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常德市第七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师要求此次作文的题目里含有“秋”字,如“秋风”“中秋”……等。
B: 每次施工的时候,我们都要反复考虑和讨论到底要不要把这棵树移走?
C: 刚走到村口,他就看见一幅写着“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巨大标语。
D: 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B: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阐述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这篇演讲词在写法上的最突出特点是大量引用经典和格言。
C: 《故乡》一文成功塑造了闰土、杨二嫂和“我”等人物形象,其中的“我”是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形象。
D: 《智取生辰纲》记晁盖、吴用、杨志等人劫取梁中书生辰纲的经过,故事情节围绕“智取”二字展开,悬念迭出,引人入胜。
3、古代的死刑在什么季节行刑?( )
A: 春初
B: 夏
C: 夏末
D: 秋冬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 , 上山赏雪。
B: 春华秋实 , 没有那海藻的春风,又那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收成呢?
C: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 , 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 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 , 开始向我求情。
5、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马南邨《不求甚解》)
B: 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莫泊桑《福拜楼家的星期天》)
C: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惟妙惟肖。(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D: 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鲁迅《藤野先生》)
6、

下列文化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以记叙为主,议论、抒情为辅。既可记人,也可记物、记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
B: 《满井游记》的作者袁宏道,明代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为“公安三袁”。
C: 书信与普通文章的区别主要在体例格式上。正文写完后,一般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祝颂语,如另起一行顶格写“此致”,再换一行写“敬礼”,或者省略“此致”,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等词。
D: 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
7、

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蝉(tuì) 商(zuó) 田(pǔ) 转弯角(mò)
B: 当(gòu) 瓦(lì) 行(qián) 坚持不(xiè)
C: 刻(qīng) 暗(huì) 发(jiǒng) 随机变(yìng)
D: 奔(sāng) 粉(zhī) 劫(luè) 为一谈(hùn)
8、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外在特征明显,连平顶山莲花洞的妖魔银角大王都能对着“影神图”一一指认“这骑白马的是唐僧,这黑长的是孙行者,这毛脸的是沙和尚,这长嘴大耳的是猪八戒”。
B: “在她没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这里的“她”指的是阿廖沙的外祖母。
C: 林冲原为八十万禁军教头,他的娘子被高俅义子调戏却不敢抗争,由此可以看出来他逆来顺受、忍辱负重的性格特征。
D: “地面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他的脸”描写的是祥子在暴雨中拉车的情景。
9、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军曾在我们村安营扎寨
B: 人们正在散步时,突然天降大雨,真是大煞风景
C: 儿童时代的事至今仍历历在目 , 使我回味无穷。
D: 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而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10、

选出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执拗(ào) 刹那(chà) 忍俊不禁(jīn)
B: 匿名(nì) 绮丽(yǐ) 强聒不舍(ɡuō)
C: 阔绰(chuò) 菜畦(qí) 相形见(chù)
D: 藻饰(zǎo) 惩戒(cén) 袅袅烟云(niǎo)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 首联以问答的形式,表明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表现了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
B: 颔联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将大自然写得如此有情致。
C: 颈联是写细望。泰山上面层层白云涌现,诗人望之,感到胸中云气回荡,无比开阔。诗人还目不转睛地欣赏归鸟回旋,飞还山林。
D: 尾联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作者登上泰山时俯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超然台记

〔宋〕苏 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②,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③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④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⑤,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⑥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⑦”,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注释】①哺糟啜醨:吃酒糟,饮薄酒。 ②岁比不登:连年歉收。比:连续。登:丰收。 ③葺:修缮。 ④庶几:或许,也许。 ⑤遗烈:功业。 ⑥瀹:煮。 ⑦超然:超凡脱俗,超出世俗生活之外。

( 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①(安)释舟楫之 ________ 尔敢轻吾射________(《卖油翁》)

②(因)城以为台者旧矣________安陵君使唐雎使于秦________(《唐雎不辱使命》)

③(稍)葺而新之________ 县官日有廪之供________(《送东阳马生序》)

( 2 )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雨 雪 之 朝 风 月 之 夕 予 未 尝 不 在 客 未 尝 不 从。

( 3 )请借助小贴士,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要注意语意完整、通顺。

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

( 4 )请认真品读下列语句,联系全文内容,简要分析本文中苏轼的“乐”与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所谈到的“乐”,有何不同。

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苏轼《超然台记》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12日黎明出征,17日黎明返回——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从黎明到黎明的神舟5日之行,留下了一个个经典瞬间。

……

经典瞬间二:

灰白色的低云层层叠叠,零号指挥员的倒计时口令回响在空旷的发射场上。12日9时整,轰鸣声中,托举着神舟六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喷着金黄的尾焰,稳稳地离开了发射台。几秒钟后,火箭破云而入,随即消失在云层里。第一次安装在火箭上的摄像头,把火箭的一路飞行画面实时传送到飞控中心的屏幕上。“助推器分离成功!”“一二级分离成功!”随着火箭的每一个完美动作,掌声骤起,人们大声叫好。583秒后,船箭分离,飞船入轨。两度金秋,两度飞天。继 杨利伟之后,两位中国人再次叩启了苍穹。

……

经典瞬间五:

没有什么词语比“飘”和“游”更能准确地描述航天员在太空中的运动状态了。13日14时25分,费俊龙从座椅上起身,拉着扶手、助力绳,头先脚后地进入轨道舱,随后回到返回舱,聂海胜则从轨道舱到返回舱进行了两次类似的动作。以鱼儿在水中轻轻游动般的姿势,航天员顺利完成了3次穿舱试验。

飞船系统顾问郑松辉说:“试验表明,航天员的活动对飞船姿态影响很小,飞船可保持正常飞行,不需纠正飞船姿态。”而从12日航天员第一次进入轨道舱起,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的国家。

……  

经典瞬间九:

17日凌晨,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朗牧场的主着陆场星光灿烂。这是一段令人焦急的时光,飞船在航行了325万公里之后,正沿着既定的返回轨迹,飞向祖国的怀抱。

4时08分,喀什测控站发现目标,飞船飞入祖国上空。一朵“彩云”出现在广阔的草原上,在1200平方米的主降落伞牵引下,飞船缓缓向预定着陆点飘落。飞船距离地面1米时,反推发动机精确点火。返回舱的速度由8米每秒迅速下降到1米每秒,如同一片羽毛,轻轻地落在草原上。4时33分,飞船返回舱着陆,航天员报告身体感觉良好。

北京飞行控制中心里掌声四起。费俊龙的父亲费长宝由衷地赞叹:“祖国真伟大!”

