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连山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确(záo) 酝(niàng) 临(lì) 缥(miǎo)
B: 跚(pán) 憔(cuì) 笑(nì) 怪(chēn)
C: 褴(lǚ) 伏(quán) 贪(lán) 狭(yì)
D: 恿(sǒng) 惚(huǎng) 塌(tān) 成(cuán)
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小学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B: 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C: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D: 面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鳞鳞的鱼塘。
B: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C: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D: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留转无力的水珠。
4、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脸(xiá) 讪笑 锐不可(dāng) 持之以衡
B: 恿(sǒng) 瓦砾 万恶不(shè) 长吁短叹
C: 水(chàn) 羁伴 相形见(zhuó) 寻章摘句
D: 取(móu) 啜泣 踉跄跄(liàng) 遮天敝日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如《关雎》选自《诗经·秦风》,《式微》选自《诗经·邶风》。
B: 韩愈,字退之;柳宗元,字子厚。他们两人都是唐代文学家,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均属“唐宋八大家”之列,后人并称“韩柳”。
C: 杜甫白居易被称为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因为他们的诗歌能够关注社会现实,体察人民疾苦。
D: “世外桃源”是东晋诗人陶渊明描绘的理想中的美好世界,“乌托邦”是英国人托马斯·莫尔描绘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东西方人民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6、下列对联对应的作家、作品,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②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③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④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

A: ①杜甫 ②《岳阳楼记》 ③《西游记》 ④鲁迅
B: ①李白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聊斋志异》 ④老舍
C: ①李白 ②《岳阳楼记》 ③《聊斋志异》 ④鲁迅
D: ①杜甫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西游记》 ④老舍
7、

依次埴入下列文段画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倚立窗前,___________,观美景;夜眠围屋,___________,做美梦;端坐书房, ,悟人生。

①吟诗填词写文章 ②看山看树看天蓝 ③听风听雨听叶落。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①②
D: ②①③
8、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孤岂欲(qīng)治经为博士(yé)!《孙权劝学》
B: 脱我战时袍,(zhú)我旧时(cháng)《木兰诗》
C: 见其发(shǐ)十中八九,但微(hàn)之《卖油翁》欧阳修
D: 独坐幽(huáng)里,弹琴复长(xiào)《竹里馆》王维
9、下列各句对修辞方法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小凫的颈子就拉长了,和小孩子拉长了脸一样。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分析:这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凫寻找妈妈的急切心情。
B: 这一次这些小鸭子一点儿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分析:“信任”一词赋予小鸭子以人格化行为,富有情味地表达出作者对小鸭子的尊重、亲近和喜爱。
C: 他们只看到一个有着一大把胡子的大男人,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至于那些小鸭子,却完全不露痕迹地藏在深深的草里,你叫那些观光客怎么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呢?分析:这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突出了人们对我学鸭子的行为充满赞赏之情。
D: 它总是一口咬住露在外面的活线头,很快地飞到空中,把一整团线都打开来,就像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分析:这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可可叼着毛线飞的情景。
10、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是苏轼。苏轼,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宋代文学家。
B: “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像飘飞的蓬草”,在古诗中常用“征蓬”比喻远行之人。
C: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代表作有《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受戒》等。
D: 《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共三千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唐】白居易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梁州梦

【唐】元稹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所惊身在古梁州。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和《梁州梦》写于同一天。联系两首诗歌内容,结合“梁州”一词,简要分析诗人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彦谦早孤,出后叔父子贞,事继母,有逾本生。后丁继母忧,勺饮不入口者五日。事伯父豹,竭尽心力,每四时珍果,口弗先尝。彦谦在职,凡所举荐,皆人伦表式。其有弹射,当之者曾无怨言。仁寿中,超授若州司马,吏民号哭相谓曰:“房明府今去,吾属何用生为!”彦谦居家,所得俸禄,皆以恤亲友,家无余财。尝从容独笑,顾谓其子玄龄曰:“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选自《隋书·房彦谦传》,有删改)

[注]:①出后:出继,过继给他人为后代。②丁忧:遭逢父母的丧事。③表式:指表率、楷模。④超授:升迁。亦指越等授官。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之者曾无怨言/是时,妇手拍儿声
B: 彦谦家/庙堂之高则忧
C: 其民家无财/以残年
D: 我独官贫/其境过清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 3 )本文既有从正面表现房彦谦的形象,如:“丁继母忧,勺饮不入口者五日”可见其________,也有从侧面表现人物形象,如:“________”可见其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张丽钧

阳台上的双色杜鹃开花了,终日里,妖娆的红色与雅洁的白色争艳,静静的阳台显得喧嚷起来。

妈妈提来喷壶,哼着歌儿给花浇水。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她相信花儿们能读懂她这份好感,她还相信花儿会在她的笑容里开得更欢——她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

儿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拎了喷壶来给花儿浇水——呵呵,小小一个男孩子,竟也如此懂得怜香!

