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端午节如期而至,邕江上美轮美奂的龙舟成为炎炎夏日里南宁市的一道风景线。 B: 尽管教育部门多次强调不能私自下河游泳,但有的学生仍不以为然 , 结果酿成悲剧。 C: “一带一路”合作蓝图正在一步步展开,这一向好趋势真是令人拍手称快。 D: 当指挥的手落下时,合唱团美妙的歌声戛然而止 , 而观众们仍然沉浸在音乐享受中。 |
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心无旁骛 妄自菲薄 苦心孤诣 相得益彰B: 名副其实 不可明状 消声匿迹 义愤填膺 C: 契而不舍 克尽职守 雾气弥漫 相辅相成 D: 中流坻柱 顶礼膜拜 万恶不赦 眼花瞭乱 |
3、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女子之嫁也 A: 丈夫之冠也B: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C: 往之女家 D: 与民由之 |
4、 | 下列句子表述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 鲁迅————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B: 《背影》————————朱自清———— 散文家、诗人、学者 C: 《桃花源记》——————陶渊明———— 东晋著名诗人 D: 《爱莲说》—————— 《周元公集》—— 周敦颐————南宋哲学家 |
5、 |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致远,元代大都人,是当时著名的元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代表作《汉宫秋》。 B: 白居易,字乐天,号易安居士,唐代著名大诗人,留有《白氏长庆集》。 C: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风豪迈苍劲,如代表作《观沧海》。 D: 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
6、 | 下列对这幅书法作品和词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正文采用楷体书写,字体方正,笔画平直。 B: 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人生和自然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 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情感多次起伏变化,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7、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亵渎 红妆素裹 重蹈复辙 B: 殒落 根深蒂固 兼而有之 C: 嬉闹 袖手旁观 味同嚼蜡 D: 萧索 格物至知 歇斯底里 |
8、 | 下面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 B: 几乎可以断言,能够写好一段,一定能写好一篇;反之,连一段话都说不利落,一整篇就必然更加夹缠不清了。 C: 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D: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 。 |
9、 |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心武的《错过》是一篇杂文,该文辩证地论述了“错过”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强调人要习惯和品味“错过”,不要让“错过”酿成“过错”。B: 学了《范进中举》和《孔乙己》两篇小说后,将范进与孔乙己比较,我们会发现,在范进的脸谱上,可贴一“丑”字标签,而孔乙己的灵魂深处,渗透出几缕“悲”。 C: 诗歌《有的人》每一节都运用对比手法,每一节都是先反后正,使正反面人物对立得更为鲜明,从而达到突出主题的作用。 D: 《马说》《陋室铭》《核舟记》中的“说”“铭”“记”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说”重在说明,“铭”重在抒情,“记”重在记叙。 |
10、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运用驳论点和驳论证两种反驳方法,驳斥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调。B: 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描绘了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C: 人民艺术家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描述了人力车夫祥子由上进好强沦为自甘堕落,最终变成一具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的悲惨命运。 D: 《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童话的作者是瑞典童话作家安徒生.他是现代童话创作的奠基人。 |
