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 人情事故 消声匿迹 名符其实 B: 厉厉在目 接踵而至 安营扎寨 C: 怒不可遏 振耳欲聋 相辅相承 D: 不修边幅 格物致知 如鸣佩环 |
2、 | 下面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B: 201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潘长江的小品真逗,连一向严肃的爸爸看了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C: 秋天到了,公园里蜂围蝶阵,原来是桂花开了。 D: 经历了在沙漠里整整四天的苦苦挣扎之后,他终于发现了一片水源,这对于他来说,真可以说是仙露琼浆啊。 |
3、 | 下列关于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该书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 “四书”。 B: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列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C: 《周亚夫军细柳》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曾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 《饮酒》的作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他是我国田园诗派的创始人。 |
4、 |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溃退(kuì) 绯红(fěi) 仁慈(cí) 惊心动魄(pò) B: 窒息(zhì) 荧光(yíng) 畸形(jī) 殚精竭虑(dàn) C: 镌刻(xié) 蒙昧(mèi) 侏儒(rú) 屏息敛声(liǎn) D: 锃亮(zènɡ) 凛冽(lǐn) 酷似(sì) 藏污纳垢(ɡòu) |
5、 | 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 ) A: 台湾“大选”参选人洪秀柱表示,两岸关系是否稳定是台湾安居乐业的基础。 B: 欧盟领袖于当地时间23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紧急峰会,商讨制止难民不涌入的措施。 C: 33岁迪拜王子英年早逝,他曾在多哈亚运会上拿过马术金牌。 D: 经过诗歌朗诵比赛,使人重拾古典文学之美,越发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
6、 | 选出对句中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贫者语于富者曰(语言,话语) B: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 C: 屠自后断其股(大腿) D: 止增笑耳(罢了) |
7、 | 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 这是一首四言古体诗,也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将自己的情与志融于景中,情景交融。 B: 写景动静结合,“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静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动景。 C: “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 D: 本诗通过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伟大的政治抱负和壮阔胸襟。 |
8、 |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特殊 孕育 哀草连天 风雪在途 B: 追溯 滑翔 天衣无缝 草长莺飞 C: 邀请 调零 目空一切 夜幕降临 D: 譬如 取诀 周而复始 难以置信 |
9、 | 书法组同学在网上搜集到一些与敦煌有关的书法作品图片并分别作了赏析,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金刚经》用的是楷书,精于点画,谨于间架,法度森严,劲媚清秀,有“柳骨”之称。 B: 《大涅槃经》用的是隶书,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一波三折,字体显得雄阔严整而舒展。 C: 《千字文》用的是篆书,排列整齐,横平竖直,线条匀净,字体上呈现出端庄秀丽之美。 D: 《温泉铭》用的是行书,笔力遒劲,朗润流美,气韵贯通,得王羲之书法神韵却不墨守。 |
