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对联对应的作家、作品,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②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③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④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 A: ①杜甫 ②《岳阳楼记》 ③《西游记》 ④鲁迅B: ①李白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聊斋志异》 ④老舍 C: ①李白 ②《岳阳楼记》 ③《聊斋志异》 ④鲁迅 D: ①杜甫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西游记》 ④老舍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生命都献给了他们亲爱的祖国,真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B: 这位村民一生勤俭持家,为自己的小家庭尽心尽力,可谓鞠躬尽瘁。 C: 据了解,全县范围开展“两学一做”主题宣讲活动,旨在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精神实质。 D: 2016年9月10日下午3时,位于云贵交界处的世界第一高桥——尼珠河大桥全面合龙,距江面564米,世界第一当之无愧。 |
3、 |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时,不妨静下心来,________;当你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心来,________;当你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心来,________。 ①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②想想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③相信自己的初衷是什么 A: ①②③B: ②①③ C: ①③② D: ③②① |
4、 |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B: 己亥: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 C: 花朝节:即国历二月十二日,旧时传说这一天是百花的生日。 D: 稽首:古时的一种礼节。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
5、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空旷 吊角楼 墨守成规 置之不理 B: 撩逗 蜂王浆 鸠占雀巢 郑重其事 C: 箫索 佛手瓜 断章取义 彬彬有礼 D: 制裁 多幕剧 心无旁骛 与日俱增 |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B: 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C: 扬州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D: 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
7、 |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 B: 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 C: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 D: 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元那样大,滴溜儿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 |
8、 | 下列加线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绯红(fēi) 文绉绉(zhōu) 油光可鉴 翻来复去B: 髭(zī) 磬(qìng) 粗制滥造 诚惶诚恐 C: 奁(lián) 戟(jǐ) 不可明状 盛气凌人 D: 稽首(jī) 禁锢(gù) 深恶痛疾 无可置疑 |
9、 | 选出下列划线注音正确的一项( ) A: 瞥见(piē) 糜先生(mén) 荆棘(jīng) 托辞(chí)B: 挟着(xié) 文绉绉(zōu) 胡髭(zī) 溺爱(nì) C: 诘责(jié) 生疏(shū) 凛冽(lǐn) 脂粉奁(lián) D: 眷念(juàn) 执拗(niù) 酷肖(xiāo) 璀璨(càn) |
10、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 , 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叶圣陶《苏州园林》) B: 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 C: 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 D: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鳞次栉比。(减克家《说和做》)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1 )诗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风貌?( 2 )下面白居易的诗中也含有“可怜”这个词,试比较两首诗中的“可怜”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①为天下唱 ②楚人怜之 ③置人所罾鱼腹中 (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②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 3 )选段再现了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而起的英雄壮举,上古神话《共工怒触不周山》则曲折反映了原始部落间的激烈斗争。请比较陈胜和共工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小议“慎独”
