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这次关于阅读的辩论赛中,有人主张精益求精,有人主张博览群书,他同意这种观点。(“这种”指代不明) B: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强调必须阻止暴力进校园,阻止学生不再参加违法行为,远离暴力地方。(“阻止……不再”否定不当) C: 兰州兽研所部分人被布鲁氏菌隐性感染,至今疫源仍未知,专家表示大概可能和实验鼠有关。(“大概可能”语义重复) D: 经常阅读经典文学,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水平。(介词误用致主语残缺) |
2、 |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句是( ) A: 那轻,那娉(pīng)婷,你是,鲜妍(yán)/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 B: 这令人惊骇(hài)的杰作,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piē)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C: 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kūn)菜,但这些顾客大抵没有这样阔绰(cuō)。 D: 我是你簇(cù)新的理想,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wō)。 |
3、 |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新时代,新追求,我们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B: 春节期间,外地游客纷至沓来 , 观赏雅安熊猫灯会,带动了雅安餐饮、旅馆业等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C: 虽然生产、销售“地沟油”的行为不会戛然而止 , 但“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的通知”对不法经营者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D: 危机时刻最能看出人的胆识,勇者首当其冲 , 怯者畏缩不前,我们当做前者。 |
4、 |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的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B: 也许我们不能复制马云的成功,但是他的梦想,他的努力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 C: 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 D: 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
5、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啜泣 执著 呵责 喧腾B: 酝酿 梦寐 魁悟 伶仃 C: 挑逗 撩亮 寒喧 静默 D: 藐小 懊脑 澄清 奢望 |
6、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B: 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C: 《水浒》生动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D: 父母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
7、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人群里有人说。B: 一丈青大娘有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种地、撑船、打鱼都是行家。 C: 谁都不知道他究竟想要干什么? D: 有人说散文姓“散”,“散”就是散淡散漫、自由灵活。 |
8、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选骋 抱歉 马革裹尸 鞠躬尽瘁 B: 污秽 元勋 妇儒皆知 慷慨淋漓 C: 屏障 喧闹 不以为然 警报叠起 D: 高粱 亘古 可歌可泣 铤而走险 |
9、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惊慌失措 妄下断语 物竟天择 格物致知B: 忍俊不禁 惟妙惟肖 杂乱无张 巧妙绝伦 C: 进退唯谷 相得益彰 颔首低眉 万恶不赦 D: 家喻户晓 一反既往 粗制滥造 涕泗横流 |
10、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鼎湖山听泉》以时间为顺序,从黄昏写到黑夜;以空间转换作重点,从补山亭写到庆云寺。 B: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也认为:“九十九步是一半,一步也是一半”。 C: 请说说气象和物候之间有什么关系,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作用。 D: 这种奇景,古往今来,到底谁又能描绘得出那山水的精髓? |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1 )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2 )本诗的颔联和颈联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 ( 3 )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元镇读书 元镇,长安人也。家贫,不能从师,彼时无书,尝取旁舍儿书,避人窃诵。从外兄①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邻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而叱之,责往田则携至田畦踞高阜而诵,但闻书声不绝,遂毕身不忘。久之,反长安,与诸儒以时文名天下。镇自小至老手不释书,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入则秉烛达旦。其精勤若此,人皆叹之。 【注】①外兄:表兄 ( 1 )________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取而疾走 ________ ②但闻书声不绝 ________ ③镇自小至老手不释书 ________ ④反长安 ( 2 )用“/”线划出下面句子的停顿(限断两处)。责往田则携至田畦踞高阜而诵 ( 3 )下列划线字与“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句中“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蒙辞以军中多务B: 公亦以此自矜 C: 徐以杓酌油沥之 D: 投以骨 ( 4 )小敏和小宇对元镇“取旁舍儿书”和“见《诗经》取而疾走”的做法产生了不同的理解,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
