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 C: 4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预示着中国将开启文化和旅游新时代。诗和远方终于在一起了。 D: 通过《黑豹》这部电影,使我从服装、道具、场景、语言、仪式等方面全方位地感受了非洲文化。 |
2、 |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选项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端午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插柳、戴花等习俗。 B: 按照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纪年法来算,2018年是戊戌年,可以推断出明年就是己亥年。 C: 老王65岁才从单位退休,不过还是不断有人上门请他做事,但他总是笑着说说:“老啦,我只有敬谢不敏啦。” D: 老师提问:“今年农历四月份有哪些节气?”小莉回答:“小满和芒种。” |
3、 |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幅画原本已经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 , 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B: 甘肃祁连山重大生态污染事件历历在目 , 若还守不住这绿水青山,惩罚可从来不会缺席。 C: 纪律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叹为观止。 D: 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中那种对群众疾苦目空一切的现象基本消失了。 |
4、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功述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不用韵的,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B: 杨绛是著名作家,她的作品《老王》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 C: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我们初中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都选自这部作品集。 D: 法国作家都德在小说《最后一课》里塑造了韩麦尔先生这一爱国形象。 |
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虎妈猫爸》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热捧,其原因是因为剧中反映的孩子的教育问题很接地气。 B: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C: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互联网新技术的敏感,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 D: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普遍受到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
6、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霹雳 踌躇 烦燥 微不足道B: 鞠躬 孤孀 惶恐 穷愁潦倒 C: 取缔 荒僻 技俩 长途跋涉 D: 呆滞 寒噤 制栽 连声喏喏 |
7、 | 《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的体式是( ) A: 四言体 B: 五言体 C: 七言体 D: 杂言体 |
8、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这次语文考试,我们班不及格的人数总算减少了近一倍。 B: 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能否做出突出的成绩。 C: 一些不自觉的游客,将用过的垃圾随手扔在树林里、草丛中,给美丽的风景抹上不和谐的色彩。 D: 这种无纺布环保袋经过工艺处理后,具备了防水、易清洗、满足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的优势。 |
9、 |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城南旧事》的主人公英子是一个聪明、善良、敏感的小姑娘,经历了许多成长的变故后,她带着深深的痛苦和悲哀告别童年。 B: 老舍的《骆驼祥子》富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小说刻画了祥子这一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始终不向命运低头的平民形象。 C: 《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香菱在学诗过程中得到了薛宝钗的悉心指点,她学诗的经历告诉我们:学习要不耻下问,敢于质疑。 D: 《简·爱》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主人公简·爱虽然贫穷、低微、不美、矮小,但一直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 |
10、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半夜三更”指晚上三点至五。 B: 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社戏》《孔乙己》《故乡》都选自《呐喊》。 C: 《诗经》也称《诗三百》,共305篇,列为“五经”之一;风、雅、颂、賦、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D: “左迁”,即降职。古代尊右卑左,故将降职称为左迁。另外“谪、贬”也都表示降职。 |
