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海口市金盘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第1题,郭靖说选A,冷锋说选B,我真是莫衷一是啊!
B: 中美在经贸领域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广阔的合作空间,应该求同存异、合作共赢。
C: 到了天门中学,就应该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学好每一门课程,做一个名不虚传的中学生。
D: 自己认定了的事就一定要去做,他人的建议或劝告,我们一概置之度外
2、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乌鲁木齐市荒山绿化、水系改造等工程在不断推进,原来布满沙砾、寸草不生的乌拉泊燕南荒山万象更新 , 不久将实现绿色全覆盖。
B: 随着第三方支付等数字金融新业态的普及,隐私问题愈发引人关注,通过加强国家立法来保护个人隐私无疑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
C: 6 月 14 日,世界杯的光芒照耀俄罗斯大地,世界各地的球迷们纷至沓来 , 在感受俄罗斯风情的同时,尽享四年一度的足球狂欢盛宴。
D: “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期间,青岛市喜迎宾朋,主城区道路两侧张灯结彩 , 五颜六色的花卉和绿植景观营造出浓浓的盛会氛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那烟雨中的柳叶湖,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B: 在即将举行的广州亚运会上,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一定充分发扬自身水平。
C: 为了防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D: 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自李可染踏上写生之旅,他游遍大江南北,走过千山万水,已然是胸有丘壑
B: 位于京杭大运河畔的新市,与闻名遐迩的乌镇、西塘一样,是江南古镇之一。
C: 对近期社会上出现的“车闹”“抢夺方向盘”等行为,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不动声色
D: 春节期间,休闲自驾游人数持续攀升,各种游乐场所的停车场内外车水马龙 , 人潮涌动。
5、

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四月春风里摇曳的青草嫩尖,柔软的扫帚草丛,① ,② 。究竟是为什么踏上了脚下这块沉默而坚硬的土地的呢?

A: ①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由阳光与清晨的雾气酿成的烈性美酒 ②让他深深地沉醉,又让他轻轻地漂浮。
B: ①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烈性美酒般的阳光与清晨的雾气 ②让他深深地沉醉,又让他轻轻地漂浮。
C: ①由阳光与清晨的雾气酿成的烈性美酒,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②让他深深地沉醉,又让他轻轻地漂浮。
D: ①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烈性美酒般的阳光与清晨的雾气②让他轻轻地漂浮,又让他深深地沉醉。
6、

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划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陈词(làn)调 杀(lù)
B: 晶莹(tī)透 (pán )跚
C: (hài)人听闻 粗(kuàng)
D: 重(luán)叠嶂   (jūn)裂
7、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B: 很多市民向记者打听:水城水乡国际旅游节有哪些旅游项目?可以品尝到哪些美食?
C: 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祛病养生功效。
D: 客居在外的梅葆玖先生用“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的诗句,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
8、选出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A: 中考和高考都提出了对字迹工整、书写清楚的试卷酌情加分。(修改:在句末加上“的要求”。)
B: 主席主持并出席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相关活动。(修改:删去“相关活动”。)
C: 只有真正做到尊师敬教,就能赋予教师荣誉感和自豪感。(修改:把“就”改为“才”。)
D: 学校抓不抓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是关系到国家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修改:在“后继有人”前加“是否”。)
9、选出下列各句中使用比喻的一项是( )
A: 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B: 那笑声里,仿佛带着一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
C: 我的鼻子陡然一酸,像要哭出来。
D: 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10、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B: 他家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一玩,对此,他的父母非常担忧。
C: “夏满芒夏暑相连”点出了夏天的六个节气: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D: 应该关注的是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都门霜降日作

[明] 郑茂

风雨连朝动客愁,笳声呜咽满边楼。

卷帘何事看新月,一夜霜寒木叶秋。

【注释】①笳声:胡笳吹奏的曲调。亦指边地之声。

( 1 )诗句“风雨连朝动客愁”中的“动”字颇有表现力,请加以分析。
( 2 )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夜霜寒木叶秋”所呈现的画面。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宋学士濂,洪武中以文学承宠渥最久,后以老致仕,每值万寿节则来京贺,上与宴,恩数犹洽。一日,与登文楼,楼峻,陟级踬焉。上曰:“先生老矣,明年可无来。”濂稽首谢。至明年万寿节前数日,上曰:“宋先生其来乎?”盖忘前语也。久之不至,曰:“其阻风乎?”使使视之江口,不至。曰:“其有疾乎?”使使视之家,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上闻大怒,命即其家斩之。已而,入官。上食,孝慈命左右置蔬膳于侧,上问:“后何为食蔬?”曰:“闻宋先生今日赐死,故为蔬食,以资冥福。”上感悟,遽起,命驾前双马驰赦之,曰:“不及罪死。”会前使阻风钱塘江,稍得延,后使至则已绑至市矣,宣诏得免。久之,其孙慎获罪,复执来京,将杀之。后复力救曰:“田舍翁请一先生尚有终始,濂教太子诸王,何无师傅之恩?且濂居家,必不知情。”乃免。