一天,妈妈仔细端详她的花儿,发现植株的旁侧生着几株杂草。她笑了,在心里对那杂草说:“几天没搭理你们,偷偷长这么高了?想跟我的杜鹃抢春光,你们的资质差了点!”这样想着,俯下身子,拔除了那些杂草。

儿子回到家来,兴冲冲的拎了喷壶,又要给花儿浇水。但他跑到阳台上,却忍不住哭叫起来:“妈妈,妈妈,我的花儿哪里去了?”

听到哭闹,妈妈一愣,心想莫非杜鹃插翅飞走了?待她跑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妈妈于是说:“儿子,这花儿不是在这儿吗?

儿子哭得更厉害了:“呜……那是你的花儿!我的花儿没有了!”

妈妈见儿子绝望地指着原先长草的地方,顿时就明白了。说:“儿子,那哪儿是花呀?那是草,是妨碍花儿生长的草!妈妈把它拔掉了。”

不想儿子却说:“我天天浇我的花儿,它都开了两朵了!呜呜……”

妈妈疑惑地把那几株杂草从垃圾桶里翻捡出来,发现那蔫蔫的叫不上来的植物确实开着两朵比叶片颜色稍浅的绿色小花儿。妈妈心想:原来这样不起眼的植物在孩子心中也是花儿,我怎么没有意识到呢?她的心温柔地动了一下,俯下身子抱起孩子。

“对不起,妈妈不该拔掉你的花儿。儿子,你真可爱!妈妈要替这两朵小小的花儿好好谢谢你,谢谢你眼里有他们,谢谢你一直为它们浇水;妈妈还要替妈妈的花儿谢谢你,因为你在为你的花儿浇水的时候,妈妈的花儿也沾了光!”听了妈妈的一番夸奖,儿子挂满泪珠的小脸上漾出了笑意。

后来,妈妈惊讶的发现,这个世界上被忽略的花儿真多!柳树把自己的花儿编成一个个结实的绿色小穗,杨树用褐色的花儿模拟虫子逗人,狗尾草的花儿就是毛茸茸的一条“狗尾”,连蒺藜都顶着柔软精致的小花儿与春风逗弄……上帝爱他的花园,大概,他也会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吧?并且,他会和孩子一样,不会忽略掉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株植物的一抹浅笑……

( 1 )通读全文,结合所给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人物

情节

妈妈

妈妈浇花

妈妈拔掉花盆中的草

②________

妈妈夸奖、感谢儿子

儿子

儿子也浇花

①________

儿子说明原因

③________


( 2 )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待她跑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一句进行评析。
( 3 )文中儿子的表现让妈妈“心温柔的动了一下”,这个“动”是什么意思?妈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 4 )你从文章结尾一段读出了什么深意?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角梅

刘成章

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天天都给它们浇水,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派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对它几乎不抱什么希望了,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

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于是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的面前叹喟,皱眉,甚至责骂。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然而,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的可怜兮兮的枝叶间,第一次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而且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又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但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关于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做出拼命的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它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和生气,非常生动地展示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它像憋屈了好几年的毛毛虫,终于要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嬗变了。

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个妙龄女子的脸,静静地望着我,她的身子还隐在墙后,恍恍惚惚似真似假,是邻家的客人吗?我终于从迷惑中清醒过来,看清那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生命,真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奥秘和潜能的。

( 1 )写出作者对三角梅情感态度变化的过程。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 2 )本文的②~⑤节写了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3 )请从描写的角度和修辞手法两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

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 4 )结合全文,说一说你对文尾句中“奥秘和潜能”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要求作文

请以《心中,那一缕阳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小说除外),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逢场作息,到底是真是假.”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