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摇蓝 辫子 哀悼 妇儒皆知 B: 踱步 烦燥 斑澜 目不窥园 C: 祈祷 高粱 元宵 深恶痛绝 D: 亘古 烦琐 字帖 再接再励 |
2、 | 下列关于文学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说新语》是南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散文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小说集《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作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小说集有《呐喊》《彷徨》等。 C: 《论语》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与《大学》《中庸》《春秋》并称“四书”。 D: 《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海伦˖凯勒。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整治交通违法行为是没有时间界线的,必须持之以恒、一抓到底,直到交通秩序发生根本性好转。B: 这首新创作的歌曲不仅惊叹于青藏高原雄奇壮美的景色,也包涵着对青藏铁路建设者深情的赞美。 C: 志愿者们顶着高温,齐心协力清理杂草垃圾和废旧物品,即使是蛛丝马迹也不放过,将整个庭院打扫得焕然一新。 D: 民间组织和政府部门在对待野生动物应该以保护为目的,还是开发、利用、保护三者兼而有之这一问题上分歧很大。 |
4、 | 下列含有忧伤情绪的诗句是( ) 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对第一单元课文的学习,使我明白了亲情的美好与可贵。 B: 在自我介绍时,他说自己很早就对物理和化学两门学科产生了兴趣。 C: 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D: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来自南航大学的研究生关于飞机发动机原理的报告。 |
6、 | 划线俗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他努力回忆着师傅讲解的技术要领,顺利完成了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赞扬。B: 他吸取了一次次失败的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在青年工人操作比赛中夺得第一名,验证了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 C: 你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 仅仅因为他这一次表现好就忘了他过去所犯的错误给我们造成的伤害。 D: 飞车抢夺的罪犯抱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想法频繁作案,抢夺了大量财物,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
7、 | 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 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展转:同“辗转”,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B: 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 , 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云翳:喻指丰富多样的经历、体验。) C: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痴想:指不切实际、难以实现的想法。) D: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酝酿:形容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
8、 | 选出最符合原句意思的译文( ) A: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译:拿着经书向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B: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译:我站在左右侍立,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听讲。 C: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译:我就拿着破旧的衣服在他们之中,丝毫没有羡慕的意思。 D: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译: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
9、 | 选出下面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涌出(yǒng) 不甚(shèn) 忙忙碌碌(lù) 唾沫(tuò) B: 干涸(gù) 咫尺(zhǐ) 潺潺流水(chán) 陛下(bì) C: 妥当(tuó) 闪烁(shuò) 无忧无虑(lù) 呈报(chéng) D: 描述(xù) 和煦(shù) 御聘织师(pìng) 分外(fēn) |
10、 | 对《醉翁亭记》主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描述醉翁亭周围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歌颂祖国山河之美。 B: 记录醉翁亭得名之缘由,即自己被贬滁州时的一段经历。 C: 寄情山水,排遣自己怀才不遇、政治抱负不能施展的忧愁和苦闷。 D: 有娱情山水之意,但主要是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这在当时社会,很有积极意义。 |
暮江吟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甲】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持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北冥有鱼》节选) 【乙】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使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成乡党⑤故旧耶?念之!念之!“风兴夜寐,无忝尔⑥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朱亲《与长子受之》) 【注释】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膝下:借指父母。③汩(gǔ):搅乱,扰乱。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⑤乡党:乡里、家乡的人。⑥无忝(tiǎn):不要辱没。乔,辱。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①志怪者也________ ②转扶摇而上者九万里________ ③不然 , 则徒劳费________ ④夙兴夜寐 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南冥者天池也 ②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B: ①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②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C: ①则徒劳费 ②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 D: ①念之!念之 ②当求之于上流(《河中石兽》) (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②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 ( 4 )【甲】文的“大鹏”形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影响,你会由此联想到李清照《渔家做》中的哪句话?( 5 )【乙】文父亲“然今遣汝”的原因有几点?其中最主要的是哪一点(用文中原句回答)? |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接近地面的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大量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微粒悬浮在空中,形成雾茫茫的天气,使视野模糊不清,气象学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雾有轻重之分。当水平能见度在1—10千米时称为轻雾,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称为大雾,水平能见度在500米以下的称为浓雾、平流雾、蒸汽雾、上坡雾、锋面雾等几种。
②雾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一个现象:在做饭时,大家总能看到锅的上方有雾气产生,雾的形成和它形成的原理相同,只是形成的范围大、维持的时间长而已。空气中能容纳一定量的水汽。白昼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但是到了夜晚,地面热量的散失,使地面温度下降,同时影响接近地面的空气层,使空气的温度也降低,当温度低到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时,过剩的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雾就形成了。凌晨时分空气温度低,所以大雾经常出现在早晨。太阳升起后,由于温度的升高,小水滴或小冰晶又变成水汽或降落到地面,雾又渐渐消散了。
③大雾天气不仅对交通影响很大,而且还危害农业。如果连续几天大雾,将使农作物缺乏光照,进而影响作物生长,诱使病害发生。如小麦抽穗时遇上3天以上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
④专家提醒说,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很大的隐蔽性。据测定,雾滴中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出几十倍。人们如果在雾中锻炼或散步,随着活动量的增加呼吸会加深、加快,这样就会更多地吸收到雾中的有害物质,极易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诸多疾病。所以,在有雾的天气里,人们应当停止一些户外活动,尤其是一些剧烈的运动。
⑤既然大雾能给人们带来危害,那么人们能不能消除迷雾呢?回答是肯定的,可以进行人工消雾。所谓人工消雾,就是指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内的雾以提高能见度的行为。雾可分为雾区温度高于0℃的暖雾和低于0℃的过冷雾。目前一般有三种消暖雾的方法:一、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吸湿法。播撒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水汽附着在凝结核上成为大水滴。三、人工搅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使雾滴蒸发消失。
网络进入“我是你爸爸时代”
现在我越来越感觉未来世界更可能是由高科技公司严密掌控下的人类社会,它们不单决定一个人何时生,何时死,更决定了一个人何时哭,何时笑,甚至是如何思考。
过去十年里,我看着亚马逊的图书推荐从莫名其妙变得异常精准,仿佛隔着屏幕坐着一个图书管理员。他对我的熟悉程度在与日俱增,我已经不需要说任何话,他就能向我推荐一批我绝对不会放过的书籍。亚马逊能做到这一切,基于它对用户数据的分析,以及对我的浏览和购买行为的分析。因此,在一次次购物过程中,亚马逊逐渐了解我,可以越来越精准地做出推荐。
如果亚马逊更进一步呢?
