正浓,“徜徉”则显示出词人没有固定的目标和路线,似有无限的忧愁不能排解。
C: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一句是说园子小,却像是收入了人间的全部春光。
D: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是一个叙事的句子,流露出一种闲散自得的意趣,并回应上片的“豪兴徜徉”一句。
( 2 )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上片侧重描述静态景物,时有化静为动;下片侧重描绘动态景象,其中静景动景又互相映衬。
B: “有桃花红”和“正莺儿啼”等句,用白描手法,突出了鲜明的色彩、浓郁的香味, 表现了春的生命力。
C: 通篇写景,节奏明快,自然流露出词人愉快的心情,字里行间充满盎然的意兴。
D: 语言典雅而生动,使朴质自然的村野春光承着词人的游踪次第展现,达到词的节奏 与词人的感情之间和谐的统一。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魏文侯燕①饮,皆令诸大夫论己。或言君仁,或言君义,或言君之智也。至于任座,任座曰:“君不肖君也。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之不肖也。”文侯不说,知于颜色。任座趋而出。次及②翟黄,翟黄曰:“君贤君也。臣闻其主贤者,其臣之言直。今者任座之言直,是以知君之贤也。”文侯喜曰:“可反欤?”翟黄对曰:“奚为不可?臣闻忠臣毕③其忠,而不敢远其死。座殆尚在于门。”翟黄往视之,任座在于门,以君令召之。任座入,文侯下阶而迎之,终座以为上客。
(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燕:通“宴”,宴请。②次及:依次轮到。③毕:竭尽。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①皆令诸大夫己( ) ②文侯不( )

( 2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您得到了中山国,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而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我因此知道您不像个君王。
B: 您得到了中山国,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赏给您的儿 子,我因此知道您不像个君王。
C: 您得到了中山国,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我因此知道您不是个贤明的君王。
D: 您得到了中山国,不 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而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我因此知道您不是个贤明的君王。
( 3 )本文中任座的人物形象可以概括为 两个字。(请用原文回答)

( 4 )请具体分析一下“或言君仁,或言君义,或言君之智也”这句话对于塑造任座或翟黄形象的作用。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只管向前奔跑


贝基拉出生在埃塞俄比亚的一个贫苦的家庭,很小的时候,他就渴望成为一名驰骋赛场的长跑健将。他时常站在训练场边,羡慕地看运动员们的训练。但极度贫寒的家境,让他自卑得有些羞愧——他不仅拿不出训练费,连最便宜的普通跑鞋也买不起。


那天,贝基拉不知不觉地又走到训练场边,望着跑道上那些奔跑的身影,他既羡慕又难过,心头奔跑的希望亮起来,又暗淡下去。


一位跨栏教练员听了贝基拉的倾诉,将他带到一组很矮的栏杆前,让他一路跑过去,他轻松地跨越一个个栏杆:教练员又指了指那组已升高到足有1.5米的栏杆前让他再试一试,他努力了好几次,也没能跨过去。


这时,教练员平静地告诉他:“孩子,你刚才所说的那些困难,就像眼前的这一道道栏杆,它们会横在每个人的面前。那些你现在跨不过去的栏杆,可以在一次次的失败后,最终跨越它们,你还可以踢翻它们,也可以绕过它们,你只需盯准你向往的前方,只管努力地向前奔跑,相信没有什么可以拦住你的梦想的。”


教练员的一席话重新点燃了贝基拉的希望,从此,买不起跑鞋的贝基拉开始了他坚定而执著的赤脚奔跑训练,广袤的原野、泥泞的山路、坚硬的戈壁滩上……随处可见他奔跑的身影,他已练出了一双铁脚板。数年后,他成了埃塞俄比亚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


1960年罗马奥运会马拉松赛场上,贝基拉一出现,便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他是唯一赤脚的运动员。在数万名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中,贝基拉为他的祖国赢得了一块沉甸甸的金牌。距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开幕前还有20多天,贝基拉动了一次手术,很多人以为他会放弃比赛。然而,32岁的他不仅出现在马拉松赛场上,而且再夺金牌,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蝉联这个项目冠军的选手,也成为埃塞俄比亚的民族英雄。


面对记者蜂拥而至的话筒,贝基拉激动地感慨道:“一切都很简单,只要站在跑道上,就没有什么障碍可以拦住奔跑的雄心,就只管向前,再向前,一路向前地奔赴梦想的终点。”


