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平凉市第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在下面句子括号里,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它( )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 )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馨香。

A: 因为 所以
B: 只有 然而
C: 只要 但是
D: 虽然 却
2、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一项是( )
A: 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
B: 展刚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C: 王嫂挑选香蕉,不满意,转身离开,老板忿忿地说:“挑那么久,又不买,神经病。”
D: 学生在考场紧张等待考试,代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 讨厌、担心、增加、出现,这四个词词性相同。
C: 垂问、家父、寒舍、愚见,这四个都属于谦辞。
D: 愉快-快乐,热忱-热情,觉察-察觉,疲倦不堪-疲惫不堪,这四组词都是同义词。
4、

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B: 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C: 相安无事: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事可做。
D: 比比皆是:到处都是。
5、

下列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愿望”、“冷静”、“浏览”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动词。
B: “美丽的大自然,万物鼎盛。”这句话中的“美丽”和“鼎盛”是褒义词。
C: “喜悦”、“直爽”、“轻捷”是一组近义词,都是形容高兴、快乐的样子。
D: “《音乐之声》的女主角玛丽亚温柔得像绵羊一样。”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6、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 面对着太湖美丽的风景,清风吹来,让人觉得心旷神怡。
C: 我的班主任是一个待人亲切、和蔼、慈善的好教师,对我们总是悉心照顾、吹毛求疵
D: 李可染是中国著名的画家,其山水画成就最高,每一幅画作都栩栩如生
7、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棵大树,依然挺立着,烈日烧灼着它,干渴折磨着它,然而它没有倒下,它坚韧而顽强地活着。(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这棵大树所经受的种种磨难,表现了它的坚韧和顽强。)
B: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岳阳楼记》《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四篇文言诗文标题中的“书”“记”“说”“序”都属于古代文体。
C: 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D: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我们所学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是其中的几篇。
8、下列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面对恶贯满盈的诈骗团伙,警官老王义愤填膺,可以说气冲斗牛
B: 她从小性格孤僻,自从参加学生社团以后,渐渐变得豁然开朗了。
C: 阆中七里新区城市建设迅速发展,短短几年的时间,一条条街道鳞次栉比
D: 小明的爸爸一边看电视,一边生闷气,是郭德纲、于谦表演的相声让他忍俊不禁
9、下列对文章内容、主旨及写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首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再由“人和”进一步推演,指出“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只靠“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从正面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
B: 《周亚夫军细柳》主要记叙汉文帝到周亚夫的细柳营慰问军士的事,用对比、衬托的写法,刻画出了周亚夫治军严明、令出如山的性格特点。
C: 《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用对比手法,描写了愚公和智叟两个主要人物的言行。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D: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篇一连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生于忧患的事例,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体现了孟子散文汪洋恣肆的语言风格。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猜读,指在读书的过程中,根据已知的内容,推测未知的内容。比照原文,先前的猜想也许对,也许不完全对,也许完全不对,都没有关系。
B: 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被称为“诗圣”。
C: 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标题,是新闻事实的浓缩。打开报纸,要看什么,先看什么,取决于标题。
D: 王羲之《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题目。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1 )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写中秋之夜苏轼把酒问天,流露出作者对宇宙人生的疑惑,而且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也更加深了一层,竟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
B: 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和矛盾,下片写中秋对月思人,怀念手足兄弟,因而心情极为抑郁不平。
C: 下片起笔的月色描写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入世情怀,由“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问转入抒发怀人之情,表面上对月有怨,实际写与亲人不得团圆的惆怅。
D: 全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并述,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语言如行云流水,想象生动丰富,意境旷远美妙。
( 2 )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

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略无阙处

②沿阻绝

王命急宣

④属凄异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3 )“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表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奶奶的粽子

韩逸萌

①“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的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②奶奶的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绒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会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

③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携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④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慵懒地倚着,像是饮了一夜的佳酿,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恋。

⑤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撮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却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⑥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扒在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凉在盘里。我轻轻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的,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个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绿,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的甜糯,我不爱吃红枣,奶奶用筷子轻轻划出,只留下那被枣浸得微红甜香的米。奶奶说小孩儿吃了肚胀,便用那粗粗硬硬的手轻轻揉着我吃得圆滚滚的肚子……

⑦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裹着错落搭开的三层粽叶。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⑧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 1 )本文围绕着“奶奶的粽子”这个线索,作者依次写了________、奶奶包粽子的灵活、________、我睡醒后吃粽子和________。
( 2 )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联系语境,揣摩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轻轻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的。

②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

( 3 )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为什么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些春天

段琳

①有一年的春天,我因为脊椎侧弯没有得到完全矫正,再加上长时间久坐,经常腰背疼得坐立难安。因别人介绍认识了家在重机厂的李医生,便下定决心好好治疗。每天下了班就开车到重机厂李医生家。刚好是三月,风暖起来,花开成片,如同有人在制作酒颜料一般,醉人的酒红,少女明艳的桃红婴儿般纯净的粉白,这边染一块,那边染一块。

②到李医生家,要经过农大门口一条笔直的路,两旁种满重瓣晚楼。这个时节,花团锦簇,触目惊心。一直以来,我总是回避从这里经过,农大总是提醒我心里的痛,让我想起弟弟,想起他在这里生活的岁月。

