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江西省泰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 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 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 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一代天骄 簇新 一筹莫展 诘难 不知所措
B: 根深蒂固 谀词 刻骨铭心 慰籍 墨守成规
C: 恃才放旷 旁鹜 豁然贯通 瞰望 怒不可遏
D: 山清水秀 伫立 不求甚解 要诀 金榜提名
3、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注音和画线语句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湖龙井茶的历史可追溯(suó)到我国唐代,在“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zǎi)。
B: 鹳鹊楼又称鹳雀楼,因时有鹳雀栖(xī)息其上而得名,坐落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府城;后倾圮,其匾(biǎn)额移至城楼上。
C: 突如奇来的暴雨带来了丰沛(pèi)的降水,植物种子纷纷发芽、生长,往日死寂的沙漠不久就变成了绚(xuàn)丽的花海。
D: 英雄精神既体现在刹(chà)那间的生死抉择,也体现在经年累(lěi)月的执着坚守,比如那些默默钻研技术十几载的航天人。
4、选出填在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 )

工匠精神是人类千百年积累下来的一种精神文化。在狭义上来看,工匠精神是工匠对产品 、持之以恒;从广义上来讲,则是人们对任何事都 、勇于创新。深究其里,重点却 “工匠”, “精神”。这种精神不能止于“工匠”,而应当深植于各行各业,深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心里。


A: 精雕细琢 精益求精 不仅在 更在于
B: 锲而不舍 不懈追求 不是 而是
C: 不懈追求 锲而不舍 不在于 而在于
D: 锲而不舍 精益求精 既在于 又在于
5、下面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珍(害羞) 不胜寒(经受不住)
B: 万钱(直接) 冰川(堵塞)
C: 沧海(渡) 弃置身(丢弃,放在一边)
D: 万木(春天) 酒(执,持)
6、

《大自然的语言》内容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称为物候学。
B: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点明了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起着承上启下作用。
C: 第二段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D: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一句,运用拟人修辞方法,把大自然中的物候为农民操心的心情写得生动形象。
7、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文学如泉,越品越见 ;文学如茶,越品越知 ;文学如酒,越品越感 。在文学的陶冶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根雅致;少了一份世故,多了一份纯真。

A: 醇厚 幽香 清冽
B: 清冽 醇厚 幽香
C: 醇厚 清冽 幽香
D: 清冽 幽香 醇厚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嘶哑 天骄 濡养 相得益章
B: 呢喃 阴翳 缀满 彬彬有礼
C: 漫游 脏物 灰烬 李代桃僵
D: 飘逸 困厄 妄想 富丽堂黄
9、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是非  郑重其是 矫饰 一代天骄
B: 喝采 五彩缤纷 阔绰 绰绰有余
C: 错失 张皇失错 具备 与日俱增
D: 潮汛 杳无音讯 脉搏 博学多才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B: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1月27日发布,连续13年聚焦“三农”问题。
C: 为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办学质量,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速度和规模。
D: 目前,“嫦娥五号”研制进展顺利,预计大约2017年左右择机发射。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1 )品读本诗,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A: 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勾起对往事的美好回忆,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 “落花”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唐王朝国运衰落的慨叹。
C: 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接道出了个人身世,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 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 2 )请简要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古文阅读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颜率请借救于齐。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与秦,不若归之大国。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救周,而秦兵罢。齐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复诣齐。曰:“周赖大国之义,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楚,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臣窃为大王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敝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 1 )下列选项中横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齐王止 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B: 周君之 故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C: 不归之大国 至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D: 犹无与 见往事(《孙权劝学》)
( 2 )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断三处。

颜 率 曰 不 敢 欺 大 国 疾 定 所 从 出 敝 邑 迁 鼎 以 待 命。

( 3 )你对此文中颜率的行为如何评价?请简要说明理由。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真实的声音

①你了解自己的声音吗?

