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重庆市黔江新华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说法在各自的语境中得体的一项是:( )
A: 我们敬请您老担任我们文学社的顾问,如能得到您的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B: 学校明日将邀请德高望重的金教授在二楼报告厅作报告,希望同学们准时莅临。
C: 无论谁请他帮忙,也无论他能否办得到,他都会答应下来:“我一定鼎力相助,您就放心吧!”
D: 回到母校来看望老师,恰逢她有课失陪,我只好闲逛校园,回忆过往的读书生活。
2、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邂逅(xiè) 一丝不苟(ɡǒu)
B: 翩跹(qiān) 中流抵柱(dǐ)
C: 恬淡(tián) 鞠躬尽瘁(cuì)
D: 惬意(qiè) 溢于言表(yì)
3、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言行相顾 断章取义 强聒不舍 心无旁骛
B: 神情恍忽 荡然无存 花团锦簇 棱角分明
C: 铬尽职守 自之知明 恼羞成怒 重蹈覆辙
D: 一抔黄土 涕泗横流 怒不可遏 歇斯底理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觥筹交错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觥”“白”都有酒杯的意思。
B: 成语“心旷神怡”“气象万千”“峰回路转”均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C: “年少万兜鍪”中的“兜鍪”本意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戴的头盔,这里指代士兵。
D: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由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共33篇,分国编次。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据《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B: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包括“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便是一首五言律诗。
C: 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
D: 古时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谓之“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谓之“阴”。比如,“江阴”就是长江的南面。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连续三年稳居世界第一,对全球快递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
B: 七集大型政论专题片《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全景展示了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进。
C: 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D: 烈士公园的国庆节张灯结彩、花团锦簇,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7、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当别人笑他量力而行的时候,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项实验做成功。
B: 看到这些,我便感觉,我们村偏远、僻陋得真有些令人不可思议
C: 她快乐地沉浸在文字所创设的神秘莫测的世界里,而我,向往那个世界,于是,跌跌撞撞地闯了进去。
D: 对于这个实验评价尽管莫衷一是 , 但是它在国际心理学界毫无疑问产生了巨大影响。
8、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故乡》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 《傅雷家书两则》选自《傅雷家书》,作者傅雷我国当代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D: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其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深寓哲理,脍炙人口。
9、选出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 关雎(guán jū) 窈窕(yáo tiǎo) 荇菜(xíng cài)
B: 派遣(pài qiǎn) 酣畅(gān chàng) 貂裘(diāo qiú)
C: 寂寞(jì mò) 蒹葭(jiān jiā) 溯洄(sù huí)
D: 辗转(zhǎn zhuǎn) 好逑(hào qiú) 费祎(fèi wěi)
10、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眼界决定了读书人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________

①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

②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③一个拥有高眼界的读书人,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的藩篱。

④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读那些更富有价值的书籍。


A: ①④③②
B: ①③④②
C: ②④③①
D: ④②①③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请你参与小雨和小王的学习过程,帮他们完成对话。

夜半闻横管

(宋)程俱

秋风夜搅浮云起,幽梦归来度寒水。

一声横玉静穿云,响振疏林叶空委。

曲终时引断肠声,中有千秋万古情。

金谷草生无限思,楼边斜月为谁明。

【注】①程俱:在南宋小朝廷为官,正直敢言,颇著气节。②金谷:即金谷园,位于中原洛阳。

( 1 )小雨说:我觉得这是一首律诗不是很严谨的律诗,从句数、字数、对偶、押韵可看出。

小王说:我来印证你的话:________

( 2 )小王问:此诗对笛声的描写很多,说说描写笛声的主要表现手法和作用吧。

小雨说:好吧!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

(节选自《新百喻经》)

(注)①治:修建。②颠踬:被东西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止。

( 1 )解释文中划线词的含义。

凿池 欲:________

曰 或:________

( 2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 3 )请结合鲁公治园的行为表现,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纪念白求恩》(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 1 )本文段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2 )本文段作者主要运用________论证方法,试举一例说明。________

( 3 )这段话对白求恩有三种称呼,即“白求恩”“白求恩同志”“白求恩医生”,想一想,为什么会有称呼上的变化。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①在祖国的西部,在那遥远的地方,自古流传着许多自然质朴的民歌。其中“花儿”以其悠久的历史传承、丰富的吟咏主题、独特的演唱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一朵盛开于大山乡野的奇葩

