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南京孙家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对课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小说主人公以他坚毅勇敢的性格和顽强不屈的生命意志,在同狼的最后搏斗中取胜,成为真正的“强者”。
B: 作者准确地摹拟了主人公在特定境遇中的心理感受与意识活动。
C: 小说的主人公的经历启示我们:人活着就要同形形色色的艰难险阻进行抗争与搏斗
D: 小说的主人公不吮吸比尔的骨头是因为他认为比尔不够朋友,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离开了他。
2、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补(xiào) 默(qiè) 选(pìn) 为人知(xiǎn)
B: 带(yíng) 白(piào) 字(tiě) 热泪满(kuāng)
C: 基(diàn) 热(zhì) 起(dié) 慷慨漓(lín)
D: 祷(qí) 红(yān) 唤(zhào) 气冲牛(dǒu)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丽的颜色》的作者是艾夫·居里。文章主要记叙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B: 《藤野先生》一文记述作者与日本老师藤野先生交往的一段经历,以及作者弃医从文的过程,表现了藤野先生的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摒弃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真挚怀念。
C: 《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吴均,《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陶弘景,两篇文章都是书信体裁。
D: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用三十年时间写下十卷本科普巨著《昆虫记》。法布尔关注昆虫活生生的生命过程,书中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4、下面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zhàn) 脸(xiá) 一丝不(gǒu)
B: 开(tuò) 利(xī) 梦以求(mèi)
C: 胆(què) 贪(lán) 莫一是(zhōng)
D: 挑(xìn) 宽(shù) 为人知(xiān)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古都郑州华灯璀璨,中原大地万众欢腾。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场内,56个民族齐聚一堂,共同表现团结奋进的昂扬乐章。
B: “露从今夜白,夜自此日凉。”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但郑州的天气却是“秋老虎”唱主角,最高气温达36℃。一个好消息是,从今日起,随着冷空气和降雨的影响,将逐渐变得凉爽。
C: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20日回应称,中方对基里巴斯政府作出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同台湾当局断绝所谓“外交关系”并同中国恢复外交关系的决定表示高度赞赏。
D: 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校园食品安全工作,不断加大对校园食品经营者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虽然她长得不够漂亮,但是为人很好,很受大家的欢迎。
B: 漂泊在外的游子啊,无时无刻思念着家乡的亲人。
C: 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
D: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主动交流的习惯,是取得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7、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喑(yīn)哑 破(zhàn) 断壁残(yuán) 不(xuè)置辩
B: 惬(qiè)意 分(mì) (gá)然而止 (bǐng)气凝神
C: 戳(chō)破 蓬(hāo) (kuài)炙人口 (shì)才放旷
D: 蓑(suō)衣 (bèng)射 苦心孤(yì) 万恶不(shè)
8、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诡计 部署 明信片 锲而不舍 杳无音信
B: 祈祷 畸形 挖墙脚 一鼓作气 旁征博引
C: 阔绰 亵渎 萤火虫 润如油膏 断章取义
D: 旁鹜 桑梓 杜绢花 再接再厉 一代天骄
9、

对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A: 东西:到处
B: 恂恂:提心吊胆的样子
C: 食:同“饲”,喂养。
D: 齿:牙齿
10、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B: 干戈寥落四周星。
C: 身世浮沉雨打萍。
D: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

过叶威仲不值

【宋】叶适

菊苗新擢马兰丛,柳老吹花拂掠空。

闻说先生过山去,钓丝无主系东风。

访沈逸人不遇

【明】吴兆

闲寻芳草到门迟,云水无心本不期。

枕畔残书犹自在,主人出户未多时。

( 1 )访友“不值”“不遇”,两诗都流露出诗人些许________的心情。
( 2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侧面描写来衬托主人形象,请作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矣。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选自《战国策》)

(注)①焦:皱缩。②申:通“伸”。③大行:大路。④动:行动、举动。

( 1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于是入见威王 皆于齐
B: 臣知不如徐公美 此危机存亡之秋也
C: 数月之后,时时而进 肉食者谋之,又何
D: 此所谓战胜朝廷 我欲
( 2 )把语段(一)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 3 )语段(一)中从哪些方面来说明邹忌进谏成功并取得巨大成就。结合文段做简要分析。
( 4 )结合两个语段简要分析邹忌和季梁的进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出类拔萃的秘密

厉彦林

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深秋时节的那天,宿舍院里的园丁师傅忙着把小竹林四周刨开,逐一斩断竹根,刨出近半米深的沟,用砖垒砌围堵竹根的砖墙。我蹲在一边帮助整理刨出的竹根,听他口里念叨着:“要不抓紧围截,明年这周围全是竹子了。”

十年前,我搬进位于城郊的新宿舍时,门外的这片竹子刚栽上,长得干干巴巴的,既无生机,又少灵气。我真担心栽不活。谁知道,仅几年的工夫,这簇竹子潇洒地长起来了。开春那竹竿由枯黄变成草绿,冒出淡黄稚嫩的芽尖。盛夏撑一片翠绿,秋冬依然挥舞着生命的绿手掌。清晨,我走在院内的石径小路上,竹林里传出啁啁啾啾的鸟鸣声和麻雀的打闹声,真有几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雅趣。

竹子靠窜根繁育生长,喜欢温和湿润的气候,主要生长在南方。上世纪60年代末,山东等地南竹北移成功,竹子被移植在山地、水源、沟渠、田边、路旁,大大改善了自然生态环境。品种多是早园竹、淡竹、斑竹等。