②相信不少读者在用社交软件和别人进行语音聊天时,都会有意无意地按到自己发送出去的语言信息,听到被录下的声音,却发现自己的声音是如此陌生,和原先认为的大相径庭;也有些喜欢唱歌的朋友,在用唱歌软件录制自己歌声并上传后,却听到自己的音色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连忙尴尬地删除。

③这一系列现象的发生,不免让我们疑惑,我们自己的声音究竟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自己说话时觉得声音还不错,但传到别人耳朵里后,却变得“傻乎乎”的?或许很多朋友会认为,其实别人听到的才是自己真实的声音,而自己说话时听到的,是经过“自行脑补”后美化了的,并不真实。

④这样认为的朋友,其实你们只猜对了一半,自己说话时听到的声音和別人同时听到的确实不一样,但自己听到的也并非“脑补”,它也是真实的。

⑤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声音主要来源于两个渠道。

⑥第一个渠道是空气传导。当外界出现嘈杂的声音时,这些声音会首先通过你耳朵的外耳道报动鼓膜,再通过鼓膜传导到听觉感受器中,最后通过感受器中的听觉神经将声波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导到大脑皮层,声音就这样被听到了。我们听自己的录音,或者别人听我们自己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导。

⑦第二个渠道是骨传导。当我们自己发出声音时,声音会通过中耳的听小骨传递到颅骨,再由颅骨传递到听觉感受器,经听觉神经在大脑皮层感知声音。我们自己说话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就是通过骨传导被大脑接收。这就是为什么就算你用双手将自己的耳朵严实地堵住,然后轻轻地说话,无论再小声都能感觉得到的原因——我们听自己的声音,不用通过空气。

⑧那么问题来了, 空气传导也好,骨传导也罢,究竟哪个声音,才是自己最真实的声音呢?

⑨其实。你自己说话时通过骨传导被大脑接收的声音,才是你最本真的声音。声波在固态物质中传递的速度最快,因为固态物质微粒之间的间距比气态和液态物质更小,微粒振动时的能量能够紧密传递下去,所以声波在颅骨中传播的能量不会有太多损失。音调、响度、音色都最接近真实

⑩而声音在空气中传导时,能量损失较大,因为声波在空气中传递最慢,振动的能量有很大部分会被空气中的分子吸收。音调.响度、音色都会发生改变。

⑪简而言之,其实当你说话时自己听到的声音,才是失真最小,最真实的,但可惜的是全世界只有您自己才能听到这真正的声音:而他人听到的你的声音,经过空气传导都失真了。

⑫习惯了自己真实的声音。听到失真的当然会感到厌恶了。

(选自《奥秘),2019年第4期。有改动〉

( 1 )第④段中说,“其实你们只猜对了一半”,那么,“另一半”指什么?
( 2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差异呢?”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它最恰当的位置应该是( )
A: 第②段后
B: 第③段后
C: 第④段后
D: 第⑤段后
( 3 )第⑥段中的“最接近真实”与第⑪自然段中的“最真实”是否矛盾?为什么?
( 4 )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你自己才能听到这真正的声音”?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 1 )作者以简明生动的句子写捕鸟过程,有什么作用?
( 2 )选文第三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
( 3 )“冬天百草园比较无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冬天的百草园枯燥无味。
B: 冬天的百草园很有趣味。
C: 冬天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比较,少了趣味。
D: 冬天的百草园比春天、夏天、秋天的百草园的趣味少,但还很有味。
四、写作(分值:60分)
命题作文。

生活中,妈妈的唠叨,老师的叮嘱,朋友的提醒,甚至陌生人一个友善的问候,都值得我们说声“谢谢”。读了一本好书,我们感谢作者;观赏一处风景,我们感谢自然;甚至我们要感谢对手使自己更强大,我们要感谢失败令自己更加坚强……怀着一颗向上的心,你会发现.前行的路上,处处是旖旎风光,值得我们说声谢谢。

请以“多想说声谢谢你”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内容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能出现影响评分的校名、人名,如不得不出现,请用XXX代替。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两情相悦”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