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元氏县第七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话文(又叫语体文,就是用现代语写的语言)从什么时候起用作小学教材,我记不真切了,大概在七、八十年前。
B: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日照?”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我明天一大早就走。你有什么事要我办吗?”小王总是那么热情。
C: 学生考试达不到标准,也不能给他们一个不及格就了事,必须研究学生所以达不到标准的原因——是教师自己的指导不完善呢?还是学生的资质上有缺点,学习上有疏漏?——竭力给他们补救或督促。
D: 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祷告 霎时 花瓣 猜得出
B: 遮拦 絮叨 绝别 翻来覆去
C: 瘫痪 谯悴 温馨 罗摩衍那
D: 豌豆 仿膳 匿笑 暴努无常
3、

根据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以下三个特指的称呼,按照年龄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垂髫——加冠——豆蔻
B: 豆蔻——加冠——垂髫
C: 垂髫——豆蔻——加冠
D: 豆蔻——垂髫——加冠
4、下列文字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夜幕下的南山,裹上了一层轻薄的面纱,模糊了我的视线。___________________,慢慢的弥散,最终消融在浓浓的夜色之中。

①夜空宁静,寥落的星星浸在润湿的空气里,仿佛伸手就可触碰。

②惟有自己的呼吸在空气中凝成一条条水雾。

③坐在院前的藤椅里,俯仰之间,万家灯火与稀疏星光相映成趣,甚是惬意。

④两江环抱的都市在灯饰艺术的华彩下层次叠出、错落有致、色彩缤纷,尽显人间的喧闹。

⑤山路旋转,一阵工夫就到达了山顶的小院。

⑥那一刻,静寂无声,仿佛就连自己置身的小院,也没有丝毫响声。

A: ⑤③④①⑥②
B: ⑤⑥③①④②
C: ②⑤③①④⑥
D: ②⑤⑥③④①
5、

下列字形和加横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阔(chuò) níng望 chàn动 断章取意
B: (xī)取 (zhàn)桥 旁(wù) 妄自菲薄
C: 灵(jiù) (pián)进 狡(xiá) 登峰造极
D: 拮(jù ) 抽(yē) 睢(zì) 涕泗横流
6、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那么它是由谁提出的( )
A: 孔子
B: 孟子
C: 朱熹
D: 董仲舒
7、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
B: 对于老师提出的几条建议,大家都随声附和
C: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 , 把重担子推给人家。
D: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8、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本书用全人类的共识,开辟了当代书法美学的新路子,是当代中国书法美学研究又一个重要成果。
B: 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同时也给西汉诗歌带来了巨大影响。
C: 公司聚焦未来五年的市场需求,从源头与客户共同研发,不仅扩大了市场,还提升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D: 文化和旅游部近期整合全国乡村旅游资源,向社会集中制定了300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丰富节假日的旅游市场。
9、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 蝉则千转不穷
C: 窥谷忘反
D: 怀民亦未寝
10、选出下列语句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 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

②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④我们应该大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

⑤中华文化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

A: ④③①⑤②
B: ④②⑤③①
C: ②④③①⑤
D: ②⑤③①④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野池

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

( 1 )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________ , 植物________的景象。

( 2 )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1 )用 / 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其 剑 自 舟 中 坠 于 水

②从 其 所 契 者 入 水 求 之

( 2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契其舟

吾剑之所从坠

③从其所契者入水

④不亦

( 3 )选出与例句中的“之”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例句:从其所契者入水求

A: 而置其坐
B: 是吾剑所从坠
C: 而忘操
D: 何不试以足
( 4 )翻译句子: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5 )刻舟求剑的楚人真蠢,聪明的你请给他一个忠告吧!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谈读书

朱光潜

朋友: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的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吗?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是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你不看见现在许多叉麻雀抽鸦片的官僚们绅商们乃至教员们,不大半由学生出身吗?你慢些鄙视他们,临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罢!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经不像三五岁的小孩子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喜欢打,你到老都喜欢打。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展去学比登天还要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

