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连州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边无垠(yín) 婆娑(suō) 伫(zhù)立 枯瘠(jí)
B: 见议思迁(qiān) 涟漪(yī) 翡(fěi)翠 秀颀(qí)
C: 忍俊不禁(jīn) 狭隘(yì) 犀(xī)利 倦怠(dài)
D: 坦荡如低(dǐ) 亵(xiè)渎 鄙(bǐ)视 晕(yùn)圈
2、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zèng)恶 (lín)选 田(pǔ) 叱(chà)风云
B: 风(mí) 笨(zhuō) 分(wǎn) 芳草如(yīn)
C: (xiè)数 吞(shì) 粗(guǎng) (ǒu)心沥血
D: (yùn)含 妖(láo) 袅(nà) 含辛(rú)苦
3、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色/奋剂/冲冲 颜悦色/曲高
B: 包/弃 开小/旅费 寡廉耻/屡见不
C: 夫/维 人道/业语 冲直撞/飞来
D: 纲/心病/名权 虎离山/陈词滥
4、

下面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bì)益 找(chá) (quán)释 (líng)峋
B: (chōng)憬 折 (dié) (shā)车 (mú)样
C: (shà)眼 瑕(cī) 反(chú) 徘(huí)
D: (chóu)躇 (zèng)亮 一(dá)纸票 半明半(wèi)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B: 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自称,如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令”等谦词。
C: “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
D: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端午节的风俗主要有赛龙舟、吃粽子等。
6、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苦……(茅盾)
B: 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唐弢)
C: (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郑振铎)
D: 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孙光萱)
7、下面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刚建网时,一部分从上往下织,一部分从下往上织,不久,一张巨大的天网便完成了。

②平时,红蜘蛛把网建在树上。

③如此巨大的网,昆虫一旦被网住,众多蜘蛛便会一哄而上,把毒液注进体内,昆虫很快便会一命呜呼。

④南美洲有一种红蜘蛛,他们上万只生活在一起,共同织网,合作狩猎,共同分享食物。

⑤然后,它们开始分享大餐。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④③⑤
C: ③④①②⑤
D: ④②①③⑤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 最近,阿尔法狗与围棋世界冠军柯洁的对战,连胜三局,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D: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9、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以前的科幻电影中的许多设想,当时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却不断变为现实。
B: 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C: 常言道,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一个人再能干,离开了集体也做不成大事。
D: 村民依靠当地的水库资源发展养殖业,走上致富路,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10、选出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B: 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C: 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
D: 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1 )这首诗从体裁来看是一首________,全诗以题目中的“________”字为行文线索,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 2 )试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简明生动的语言描摹“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 3 )全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写,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咏雪》,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1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儿女(儿子和女儿) 讲论文(义理)
B: 俄而(一会儿) (就是)
C: (家庭内部)集 无奕(不可比)女
D: 雪(像马一样快) 欣然(高兴的样子)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 3 )两个咏雪句“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哪一个更好?请从文中找出根据,并谈谈你的看法。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课内经典文段阅读。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

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 1 )给上面的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 2 )文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

( 3 )请在选文中找出穿插的形象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 4 )最后几段,几乎是一句话一段,能不能合为一段,为什么?

( 5 )请简要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整条右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动了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惟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chuǎn)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面和脖子擦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来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对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他20元钱。
  我不解地问母亲:“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母亲说:“这堆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
  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母亲摸摸我的头说:“对乞丐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可就大不相同了。”
  此后还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电视上的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老板用一只独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如果没有您,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您教我搬砖,今天我才能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
  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里的人,过好日子。
  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为什么?”
  “因为我们家人都有两只手。”
  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房子了。”
  母亲笑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 1 )指出上文所叙事情发生的地点,文中的主要人物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文章开头对乞丐进行特征性的外貌描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原文)。下文与之呼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 3 )文中画线的句子①,母亲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 母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4 )读完全文,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简要概括,并各举一例。

( 5 )(附加题) 本文的标题是“高贵的施舍”,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标题含义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一:倾听自己的心跳

作文二:阅读美国作家乌尔曼的短文《年轻》,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年轻,并非人生旅途中一段时光,也并非粉颊红唇和体魄的矫健,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是头脑中的一个意识,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是感情活动中的一股勃勃朝气,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缕清新。

年轻,意味着甘愿放弃温馨浪漫的爱情去闯荡生活,意味着超越羞涩、胆怯和欲望的胆识与气质。而六十岁的男人可能比二十岁的小伙子更多的拥有这种胆识与气质。没有人仅仅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变得衰老,只有随着理想的毁灭,人类才出现老人。

岁月可以在皮肤上留下皱纹,却无法在灵魂上刻上一丝痕迹。忧虑、恐惧、缺乏自信才使人佝偻与时间的尘埃中。

无论是六十岁还是十六岁,每个人都会被未来所吸引,都会对人生竞争中的欢乐怀着孩子般无穷无尽的渴望。在你我心灵的深处,同样有一个无线电台,只要他不停地从人群中、从无限的时空中接受美好、希望、欢欣、勇气和力量的信息,你我就永远年轻。

一旦这无线电台坍塌,你的心便被玩世不恭和悲观绝望的寒冰酷雪所覆盖,你便衰老了——即使你只有二十岁;但如果这无线电台始终矗立你的心中,捕捉着每一个乐观向上的电波,你便有希望死于年轻的八十岁。

作文要求:⑴选择你最擅长的内容,表现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⑵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⑶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⑷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残花飞舞”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