小敏:元镇这种迫切学习知识的精神真是让人敬佩啊。 |
没有风暴的海洋是池塘
陈凌
①美学家朱光潜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有一段时间喜欢作诗填词,兴之所至,常信笔直书,想到什么,便写什么,自觉不错。后来将习作拿给朋友看,却碰了壁:“你的诗词来得太容易,你没有下过力,你喜欢取巧,显小聪明。”一语点醒梦中人。他由此方悟,意境经过洗练,用词经过推敲,才能百炼成钢,达到精妙境界。遣词造句如此,人生更是如此。
②“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八九。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桥梁专家茅以升晚年这样总结一生。诚然,谁的人生没有几分坎坷?谁的道路不曾有过崎岖泥泞?生命的常态,永远不只是浅浅的涟漪,更有涌动的暗流、潜在的礁石。正是这些,才构成了完整而丰富的人生;也正是在崎岖道路上的砥砺前行,每个人的精神生命才能不断成长。有作家写道:“你不可能要求海洋没有风暴,那不是海,是泥潭。”未经磨砺的灵魂,是没有深度的。然而,总有一些人,一提到压力,就心生畏难情绪;一遇到困难,就只会向后退缩,畏葸不前。还有的人甚至甘做“草莓族”,一压就扁,一碰就倒。如此,无法成就一番事业不说,恐怕连自己人生的方向盘都很难把握。相反,中流击水,才能真正熟谙水性;披荆斩棘,才能抵达未曾抵达的地方。正所谓,“不有百炼火,孰知寸金精”。
③其实,很多时候,横亘在我们面前的困难,看似高山,实际上不过是座小山丘。能否迈过去,关键就看我们能否拿出攻坚克难的意志。《史记》曾载,飞将军李广有一次外出打猎,把草丛中的一块石头误认为是潜伏的老虎,于是弯弓射箭,箭镞居然深陷石头之中。等知道是石头之后,却始终无法再次以箭穿石。这里的区别,就在于射箭之时的意志,是否一往无前、绝不退缩。李白由此感慨道:“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意志坚定与否,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成败。
④不可否认,一些困难并非能轻易克服,但没有尝试过,怎会知道到底能不能克服呢?不试,半点机会都没有;试了,至少还有机会。即使最终没有克服,至少也是增加了阅历、磨砺了心性。正如哲人所言:“雾气弥漫的清晨,并不意味着是一个阴霾的白天。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都标示着前进的一步。”与困难作斗争,不管成功与否,本身就是一笔重要的人生财富,它将成为下一次成功的基石。
⑤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写的。看来,人受点打击,遇点困难,未尝不是好事。说到底,挫折和苦难,不过是块磨刀石。不被困难吓倒,不向挫折屈服,勇往直前,人生的刀刃才能越磨越锋利。
( 1 )请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人生不用太多的条件
①那些生存、成长条件好的人真让人羡慕,我们羡慕那些生下来就落地首都的孩子们,他们在没有“贵族”的国度里,就是国民中的“贵族”;我们羡慕那些将门虎子与大家闺秀,在起点上他们就赢了我们这样的草根一族,那些优越的生存条件,是我用毕生的努力都无法实现的,比如他们从小就能受到的一流教育,他们有挥霍不尽的财富。
②其实这些身不由己的条件就不应该被列为普遍的人生的条件。因为它们的偶然性就如我们的生成是天生丽质,还是歪瓜裂枣都与自己无关,有关的只是我们能创造和利用的条件。
③伦敦开始也是村庄,就像贵族的起点也有草莽,把村庄作为起点,把从创造条件作为开始,才是我们人人都具备的条件。有条件是个好命运,没条件就是个好机会。这个机会就是创造,就像历史上的犹太民族,在丧失了生存的家园遭受了灭顶之灾之后,他们漂泊世界各地,寄人篱下时,反倒强化了他们的生存能力。没有土地做工厂,他们有发明创造;没有广袤的国土立足,他们有智慧。按人口比例算,哪个民族都没像犹太民族那样产生过那么多的教授、专家、学者。就像资源条件极差,并没有制约El本成为经济大国。条件是国家、个人发达与成功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撬动地球的力量也不用另一个地球,一个支点、一个杠杆的条件就具备理论的可能。
④《鸟类世界》一书中记载过这样一种海鸟,它能飞越太平洋,靠的仅仅是一小截树枝。飞行时,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它把树枝放在水里,然后站在上面休息一会儿。饿了,就站在上面捕食;困了,就站在上面睡觉。谁能想到小鸟飞越太平洋依靠的仅仅是一小截树枝?试想一下,如果它带上鸟巢和足够的食物,它还能飞得动,飞得远吗?同样,成功也不能一味苛求条件,如果一味苛求条件,再好的条件也只能成为你捆绑在翅膀上的黄金,它不仅无法助你成功,反而会拖累你前进的步伐。人类的生存与创造也是如此,成就伟大事业的那些人反倒没有什么优越的物质条件。
⑤弱者等待条件,强者创造条件。真正的成功者就应善于在没有条件中创造条件。就像那只飞越太平洋的小鸟,仅仅依靠一小截树枝就能立足、生存、飞翔。
⑥可如今的许多人创业,就是依赖条件,总是把自己平庸的人生归咎于条件不好,可条件都好了,我们还用奋斗吗?海湾地区那些王室成员家族的后代很少有科学蒙、艺术家、奥运冠军,他们优越的生活条件就是他们翅膀上的黄金。今年的欧洲金球奖得主阿根廷人梅西九年前还是个“侏儒症患者”,梅西在十一岁时被诊断出生长激素缺乏,而这会阻碍他骨骼的生长。家里的经济条件难以承受小梅西的治疗费用,因此全家决定移民西班牙寻求解决之道。可这样的身体条件没有制约梅西热爱足球,九年之后,他成了世界足坛的巨人。如果当初“理智”地对待自身的条件,世界足坛就没有了“梅西的神话”。当年的马拉多纳也被足球专家视为不具备踢足球身材条件的“侏儒”。________________可就是这些“侏儒”的条件反倒成就了他们谱写神话的动力。
⑦抓住机遇,时刻记住不足,就完美了自己。成就一项事业更多的时候不是要看已经具备的条件,而是要看我们创造条件的智慧与信心。
(选自2009年12月22日《广州日报》)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为证明中心论点,作者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为莲花点赞;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为鲁迅点赞;不畏艰难,逆风前行,我为抗疫英雄点赞;刻苦学习,孝顺父母,我为自己点赞……
请以“我为 点赞”为题,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