10、 | 下列谚语哪一项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无关( ) A: 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B: 红关公、白刘备,无人请自己来。 C: 成也萧何,败萧何。 D: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双调】寿阳曲 江天暮雪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1 )请赏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 2 )这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有何不同?( 3 )寄托了两位诗人什么样的共同情感? |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题。 石崇与王恺争豪 石崇与王恺争豪①,并穷绮丽②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③,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八年级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④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⑤,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⑥。恺罔然自失。 (选自《世说新语·汰侈》 [注释]①石崇,宇季伦,西晋人,是当时最大的富豪。王恺,字君夫,官至后军将军。②绮丽:泛指华丽的物品。③武帝,晋开国君王司马炎。④疾:同“嫉”,嫉忌。⑤条干绝世:枝条树干世上少见。⑥如恺许比甚众:像王恺那样的非常之多。 ①尝以一珊瑚树八年级尺许赐恺( ) ②声色甚厉( ) ③恺以示崇,崇视讫( ) ④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 ) 例句:以铁如意击之 A: 何以都不闻消息(《人琴俱亡》)B: 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C: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D: 以幽阴深邃奇(《于园》)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③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 4 )本文通过哪两件事来写石崇与王恺争豪?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状? |
阅读张迪安《碗》,完成小题。
①我家的瓷碗,已经很久没有换过了,它不甚惊艳,但看起来却很有家的味道。沾过胖乎乎的饭粒,装过令人垂涎欲滴的黄焖鸡,挨过竹筷子的碰,受过铁调羹的敲,淋过柠檬味道的洗洁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家的碗敛藏了所有生活的味道。
②端起碗吃饭的时候,眼睛从碗的弧形边缘处打量着同桌吃饭的家人们,有的吃得慢条斯理,有的狼吞虎咽,有人嗜辣,有人爱甜,虽然形态各不相一,然而饭香氤氲,洋溢在每个人脸上的都是幸福。
③七月的一天,新闻里播报了一起火车追尾事故,死亡惨重。端着饭碗的我,浏览到相关信息时,忽然觉得饭菜难以下咽。有多少正在家里守候儿女归来的父母在听到这则消息时,震惊地摔碎了手中的碗;有多少家庭从此都要空上一副碗筷出来,等待那个永远回不了家的人……碗中的饭在此时变得格外冰凉。
④餐桌对面的空饭碗里是否会有这样看不到的留言:我从远方赶来,特意坐了动车,只是为了能早一点看到你,握住你温暖的手,和你坐在一桌吃饭,相互对望,筷子会在夹菜时碰到一起,我想要尝尝你的手艺有没有进步,我的妻子。然而抱歉,我无法归家,原本热乎乎的饭菜凉了又热,你还是等不到我,原本给我盛饭用的小白碗,如今是否接满了你的泪水?
⑤碗筷坠地时破碎的声音中是否能追寻到这样触不到的思念:我放假第二天就跳上了火车,一学期没有见到您了,我想您包的茴香饺子想得要发疯,坐在动车上每过一座城市就给您发一条短信,我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我的妈妈。天遂人愿的事情总是如此少,原谅我,妈妈,这顿饭又要您自己吃了,我的灵魂永远停在这铁轨上了。家里地上那个打碎的碗,您收拾的时候可千万要小心啊,不要被碎片划伤了手,我知道您的心在滴血。
⑥冷冰冰的陶瓷碗里有没有留下这样一段温热的话语:终于能见面了,我想你想得睡不着觉,这次我给你买了很多的礼物,吃的、玩的,还有一只很漂亮的小碗,以后用这个喂你吃饭吧,我不在家的时候,你有没有听爷爷奶奶的话,如果我回来发现你没有长胖,我可就生气啦!对不起,对不起,宝宝,妈妈……回不来了,是妈妈不好,以后再没有妈妈给你端你最爱吃的鸡蛋羹了,宝宝的小碗再没人能暖热了,以后……以后……再也看不见汤匙那边妈妈的脸了……宝宝,你别哭呀,我和你道歉好不好?
⑦死亡人数至今未明的事故,牵挂着多少人的心,上面的故事会在多少家庭里发生?打破的碗有多少?空出来的碗筷有几双?原本盛满佳肴的小碗,如今被苦涩填满,原本幸福的家庭聚餐,成为了最煽情的催泪晚会。
⑧最近的新闻上报道说,故宫也打破了一只碗,一只价值连城、举世无双的宋代哥窑碗。霎时间举国上下的媒体都把闪光灯对准了故宫。给予追尾事故的目光就此被转移。同样是碗,王公贵族家的和平民百姓家的果然是不能比,有哪家媒体统计过,时至今日,追尾已经欠下了多少顿团圆饭?
⑨宋代的哥窑碗自然很贵重,然而平民家庭里的碗也很贵重。一餐一饭,一只碗也可能陪伴人终老,看到碗角的磕碰也许就能想起某次晚餐上发生的趣事,摸到碗沿的弧度就能回想起母亲盛饭时手掌的温度,一只碗里的记忆又是多少钱可以换来的呢?