你也许说,你在学校里终日念讲义看课本不就是读书吗?讲义课本着意在平均发展基本知识,固亦不可不读。但是你如果以为念讲义看课本,便尽读书之能事,就是大错特错。第一,学校功课门类虽多,而范围究极窄狭。你的天才也许与学校所有功课都不相近,自己在课外研究去发现自己性之所近的学问。再比方你对于某种功课不感兴趣,这也许并非由于性不相近,只是规定课本不合你的胃口。你如果能自己在课外发现好书籍,你对于那种功课的兴趣也许就因而浓厚起来了。第二,念讲义看课本,免不掉若干拘束,想借此培养兴趣,颇是难事。比方有本小说,平时自由拿来消遣,觉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一读,用预备考试的方法去读,便不免索然寡味了。兴趣要逍遥自在地不受构来地发展,所以为培养读书兴趣起见,应该从读课外书入手。

你的朋友:光潜

( 1 )作者给予青年哪些读书方面的建议?
( 2 )文中富兰克林和达尔文的事例能不能互换位置?为什么?
( 3 )作者以书信形式、朋友身份与青年谈读书,这有何好处?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送你一朵玫瑰花

(法)阿纳托尔·法朗士

①我们住在一个堆满稀奇古怪的东西的大套间里。墙上挂着缴获来的装饰着颅骨和头发的原始武器;装备着桨的独木舟悬吊在天花板上,同用稻草填塞的钝吻鳄的躯壳并排放着;陈列收藏品的玻璃橱里安放着鸟、鸟巢、珊瑚枝和许许多多似乎充满怨恨和恶意的骨架。我不知道我父亲和这些奇形怪状的东西之间订了什么条约。现在我知道了:这是收藏家的条约。他是那样明智、无私,梦想把整个自然界装进一个大橱里。他说,这是为了科学。他这样说,也这样相信。其实,这是出于收藏家的癖好。

②整整一套房间摆满了大自然中的稀奇古怪的东西。只有一个小客厅没有被动物学、矿物学、人种志和畸胎学侵占。这里没有蛇鳞,没有龟壳,没有骨头,没有燧石磨制的箭,没有印第安人的战斧,只有玫瑰花。小客厅的糊墙纸上缀满玫瑰,这是含苞未放、端庄淡雅、完全相仿、朵朵美丽的玫瑰。

③我母亲非常讨厌比较动物学和颅骨测量,她在小客厅里打发日子。我在地毯上,在她脚下同一头绵羊玩。这头羊过去有四只脚,现在只剩下三只。因此它不配同我父亲收集的畸胎两头兔并列在一起。我也有个摆动臂膀的、有油漆味儿的鸡胸驼背木偶。那时候,我准会有很多很多的幻想,因为这个鸡胸驼背木偶和这头绵羊使我想起千百出奇怪的戏中的各种各样的人物。当绵羊和木偶发生了什么很有趣的事的时候,我就去告诉母亲,但总是白费力气。应该说,大人永远也听不懂小孩子在解释什么。母亲心不在焉,我说话她不大注意听,这是她的一大缺点。但是,她习惯于睁大眼睛看着我,叫我“小傻瓜”,这就缓和了我们之间的关系。

④一天,她在小客厅里撂下她的刺绣,用双臂把我举起,指着一朵纸花给我看,对我说:

⑤“我给你朵玫瑰花。”

⑥为了能够认出这朵花,她用刺绣针在上面点了一个十字。

⑦从来没有一件礼物比这朵花更使我高兴过。

(选自《世界最美的散文》,冯汉津等译)

【注】①阿纳托尔·法朗士:19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 1 )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

场所

物品

特点

探究

父亲的大套间

装饰着颅骨头和头发的原始武器,装备这桨的独木舟,钝吻鳄的躯壳,鸟、鸟巢、珊瑚枝、骨架……

①________的大套间

③文章第①段罗列了父亲大套间里的大量物品,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________

母亲的小客厅

②________

淡雅温馨的小客厅


( 2 )结合语境,品味文中画线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只有一个小客厅没有被动物学、矿物学、人种志和畸胎学侵占。(赏析“侵占”一词的表达效果。)

②但是,她习惯于睁大眼睛看着我,叫我“小傻瓜”,这就缓和了我们之间的关系。(为什么母亲叫“我”“小傻瓜”就缓和了“我”和母亲之间的关系?)

( 3 )文章最后一段意蕴丰富,请联系全文写出你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有时会站在岔路口,面临选择。

《散步》中,“儿子”选择有意思的小路,而“我”为了母亲选择平顺的大路。

《未选择的路》中,“我”选择了一条荒草萋萋、人迹更少的路,虽然一直怀恋着那条未选择的路,但绝不回头。

《故乡》中,鲁迅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告诉我们也可以选择一条从未被开辟的道路,自己去创造。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

要求: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600字。④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ヽ多假、”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