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古诗阅读】 B: 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 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 尾联“风霜”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
2、 | 选出下列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 A: 一般人都有很隐秘的“心理缺陷”——害怕见大人物。见了大人物就手足无措,张牙舞爪 , 甚至还要浑身发抖。B: 家长对孩子们的关心真是处心积虑、无微不至。 C: 她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将里面的百元大钞捏取出来,塞到衣服布袋里,然后将信件递给他。 D: 他是日常生活里一个声名显赫的小人物,在他身上,却拥有着许多熠熠生辉的可贵品质。 |
3、 |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不能单靠家庭孤军奋战来完成。B: 明天班长就要转学了,弥留之际他给我们每个人都写了留言。 C: 听小华喊他的外号,他恼羞成怒 , 打了小华一耳光。 D: 2012年3月“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后,全国食品药品执法人员恪尽职守 , 筑牢饮食用药安全防线。 |
4、 | 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述中国魏晋士大夫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由南朝宋刘义庆召集门下食客共同编撰。 B: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舍予,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骆驼样子》、《背影》、《踪迹》。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和《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集》等。 D: 《动物笑谈》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作者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康拉德·劳伦兹。 |
5、 | 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 烂漫(màn) 绯红(fēi ) 发髻(jì) 芋梗汤(yú)B: 挟着(xié) 寒颤(chàn) 扒手(pā) 解剖(pāo) C: 诘责(jié) 长髯(rán) 宽恕(shù) 黝黑(yŏu) D: 禁锢(gù) 酒肆(sì) 锃亮(zēng) 叱咄(cī) |
6、 | 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神弗福也 B: 公将鼓之 C: 下视其辙 D: 虽不能察,必以情 |
7、 | 对“远远的街灯明了”中的“街灯”和“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中的“街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个“街灯”的含义不一样,前者指理想中的“街灯”,后者指现实中的“街灯”。 B: 两个“街灯”的含义不一样,前者指人间现实生活中的“街灯”,后者指想象中的、理想中的“街灯”。 C: 两个“街灯”同中有异,既指现实中的“街灯”,又指理想中的“街灯”。 D: 两个“街灯”的含义相同,都指现实中的“街灯”。 |
8、 | 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________,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________。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________,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________。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 ①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②可以改编成散文 ③悠闲而又充满诗意 ④可以改编成小说 A: ②①④③B: ②④①③ C: ④②③① D: ②④③① |
9、 | 下列对本单元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作者却给予极高的评价。B: 《最苦与最乐》一文以设问开头,引出 “最苦的事”,使人思考。 C: 《论语》十二章,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属于语录体散文。 D: 《爱莲说》的作者是唐代的哲学家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 |
10、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由于安倍政府对历史的严重歪曲,使日本和东亚各国的关系不断恶化B: 只要你悉心品读汉字,认读汉字,就会发现它的神奇之处 C: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D: 心理学家认为,让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水平 |
