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益阳市朝阳国际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中阮氏三兄弟活不下去了,积极参与劫取生辰纲的行动,后来上了梁山;鲁智深本是军官,因为疾恶如仇,好打抱不平,与官府矛盾越来越深,被迫落草
B: 《鲁滨逊漂流记》中,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第一名赏给蓝丝线,第二名赏给红丝线,第三名赏给绿丝线。
C: 《阿长与(山海经)》中,被“我”称作“最为心爱的宝书”——《山海经》,是没有多少文化的阿长给“我”买的.
D: 孙悟空和铁扇公主、牛魔王斗智斗勇,在众神的帮助下,取得芭蕉扇,师徒顺利通过了火焰山
2、

给下面加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 斯怅 chóu
B: 须 yú 斑 lán
C: 笑 yàn 缱绻 qiǎnquǎn
D: 杂 rǒng 咄咄逼人duō
3、请你运用对联知识,为“两浙光风三月柳”选出下联( )
A: 齐家立业即文章
B: 争与友人戏落红
C: 四面湖山依几席
D: 千秋功业一楼书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 ④①③②⑤
B: ④③①②⑤
C: ④①②⑤③
D: ④②⑤③①
5、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班主任一宣布周末可以开晚会,班上立刻人声鼎沸
B: 这道数学题我使出浑身解数 , 终于解答出来了。
C: 他的篮球技术比我略胜一筹 , 所以总是赢不了我。
D: 我站在100米起跑线上特激动,发令枪还没响我就迫不及待地冲出去了。
6、下面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电影罗马假日里有一句台词:“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中国读书人也历来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愿望。当我们在现代城市的钢铁森林里徘徊迷茫时,不妨置身于万卷书中,可能会寻找到真正的自我。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7、

对下面几句诗的韵脚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A: 台、来
B: 哀、雨
C: 哀、台、来
D: 哀、台
8、

请选出下列选项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 )

A: 盛气凌人 暗然失色 不可名状 广袤无垠
B: 粗制烂造 诚惶诚恐 期期艾艾 翻来覆去
C: 冥思暇想 长吁短叹 环堵萧然 油光可鉴
D: 深恶痛疾 顾名思义 无可置疑 正襟危坐
9、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 《马说》韩愈唐代
B: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明代
C: 《组歌》纪伯伦英国
D: 《云南的歌会》沈从文现代
10、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也许是由于狭窄弯曲的加查峡谷把顺谷而上的印度洋暖湿气流断然截住,翻过布达拉山,放眼一望,景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村庄和小镇散落其间,到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东一堆西一堆的沙丘散布在宽阔的河谷里,如同一个个令人头疼却又无奈的脓包。

③很多村子里还保留了许多刷了白灰的土坯老房子,低矮而狭小,简洁而朴素,一如“西藏”在人心里的印象。

④一块块田地铺在河谷里,田埂上高大的柳树一排排纵横林立,为这些珍贵脆弱的耕地防风护沙。

⑤山上的灌木更少了,山坡上薄薄地覆盖着一层干黄的草皮。

⑥宗教建筑已经遍地皆是了,不经意间寺庙的鲜艳红墙就鹤立鸡群般从灰白、低矮的藏式民居里脱颖而出,以极大的反差显示出了自己地位的尊崇。

A: ⑤④②⑥①③
B: ②⑤④⑥①③
C: ②①③④⑤⑥
D: ⑤②④①③⑥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赏析
题 春 晚  

(宋)周敦颐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 1 )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 2 )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狼》,完成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行甚远________

野有麦场________

③其一坐于前________

④一狼其中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3 )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通过屠户“遇狼-----________御狼-----________”来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 4 )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①禽流感流俗地说,就是禽类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其传染源主要是鸡、鸭,人类在直接接触受H5N1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H5N1病毒后也可能会受到感染。此外,飞沫、呼吸道分泌物也能传播病毒。
②世界卫生组织说,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出现禽流感,这是前所未有的。禽流感在其中有些国家可能存在了数月。现在,政府对存在禽流感的承认姗姗来迟,让人感觉到了这种疾病传播之迅速。这仍然是一场危机,证明有必要加强兽医与人类健康专家之间的联系。
③候鸟有可能将禽流感病毒带到更远的地方,目前缺乏能像跟踪人类疾病那样临控动物疾病的有力机制,这些都进一步说明了这个世界的脆弱。世卫组织发言人迪克•汤普森说:“全球公共卫生网络在监控许多对人类造成影响的动物疾病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世界需要明白,第三世界国家的动物疾病与其利益息息相关。”
④虽然世卫组织研究一些动物疾病,但它并没有要求成员向其报告这些动物疾病的情况。“所以,我们只好依赖其他组织提供的信息”,比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世卫组织的兽医和流感专家克劳斯•施托尔说。
⑤专家们说,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改善对动物疾病的监控。这些措施包括改进实验室设施、降低诊断试验的费用以及在国际卫生组织之间分享更多的信息。
⑥虽然兽医是亚洲禽流感暴发调查小组必不可少的成员,但许多专家认为有必要让更多的兽医参与公共卫生事务。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兽医学院荣誉退休院长弗雷德里克•墨菲说,除此之外,医学院和兽医学院需要更多合作。专家们还敦促有关国家政府更为明智地看待隐瞒信息所带来的长期后果。如果及早发现并做出有效反应,本来可能控制禽流感的蔓延、减少经济损失,并使科学家们能确定传播病毒的动物。
⑦传染病的形成,需要合适的条件。但是精确的机制还很不清楚。世卫组织已开始研究建造水坝和其他环境因素可能怎样改变了鸟类的迁徙方式,并促进了禽流感的传播。世卫组织官员已借鉴消灭天花的技术,在感染地区周围给鸡接种防止禽流感的疫苗,但是这种疫苗对防止病毒传染给人的效果还不得而知。
⑧关于禽流感的记载最早是在一个多世纪前的意大利,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卫生官员一直没有跟踪禽流感在鸟类或人群中小规模暴发的机制。另一个未知数是,是什么导致H5N1变异成鸭子和其他候鸟致命性病毒,而较早的病毒株的危害却相对较小。施托尔说,这种病毒最近从鸭子、鹅、天鹅和火烈鸟等各种动物身上查出。
(节选自《参考消息》2004年2月6日)

( 1 )阅读文章,给“禽流感”下个准确的定义。

( 2 )怎样理解文章第③自然段中“缺乏能像跟踪人类疾病那样监控动物疾病的有力机制”一句的含义?

( 3 )专家们认为及时公布疫情信息的好处有哪些?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完成小题。
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 1 )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是指什么事?

( 2 )为什么斯科特五人到达极点时,“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

( 3 )画横线句子中讲“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该如何理解?表现了斯科特怎样的感情?

( 4 )文中加点的“这”指的是什么?

( 5 )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任务”?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原来,我也很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叙事要有真情实感。③字数不少于 600 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默落丶此釹孓”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