阅读下面古词,完成各题。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春光好。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 1 )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全词皆写春光,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下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B: “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写出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的景象。 C: “笋迸苔钱嫩绿”的意思是春雨之后新笋从点点如钱的绿苔地中迸发出来。 D: 词的下片后两句描绘了早春园林夕照的美景。 ( 2 )下列对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词写景状物色彩鲜明,花团锦簇,柳丝夕阳,构成了一幅幅天然的画卷。 B: 词的上片“得意”和“竞”等词语通过拟人手法浓墨重彩地表现出了热闹的春意。 C: “花偎雪坞浓香”与“笋迸苔钱嫩绿”对仗,景致互相映衬,香色尽现。 D: 这首词托物言志,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7题。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 [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三]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四]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 1 )与“母子相视而笑”中的“相”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B: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C: 儿童相见不相识 D: 相形见绌 ( 2 )与“马之千里者”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居庙堂之高 B: 时人莫之许也 C: 孔子云:何陋之有 D: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陈太丘与友期行 ________ ⑵苔痕上阶绿 ________ ⑶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________ ⑷岂直五百里哉 ________ ( 4 )请写出你学过的初中文言文中与“相委而去”中的“委”意思相同的一个句子来。( 5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丝竹”与“案牍”各指什么?( 6 )下面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陈太丘与元方的父亲是好朋友,他们相约到遥远的地方去;结果陈太丘不守约迟到了,元方的父亲就离去。这件事怨陈太丘。B: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写的一篇小品文,写于被贬黄州期间。文章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表现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C: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是说院子里满地都是澄澈的水,仔细一看,原来真是水,而且水里面藻、荇交错,相映成趣。 D: 《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最后一句话是说,孔子认为:刘禹锡的房子一点也不简陋,因为刘禹锡道德品质高尚。 ( 7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 ⑵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________ |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yì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qí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 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要求书写整洁、工整、美观在广mào________的高原上,一颗直挺秀qí________的树,直向蓝天,虬枝旁yì________斜出,造型奇异,叫人叹为观止,让本已恹恹欲睡而带倦dài________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
( 2 )作者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其作用是什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工夫常负无心人
“工夫不负有心人”,几乎成了公认的真理。不知有多少文人做到“功到垂成”、“攻不十,不易器”。其实,对于古人这句话,只谈“工夫”,不谈“有心”,只谈了真理的一半,人世间,“工夫常负无心人”的事比“工夫不负有心人”的事,甚至还要多。
“工夫”重要,“有心”、“无心”更重要。传说车和船都是黄帝发明的。我们的这位老祖宗,看见有一种叫“浮蓬”的草,秋后干枯以后,风一吹,在地上滚来滚去,于是发明了车;看见枯木在水面上漂,于是发明了船,而看到浮蓬滚来滚去,看到枯木漂到水上的,何止黄帝一人?为什么发明车船的“专利”属于黄帝?关键就是黄帝是个“有心”人,有人说,黄帝是人民群众的象征,发明车船的是人民群众,即便如此,人民群众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也是那些有心的人。
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牛顿是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奠基人,牛顿小时候躺在苹果树下,看见苹果掉下来,于是提出疑问:“苹果为什么落到地上,不向天空飞去呢?”多么简单的问题,看到这种现象,并非牛顿始,为什么别人没有提出这样的问题,看来别人都没有像牛顿那样是个有心人。
被人称为药圣的李时珍,怎么写出了《本草纲目》这部伟大著作?一因为他是个祖传医生,从父亲手里接过药箱,二因为他是有心人。他看到有个同行给一个癫狂病人开了一服药,其中有一味叫“防葵”,病人吃了很快就死了。另一个同行给身体虚弱的病人用了一味补药叫“黄精”,病人也死了,按古书记载,这些药本来都是不错的,李时珍经过研究,发现人们把防葵和狼毒,黄精和钩吻弄混了,而狼毒和钩吻都是极毒的药,于是决定修订药典。那两位用药致人死命的同行都没有想到这点。看来他俩都不像李时珍那样有心。
“工夫常负无心人”,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吧!这样或许可以减少一些劳民伤财的无效劳动,或许可以使我们的科学家、发明家成倍成倍地增加起来。每个人都应该问自己:是不是有心人?
作文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
(1)因为有爱,所以感动; 因为感动,懂得了感恩。亲爱的同学,你在生活中曾有过这样的感动吗?如果你曾感动于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声祝福、一句劝勉,如果你曾感动于一抹曙光、一片绿叶、一颗露珠、一泓清泉,如果你曾感动于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落红护花、落叶归根,那么请拿起你的笔,去记录你的情感历程,用你的智慧,去品味多彩的生活,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生活中的美。
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2)题目:题目:《美丽而心酸的记忆》
要求:写一篇记叙文,要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