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信客教地理栩栩如生 , 效果奇佳,他凭借丰富的阅历,成为了一位优秀的地理老师。B: 农村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 C: 老头子张皇失措 , 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D: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
2、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老生,戏曲行当之一,扮演中年以上女子。 B: 《傅雷家书》是翻译家傅雷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汇编,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其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D: 《小石潭记》是一篇短小精美的游记,其作者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3、 |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小说《故乡》中的杨二嫂,法国作家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俄国作家契诃夫笔下因一个喷嚏而丧命的小公务员切尔维亚科夫都是文学作品中小人物的经典形象。 B: 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舍生取义”“一鼓作气”分别出自北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儒家经典《孟子》、国别体史书《战国策》中的《曹刿论战》。 C: 记是一种文体,可以写景、叙事,多为议论:“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或记述功德的文字;“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 易安(李清照)诗风婉约;幼安(辛弃疾)词风豪放;昌黎(韩愈)之才,堪称“百代文宗”;“诗佛”王维,“诗中有画”;少陵野老,落笔即成“诗史”。 |
4、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整个研究过程他都没有参与,最后却鸠占鹊巢 , 把功劳占为己有。 B: 他可是文坛上的风流人物 , 他的散文影响了一个时代。 C: 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 , 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写作中。 D: 中秋佳节,身在异乡的游子看到皓月当空,不由得触目伤怀。 |
5、 | 对下列文段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B: 薄:迫近。 C: 去:离开。 D: 国:国家。 |
6、 | 下列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朗读者》节目的推出,使人们重拾朗读之美,也越发喜欢上了阅读。(删去“使”) B: 5月5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首款干线民用飞机C919试飞成功。(把“首款”调至“按照”前) C: 《航拍中国》深受好评的主要原因是拍摄者注重“高度、温度、角度”造成的。(在“是”后面加上“因为”) D: 端午节,无论是粽叶的清香,还是龙舟的呐喊,渲染的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把“渲染”改为“表现”) |
7、 | 下列作品有关内容连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观书有感》——《朱熹集》——朱熹——北宋 B: 《桃花源记》——《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 C: 《我的母亲》——《胡适自传》——胡适——近代 D: 《满井游记》——《袁中郎集笺校》——袁宏道——明代 |
8、 | 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三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当时间变得越发昂贵,消磨时间、降低速度的“闲”越发奢侈。久远年代的诗词里,“海鸥无事,闲飞闲宿”,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生活的忙碌让我们怎能不怀想“闲”的飘逸。 ①是何等馨香又空灵的意境 ②是何等悠远又自在的心绪 ③是何等寂寞又淡然的雅趣 A: ②③①B: ③①② C: ②①③ D: ①③② |
9、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 B: 《钱塘湖春行》《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山坡羊•潼关怀古》《刘姥姥进大观园》分别属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C: 《老王》《白杨礼赞》《变色龙》的作者分别是杨绛、茅盾、契诃夫。 D: 古人除姓名之外的称谓还有字、号等,如“子由”“子美”“青莲居士”“六一居士”分别指苏轼、杜甫、李白、欧阳修。 |
10、 | 对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 A: 拥有坚强的意志,是能否改掉不良习惯的根本。修改:删去“能否”B: 走过的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为我们留下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修改:在句末加上“的伟大民族精神” C: 他在做每道题时,都是经过认真思考、深思熟虑之后才动笔。修改:将“认真思考”与“深思熟虑”对调 D: “阳光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要大力提倡。修改:将“培养”改为“提高” |