没错,在大千世界中的我们每个人面前,都可能会横着一些诸如清贫、疾病、磨难之类的障碍,只要不失去向前奔跑的雄心,就能勇敢地跨越它们,踢翻它们,绕过它们,就会抵达梦想的前方。

( 1 )第②段中“他既羡慕又难过”,他羡慕什么?为什么难过?
( 2 )试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三十二岁的他不仅出现在马拉松赛场上,而且再夺金牌,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蝉联这个项目冠军的选手。

( 3 )贝基拉成功了,你认为他获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 4 )题目“只管向前奔跑”改为“金牌”好不好?说说你的理由。

阅读《清秋书简》,回答下列问题。

清秋书简

潘纤云

倚灯夜读,有虫声从院角黄菊丛内传来,时停时续,忽高忽低,带点诗词里的平仄音律,不紧不慢地在秋夜里弹唱。“灯下草虫鸣”,想着这几个字,指尖慢慢滑过书页,伴着秋虫的浅吟读书,心里更觉温暖得很。

古人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我觉得,这四种声音里,春夏的鸟声蝉声过于激烈,浮躁张扬了些,冬天的雪声又过于清寂,单调孤寒了些。而端坐在秋虫声里,听虫们一唱三叹的唧唧声,不紧不慢,清越激昂,犹如诗人们的雅集聚会,内心不由自主地抒情起来,或捧卷展读,或邀友煎茶,才不负这诗意秋声。

“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里描述了季节的转变。西风起,月冷霜寒,虫鸣断续,伴着捣衣的砧声,夜风中的箫声,思妇远望征人,虫语的低吟亦如她的心声:唧﹣﹣唧唧﹣﹣,分明是“盼﹣﹣盼啊﹣﹣”。她仰头观天,雁阵穿过暗夜的云朵长鸣而去;俯首看地,草丛里秋虫声声低语,天地间响彻它们的叫声。大雁知道南飞,蟋蟀知道归家,良人又在哪里?她的身影在秋灯里愈发孤凄。

这种意象定格在诗书里,便是一幅幽凄伤情的画卷,也是文学里的抒情美,让人回味有加,如叶圣陶所言,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而常人世界里的秋虫声,又是另一番自然诗篇。

幼时在乡下亲戚家,跟着婶婶到田野里守秋。我们爬上木柱搭成的高高的草棚,田野里的作物尽收眼底。花生、山芋、玉米等,黑黝黝的藤蔓伏在野地里,有新稻的清香从远处飘来。婶婶略有睡意,让我注意有无田鼠野獾的出没。我静静聆听,耳中灌满的却都是虫声,分不清哪是蟋蟀、蚂蚱、蝈蝈……有的若大提琴,有的若竖琴,有的若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当时头顶上有金黄的秋月,田野里有成熟的庄稼,草棚里有醒着的我,我们都是虫们肃穆的听众。那晚我为这秋之天籁所着迷,到黎明方才睡去。

我钟情秋天的虫声,它们谱在自然的音符,更能令我内心充满宁静。我品味着刘墉的这句话:“秋虫声就是要这样聆听,在那细小的音韵中感触,即使到了极晚秋,只要以心灵触动,仍然可以感受到那微微的音响。”通常在这样的细小音韵中,一杯滚烫的热茶,一本心仪的书,窗前的灯影里,我在阅读,窗外的草丛里,秋虫们在吟唱。它们的话语和我心灵的声音汇合,那是无比美妙的体验。

(选自《散文》2011年第2期,有删改)

( 1 )文章第三自然段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

( 2 )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分不清哪是蟋蟀、蚂蚱、蝈蝈……有的若大提琴,有的若竖琴,有的若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

( 3 )秋虫的鸣叫是“谱在大自然里的音符”,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去聆听?

( 4 )文章是从哪些角度表现“秋虫之声”充满诗意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四、写作(分值:60分)
逢喜事时,好心情给人幸福甜蜜;遇挑战时,好心情让人自信乐观。给自己一份好心情,生活中处处盛开艳丽的花朵;给别人一份好心情,人世间时时洒满明媚的阳光……

请以“好心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文体。②字数不少于600。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扼杀回憶是生命的意义”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