⑩打破一只碗,咣当一声,惊醒了多少美梦?一地碎片划破多少现实?捡起碎片,手掌划破,流出的是多少人的泣血哀歌?触感冰凉,多少家庭从此以后就要冰冷度日?打破的碗,你我都无法再将其焗上,只有午夜梦回时,那只碗才会回到当初的温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让生命在每一刻都说出得体的话
张丽钧
①很好的阳光,空气中弥漫着迟开的芬芳。
②我站在一个儿童摄影棚前等人。突然,一个小女孩儿把车骑到了我跟前,险些撞到我。我赶忙躲她,不想她竟追过来。我只好无奈地冲她笑了。她也冲我笑,一个仙子般的小姑娘。“阿姨,”她指着摄影棚外墙上足有两米高的巨幅照片对我说,“这是我,”我这才注意到,原来,这骑童车的女孩儿竞是那巨幅广告上的小模特!我看看照片,再看看身边的女孩儿,不住地夸说“漂亮”。女孩儿得意得不得了,头脑摇晃得像条欢快的小狗。此时,我不由想起了发生在南怀瑾大师身上的一件事。
③有一回,南怀瑾乘火车,身边坐了一个年轻人,捧着一本书入神地看。南怀瑾瞟了他手里的书,随口问了一句:“有那么好看吗?”年轻人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并说自己一直十分喜欢读这位作家的作品,南怀瑾说:“哦。那我回头也买一本来看看。”那本书的作者正是南怀瑾。
④我喜欢小女孩不依不饶追着我这个陌生的阿姨,邀宠般地告诉我说那墙上的照片就是她,她说破,是因为她透明;我也喜欢南怀瑾不曾道出自己就是那本“好书”的作者,他缄口,是因为他蕴藉。
⑤我不能接受女孩儿抛却一派天真,扮演大师的深沉;也不能接受大师抛却沉静内敛,扮演女孩儿的单纯。
⑥我愿意拟想,大师也曾拥有无饰无邪的童年,愿意将自己的美事、乐事、幸事张扬天下,不惧人讥,不怕人妒。就像花不会藏掖自己的芬芳,透明的心也不会藏掖自己的景致。那么没道理,那么没章法,反正就是让童车冲到你脚下,纠缠着你,迫着你唱赞美诗。这让你很便捷地就怀了一回旧,你生了锈的感觉在一颗开花的童心面前一下子生动起来,摇曳起来。
⑦我更愿意拟想,女孩儿将一步一步修行,直到学会对着岁月深处那个急煎煎向路人跋扈地炫耀自我的女童发出不屑的哂笑。南怀瑾大师特别看重生命的“庄严感”,庄严的生命必是摈弃浮华、拂去尘屑的。一个拥有了美好的“精神目标”的人,断然不会热衷于在生活的大海中钓取廉价的恭维与褒扬;只有虚妄的人,才会那么黏,总是试图粘住更多激赏的目光。
⑧行走人世间,我多么希望自己有一双善于撷取的手,撷取了天真,就在这一刻欢悦吧;撷取了内敛,就在这一刻凝思吧。而在这两个故事的连接处,我愿意试着绣上自己细密的心思告诉自己,或许,这一边,正是我渐去渐远的昨日,那一边,恰是我愈行愈远的明朝。
⑨揽万物以为镜,窥见自我一息一变的心颜。不是所有的“可爱”都适宜窖藏,此时的口无遮拦,彼时可能变成了庸俗轻浅。风度,往往与一个人的自知度呈“正相关”。对一个个体生命而言,没有恒久不变的“一派天真”,也没有与生俱来的“沉静内敛”。
⑩自觉修行的生命,会在每一刻都说出得体的语言,不造作,不夸饰,不张扬,在熨帖中开出最美的花朵。
(选自《美文阅读》2013年5月,选文有删改。)
①撷取了天真,就在这一刻欢悦吧。
②撷取了内敛,就在这一刻凝思吧。
一个拥有了美好的“精神目标”的人,断然不会热衷于在生活的大海中钓取廉价的恭维与褒扬;只有虚妄的人,才会那么黏,总是试图粘住更多激赏的目光。
( 4 )结合生活实际,分别就文中小姑娘、南怀瑾两人的做法,谈谈你的见解或看法。以下两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我眼中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请补全题目,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2)今年央视春晚小品《扶不扶》中说:“这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小品反映出的是一种社会现象,耐人寻味,引人思考。我们学会关爱他人。在校园里,看见有小同学摔倒了,要及时扶起他;看见有人遇到困难,要及时帮助……
真希望人人都充满爱心,人人都紧握“道德”底线———不要让简单不过的举手之劳,变得像《扶不扶》中那样复杂。
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作文一篇,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