③我的弟弟,曾在这里学习,后来,他得了癌症,发现时是晚期,治疗了半年多,还是离开了。弟弟开始治疗也是在三月,爸爸的朋友在医院对面有一间小房子,弟弟暂时住在这里,我每天下了班过去。

④弟弟每天接受治疗,结束了便到房子里体息。同龄人比较少,大概他也比较无聊。姑妈说每次我来的时候,是弟弟一天里话最多的时候。我们说了什么呢?我总是回想起一个场景,我衣服上连接珠片的线断了,便寻针来,一颗一颗重新钉上去,弟弟在一旁坐着,看两眼电视里的新闻,又看看我,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说说新闻,说说近期上映什么电影,哪部美剧值得追。珠片很多,我钉一会儿脖子就酸了,要伸直一下脖子,再低头接着钉。那时候他还不知道自己的病情,我们也都在假装正常,心里怀着莫大的期望。那个春天里,风很大,有些夜晚我们出去散步,顺城附近的街道,来来走了很多遍。有时候他走在我前面,风里的他看起来瘦了好多。

⑤那时的我,没有经历过太多生老病死,总以为亲人不会离去,他们会一直在那个固定的地方,即使我们跑再远,也总是会相见。所以我才那么恨自己,恨自己不够珍措,恨自己做得不够好。

⑥又是一年的春天,一个与平时无异的晚上,接到公公电话,说外婆去世了。他说我现在去处理。你先不要告诉妈妈(我的婆婆)。挂了电话,我呆立许久。那个最最和善的老人家,居然就去世了。

⑦外婆以前是幼儿园老师,退休多年,因为老伴儿早些年生病去世了,自己一个人在老房子里生活。我很喜欢她,她说话柔和,衣着整洁,每次见面都笑眯眯地和我说话。

⑧前一周我们去看她时,她刚刚出院不久。在她清净整洁的小院子里,看到她正在恢复,脸上的浮肿消退多了。待了几分钟,她说别在家里待着了去看看花吧。花开得正好。确实是的,海棠爆满枝头,微风吹过,片片花瓣翩跹而下。重瓣晚樱云蒸霞蔚。

⑨才隔一个星期,居然老人家就去世了。美丽烂漫的春天,从来就是存在着衰败和消亡。婆婆身体不太好,才做完手术不久,家人觉得她身体虚弱,不能到墓园这些地方,便决定瞒着地。那是对于我来说最煎熬的几天,面对帮我带孩子的婆婆,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周末,为了方便公公过去帮忙料理外婆的后事,我带着孩子,让婆婆和我一起去公园玩。公园里的樱花开得像海水一样蔓延开来,孩子无忧无虑地在花树下奔跑,婆婆在好几个景致好的地方热心地说要帮我照相。我都推说人太多了,不照了。在明亮刺眼的春天阳光中,内心悲恸又心疼。

⑩眼前这个人,虽然是我的长辈,却跟我一样,成了一个没有妈妈的人了,孤独无依。

⑪初到李医生家,似乎时光倒流二十年,回到了很早以前的场景。重机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是非常显赫的单位。李医生虽然有家传正骨复位治疗的技艺,但他觉得太耗力气,不如工厂的工作整洁体面有保障。后来工厂闭,李医生下岗,他开始钻研家传的技艺医治伤者。

⑫医生夫人爱说话,经常跟我聊来他们这里治病的人。据说有一个我一样,工作经常加班到凌晨,颈椎问题一样严重,过度透自己的身体,后来辞职了,现在生活得轻松,人也比以往更年轻。还有一个女病人,我没见过的。医生夫人说,媳妇来治病,老公每天都陪着来,你说好不好玩?我看着去哪儿都会一起去的医生两口子,只是笑笑。如影随形,只是习惯。

⑬医生家的作息很规律,每天准点吃饭,中午和晚饭后有两次散步,下午四点一般要去街子买些小菜。吃饭是大事,医生夫人总说,早上起来,必然把早点煮了吃了,才能安心千别的事情,一天活三顿饭,感觉这三顿饭准备好,吃完,再收拾洗净,一天的时光,居然就过去了。本来是治疗脊椎的,但慢慢知道对自己的身体要善待,并且从一种重复和规律中,那些不可触碰的疼痛记忆慢慢平静。

⑭那些花,我渐渐敢好好欣赏它们了。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俄而雪骤________

②撒盐空中差可________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 3 )文中的谢太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4 )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最后写“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5 )根据选文内容,按序号完成填空。

与“春天”有关的事

“我”的情感

弟弟患病去世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内心悲恸

去医生家疗伤

③________


( 6 )本文多次写到春天的花,试分析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

刚好是三月,风暖起来,花开成片,如同有人在制作酒料一般,醉人的酒红,少女明艳的桃红,婴儿般纯净的粉白,这边染一块,那边染一块。

( 7 )第④段画线句子反映了“我”怎样的心理状态?
( 8 )赏析第⑨段画线的句子。
( 9 )谈谈你对“那些花,我渐渐敢好好欣赏它们了”这句话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纪念册是为了纪念人、事物或事情而制作的书册。它是岁月的写真,是记忆的回顾,也是情感的酝酿天地……

请以“纪念册”为题,写一篇字数不少于 500 的文章。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②自选文体。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泪、无休止”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