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泰和三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多年勤奋工作,不孚众望 , 被选为楷模。
B: 标点很重要,写文章怎么可以文不加点
C: 各领域那些成就非凡的人具有创造力是不言而喻的,其实只要肯努力,任何人都可以拥有创造力。
D: 伊斯兰极端组织成员在叙利亚等地制造了很多恐怖事件,在当地平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痛。
2、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谢(diāo) 洗(tiáo) 踌(chú) 旁斜出(yì)
B: 味(xìng) 见(hǎn) 擦(sì) 无边无(yín)
C: 唐(tuí) 牛(dú) 栏(zhà) 情于中(yù)
D: 临(bīnɡ) 蹒(shān) 时(zàn) 井然有(zhì)
3、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①父亲老实厚道______________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②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___________,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

A: 忍气吞声 莫名其妙
B: 低眉顺眼 不知所云
C: 低眉顺眼 莫名其妙
D: 忍气吞声 不知所云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松驰 慰藉 天然气 崭露头角 记忆犹新
B: 馈赠 涣散 座谈会 食不果腹 源远流长
C: 精湛 遨游 俯卧撑 谈笑风声 通宵达旦
D: 彰显 闲暇 水笼头 耳熟能详 真知灼见
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狂望自大 根深蒂固 犁民百姓
B: 袖手旁观 谢斯底里 开卷有意
C: 咬文嚼字 十拿九稳 不求甚解
D: 怀古伤今 格物致志 自知之名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9月29日,扬州市第十二届运动会开幕式在扬州体育公园举行,近3000人左右的表演队伍全部由普通市民组成。
B: 通过扬州城庆系列活动,使我们增强了作为扬州人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C: 节日的东关街,人山人海,处处都洋溢着欢乐的笑脸。
D: 那烟雨迷蒙的瘦西湖,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7、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净沙·秋思》作者是元朝的马致远。作者勾勒了一幅深秋晚景图,真切表达了漂泊天涯的游子的孤寂愁思。其中“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B: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又被誉为“诗仙”。
C: 《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D: 《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8、请选出下列选项中衔接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但我国山海关以东,东三省地区的冬季日照条件较弱,并不适合使用太阳能电池。

②太阳能道路是一种较有潜能的工程技术。

③太阳能光伏发电道路对智能交通起到积极配套作用。

④不过,使用太阳能电池的前提条件是日照充足,我国西部的青海、甘肃、西藏、新疆等地区阳光照射充足,加上道路占用率不高,适合建造太阳能电站。

⑤作为“建筑”材料,太阳能电池板施工和安装更方便,同时具有发电功能。

A: ①②③⑤④
B: ③⑤②④①
C: ②⑤④①③
D: ⑤①④②③
9、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置身于一方有书的天地,触目那些或发黄或簇新的书籍,它睿智的灵光会将我们的眼睛映照得 (迥然有神 目光炯炯)。打开书,走进 (五彩缤纷 五光十色)的思想丛林,我们便会顿觉异香弥漫, (陶然自得 沁人心脾),总能在油墨的芬芳中感悟些什么。当我们与书中那 (形色各异 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交融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便会发觉自己曾经隐藏的种种深意。

A: 目光炯炯 五光十色 陶然自得 形形色色
B: 目光炯炯 五彩缤纷 沁人心脾 形形色色
C: 迥然有神 五光十色 陶然自得 形色各异
D: 迥然有神 五彩缤纷 沁人心脾 形色各异
10、对下面这首《渡桑干》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注:咸阳在并州西面,相距数百公里;桑干河在并州北面约200公里处。

A: 第一句写诗人远离家乡咸阳,在并州已经住了整整10年。
B: 第二句写10年来,诗人虽然日夜盼望能重返故乡,但始终仅仅是盼望而已。
C: 最后两句通过“渡河”“回首”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重返故乡的绝望心情。
D: 这首诗的成功在于运用形象、含蓄的表达技巧,抒发了诗人对客居地的热爱情感。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渔家傲》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 “四面边声连角起”写出边塞战马嘶呜、朔风狂吹树木的尖啸和军营号角的凄厉。
B: “长烟落日”本有塞外苍茫的意境,但与“孤城闭”连接之后又含有了肃杀之气。
C: “羌管悠悠霜满地”借悠悠的笛声和满地的秋霜渲染出“塞下¨悲凉而哀伤的气氛。
D: “将军白发征夫泪”是由于功业未建、故乡难返,与“风景异”的内容毫无关联。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及大军回次柳城,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兵士观祭者,归家以言,其父母曰:“吾儿之丧,天子哭之,死无所恨。”太宗征辽东,攻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

(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太牢:古代祭祀对牛、羊、豕三具备谓之“太牢”,太牢之祭是古代国家规格最高的祭祀大典。

(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字词。

定州________ ②大军回次柳城________

太牢 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

吾儿之丧,天子哭之,死无所恨。

( 3 )文中写了唐太宗的哪几件事情?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怎样的君王?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暖冬

周海亮

①小的时候,是那么疯。数九寒天的,跑到村东小河上砸开一块冰,人蹿上去,兴奋得尖叫;拿一根细竹竿撑着河床,那冰就行驶开来,成一条冰船,满载着童年的快乐。

②照例是午后。照例,他是唯一的舵手,把一根竹竿挥得虎虎生风。突然却从脚下传来断裂的咔嚓声。低头一看,那冰已经破裂,在他的两腿之间,裂开一条半尺宽的口子。一块冰分离成两块,慢慢漂向相反的方向。他急了,怪叫一声,扔掉竹竿,人却掉进河里。冰水像无数把刀子,扎得他浑身刺痛和麻木。

③好在河水不深,仅没到胸。他颤抖着牙关爬出来,缩成一团,高呼救命。恰好有村里的老人经过,把他放上独轮车送回了家.

