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真是汗牛充栋。 B: 互联网技术拉低了传播的门槛,传统媒体在传播上的专业壁垒荡然无存。 C: 现在一些媒体为了制造一些所谓“独家新闻”,故意断章取义 , 使事情失去原本的样貌,散播“负能量”。 D: 匠人们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一门技艺,心无旁骛 , 精益求精,无愧匠心。 |
2、 | 下列解释无误的一项( ) A: 盆中歃血(涂抹血),对天立誓:“借书不还,天打雷劈。” B: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居住),乃记之而去。 C: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要去的地方经过居延) D: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重提,再说) |
3、 |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这座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之路途径城市,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B: 在有口皆碑的铁的事实面前,犯罪嫌疑人沮丧的低下了头。 C: 共产党人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以为自己什么都好,别人什么都不好。 D: 他当时不在场,对这件事情的经过一无所知,你们就不要再逼他了。 |
4、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非淡薄无以明志 B: 非宁静无以至远 C: 淫慢则不能厉精 D: 险躁则不能治性 |
5、 | 下列句子标点符合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亚洲地域广阔,跨寒、温、热三带,又因各地地形和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气候复杂多样。 B: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C: 他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 D: 到底同意还是不同意?小王。 |
6、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炫耀(yào) 遗憾(hàn) 循(xún)序渐进 越俎(zǔ)代庖 B: 嶙(lín)峋 袅娜(nà) 断壁残垣(héng) 面面相觑(qù) C: 发髻(jì) 混淆(xiáo) 蔚(wèi)然成风 吹毛求疵(cì) D: 睥睨(ní) 睿(ruì)智 分庭(tíng)抗礼 熙来攘(rǎng)往 |
7、 |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 诓骗 娇奢 廓然无累 根深蒂固B: 侧隐 栈桥 谈笑风生 浩瀚无垠 C: 馈赠 禀请 断章取义 黎明百姓 D: 锦幛 凌驾 遍稽群籍 再接再厉 |
8、 |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1 )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 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B: 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 C: 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D: 全词反映了作者渴望完成抗金大业却壮志难酬的现实。 ( 2 )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 B: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 C: 词的上下阕一般会“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上下贯通,展现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独特。 D: “可怜”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激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伤神,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大家手笔。 ( 3 )选出与“梦回吹角连营”表达的内容和感情最接近的一项( ) A: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晏殊《玉楼春》) B: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C: 五更归梦三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黄庭坚《思亲汝州作》) D: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9、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偏僻 踊跃 诲暗 大彻大悟 B: 屹立 怅惆 磅礴 风雪载途 C: 褶皱 族姊 锵然 嘎然而止 D: 家眷 震憾 携带 蓑草连天 |
10、 |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B: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C: 碳酸饮料含磷酸,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体骨骼,常喝碳酸饮料,大量磷酸的摄入会影响钙的吸收,引起钙、磷比例失调,影响骨骼健康。 D: 昨天还在施威的强降雨已经逐渐减弱,不过,扰人的雨水并未偃旗息鼓。在新一股冷空气的影响下,又有一场强降雨在我国东南部地区孕育。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问题。 谒金门·春半 朱淑真①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②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③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④远。 【注释】①朱淑真,南宋著名女词人,与李清照齐名,有《断肠集》《断肠词》传世。生于仕宦之家,相传因对婚烟不满抑郁而终。②阑干:栏杆。③与:比不上,还不如。④芳草:喻指词人思念之人。 ( 1 )请结合上片,谈谈你对“十二阑干闲倚遍”中“闲”字的理解。( 2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愁”的原因。 |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患其塔动( ) ②便实钉之( ) ③人皆伏其精练。( )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3 )《梵天寺木塔》运用侧面描写来突出喻皓建筑技术的高超,请找出一例写在下面。( 4 )匠师和喻皓对塔动原因的分析有什么不同?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难忘的体罚
[美国]兰妮·麦克穆林
①也许,在这个世界的其他地方,同样也有威信极高而能使所有学生都敬畏如神的老师,但肯定不会有哪位老师会像在我们镇上呆了30多年的弗洛斯特女士那样,差不多成了全镇老少的严师。
②我不知道她是如何走进众人心底的,至于我,那是因为一次难忘的体罚:挨板子。
③那是一次数学考试。考试前,弗洛斯特女士照例从墙上把那块著名的松木板子取下来,比试着对我们说:“我们的教育以诚实为宗旨。我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这里自欺欺人,虚度时日。这既浪费你们的时间,也浪费我的时间。而我早已年纪不轻了,陪不起——好吧,下面就开始考试。”说着,她就在那张宽大的橡木办公桌后坐了下来,拿一本书,径自翻了起来。
④我勉强做了一半,就被卡住了,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于是我顾不得弗洛斯特女士的禁令,暗暗向好友伊丽莎白打了招呼。果然伊丽莎白传来了一张写满答案的纸条。我赶紧向讲台望了一眼——还好,她正读书入神,对我们的小动作毫无察觉。我赶紧把答案抄上了试卷。
⑤这次作弊的代价,首先是一个漫长难熬的周末。晚上,又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才迷糊过去,又被噩梦惊醒,连卧室墙上那些歌星舞星们的画像似乎都变成了弗洛斯特女士,真让我心惊肉跳!早就听人说过,教室里一只蚂蚁的爬动也逃不过弗洛斯特女士的眼睛,这么说,她现在只是故意装聋作哑罢了。思前想后,我打定主意,和伊丽莎白一起去自首。
⑥周一下午,我们战战兢兢地到了老师的身边:“我们知道错了,我们以后永远不做这种事了,就是……”(没说出口的是“请您宽恕!“)
⑦“姑娘们,你们能主动来认错,我很高兴,这需要勇气,也表明你们的向善之心。不过,大错既然铸成,你们必须承受后果——否则,你们不会真正记住!”说着,弗洛斯特女士拿起我们的试卷,撕了,扔进废纸篓。“考试作零分计,而且——”
⑧看到她拿起松木板子,我们都惊恐得难以自持,连话也说不囫囵了。
⑨她吩咐我们分站在大办公桌的两头,我们面面相觑,从对方的脸上看到自己的窘态。“现在你们都伏在自己身边的椅背上,把眼睛闭上,那不是什么好看的戏。”她说。
⑩ 我 (A.哆哆索索 B.慢吞吞 )地在椅背上伏下身子。听人说,人越是紧张就越会感受到痛苦,老师会先惩罚谁呢?