我见证了这簇竹子的成长过程。栽植的前三年没看出生长,到了第五六年雨季过后,周围的土皮被拱出了裂缝,地上竟然冒出手指粗黝黑的笋芽,咧开小嘴喝着雨水,每天能蹿半掌高,到秋季竟然已长到三四米高,成为竹林中的长子。但新竹生长之后,它周围方圆几米内的其它植物好像停止了生长。我问园丁师傅,原来新栽的竹子前三年不是没长,甚至没少长,只不过是以一种不易被人们觉察的方式在地下长根。根憋着劲,在地下向四周默默铺开成系。这也是竹子只要栽上大地,很少枯死的原由。经过三年多的地下生长,一株还未向上发芽的竹子,根已经在地下伸展了十多米,真可谓“博大精深”。有时一整片竹林实际上是根连在一起的“一棵竹子”,地下的茎根盘成一个疙瘩,分不清头尾。当新竹开始蹿芽生长时,周围的各类植物都望尘莫及。

我仔细观察竹林里当年冒出的新竹,深秋时大都高过往年的旧竹。那日我问园丁师傅,他擦拭一下额头上的汗珠告诉我:“竹子扎根三年不起身,憋着劲布根,为后代积蓄能量。笋芽一旦破土,就底气十足,高过老竹子啦。”

人的成长,也要学习竹子的耐性,先脚踏实地,发达根系,再破土发力,拔节蹿高。

( 1 )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你认为文中像竹子一样的人具有哪些特点?
( 2 )文章以“出类拔萃的秘密”为题,有何妙处?
( 3 )仿写:结合文章主题.选取亊例,将下面一段话补充完整。

纵观古今,泱泱中华.具备竹之精神者不胜枚举。

左思历经数载,终成《三都陚》,使洛阳纸贵;

王羲之习字墨池,创书法精品,成千古书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解答问题。

菊事

丁立梅

①去年冬天,我把一盆开过花的菊,随手丢弃在屋旁,连同装它的瓦盆。

②屋旁有巴掌大的空地,没人理它,它便自作主张地在里面长婆婆纳,长狗尾巴草,长车前子,长蒲公英,还长荠菜。我挑过一回荠菜,满像那回事的,把一份野趣挑进篮子里。后来,这一小撮荠菜,被我切碎了,烙进糯米饼里。饼烙得点点金黄,配了糯米的糯白,配了荠菜的嫩绿,不用吃,光看看,就很享受了。咬一口,鲜透牙。很是感动了一回,有泥土的地方,总会生长着我的故乡。

③现在,这块地里,多出一大丛的菊来。是被我丢弃的那一盆。谁想到呢,它的花萎了,叶萎了,心竟是活的。它搂着这颗心,落地生根,不声不响地,勤勤勉勉地生长。最终,它不单自己活了下来,还子孙满堂的样子,——去冬不过一小瓦盆的花,今秋已繁衍成一大丛了。它让我想到柳暗花明,想到天无绝人之路,想到苦尽甘来,只要心没有死,总有出头之日的。

④风一场,雨一场,秋季翻过,已是冬了,它还没开够,朵朵灿烂。满世界的萧条,唯它,一簇新亮,是李商隐诗里的“融融冶冶黄”,是童年乡下屋檐下的那抹明黄,打老远就看得见。路过的人,有的站着远远瞅。有的看不过瘾,走近了细细瞧。一律的惊叹,好漂亮的花!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一瓣金黄,再一瓣,还是金黄。如历尽世事的女子,参透人生无常,倒让自己有了一份坚守,那就是,守住自己,守住心。所以,冷落也好,繁华亦罢,它都能安然相待,不急不躁。

⑤孤寡老人程爹,在小区的小径旁长菊。小径旁的空地,原是狭长的一小块,小区人家装修房子,把一些碎砖碎玻璃倒在里面。路过的人都小心不去碰触,以免被玻璃划伤了。连调皮的小猫,也绕着那块地走。老人清理掉碎砖碎玻璃,在里面长青菜和菊。几棵青菜,几朵菊花。再几棵青菜,几朵菊花。绿配紫,绿配红,绿配白,绿配黄,小块的地,让人看过去,竟有花园般的感觉。

⑥这些天,老人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围着他的菊在转。我上班时看见他,下班时还看见他,背着双手,很有成就感地在小径上漫步,来来。一旁,他的菊,如同被惯坏的孩子,正满地打着滚,撒泼似的,把些紫的、红的、白的、黄的颜色,泼洒得四处飞溅。哪一朵,都是硕大丰腴的,都上得了美人头。

⑦天冷,菊越发的艳丽,直艳到人的心里去。小区的人,每日里行色匆匆,虽是久住,彼此却毫不关己地陌生着。而今,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话搭话地闲聊几句,说着花真好看之类的。或者不聊,仅仅站着,看一眼菊,相互笑笑,自有一份亲切,入了心头。再遇见,便是老相识了。清寒疏离的日子,因菊,变得脉脉温情。 (选自《扬子晚报》)

( 1 )本文围绕着菊写了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 2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a结合语境,谈谈你对句子中加线词的理解。

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

b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的妙处。

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

四、写作(分值:60分)
仔细思考下面两个作文题目,选择其中一篇写作。写在背面的作文纸上。

(一)《_________也美好》(半命题作文)

(二)《沉醉在爱的世界里 》(命题作文)

具体要求:①如选择半命题作文,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真实具体,材料新颖,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情感,发表见解等 。③字数600字左右。④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喝醉醉醉”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