④他被母亲大骂一通。屁股上,落了母亲恶狠狠的笤帚。母亲说那河那么深,你不知道?母亲说怎么不淹死你?母亲说棉袄棉裤都湿了,晒不干,你明天穿着炕席上学?他缩在炕头的棉被里说,我明天不上学了。母亲说你敢?辛辛苦苦供你读书,你不去上学?你敢?

⑤母亲把他的湿衣裤拿到院子里晒。冬天的阳光,象征性地洒在上面。那些衣服很快冻成冰棍。母亲坐在炕沿,看着他,愁眉不展。

⑥那些年月,家里不可能有多余的棉衣棉裤。是啊,明天,冰天雪地的,他怎么上学?

⑦他一直把自己包在棉被里,看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他小心翼翼地吃饭,小心翼翼地和母亲说话,小心翼翼地写作业和睡觉。他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他知道自己得一直呆在炕头,直等到他的棉袄棉裤彻底干燥。

⑧夜里他醒来,看到微黄的光圈和一抹年轻的剪影,那是母亲和她的油灯。早晨他被母亲推醒。母亲说快起床上学,要迟到了。他惊奇地发现,母亲竟给他捧来了新的棉袄棉裤。干燥的棉袄棉裤穿在身上,暖和并贴身。每一个扣子都亮闪闪的,像从夜空中摘下的星星。他背着书包上学,走到院子里,突然回头。毋亲正在玻璃窗后看着他。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他,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

⑨那天他突然长大了。他不再爬墙上房,不再去冰河划船。那一天,母亲年轻的容颜永远并深刻地烙进他的记忆。

⑩那年冬天特别冷。但他一直认为,那是他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⑪可是那个冬天,母亲却落下一生的病根---类风湿。那天,她用了整整一夜,将自己的棉袄棉裤认真地改小,套在他的身上。

⑫然后,整整一个冬天,母亲没有自己的棉衣.

( 1 )文章以“暖冬”为题,有什么妙处?
( 2 )简要分析“那一天,母亲年轻的容颜永远并深刻地烙进他的记忆”一句中,“烙”这个词的妙处。
( 3 )简要分析第⑧段划线句在文中的含意。
( 4 )文中说,那年冬天“特别冷”,但 “他”却一直认为,“那是他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为什么?
( 5 )读这篇文章,你也许会想到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请默写这首诗,并结合这首诗谈谈你读本文的感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一棵老树、一间老屋、一泓碧水,或者一出家乡戏……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乡愁”。其实,乡愁承载的是人们对美好家园的期盼。

②从古至今,乡愁都传达了人们对故乡的渴望。“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的乡愁存放在回塘水暖、凫雁自乐之中;“何处是乡愁,云在霍山头。儿时常入梦,杏黄麦子熟”,梁衡的乡愁寄予在霍山脚下那个古老美丽的小山村里。才是美丽家园。就像洱海边的古生村,溪水环绕、绿树成荫,农家院花开四季……清新静谧的自然风貌留住了乡愁之根。如果故乡失去了原有的美丽,那又该如何唤起人们的乡愁?

③乡愁不仅在故乡美好的自然环境之中,还表现为人们对故乡传统风貌和生活体验的怀念。汪曾祺的乡愁停留在品尝过端午鸭蛋的舌尖上,老舍的乡愁存放在老北京的胡同与四合院里,鲁迅的乡愁则 ……可见,传统风貌与生活方式如若渐渐消失,那么乡愁也将无处安放!难怪民俗专家冯骥才大声疾呼:“最近十年,我国每天消失80个村落!被切断的不只是一段历史,还有世代积淀在那里的特有的文化与习俗、与生俱来的劳作习惯。

④乡愁还传递了对淳朴自然的人际关系和敬老孝亲的社会风尚的向往。相比“家家包铁栏,户户装猫眼。电话聊千户,不语邻家言”的生活状态,大家更喜欢“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坦诚相见;相比不孝顺父母、不赡养老人的新闻屡屡爆出,大家更怀念“兄友弟养、敬老孝亲”的礼治社会。传承着淳补民风、文明家风的人文乡村,浸润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美好家园,才是每一位游子心中的故乡。

⑤乡愁,是人们一生一世浓得化不开的情愫,是一种文化印迹和精神归属。记住乡愁建设美好家园,其路漫漫,虽远莫阻。

( 1 )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甲)第①段中提出了中心论点:乡愁承载的是人们对美好家园的期盼。

(乙)第②段里列举温庭筠、梁衡及古生村的事例,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丙)第④段从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两方面,论述了对当下生活的不满。

( 2 )根据你对第③段的理解,结合阅读经验,在横线处补写合适的内容。
( 3 )下面是李广田的一首小诗。请结合诗句的内容和上面的文字,简要说明你对诗中乡愁的理解。

乡愁

李广田

在这座古城的静夜里,

听到了在故乡听过的明笛,

虽说是千山万水的相隔吧,

却也有同样忧伤的歌吹。

偶然间忆到了心头的,

却并非久别的父和母,

只是故因旁边的小池塘,

萧风中,池塘两岸的芦与笛。

四、写作(分值:60分)
你有一点小可爱,萌萌哒,灿如艳阳多姿彩;你有一点小可爱,笑起来,美如花儿在盛开……

列夫托尔斯泰说:“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

小可爱,成为网络潮语,常用于对自己喜欢或怜爱的人或事物的一种昵称。有点小可爱,更惹人喜爱。

请以“喜欢你的小可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书写工整规范;③文中请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的天堂”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