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来呀!”我最要好的朋友杰里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 B: 他问老人的儿子是干什么的,住在哪里? C: 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七八岁光景。 D: 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
2、 |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等待已久的春天终于来了,田圃里栽上了绿油油的秧苗,喑哑的小溪开始唱出清亮的歌声,鸟儿栖息在可喜的草丛间游戏,星星在天绒布似的天空中颤动。天地间都充满着新鲜的生机和欢愉的活力。 A: bǔ yīn xī chànB: pǔ ān xī zhàn C: pǔ yīn qī chàn D: bǔ ān qī zhàn |
3、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娉婷(pīnɡ) 恪守(kè) 自吹自擂(léi) 抽丝剥茧(bō) B: 允诺(yǔn) 箴言(jiān) 矫揉造作(jiǎo) 疲惫不堪(bèi) C: 冠冕(ɡuàn) 尴尬(gān) 扭捏作态(niē) 漠不关心(mò) D: 呢喃(ní) 解剖(pōu) 大发雷霆(tíng) 间不容发(jiàn) |
4、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技俩 重峦叠嶂 穷困缭倒 恰如其份 B: 陷阱 因地制宜 风雪载途 无动于衷 C: 瓦砾 草长莺飞 巧妙绝纶 日薄西山 D: 案牍 五彩斑谰 名符其实 周而复始 |
5、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B: “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 “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 “更护花”的“花”指青少年,此句表明自己要为培养下一代作出牺牲。 |
6、 | 选出下列选项中划线词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 ) A: 必以信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B: 环而攻之而不胜 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C: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 D: 达于汉阴 皆以美于徐公 |
7、 |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程度。 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③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 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 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 A: ①②③⑥④⑤ B: ①③⑥④⑤② C: ③①④②⑤⑥ D: ③⑥⑤①④② |
8、 | 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A: 妻子对酒驾的丈夫说:“你想死别带上我!”B: 小明为了阻止过道上乱停车的行为,贴出标语:乱停车则放气! C: 医院欢送康复病人的临别赠言:但愿您身体健康,哪怕我们的药生虫。 D: 李刚邀请赵明参加父亲的寿宴,赵明高兴地说:“祝家君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
9、 | 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小王对老师说:“老师,我的周末随笔,你一定要认真批改。” B: 李芳发短信给老同学:“杨敏,别来无恙吧!我们很想你,周末可否一聚?” C: 张明推开母亲递过来的衣服说:“烦死啦,我都这么大了,谁还要你照顾?” D: 小王一把拽住正准备闯红灯的老伯说:“你活得不耐烦了?真是为老不尊!” |
10、 |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句中的“脂粉”的修辞方法和含义是 ( )。 A: 借代,指为国民党反动派涂脂粉的人。B: 借喻,比喻国民党反动派的御用文人。 C: 借代,指国民党反动派的欺骗宣传。 D: 借喻,比喻国民党反动报刊上的欺骗宣传。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正公愿为良医 他日,有人谓公曰:“大丈夫之志于相,理则当然。良医之技,君何愿焉?无乃失于卑耶?”公曰:“嗟乎,岂为是哉。古人有云:‘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①。’且大丈夫之于学也,固欲遇神圣之君,得行其道。思天下匹夫匹妇有不被其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能及小大生民者,固惟相为然。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果能为良医也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中以保身长年。在下而能及小大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 (选自《能改斋漫录》) (注释)①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语出《老子》。就是说常常善于挽救人,因而才没有无用之人;常常善于物尽其用,因而也才没有无用之物。 (乙)王质独饯范文正公 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①,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②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③。 (选自《渑水燕谈录》,有删改) (注释)①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②扶病:抱病,带病。③缩颈:缩头,表示吃惊害怕。 (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①有人谓公曰________ ②且大丈夫之于学也________ ③固惟相为然________ ④朝廷方治朋党________ ( 2 )用 “/”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果 能 为 良 医 也 上 以 疗 君 亲 之 疾 下 以 救 贫 民 之 厄 中 以 保 身 长 年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 4 )王质称范仲淹“范公天下贤者”,请你结合甲文及《岳阳楼记》相关内容,说说范仲淹是否担得起“贤者”的赞誉。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美丽的邂逅
①我喜欢读书,喜欢到旧书摊淘书。
②那是一个深秋雨后的傍晚,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书屋里,我随意地在杂乱的旧书摊上翻寻着。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林清玄散文》跃入眼帘。我赶快把书抽出,店里的书可都是二手书,基本上都是单独一本。
③ 这本书是1996年1月第三次出版的,一幅抽象的图画连贯着封面和封底,黄色白色相间的扉页上录有林清玄先生的经典语句。句子左下方的页脚处,有几个竖写的蝇头小字:“慧藏书96.5.26”。整本书除了书脊上下两端有些微的破损,没折叠,没涂画,像新的一样。
④一个个或月光流泻、或雨打芭蕉的夜晚,我倚在床上,追随者林清玄先生的脚步,锦绣山河、风土人情、异国风光、人情冷暖、小人物的生存和命运……这一切充实、温暖和美丽着我的心灵。“一株草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有了亲自种的心血,就高贵起来。”“如果树是生命,果实就是它的心。”细细聆听先生的心灵独白,轻轻吟诵先生的絮语箴言,一脉温情和馨香弥漫了整个心田。这些篇章大部分是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结晶,十多年后被这个叫慧的女孩珍藏,女孩珍藏了十多年后变成了我枕边的读本。这也是我们的一种缘分吧,素未谋面的美丽邂逅。
⑤掩卷沉思,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
⑥都说字如其人,她是不是如她的字一样娟秀、精致和美丽?页脚签署的这个日子对于她有什么特别的纪念吗?我猜想:她必定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女孩,是一个碧玉闺秀,因为喜欢读书的女孩典雅、娴静。古时评判美女的一个标准就是诗词为心,兰心蕙质。我仿佛看见轻风微拂中,淡淡斜阳下,一个明眸善睐的少女沉醉于书卷中,不时浅浅地笑,融入时光深处。一个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书本上的人,除了纪念这个日子,说明书的出处和归属,更有一份喜爱和珍藏在内。这么多年,这本书还保持完好和整洁也说明她对这本书是多么的爱护和珍惜。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十年足以翻天覆地。但是,生活越来越富裕日子越来越美好的时候,她为什么忍心把喜爱的书遗弃?一起遗弃的可能还有别的书吧?是乔迁新居吗?如果乔迁新居也不差这一本书的方寸,对于一个喜爱读书的人来说,不管走多远,书籍都是不舍的伴侣,精神的家园。十多年的光阴,有多少的尘俗和烟雨,再靓丽的青春也难以抵抗岁月的侵蚀。这个叫慧的女孩也应该不再年轻了,曾经的梦想和追求也许被折断了翅膀,在生活的磨砺中,原本纯洁、满怀憧憬的心灵是不是随着网络快餐文化的盛行、社会的浮躁和功利,而变得越来越荒芜和浮躁?
⑦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个不起眼的书屋,一本写着藏书人名字却被遗弃的好书,一段人生和当今文学的现状,使我思绪万千:今天,有多少人还会静静地捧读一本书?有多少人还会孜孜以求三国水浒西游记和金陵十二钗?
⑧这时候,我耳畔想起来了温总理感人肺腑的声音:“读书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⑨那个深秋雨后的傍晚,一段美丽的邂逅,充实、温暖和美丽着一个个夜晚。但此刻,我甚至宁愿我没有得到这一本书,宁愿这本书一直珍藏在慧的书架慧的心中……
(作者:朱东锷有删改)
①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②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 1 )文章以《背影》为题,“背影”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五一前夕,给郑州圆方集团全体职工的回信中写道: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从一线医务人员到各个方面参与防控的人员,从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到生产防疫物资的工人,千千万万劳动群众在各自岗位上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汇聚起了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我们也深深的知道,为了战胜疫情,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无数人挺身而出,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当中有医护人员、党政干部、工作人员、志愿者……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