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 A: 母亲的目光是从冬的缝隙里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他,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幸福就这样油然而生。B: 长不盈寸的桃核在王叔远的刻刀下成了“大苏泛赤壁”的轻舟,真可谓一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C: 从他的相貌看来,应该是北方人,流落到这南方热带的街头,连最燠热的夏天都穿着家乡的厚衣,使人叹为观止。 D: 张爱玲是芸芸众生里的一个“临水照花人”,也想求个现世安稳,却站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粉黛春秋里的一个传奇。 |
2、 |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将“发挥”改成“发扬”) B: 语文课程应着重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将“增加”改为“培养”) C: 宋词或许可能是一杯谁喝谁醉的美酒。(删掉“或许”或“可能”) D: 为了迎接建国七十周年,学校决定举办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征文。(在“征文”后加“活动”) |
3、 |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几年,南宁在城市路网完善、缓解交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果可歌可泣。 B: 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文化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C: “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在我们航天发展史上留下了刻骨铭心的一笔。 D: 在利益的驱使下,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
4、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 A: 《马说》的体裁是一种文体“说”,它一般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B: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运用了散文句式直抒心中郁结,突出诗人忧愁的诗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C: 《陋室铭》题目中的“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不用韵的。 D: 《天净沙.秋思》中诗人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写出了九种景物,营造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意境。 |
5、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动物的游戏行为是如此复杂的行为,甚至要给这种游戏行为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也很不容易。 B: 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 C: 今年暑假,我市将举办第12届中学生运动会,我校参加这届运动会的20名男运动员和16名女运动员,均是班级和年级选拔出来的优秀选手组成。 D: 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
6、 |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B: ④②③①⑤ C: ③①②⑤④ D: ④①②⑤③ |
7、 | 仿效填入下列段落中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人类需要阅读,无论时代发展到什么地步,生活多么富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 ①更重要的是,要把读书的所思所想整理成文字,才能真正地把读过的书变成自己的。 ②很久之后,当你再次捧起那些读过的书,没有什么比读书笔记更重拾当时的心情,更能看到自己思想的变化。 ③对青年人而言,“清茶一杯,手捧一卷”,读的书越多,才越能不被外界所扰,才越能比别人走得更远。 ④正所谓“一只沙漏里细沙流完,是一段时间。一炷馨香袅袅烧完,是一段时间。一盏清茶从热到凉,是一段时间。” A: ③①②④B: ①③④② C: ②③④① D: ④②③① |
8、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听了郎朗精彩的钢琴独奏曲《黄河》后,大家都叹为观止。 B: 作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C: 市民秩序井然地上下公交车,这已成为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D: 雷锋是家喻户晓的楷模,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部电视剧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势如破竹 , 解放军乘胜追击,最终解放海南岛的故事。B: 经过四年的紧张建设,哈尔滨地铁一号线将于今年下半年豁然贯通 , 哈尔滨人几十年的地铁梦终于即将实现。 C: 腾讯公司首次公开拍卖QQ号,市民对此莫衷一是 ,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爱心之举,有人则认为它有商业炒作的嫌疑。 D: 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 |
10、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稻浪的翻滚,谷粒的沉实,稻香的弥曼,色彩的金黄,都是她特别留心的细节。 B: “求实存真”四个大字也同时镌刻在了董保存的心上。他醒悟到,长征中的真实细节,还有许多未被挖掘出来。 C: 创造与毁灭、新生与死亡,一条浩荡大河,将这个单纯的哲学命题演译了千年。 D: 水面倒映着的,是一张枯槁的面孔,额骨高凸,皮肤松驰,眼眶深陷,眼里没有一丝光彩,只有呆滞、笨拙和麻木。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夜过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1 )诗歌的前两句写的什么季节?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2 )“闲敲棋落灯花”中的“敲”字用得好,请简述理由。 |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一)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甚,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抬然不动,椒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汜》) (二) 青漠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晚岚①;比之含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②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③;至寒至腴,可拊④可餐。 (节选自袁中道《游青溪记》) 【注】①岚:林中雾气。②箨(tuò):竹笋皮,笋壳。③纨:白色的丝绢。④拊(fǔ):抚摩。 ( 1 )解释下面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________ ②斗折蛇行 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3 )在语段(一)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 4 )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后面小题。