(选自明•王鏊《王文恪公笔记》,有删减)

(注)①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②宠渥:皇帝的宠爱与恩泽。③致仕:交还官职,即辞官。④恩数犹洽:依然蒙受皇恩。⑤陟:登。⑥踬:跌倒。⑦稽首:跪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主时所用。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楼

②上感悟,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使使视之家,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

( 3 )从文中看,皇帝(朱元璋)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他既有爱惜人才、________等优点,更有冲动易怒 ________等缺点。
( 4 )孝慈皇后的劝谏使宋濂两次免死,她两次劝谏的方式有何不同?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节”盛行,是喜是忧?

今天是西方传统的鬼节——万圣节。早在上周末,湖州市区很多商场、电影院、学校等地,就已经提前开始举办各种万圣节活动,吸引了很多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参与。

现场——湖城掀起万圣节热

10月29日晚,一场由商家组织的大型万圣节鬼马狂欢夜,在湖州火热上演。记者看到,现场人头涌涌,热同非凡,南瓜灯、骷髅等道具比比皆是。很多“90后”“00后”,甚至“10后”儿童打扮成西方经典恐怖片中的各种角色,引发了不少市民的驻足观看以及拍照和合影。

青少年——“洋节”更新奇好玩

“我挺喜欢过万圣节的,因为可以化装成搞怪的造型,觉得很新奇、很好玩。”八年级学生小玲(化名)对记者说道。

“90后”小周表示,“洋节”之所以吸引年青一代,主要是因为它比中国传统节日更新鲜、活动内容更丰富多彩,“我可以变成平时不敢打扮的样子。还有很多小伙伴,大家一起尽情狂欢。而中国传统节日,对于我们来说有点太‘古板’。”

七嘴八舌——“洋节”vs传统文化

某高校闫玉科教授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各个国家、地区与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并相互渗透,一些“洋节”传入中国并日益流行是不可避免的,“当今时代,人们需要娱乐和放松的活动,来缓解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而西方节日具有娱乐性、开放性、互动性、情绪发泄性,刚好契合了不少市民的需求。”

“过‘洋节’,其实更多是在炒作节日经济概念。”某中学刘英老师表示,“中国人过传统节日更多的是团聚,显得形式有点单一,不像‘洋节’那般可享受快餐式的狂欢。”也有不少市民表示,在“地球村”和生活日益多元化的当今时代,更应该重视加强对青少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要让中国传统节日显得落寞、受到冷落。

(选自《湖州新闻网》,2016年10月31日,有删改)

材料二

传统节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要了解和懂得我们灿烂的历史文化,继承并不断将其发扬光大。

节庆里蕴含着传统文化精髓。我们通过不断挖掘传统节日的精神标识,便可让传统节庆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和传承。

传统节庆和传统文化应该与时俱进,增添新的内涵和形式。时代在进步,一成不变的事物终将会被淘汰,我们要积极引导群众对节庆的正确认识,取其精髓,去其糟粕,发挥其积极因素。我们应该把传统文化精髓融入时代语境,在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上下功夫,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节庆文化的优势,推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创造性传承、创新性发展。

(逸自《封面新闻》2019年11月19日,有删改)

(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洋节”曾经盛行的原因。
( 2 )请给材料二拟一则小标题。(15字以内)
( 3 )小安与小兴在阅读了以上两则材料后,展开了讨论,请你一起完成下面的对话。

小安:节庆里蕴含着传统文化精髓。比如:中秋节一家人赏月、吃月饼,月儿圆圆,月饼圆圆,阖家分吃,团圈和睦。春节快到了,你能说一个你记忆中的旧年俗及其内涵吗?

小兴:________

小安:传统节庆和传统文化也是与时俱进的,增添了新的内涵和形式。旅游过年、________

网络年货节等正成为新年俗。

小兴:学“洋节”,过春节,我有个更妙的点子:________

小安:你太有创意了!

( 4 )今年圣诞节前夕,学校在校园网上发出禁止过“洋节”的通知,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你如何看待学校的做法?请结合文本,就如何处理好过“洋节”和过传统节庆的关系,给学校提出建议。
阅读课文《秋天的怀念》节选部分,完成题目。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 1 )哪些话体现“我”双腿瘫痪以后,脾气变得暴躁无常?
( 2 )赏析划线句子,结合内容说说“扑”和“抓”为什么用得好?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 3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这说明了什么?
( 4 )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么?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为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作文

老师的鼓励关爱,让我倍感温暖;同学的鼎力相助,让我倍感温暖;亲人的体贴呵护,让我倍感温暖……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以“温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阳光下的明媚”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