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哪个文学家被称为“太康之英”( ) A: 左思 B: 潘岳 C: 阮籍 D: 陆机 |
2、 | 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俩最后一次见面的光景 , 我还记得很清楚。 B: 暴雨过后,窗外一片狼藉。 C: 小明上学迟到了,遭到班主任的批评,真是祸不单行。 D: 旅人思家久立,见鸟儿归巢,更触目伤怀。 |
3、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首届中国(莱芜)赢文化学术研讨会”在莱芜的成功召开, 是莱芜区域内的大事 是齐鲁文化的大事,更是伟大祖国文化的盛事,莱芜是赢秦始源地,“赢秦文化”为 “赢秦文化”,使幕芜的历史向前推进到与中华文明史同步,赢秦文化必将成为菜的城市名片。 B: 不但…也 扩张 C: 不仅…也 扩展 D: 既…也 扩张 |
4、 |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两句诗运用新颖奇特的比喻,描绘出眼前梨花满树、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B: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这两句诗慷慨激昂,表面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C: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这两句承上启下,前一句对上片的写景作出总评,后一句引出对历代英雄的评论。 D: 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作者借助“海峡”这一物象,来表现两岸相隔的断肠真情,从而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思。 |
5、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柔嫩(nèn) 劫掠(1üè) 附庸风雅(yōng) B: 翅翼(yì) 承蜩(tiáo) 顿开茅塞(sè) C: 骈进(pián) 赞誉(yù) 娇揉造作(jiāo) D: 窗棂(líng) 强饮(qiáng) 民殷国富(yīn) |
6、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记承天寺夜游》《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作者分别是苏轼、范仲淹和欧阳修,他们都是宋代著名文学家。 B: 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 C: 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D: “我自己做的事,我自己当!我只要求法律允许我照约执行处罚。”这句台词既表现了夏洛克的精明,又显示了他的愚蠢。 |
7、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 B: 置身二一九公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切都是那么美不胜收。 C: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老百姓的消费欲望,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 妈妈在抽屉翻来覆去好几遍,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 |
8、 | 对下面一首诗的理解和品味不恰当的一项是( ) B: “处处蛙”采用以声衬静的写法,烘托出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和谐气氛。 C: “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 D: “敲”字用得精妙,再以“闲”字修饰,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此时内心的闲适与坦然。 |
9、 | 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学常识确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中孙悟空敌不过红孩儿的三昧真火,请来观音菩萨降妖,最后红孩儿被降服,做了善财童子。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东晋时期的诗歌305首。 C: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指代儿童,原因是古代儿童营养不良,头发就显得发黄而纤柔。同样,“总角”“弱冠”也指代童年。 D: 《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18年,小说通篇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叙述故事。 |
10、 | 选出句中划线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一项( ) A: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B: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C: 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D: 如今他们手里有部队从外地调来的优良麦种。 |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1 )请你根据对本诗的理解,为本诗拟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 2 )说说“东风无力百花残”中“残”字妙在何处。 ( 3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4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甲】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A: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故称布衣。 B: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九:九种(攻城的方法)。 C: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 D: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入侵。 ( 2 )下面各项中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挺剑而起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B: 虽杀臣,不能绝也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C: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子墨子九距之 D: 仓鹰击于殿上 子墨之闻,起于鲁 ( 3 )下列各项是对两则文言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甲】【乙】两文表现的都是面对强敌,要避免战争除了理直气壮、义正辞严、不畏强暴外,更重要的是艰苦的实践精神,只有把道义与实力结合,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B: 【甲】文“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根本原因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C: 【乙】文楚王“吾请无攻宋矣”是因为“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D: 【甲】【乙】两文从写作方法看都用了对比手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读后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谈“摆阔”
①一篇论摆阔、崇阔及效阔的文章说:“摆阔之风不足虑,崇阔之风不可刮,效阔之风为害最烈。”这一论断说对了三分之二,偏偏在要害的“摆阔”上出了毛病。因这“摆阔”不但自身实不足取,而且是“崇”、“效”二风之源。“摆阔”从不像搞核武器那样秘密进行,而是在光天化日之下、灯火辉煌之中、众目睽睽之所招摇过市,“崇阔”之风焉能不刮?“摆阔”又不像发疟疾,其状苦不堪言,而是飘飘欲仙乐不可支,焉能不诱发人们去“效”?“摆”风如绝,三风俱灭;“摆”风一起,三风俱烈,最足虑者就是三风中的首恶:“摆阔”。
②用公款“摆阔”,其危害自不待言,连参与者也自知理亏,当不在“不足虑”之列。那么自掏腰包而“摆阔”呢?该文说“无论摆到何种阔度,都听之任之可也”。此语大可商榷。
③对那些花几十万元玩一条狗,花1500元让外国按摩女洗一次脚,出35万元让厨师做一桌酒席,是不应“听之任之”的。因为这与用这些钱投资再生产、投资教育、救灾扶贫、赞助文体事业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后者造福社会有益于个人,前者呢?挥霍一空,付与流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④由于“摆阔”“崇阔”“效阔”之风骤起,而“崇”与“效”最终仍是落实在“摆”,你“摆”我“摆”,大“摆”特“摆”,“摆”的先决条件是有钱。竟相摆阔,就会诱导人们疯狂地“一切向钱看”,疯狂聚敛来的金钱又用来疯狂地“摆”,疯狂地挥霍一空之后,自然又得疯狂地去攫取。周而复始,焉有不损人害己、败家误国之理?