古诗词赏析。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 )诗的颈联,诗人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地名和处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________的心境。( 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汗青”的意思是________ , 这两句是千古名句,谈谈你的理解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生于忧患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赵奢收税于平原君家 赵之田部吏赵奢①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②,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③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④,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⑤,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使治国赋,国赋太平,民富而府库实。 (注释)①赵奢:赵国名将,早先为田部官吏。②平原君家不肯出:平原居家不肯交。③用事者:管事的。④奉公:奉行公事。⑤加兵:发兵入侵。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①人恒过________ ②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 ③今纵君家而不奉公________④岂轻于天下邪________ ( 2 )翻译。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 ( 3 )选文乙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赵国有法家拂士?( 4 )用自己的话说说,选文甲中使国家不灭亡的条件是什么?用乙文中的原句回答,赵奢认为赵国稳定的条件是什么? |
没有背影的父爱
①对于父亲,我一直想写却不敢写。也许是他对我的爱不轻易言表的缘故吧。“五一”的时候我没有回家,父亲打电话来询问我的情况,还说到表叔打儿子,打得很凶,最后孩子赌气不去上学,甚至发誓不参加中考了。我听到父亲在电话里深深地叹了口气,他也许是在感叹为人父实在是困难,而做儿子的却总是对此浑然不觉。
②接完父亲的电话,我好一会儿缓不过劲来。我奇怪我的记忆里竟然没有一次挨打的情景。父亲对我太好,很早就达到了关系平等的地步,他会征求我的意见,一如征求我的母亲的意见。而我到了青春期之后,却处处与他为难,让他吃尽了沟通的苦头。我经常任性妄为,做了很多不可理喻的事,让父亲很不开心。对这些父亲从不提起,他总面带着满足的微笑,平静地接受街坊邻居对我们兄妹的赞美,为我们骄傲。
③小学的时候,我因为玩爆竹炸伤了自己。躺在床上休息的时候,我听见父亲和母亲互相埋怨,最后竟然打了起来。我听着刺耳的茶杯破碎声,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愧疚感,不禁默默地流泪,不知道哭了多久,才沉沉睡去。朦胧中,我感觉到一双温暖的手在擦拭我冰冷的脸庞,那么柔和,那么小心翼翼。我睁开眼睛看到是父亲,他在哭!他一个大男人像小孩子一样在没出息地哭!旁边是同样默默哭泣的母亲。那一晚上,我们仨都没能睡着,我们都在自责。我发誓以后一定不再闯祸,我是能承担责任的人了。就在那个晚上,我猝不及防地长大了。
④中学的时候,老师讲朱自清的《背影》时布置了一项作业:也写一篇关于父亲的《背影》。真奇怪,我的脑海里恍惚没有父亲的背影。直到这时,我才发现父亲其实一直都是在以迎接者的姿态接纳我:记得上中学后,父亲陪我走路上学,他让我走在前面,自己拎着包紧紧跟着,我的影子就在他沧桑的脸庞上忽隐忽现;我乘车外出,他会目送着我坐的车子渐渐走远,直到消失,我只能推测他什么时候会背过身去;家乡四面临水,坐船跟吃饭一样稀松平常,而只要我坐船回家,常常在江心就能眺望到码头上站着一个人,那一定是我的父亲。我的父亲啊,他为什么就不能早早地转过身子,让我也看看他的背影呢?他和我面对面地站着,青春站过去了,激情站过去了,生命也站过去了宝贵的一半。
⑤后来我考上了大学,还是一所名牌大学。在我们的小村子里,我一下子成了名人,但父亲只是用平静的声音回复那些溢美之辞。他默默地打理好我的行囊并送我到学校。安顿好了之后,我送他到车站。那次似乎是我第一次送他,也是他第一次主动走到我前面。我看着他微微佝偻的身躯有说不出来的难受,谁知他突然转过身子,对我说:“我今天还是不回去了吧。”说着就又往学校的方向赶,仿佛儿子的大学是他的大学,于他充满了温和而强烈的归属感。
⑥回到校园,我们一起参观了传说中的樱花大道和民国时的建筑。每到一处,他都努力而贪婪地看着,仿佛要把永久的遗憾和逝去的理想看回来,仿佛要把四十多年似水的年华看回来。我知道,这么多年了,他心中的那个梦并没有死,它还活着,它要化作浪漫樱花在我的大学开放。
⑦现在我上了大学,妹妹在最好的高中做最好的学生。看起来很美,但家里的开支却日渐凶猛。为了供我们兄妹俩安心读书,父亲又拾起了荒废多年的养蜂手艺。母亲偷偷告诉我,最熟练的养蜂专家一天也要被蜜蜂蜇上五六次。我在学校里看到盛开的鲜花,便似乎看到父亲正被蜜蜂攻击,他所有裸露在外的黝黑的皮肤都是被攻击的目标。我甚至一度想回到家乡,杀死他的蜂王,踹翻他的蜂箱。我们总劝他带上防护面罩,但这也没起多大作用,养蜂是细活,很多时候要靠眼睛和手感。父亲还是不得不经常裸露面庞去接触蜜蜂,顶多端一盆肥皂水在旁边,被蜇了就迅速抹一下,草草了事。