②“花儿”也称“少年”,是中国西部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歌曲。“花儿”滋长于西北青、甘、宁、新四块文化沃土之上,并为汉、回、土、藏、撒拉、蒙古等民族传唱。按地域流派划分,“花儿”可分为洮岷“花儿”和河湟“花儿”两种。青海是“花儿”的故乡,河湟“花儿”更是西北“花儿”的精魂。河湟“花儿”最早见于明代,至今流传了500多年。

③“花儿”的唱法跟曲调有关,不同的曲调有不同的“令”。按照演唱区域划分,可分为“湟源令”“川口令”“循化令”等;按照演唱民族划分,可分为“土族令”“撒拉令”“保安令”等;按“花儿”的衬词又可分为“白牡丹令”“水红花令”“沙燕儿绕令”等等。民间自发形成的“花儿会”为这种民间艺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表演空间。据统计,河湟地区有上百种“令”,至今仍在举行,并且规模盛大的“花儿会”达30多处。

④热爱自然,热爱“花儿”的河湟人,________是劳作田间、放牧山野,________赶赴集会、外出打工,________在赶车的路上,一有闲暇,________要漫上几句悠扬婉转的“花儿”以表心怀:“‘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是由不得个家。”在这里,人人熟悉“花儿”的内容和唱法,人人有一副唱“花儿”的好嗓子,男女老幼遨游于“花儿”的海洋,尽情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⑤河湟“花儿”的取材十分广泛。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到宗教人文、民俗风情,从天文地理、自然风物到山川草木、花鸟鱼虫,凡人类生活中的万象百态,无所不包。

⑥礼赞生命、歌唱青春是“花儿”的主旋律。少年时代是人生中最为宝贵的时光,充满着朝气与活力,憧憬着未来和希望。“花儿里赛不过藏金莲,人里头好不过少年。”“花儿”告诫青少年,青春易逝,要珍惜韶华,发奋学习,有所作为,才不辜负美好的生命和青春。“年轻的时候草尖上飞,老了时再不会后悔。”通俗的语言传递出老百姓朴实的人生观,它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古典诗句一样,有着强烈的警示意义。

⑦诉说衷肠、歌唱爱情是“花儿”的生命。在田间地头,在除草的妇女们“尕马儿你拉回了来,拉回了缓来”的婉转的歌声里,蕴涵着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也流露出对在外务工丈夫深切的思念。在山岗野岭,年轻的牧人高唱“上去个高山望平川,平川里一对儿牡丹”。歌喉里燃烧着青春的激情,传递着他们对爱情的憧憬。

⑧此外,“花儿”还涉及出门人对家乡的思念、亲朋好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新时代风貌和生产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等内容,虽数量相对较少,但情真意切,听来回味无穷。

⑨河湟“花儿”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比兴手法的大量运用。比兴手法的使用,使河湟“花儿”生动传神,美如天籁。例如,“红嘴鸦落给了一河滩,咕噜雁落在了一草滩;拔草的尕妹妹坐塄坎,活像是才开的牡丹。”

⑩河湟“花儿”以朴实、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曲调表达人们对亲情、友情、爱情的眷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出河湟人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注】①葩(pā):花。②个家:自己。③塄坎(léngkǎn):田埂。

( 1 )第④段中空缺处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论 或者 乃至 就
B: 不论 或者 甚至 都
C: 无论 还是 甚至 都
D: 不论 还是 乃至 就
( 2 )选文第③段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 3 )第③段画横线句子中的“上”和“多”字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
( 4 )请用“∥”划分选文⑤⑥⑦⑧段的层次,并说明其结构关系。
( 5 )从选文来看,河湟“花儿”的基本主题有哪些?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后作文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方面我们的身体随之变得强壮、知识随之变得丰富。但另一方面乜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正在无可挽留地离我们远去:阳台的盆栽取代了树林的清新,惊蛰的蝉蜕已经被慢慢淡忘,吆朋呼友的游玩代替了独自的寻觅思考,手机的时尚碎片阅读占用了书香经典的浸濡,童年的曼妙鈍真已然成为最美好的回忆,……

请以“远逝的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补全题目;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孤单惯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