⑤有人说“摆阔”者皆是“劳动致富”,是“能挣会花”,我很怀疑此说。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极其艰苦的。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一掷千金,不是常人的心态。而钱如魔术师变扑克牌,捻指之间,铺天盖地滚滚而来,那钱不去“摆阔”也属罕见。“奢”者来钱必易,而劳动致富是不易的,同时,“劳动致富”者当属劳动人民的范畴,而劳动人民的本色就是勤俭。为何独在这些“摆阔”的人的身上却不见这一本色?
⑥有人说大款“摆阔”可以利流通,促生产,增税收,利国利民,这纯属天真的误解。“奢于身者,惠不及其亲”,将社会共同创造的物质精华,用外汇进口的高档名牌,集于一身消耗殆尽,对他人、于国家何利之有?有谁能从《红楼梦》中薛蟠的身上获益呢?
⑦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对人类的巨大贡献,有哪个“摆阔”的大款可比?可他说:“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生活,并且时常发觉自己占有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我们摆阔的的大款诸公有这样的感觉吗?
⑧“节俭则昌,淫佚则亡”——这一警钟应该长鸣。
舍南舍北皆春水
许冬林
①春雨潺潺时,总会想起从前,想起少年时候居住的老瓦屋,和房前房后的澹澹春水。
②“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诗里,难得一回小清新,说的似乎就是我从前的家。
③房前的那个大池塘,名叫许家塘。许家塘那边,是一片平阔田野,金黄的油菜花田和紫红的紫云英田错杂相间,辉煌壮阔。田野中间有水渠直通到许家塘,夜雨下起来,水渠里的水哗哗淌进许家塘里,一整个春夜,耳朵里都是扯不断的水声。
④那样的水声里,似乎能闻到油菜花的味道,紫云英花的味道,青草和野蒿的清气,泥土的潮气,蚯蚓翻身拱动爬出泥穴的腥味……一个人的嗅觉、味觉、视觉都被那样的水声喂养得特别粗壮发达。
⑤翌日晨起,推窗,许家塘的水面上漂满了油菜花的花瓣,还有零落的桃花、杏花。雨住了,水渠的淌水声渐渐小起来,只剩一口肥胖的大池塘,倒映着树影、花影、草垛的影子、天空的影子,还有塘埂上走动的人影和奔跑在后的小狗的影子。
⑥早晨上学,穿着胶靴,走过蜿蜒田埂,一路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流伴随左右。池塘,河沟,水渠,田畦之间的逼仄小沟,到处都在淌水。我的胶靴被春水洗得盈盈发亮,上面又粘了许多的落花,有油菜花、紫云英花、蒲公英花,还有婆婆纳的碎小蓝花。
⑦屋后是一条河,名叫长林河,袅袅婷婷地,迤逦走向长江。春日里,河水又满又绿。河边有一丛一丛的芦苇,或者是一丛一丛的菖蒲。柳树发芽,杨树发芽,榆树发芽,个个枝头都是毛茸茸的绿色。这些绿色倒映在河水里,河水就像被绿色酿酒一般酿了一遭,何止是春水碧于天!
⑧早晨,女人们在河边浣衣,棒槌的声音此起彼伏,在河水上回荡着,成为多声部的合唱。鸭子们拖家带口,终日在水上欢畅,脚掌划动,裁出一片片扇形的水纹,绵延不绝地荡开去。
⑨柳枝披拂里,探出牛的前半截身子,牛来河边喝水了。水是绿的,柳枝是绿的,褐色的水牛像是被无处不流淌的绿色给洇湿了身子,也是绿的了。
⑩黄昏,杜鹃鸟飞过林梢,且飞且鸣,长长的尾音震颤在河水之上,让人觉得,春天一直是唐诗里的那个春天,我们行走千年百年,还没走出过杜鹃的春啼里。杜鹃声里斜阳暮,斜阳也是旧时斜阳,一半在天上,一半在水里。
⑪到春暮,油菜花落了,桃花、杏花、梨花也落了,河边的野蔷薇花却开到好处。刚开的深红,开老了的粉红到淡白,深深浅浅的红花点缀在叶子已然茂盛的花架上。水里也有一架野蔷薇花,和岸上的同开同落。
⑫水底的水草隐隐约约有了消息,偶尔有机帆船经过,静静的水面像睡醒的婴孩,在摇篮里翻身,水底初生的水草也跟着水波摇摆着袅袅的身子。菱角秧浮出了水面,小小的,无风无波的时候,它们光亮的浅紫的嫩叶像是用丝线绣在绿缎子上。菱角叶子在水面上一日日地铺,平阔的河面一日日窄了,春天也一日日窄下去。
⑬夜里,闻着花香入睡,屋子西边一棵棠梨树正开花,花香随着夜气漫进窗子里,人就在这样潮润的花香里。想象窗外,白色的棠梨花纷纷扬扬,屋顶白了,河堤白了,房前房后的春水也白了。夜里做梦,常常梦见自己穿着胶靴站在河边的石板上,洗靴子上的软泥,还有粘在靴子上的花瓣。醒来,屋瓦上是平平仄仄的雨声。
⑭春天若论五行,一定是属水吧。水滋养出了万物生长,也滋养出了诗意绵长。
( 1 )结合全文,说说本文标题的妙处。写作:
请以“欣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