⑧前几天看到同学写的一句话“父亲是我的致命武器”,一种刻骨铭心的认同感油然而生。我的父亲于我,也是这样。你不知道现在我有多爱他,爱他甚过我的青春,我的理想,甚至我的生命。我愿意他找个机会狠狠地揍我一顿,补上我为人子应该承受的痛楚。我愿意为他祈祷,为他折寿几年,只愿他多活几年,让我多做几年孝子。我要告诉他,如果有来世,我还要做他的儿子,永生永世做他这个没有背影的父亲的儿子。我还要告诉人们,其实父亲和孩子,他们是彼此的致命武器,孩子们一定要珍惜父亲的旷世伟大的恩情。这份情值得我们用全部的热爱和尊敬、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偿还。
( 1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了父亲在“我”不同的成长阶段关爱“我”的几件事。这些事包括哪些?并把下面情节补充完整。小学时→父亲哭泣自责并抚慰被爆竹炸伤的“我”;
中学时→父亲跟在后面陪“我”走路上学;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大学时→父亲送“我”上学并和“我”一起参观校园;
③________
( 2 )请结合第③段的内容,说说段中画线的“猝不及防地长大了”的含义。他和我面对面地站着,青春站过去了,激情站过去了,生命也站过去了宝贵的一半。
( 4 )文章第①段写与父亲通电话的内容有什么作用?出门看火车
①下午,我和狗子、保家、爱军四个人一起悄悄地溜出村子,然后一路小跑,直到我们经过另外一个村子霍家坪,才放慢脚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们不能让村子里的人发现,不能让任何一个同伴发现,因为这个下午对我们来说,是完全应该载入史册的一天,当我们走了整整两个小时弯曲的山路之后,我们在三阳川的渭南镇看到了我们向往以久的火车。
②第一次知道火车,是在一个深夜。那夜,我恰巧和祖母住在一起。可能是半夜两点多吧,叔父背着一个背篓回来了。祖母急忙下炕,给叔父收拾吃的去了。而我,一个才六岁的孩子也被惊醒了。我一看久别两个月的叔父风尘仆仆地坐在炕沿边,就再睡不着了。叔父给我讲了出门的一些经历,其中让我最觉新鲜的,就是叔父花了三毛钱,从很远的地方坐着火车到了山脚下的渭南镇。从此,火车就像一个魔术师的手,弄得我心神不宁,其实我并没奢望自己能坐上火车,只要能看看它奔跑的样子,也就心满意足了。是啊,看一看火车,是我一个乡下少年对远方的向往。从生在杨家岘这个小村庄开始,我就没出过远门。最远的一次,也就是去了一次三阳川,一个比我的村子略微好一些的地方。于是,我就把看火车这个秘密的愿望告诉给了我的三个好朋友。于是,也就有了我们秘密出村的那个下午,当我们到了渭南车站,好像是下午四点多。
③小心翼翼地进了火车站,在一个极不起眼的角落里坐下来,我们就等着有一列火车能够驶入我们的眼帘。可是,当我们苦苦地等了多半个小时,才有一趟货车驶来了,好像是拉煤的,脏兮兮的,一点也不好看,还有一路的灰尘跟着火车在飘飞。可以说,这无异于渴望已久的漂亮姑娘居然以很丑的样子出现在眼前,让人备感失落。我也就在那个下午突然明白,任何美好的事物在到达内心之前,其实都要走上一段很长很长的路,从而产生一种极为美丽的等待之苦。比如我们期待驶入我们眼帘的第一列火车。但我们没有罢休,并且下了决心,宁可不回家也要看一趟坐人的火车,看一看究竟是穿什么衣服的人坐着火车来来去去地经过祖国的南北大地。
④终于,不到十分钟,来了一趟火车,确实如我们所愿的是一列客车。更让我们兴奋不已的是,它居然就停在我们的眼前,停在西北大地上这个小小的车站上。这也就是我后来所知道的列车在单行道上的会车。火车一停下来,我们就欢呼起来。我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怕,躲得远远地,我看见车里的人来回走动着,有喝水打牌的,有抽烟睡觉的。至今我还记得,那趟火车某个窗口边上的一个中年男子,他总是冲着我们几个笑。我知道他是笑我们的傻。傻,难道不是一种美吗?我现在真希望有人笑我傻,然而没有了。还得补充一句,火车启动时他打开窗户,朝我们挥了手。
⑤随着一声鸣笛,火车慢慢启动了,在我们内心的挽留下驶向了远方。热闹了几分钟的站台沉寂了下来。只留下我们四个人在空荡荡的站台上孤零零地站着,回想着已经远去的火车。我不知道火车最终要去什么地方,也不知道沿途会有什么样的景色,但我可以相信,一路走去,肯定很美,肯定要比我所生长的这个小村子美得多。
⑥后来,在我的百般纠缠下——八岁的我被叔父带着坐了一次火车,但远远没有我所想象的那么美好。是啊,少年时代美好的秘密,如果要想一直保留它天真的面孔,就永远也不要揭开那层朦胧的面纱。
(选自《读者》2019.2)
( 1 )阅读选文②-⑤段,把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内心变化补充完整。①事情发展过程:未见火车——________——看到心目中的火车——火车离去
②人物内心变化:A.向往、不安——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 2 )“我”萌生“看火车这个秘密的愿望”的原因是什么?①赏析下面句子。
只留下我们四个人在空荡荡的站台上孤零零地站着,回想着已经远去的火车。
②说说你对“他总是冲着我们几个笑”一句中“笑”的理解。
( 4 )文章以“看火车”为题的作用是什么?生活就有快乐。战胜挫折是一种快乐,获得成功是一种快乐,得到关爱是一种快乐,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奋斗也是一种快乐……其实,快乐就在我们身边。
请以“ 也是一种快乐”为题作文。
(提示与要求)①请你自选词语,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③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⑤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⑥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