⑪“啪”的一声,宣告了惩罚的开始。看来,老师决定先对付伊丽莎白了。我尽管自己没挨打,眼泪却上来了,伊丽莎白是因为我才受苦的!接着,传来了伊丽莎白的呜咽。
⑫ “啪!”打的又是伊丽莎白,我不敢睁眼睛,只是加入了大声哭叫的行列。
⑬ “啪!”伊丽莎白又挨了一下——她一定受不了啦!我终于鼓起勇气:“请您别打了,别打伊丽莎白了!您还是来打我吧,是我的错!——伊丽莎白,你怎么样了?”
⑭几乎在同时,我们都睁开了眼睛,可怜兮兮地对望了一下。想不到,伊丽莎白竟红着脸说:“你说什么?是你在挨打呀!”
什么?疑惑中,我们看到老师正用那木板狠狠地在装了垫子的座椅上抽了一板:“啪!”哦,原来如此!
——这便是我们受到的“体罚”,并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在弗洛斯特女士任教的几十年中,这样的体罚究竟发生了多少回,我无从得知。因为有幸受过这种板子的学生大约多半会像我们一样:在成为弗洛斯特女士的崇拜者的同时,独享这一份秘密。
我国古代图书馆
刘绍义
有人经常把书院与图书馆混为一谈。
尽管古代的书院,如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等,都有不少藏书,但它们与图书馆还不是一回事。图书馆是以藏书为主,书院是以讲学为主,其目的和设置都相差甚远。
早在周代,我国就有了图书馆。只不过,那时不叫图书馆,叫“盟府”,主要保存盟约、图籍、档案等与皇室有关的资料。严格地说,这只是图书馆的雏形。老子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图书馆馆长,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这个“守藏室”,就是藏书之所。
到了西汉,皇室就开始大量收藏图书了,开国之相萧何还在宫内设置了专门用来藏书的石渠阁、天录阁,这也是后来人们常常把皇家图书馆称为“石渠”“天录”的原因。汉武帝算得上一位重视保存典籍的开明之君,他不但在宫里修建了专门收藏图书的“秘府”官舍,还以官方命令在全国广泛征集图书,来丰富皇室藏书。兰台、石室、麒麟阁,都是汉代收藏图书的地方。当时人们为了防火防潮,已经开始把藏书之所修建成石头的了,从“石室”的名称上,我们就可以知道。汉代收藏图书的书柜,多为铜色包边,所以也有人把图书馆称为“金匮”。
东汉桓帝时设置的秘书监一职,即专门管理图书秘籍的官员。秘书监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这一官职被后代沿用,到隋炀帝的时候,秘书监已经是正三品了。唐代的魏徵就曾经担任过秘书监一职,他为唐代的书籍整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代以前,图书主要是由官府掌控,民间是不允许大量藏书的。有的朝代,比如秦朝就取缔了私人藏书。唐代民间私人图书馆的出现,开了我国历史上私人藏书的先河。唐代的私人藏书,是随着印刷业的发展而兴盛起来的。在那些逐本抄书的年代,私人要想收藏大量的书籍,经济情况就是个问题。有了先进的印刷技术,官府藏书大量增加,私人藏书也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韩愈就曾在自己的诗歌里,提过老友邺侯的藏书,“插轴三万卷”由此可知唐代私人藏书之丰之盛了。
到了明代,专门管理图书秘籍的秘书监一职就被废止了,图书馆馆长的职务也并入了翰林院。清代除了文渊阁、文津阁、文澜阁这些图书馆外,翰林院、国子监、内府等机构也收藏过图书。这些机构的长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负责管理这些图书,算得上是兼职的图书馆馆长了。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图书馆”这一名称的呢?据记载,真正使用“图书馆”一词,还是从“江南图书馆”开始的。修建于清代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的江南图书馆,不但最先使用“图书馆”三个字,也把图书馆丰富的藏书推到了公众面前。
所以说,“江南图书馆”开创了我国“图书馆”的新篇章,是一所真正的大众图书馆。
(选自《意读》2017年七月刊,有删改)
(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学校开展金秋读书节活动,要求亲子共读一本好书。妈妈拿着指定书目《水浒传》和《泰戈尔诗集》,兴冲冲来到你的书房。小瓯却并不领情,偷偷藏起漫画书,对妈妈说:“这是你喜欢的,不是我喜欢的。”
此情此景是否引起了你的联想和深思……
请你以“你的和我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给当事人写一封信,说说你的看法;可以记叙某一个人的故事,也可以针对某类人发表你的意见,也可以创作文学作品。
要求: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透露真实姓名;不抄袭套作;字数不少于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