阅读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赠从弟 B: 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一个“一何”突出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 的雄健挺拔。 C: 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歌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谷中风”的迅疾。 D: 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歌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谷中风”的迅疾。D.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 到,历经严寒而不凋的生命力,对从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日:“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 1 )“薄暮至家”中“薄”字的意思是________。(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 3 )这则短文给你怎样的启示?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
心灵深处的老屋
梁惠娣
①闲读诗书,竟羡慕起古代的文人来。
②据说,吟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千古名句的东晋文学家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在故乡筑舍种菊,把酒吟诗,过着神仙般的生活;为避“安史之乱”的杜甫,携家入蜀,在成都营建茅屋而居,交游赋诗,写出无数精彩的诗作;……对于古代文人来说,山水田园无疑是他们的心灵归宿地,我不由想到了我的故乡,想到故乡的老屋,那也是我的心灵归宿地。
③老屋门前有一片竹林,那青皮竹像高挑的仙子,伸出无数绿手臂,长袖善舞,与清风共舞一段动人的舞蹈。竹林一年四季都是蓊郁翠绿的,像一幅永不褪色的画竹图。到了夏天,竹林间筛下一片响脆的蝉唱,堪比天籁。夏夜,打着手电筒到竹林里甚至可以很轻易地捉到竹竿上蜕壳的蝉儿。后来念书时知悉,大画家郑板桥爱竹成癖,无竹不居,留下大量竹画和咏竹诗。大诗人苏东坡则留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言,才知道竹在中国文人心目中有着如此高尚的地位。于是跑回来审视了一番我那绿竹掩映下的老屋,才发现它是堪与古人媲美的“雅居”了。
④老屋门前的东边,有一棵高大的菠萝树,菠萝树的叶子光滑明亮,母亲常摘来包花生糯米糍粑,那是童年的味道。到了夏季,树上结了菠萝蜜,我就天天盼它们成熟,憧憬着吃那甜美的黄色果肉。
⑤老屋给我很多难忘的记忆。
⑥犹记得小时候的夜晚,关了灯,屋内是密仄仄的黑暗,我经常害怕得睡不着,后来学会了在黑暗中望屋顶的“天窗”。那“天窗”是夜晚唯一的光亮。月光像一匹银色的柔纱,从天窗口垂落下来,给屋里盖上一层梦幻般的乳白色。每晚我望着“天窗”,遥想着天上宫阙,嫦娥玉兔,桂花树与桂花酒……我就这样慢慢沉入梦乡。
⑦最喜欢下雨的日子。
⑧下雨时,雨水顺着屋顶的瓦片流下来,形成珠帘。我常常站在屋檐下看雨帘,看得痴了。有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躲到屋檐下避雨,叽叽喳喳地窃窃私语。这幅老屋“雨中即景”水墨画让人感觉如此安乐祥和。更喜欢的是下雨的夜晚,躺在床上听雨。瓦似乎是专为雨设置的乐器,一旦雨滴接踵而来,瓦的声音就叮叮地奏响了。那声音酷似古筝,清脆且韵味十足,在黑夜里向四面八方弥漫。雨势急,琴声就慷慨激越,如万马奔腾。雨势缓,音乐也跟着弱下去,像怀春的少女在花前低语。雨夜瓦屋听雨,像一曲美妙的天籁,又像一首动听的摇篮曲,这样的夜晚,梦最香甜。
⑨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经年行走,越走越远,老屋成了我心灵深处的故乡。在现代生活中沉浮的我们,在房子、车子、票子、孩子的“四子棋”中迷了局,疲于奔命,失眠症、偏头痛症就是这样缠上了我。在异乡,多少个失眠的夜晚,我做梦也想回到故乡的老屋里睡一觉,寻找雨敲屋顶下香甜的美梦。
( 1 )请分析标题中“老屋”的含义。阅读《最美的姿态》,回答下列各题。
最美的姿态
张鸣
①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②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嚣的躯体。人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阅读。
③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这些书与他们自己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
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
④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一个识字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趣闻……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充盈。
⑤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而言,也许是没有魅力的,甚至是有缺陷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虽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时,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⑥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自身的动物,体育场、舞台、T型台……这一切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但你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选自《北大中文系第一课》,有删改)
( 1 )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 2 )阅读④⑤两段,说说读书有哪些好处?( 3 )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材料一:要感谢那些偶尔出现并打动我们的平凡之人和微小之物,让我们的内心下一场雨,洗刷洗刷,然后继续前行。
材料二:一只站在树枝上的鸟,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
材料三:孩子们的头脑里宁愿画上很多问号,也不要画上太多的句号。
三则材料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那些偶尔出现的平凡之人和微小之物,往往能触动我们的心灵;不要一味依赖外部条件,要相信自己;要敢于质疑,善于探索……
写作要求: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书写端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