诗歌赏析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郑玄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①,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著②泥中。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③?”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④。”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旨:意思。②曳著:拉到。③胡为乎泥中:为什么在泥水中。语见《诗经·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④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我要去诉说心中的怨苦,正遇到他大发雷霆。语见《诗经·柏舟》:“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薄言,发语词。愬:诉说。 ( 1 )下列选项中画线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 郑玄家奴婢皆读书/皆若空游无所依 B: 尝使一婢/吾尝求古仁人之心 C: 不称旨/交口称赞 D: 复有一婢来/复前行,欲穷其林 ( 2 )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将 挞 之 方 自 陈 说 玄 怒 使 人 曳著 泥 中 ( 3 )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不学《诗经》,连说话也不会。选文是如何体现孔子这句话的? |
绣眼与芙蓉
赵丽宏
①曾经养过两只鸟,一只绣眼,一只芙蓉。
②绣眼体型很小,通体翠绿的羽毛,嫩黄的胸脯,黑色的小嘴,它黑色的眼睛被一圈白色包围着,像戴着一副秀气的眼镜,绣眼之名便由此而得。绣眼是江南的名鸟,据说无法人工哺育,一般都是从野地捕来笼养。它的动作极其灵敏,虽在小小的笼子里,上下飞跃时却快如闪电。它的叫声并不大,但却奇特,就像从树林中远远传来群乌的齐鸣,回旋起伏,变化万端,妙不可言。
③那只芙蓉是橘黄色的,毛色很鲜艳,头顶隆起一簇红色的绒毛,黑眼睛,黄嘴,黄爪,模样很清秀。它的呜叫婉转多变,如银铃在风中颤动,也如美声女高音,清泠百啭。晴朗的早晨,它的鸣唱就像一丝丝一缕缕阳光在空气中飘动。
④两只鸟笼,并排挂在阳台上。绣眼和芙蓉能相互看见,却无法站在一起。它们用不同的呜叫打着招呼,两种声音,韵律不同,调门儿也不一样,很难融合成一体,只能各唱各的曲调。它们似乎达成了默契,一只鸣唱时,另一只便静静地站在那里倾听。
⑤在鸟儿的欢唱中,日子不觉也欢快起来。
⑥一次在为芙蓉加食后我忘记了关笼门,发现时已是一个多小时以后,想那笼子可能已经空了。却没想到,芙蓉依然在笼中欢快地高歌,全然无视洞开的笼门。更没想到的是,从此以后,绣眼的鸣唱声却莫名其妙地消失了。阳台上只剩下芙蓉的独唱,时而高亢,时而低沉。
⑦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芙蓉的叫声似乎有了变化,它一改从前那种清亮高亢的音调,声音变得轻幽飘忽起来。那旋律,分明有点像绣眼的鸣啼。莫非是芙蓉在模仿绣眼的歌声来引导它重新开口?然而绣眼不为所动,依然保持着沉默。芙蓉执着地独自鸣唱着,而且唱得越来越像绣眼的声音。而绣眼不仅停止了鸣叫,也停止了那闪电般的上下飞跃。它只是瞪大了眼睛默默地立在那里,仿佛在回忆,在思考。它是在回想自己昔日的歌声,还是在回忆那遥远的自由时光?我感到困惑。
⑧日子一天天过去,芙蓉照旧每天欢歌,已多日无语的绣眼显得更落寞了,它整日在笼中一声不吭,常常一动不动地呆立在横杆上。一天下午,我从外面回来,刚进门,就听见阳台上传来很热闹的鸟叫声,那是绣眼的鸣唱,但比它原先的叫声要响亮得多,也丰富得多。我感到惊奇,绣眼重新开口,竟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走近阳台一看,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鸟笼外,来了另一只绣眼。笼中的绣眼在飞舞呜叫,笼外的绣眼围着笼子飞舞,不时停落在鸟笼上。,那只自由的野绣眼,翠绿色的羽毛要鲜亮得多,相比之下,在笼里的绣眼毛色显得黯淡无光。不过此刻它一改前些日子的颓丧,变得异常活泼。两只绣眼,面对面上下飞蹿,呜叫声激动而急切,仿佛在哀哀地互相倾诉,在快乐地互相询问。
⑨那两只绣眼此刻的情状,让我看到了“欢呼雀跃”是怎样一种生动的景象。这情景深深震撼了我:从野地捕来笼养的小鸟,无奈地进入人类的鸟笼,痛苦地做了人类的囚徒。绣眼的重新开口,应该是对自由的呼唤吧。想到这里,我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去,还没碰到鸟笼,就惊飞了笼外那只野绣眼。我打开笼门,再退回到屋里。笼里那只绣眼对着打开的笼门迟疑了片刻,便一蹦两跳,飞出了鸟笼,它拍拍翅膀,飞过楼下的花坛,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⑩它一定是飞到了那个郁郁葱葱的鸟的世界。这样想着,内心不觉欣慰起来。
(有删改)
( 1 )请用文中词语,将“我”的情感变化补充完整。欢快→________→惊奇→震撼→________
( 2 )文章着重写了“绣眼”情绪变化的三个阶段,请分别加以概括。①它整日在笼中一声不吭,常常一动不动地呆立在横杆上。(从描写角度)
②不过此刻它一改前些日子的颓丧,要得异常活泼。(从修辞角度)
( 4 )第⑨段中“这情景深深震撼了我:从野地捕来笼养的小鸟,无奈地进入人类的鸟笼,痛苦地做了人类的囚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 1 )选段对老王生活和品质两方面的表现,可以用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字概括。①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镶嵌”一词原意是什么?此处有何表达效果?)
②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 , 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我”为什么这么说?)
( 4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数不完。”有限的鸡蛋却数不完,你能说出其中的含义吗?作文:
请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1)阅读这则材料:一个小女孩趴在自己卧室的窗台上,她看见邻居正在埋葬一条小狗。这条小狗很可爱,小女孩平时常和它嬉戏。看见小狗悲惨地死去,小女孩不禁泪流满面,悲痛不已。她的祖父见状,便把她带到另一个房间,打开另一扇窗。从这个窗口望去,那是一个阳光灿烂、鸟语花香的玫瑰园。小女孩的愁云为之一扫而空,心情顿时开朗起来。老人慈祥地对她说:“孩子,你开错了窗。”
请以“打开另一扇窗”为题写一篇文章。
(2)请以“听听那 的声音 ”为题,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