“情绪污染”也是病
所谓“情绪污染”,是指一个人的坏心情影响了几个人的好心情。其实,家庭中的“情绪污染”尤其值得注意。其明显特征,一是“患病的多”:因孩子生气,因家务生气,因性格不合生气,因在外面不顺心生气,回家拿老婆孩子生气等等。总之,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可以生气。有人研究认为,家庭气氛如果长期压抑、沉闷,很容易使人神经系统紊乱,免疫能力下降,患病机率升高。正所谓“情绪致病”。“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凡患情感失调的人,发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倍。因而发出了‘生气等于自杀’的警告。”
防止“情绪污染”,主要还是加强品格和心情修养。人心情愉悦,就能分泌更多的内啡肽,使人精神快乐,健康长寿。反之,则会减少这种物质的分泌,使人抑郁寡欢,加速老化。某刊曾登载如下相处金言:“为小事争吵是愚蠢,为大事争吵是无能。做你该干的事,不做无谓的精神消耗。”其次,要善于克制与忍让。不少大腕、政治家都不断警示自己要“制怒”,要“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作为普通百姓,更应该“有话好好说”,有事商量着办,切不可动辄争吵、斗气、自家相残。再次,要审视自己,多加交流。人无完人,谁都有毛病。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夫妻之间,多交流,多沟通,及时了解对方的意见、看法和心理需求。寻找共同点,扩大共同点,共同构建欢愉和谐的家庭气氛。
此外,还有扩大宽容,多点幽默。所谓宽容,即互谅互让。幽默不仅体现宽容,而且富有趣味和启示,能调节情绪,宽松气氛,使人步入和谐,感受更为从容乐观的思想境界。有所悟之人曾造出如下箴言:“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性情乐观的人,记住.自己所能干的就是给身边的人带来轻松和愉快。”
一起做读书种子
向贤彪
①“读书种子”一词的“发明权”,当属黄庭坚。他在《山谷别集》中说:“四民皆当世业,士大夫家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名世矣。”
②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可以说正是读书人的自我期许。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渊明,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再到“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的杨万里,无不是“读书种子”的精彩写照。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所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重视学习、重视诗书,千百年来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禀赋。
③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彭德怀带兵打仗“横刀立马”,平时非常注重抓学习,而且还经常督促身边工作人员养成读书习惯。他常用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故事激励大家,乐于把自己收藏的书拿出来共享。为了检查大家是否认真读过了,他用饭粒把书中的页码粘起来,如果发现有人读书做样子,没有把粘饭粒的书页打开,他就会提出严厉的批评。在彭德怀关心督促下,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都养成了读书习惯,以至终身受益。
④“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馀把笔痕”。植物种子是有形的,延续繁衍,生生不息;读书种子则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不知不觉中变化气质、增长才干,承接弘扬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正因为这样,文明薪火不断发扬光大。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推文治、下重文教,造就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于是就有了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说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做一粒“读书种子”,静下心来读一点书、做一点学问,因为其中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对时代潮流的引领。今天我们提倡有质量有分量的阅读,注重阅读率的同时更加重视“阅读力”,正需要像“读书种子”一样痴迷知识学问之中。
⑤“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研究植物种子的钟扬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在科学上敢于“奇思妙想”,在被认为无法种植红树林的上海滩涂中栽种成功。钟扬的故事向我们所展示的,不只是知识的力量,更有实践的力量、创新的力量,赋予“读书种子”以新内涵。世人常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必须与实践结合,使之变成能力或本领之后,才能产生力量。“读书种子”与实践“沃土”的紧密结合,必能孕育壮苗、结出硕果。
⑥阅读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力量。今天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并不是为了满足“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功利心,缓解“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紧张感。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少一点对物欲的追求,多一点对知识的渴求;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多挤一点时间读书;少一点人云亦云的跟风,多一点独立思考的精神,人生境界就能达到崭新高度,活出不一样的精彩自我。
——摘自《人民网》
( 1 )为什么要做“读书种子”?联系全文概括作答。情境作文。
围绕下列三个情境要素,发挥联想和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节日 我 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