举个例子,假若我是个地心说支持者,在亚马逊上不断购买相关的书籍,而亚马逊作为一家科技公司,觉得有责任推荐日心说。于是,它根据既往的用户数据,寻找到一套最有效的书单,可以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渐渐地对地心说产生怀疑,然后发生动摇,最终投向日心说的怀抱。当然,在许多人看来,这并不是一件坏事。问题是,地心说或日心说并不是重点,重点是亚马逊拥有的这种科技能力本身。假设让一个人从地心说支持者变为日心说支持者在技术上是可行的,那么,如果亚马逊想要改变用户的其他认知呢?
这是用户自我发展的偶然,还是亚马逊利用技术造成的必然?换一句带有男权社会色彩的话来说:亚马逊究竟是你儿子,还是你爹?
以“今日头条”为例。作家无论在平台上发送任何内容,系统都会先尝试着给予一定数量的推荐。比如说把这条内容推送给一万人,然后计算这一万个人里会有多少人愿意点开阅读。如果比例达到标准,就会向更大范围的用户进行推送;如果达不到标准比例,那么就会停止推荐,让这条消息自然沉底。这相当于给每一个作家制定了绩效考核指标,而且在最短时间内就可以给出反馈——读者喜欢或者不喜欢。同样,如果你是一名读者,在每次给你推送的消息,系统会检测你点开了哪几条。然后在下一轮推荐时,去掉那些你不感兴趣的主题,推荐你可能感兴趣的主题。于是,你越点越多,你想要看的也越来越多,最后根本停不下来。
也就是说,你的订阅和阅读从一种主动行为,变成一种被动行为。你最终能看到什么,并不取决于你的主观意愿,而是由系统决定——决定你能看到什么,不能看到什么。回到亚马逊的问题上来,如果是系统“希望”你看到什么的话,这究竟算是你的自由选择,还是科技公司利用技术造成的某种必然?
什么叫“我是你爸爸时代”?这就是,科技公司认为它们比你更懂你,它们的判断高于你的判断,它们的意志凌驾于你的意志之上。
传统互联网时代,用户是作为单纯的消费者而存在。互联网公司无论提供的是服务还是内容,用户的主要行为是消费。但是,在“我是你爸爸时代”,用户除消费内容和服务之外,还被科技公司当作生产资料的一部分。不单要消费内容和服务,还需要充当信息的传播路径和提升用户活跃度的工具,用户行为本身也从消费变成生产。
这就是各种智能算法不断被诟病,但是科技公司依然在不断加大投入和执行力度的原因——它是有效的,受到智能算法控制的用户,能够产生设计者所期待的行为,得到他们想要的数据。
而你的意志呢?你的意愿呢?你的选择呢?这些事情好像已经变得不再重要。我认为,“我是你爸爸”的背后,潜藏的逻辑是:一小部分人高于另外的多数人,前者可以决定后者的行为。从决定他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逐步演进到决定他们相信什么、赞同什么以及认同什么。因为前者比后者聪明,而且占据技术上的优势。
未来的高科技公司,有必要的话,可以通过控制你看到的每一个网页、每一条信息、每一个路边灯箱,或听到的每一句广播,影响你的潜意识,让你莫名其妙辞掉工作,醒悟过来时发现自己站在某个鸟不拉屎的高原湖边,只不过是因为当地企业向网络公司支付了一笔高额旅游推广费而已。
网民喜欢叫这个“爸爸”,那个“爸爸”,可能他们都是对的。
( 1 )浏览文章,说说“我是你爸爸时代”有何时代特征?网友甲留言:科技即将控制人类?是不是杞人忧天了?
网友乙留言:读完文章,惊悚。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身心就被绑架了,我还是我吗?
你的回复:________。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