①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②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③“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④“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扬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⑤“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⑥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⑦“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
⑧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⑨“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我自己认为,在1950—1960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自省也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⑩“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踏实做事。坦荡为人,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34个鸡蛋
李暖暖从家里跑了。
李暖暖是跟她爸爸赌气走的,原因很简单,她已经快混完大学,拿到毕业证了,理所当然地要求她有着显赫身份的爸爸给她找一份好工作。李暖暖的爸爸说:“你做梦吧。”
李暖暖去的地方,是甘肃省和青海的交界。那也不是李暖暖盲目跑去的,学校早就动员他们去西部做志愿者,李暖暖只是一赌气报了名而已。
半年后,在李暖暖她妈也就是我二婶的要求下,我决定趁着出差的机会去看看她。可以想像我带的行李有多重,大包小包的包裹里,竟然还有果冻和巧克力。李暖暖的妈说,这是李暖暖最爱吃的。没办法,我就拖着几个大袋子上火车,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
而就在我决定扔掉那个装果冻的袋子时,碰到一个赶着毛驴车的男人。听到我找李暖暖,二话没说就把我的人和袋子全都放在毛驴车上。半个小时后,他将我带到了那个小镇。很小很小的镇,只有一条街道,两旁的房子低低的旧旧的,男人指着一个低矮围墙围起的院子说:“那就是学校。”
下课了,孩子们跑出来,男人跟一个孩子说了什么,那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小男孩飞快地跑向教室,拉了一个女孩出来。
女孩穿着简单的黑色纯棉T恤和黑色牛仔裤,乌黑的头发短而整齐。她抬起头来看我。那个瞬间,我心疼了。我不到23岁的妹妹李暖暖,黑了,瘦了,她还剪掉了一头自己最最喜欢的长头发。
“李大强!”李暖暖在呆了片刻后大喊一声,—把抱住了我。等她终于从我怀里抬起头,我看到她哭了。
那天下午,李暖暖在镇子最好的一家饭店招待我,还有她的三个学生。李暖暖说,他们是班里最穷的孩子,可能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肉。那顿饭,我几乎吃不下去,只陪她一起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我说再要两个菜,被李暖暖制止了,她小声说:“我不想他们知道别人可以生活得很优越,不想让他们为此过早地自卑。”
吃过饭,李暖暖叮嘱几个孩子回家,然后我们回了她的宿舍。李暖暖说,这是全校最好的房子,窗子是玻璃的。墙壁显然是刚刷过不久,不均匀的白色石灰覆盖不住曾经的许多污渍。“暖暖,”我说,“反正也快半年了,你跟我回去。”她摇头,很坚决地摇头,“不行,我答应了这些孩子,一定把他们送到初中。”
原本,李暖暖和她爸爸赌气,非要去个最穷的地方,以折磨自己来惩罚他。结果她就来了,但她还没放下行李就后悔了。她没见过这么穷的地方,还有那么破的教室,那些教室的窗子,竟然冬天全都堵上,夏天全部敞开,根本没有玻璃。还有那些孩子,都那么脏兮兮的……
李暖暖当时就想走了,但她没有走掉,因为所有孩子的家长,竟然都在那里等她,那些面容卑微的家长,是为了给她,一个愿意来教他们孩子的老师鞠躬的。当那些乱蓬蓬的脑袋一齐低下去,李暖暖的脚就走不动了,就被钉在了那里,花白头发的校长拿过了她的行李……
李暖暖的班里有32个学生,从她第一天上课的时候,第一排的第一个孩子,拿了一个鸡蛋给她,第二天第一排第二个孩子也拿了一个鸡蛋给她,那是个羞涩的男孩,给她鸡蛋时,脸红红的,不说话……结果32个孩子每天都轮流给她拿鸡蛋。直到有一天,在她收到第34个鸡蛋的那天,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的奶奶找到学校告状,说孙子偷拿家里的鸡蛋,她才知道了真相:为了留住她,那些孩子商定,每天送她一个鸡蛋。
那天,在牛奶和巧克力中长大的李暖暖,抱着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放声大哭……
晚上,我和李暖暖在屋里分那些果冻和巧克力,她分得非常仔细,专注的样子很像是一个给孩子分食物的母亲。
第二天,李暖暖把我送到车站。在车站,李暖暖一直叮嘱我,回去要给她集资,没钱东西也行,给什么要什么。然后,依旧怨怨地说:“跟我爸要,就说我要20万赎身。”
我答应着,心里始终酸酸的。她爸说,等到暖暖回来,我要让她去她想去的地方……
临走,我把这话传给李暖暖,她笑呵呵地说:“这老头,我原谅他了。”
(选自《中外文摘》,有删改)
( 1 )本文以“34个鸡蛋”为题,有人认为不好,应以“李暖暖的成长”为题,对此,你怎么看?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①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从描写方法角度赏析其表达作用)
②当那些乱蓬蓬的脑袋一齐低下去,李暖暖的脚就走不动了,就被钉在了那里,花白头发的校长拿过了她的行李……(挑选出其中一个划线词语赏析其表达作用)
( 3 )请结合具体情节,说说李暖暖是个怎样的人?【材料】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植树的牧羊人》
作文:任选一题。
(1)不能没有你
要求:①以“不能没有你”为题写作;②不少于600字。
(2)珍惜____________________(生命、幸福、荣誉、青春、亲情……)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词语,使命题完整后再写作。②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