5时38分,身着航天服的费俊龙自主出舱,聂海胜随后走出,挥动鲜花向搜救人员致意,欢呼声惊醒了草原的黎明。

这一刻,距离神舟六号发射115个小时又32分钟;距杨利伟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后顺利返回两年又22个小时;距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13年又26天。

(新华社记者 曹智 白瑞雪 黄明 李宣良)

( 1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神六号”飞船到达着落场上空后从打开降落伞到落地的全过程。

( 2 )结合上下文,模仿下面示例,说出文中画线的比喻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示例:“一朵‘彩云’出现在广阔的草原上”,形象地表现了降落伞的形状和色彩,同时也表达了人们看到飞船时的喜悦之情。

阅读小说,回答下列问题。

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

(美)凯瑟琳·比恩 洪帆 译

一天下午,我正在厨房做饭,16岁的儿子安东尼以最快的速度冲了进来,我警惕地抬起头。安东尼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最近我们每次见面气氛都很紧张,争吵随时一触即发。这次他又会有什么问题?音乐?朋友?我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

“妈妈,比利·寇根有一条银色的裤子,我也要一条。”

“为什么?”我搞不懂他的这种追星行为。

“妈妈,比利·寇根是‘碎南瓜’乐队的主唱。‘碎南瓜’是我最喜欢的乐队。”他瞪大眼睛看着我,似乎在跟一个外星人讲话。这些天来,我俩正为了这个“碎南瓜”乐队闹得不开心。

安东尼跟我说好话,央求我,我全都置若罔闻。看到我不为所动,他一屁股坐下来,把脸扭到了一边。

“你到哪儿去买?”我没好气地说,“可能全城都没有卖的。”

“那我就自己做,但你要借钱给我。”

“忘了它吧,儿子。这辈子你大概就只穿一次。”我断然拒绝。

但是,我心底有一个声音在说:“这有什么,凯瑟琳?就一条裤子嘛。”然而,我最终还是近乎顽固地拒绝了。

令我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下午安东尼提着一个白色的大包走进家门,看着他把那个大包扔到桌子上,我知道我将要输掉这场战争了。“一米布6美元98美分,”他嘻嘻笑着说,“我向朋友借的钱。”原来,安东尼不但买了布料,连做衣服所需要的别针、纸样、衬布、拉链等也全都买齐了。“妈妈,现在,我该怎么做呢?”他迫不及待地问。

安东尼13岁时,在他的强烈要求下,我教过他缝纫,那时,我还是他心中的偶像。学会缝纫后,他自己亲手缝制过一条当时流行的裤子。

“你只需要告诉我怎样开始就行了,妈妈。”他的眼睛盯着我。

我暗暗叹了一口气,不情愿地在旧餐桌上铺开了那块闪闪发亮的银色布料,然后,我们一起摊开那几张纸样。

“我想把拉链露在外面,不要盖边。”他说。

“这个我可不会做。你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安东尼耸耸肩,自己就做起来了,而且速度还不慢。第二天中午,他就开始缝裤兜了。看着他低头忙碌的样子,一丝温柔悄悄地潜入我那赌气的心。我不由自主地给他指导,参与缝制。安东尼抬起头,我们相视一笑。我讲起一些往事:有一天你玩得太累了,在饭桌上睡着了,一头把脸扎进了意大利面条里;3岁时,你卖了收集来的木瓦片赚了你的第一个1美元……安东尼听了大笑起来。

一针一线,把布料缝成了裤子,也把“碎南瓜”乐队的崇拜者和他爱管闲事的老妈的心重新连在了一起,把我们处于边缘的关系再次缝紧。四天时间,我们紧张的关系得到了彻底的修复。

安东尼在周末前就穿上了那条银色的裤子,他没有只穿一次,而是经常穿。他的几个朋友也很喜欢这条裤子,纷纷拿钱给我,要我帮他们做。“那是安东尼自己做的。”我自豪地告诉他们。

以后的日子里,虽然安东尼还会惹我生气,但每当我想起和安东尼在旧餐桌上度过的这段美好时光,心里很快就会原谅他。

(选自《齐鲁晚报》2010年4月12日,有删改)

( 1 )围绕“一条银色的裤子”,母亲对安东尼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文章多处为母亲修复母子关系埋下了伏笔,请找出两处,并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

( 3 )你是怎样看待安东尼这个人物形象的?

答:________

( 4 )小说以“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

四、写作(分值:60分)

以下两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我眼中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请补全题目,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2)今年央视春晚小品《扶不扶》中说:“这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小品反映出的是一种社会现象,耐人寻味,引人思考。我们学会关爱他人。在校园里,看见有小同学摔倒了,要及时扶起他;看见有人遇到困难,要及时帮助……
真希望人人都充满爱心,人人都紧握“道德”底线———不要让简单不过的举手之劳,变得像《扶不扶》中那样复杂。
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作文一篇,600字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嗳你い一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