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对画线语句的修改不正确的是( ) B: 乙句修改为“历史上,大兴环境优美,风光旖旎” C: 丙句修改为“善良、勤劳的大兴人在东西方圆1038平方公里土地上书写着新的华章” D: 丁句修改为“这里一年四季都是旅游观光的好时机:春可赏花,夏可品瓜,秋可采果,冬可揽卉” |
2、 | 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个句子是( ) A: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苹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伫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B: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皇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宿着。 C: 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付产品。 D: 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
3、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2019年12月2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不忘初心”高居“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榜首,这句话出自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报告中 宣告:“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初心的种子,都应当 初心、 初心、 初心。我们要为实现自己的小目标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A: 庄重 寻找 保持 牢记 B: 庄严 寻找 牢记 保持 C: 庄重 牢记 保持 寻找 D: 庄严 牢记 寻找 保持 |
4、 | 下列句中画线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博物馆凝聚了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场所,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含。 B: 现在有些人很无聊,总喜欢窥测别人的隐私,散布一些流言。 C: 在北京首钢队与辽宁队比赛中,首钢队在一度落后20分的情况下,顽强追平比分并将比赛拖入加时,这主要是首钢队的明星球员发挥了妙手回春的作用。 D: 《厉害了,我的国》这部大型纪录片全面展现了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极大地引发了国人顶礼膜拜的自豪感。 |
5、 |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己。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 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 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A: ⑤②①③⑥④ B: ②①⑥③⑤④ C: ⑥②①③⑤④ D: ①③⑤⑥④② |
6、 | 下列划线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侮辱(wǔ) 震悚(sǒng) 惩罚(chéng) 仰之弥高(mí)B: 可汗(kè) 屏障(píng) 军帖(tiē) 鲜为人知(xiān) C: 选聘(pìn) 烦躁(zào) 憎恶(è) 气冲斗(dǒu)牛 D: 揩油(kāi) 愧怍(zuò) 祈祷(qí) 锲而不舍(qì) |
7、 | 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正向古代典籍 ,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②燕赵的联拱平驰, 在骏马秋风的冀北,气势雄壮。 ③金黄色的枇杷带着甜甜的诱惑,把院子里的枝枝杈杈 了 ④然而在冬天,小冰晶却不会 ,它还在下落的途中不断吸附周围的水汽,使自己愈长愈大。 A: 钻探 耸立 挂满 熔化B: 钻研 耸立 挤满 熔化 C: 钻研 屹立 挤满 融化 D: 钻探 屹立 挂满 融化 |
8、 | 下列词语书写和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娆(ráo) 风骚 凝(líng)望 坟墓 B: 摇曳(yè) 嘶哑 娉(pīng)婷 海狭 C: 冠(guàn)冕 天娇 鲜妍(yán) 呢喃 D: 分(fèn)外 飘逸 枉(wǎng)然 黎明 |
9、 | 下列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宿儒/星宿 拗口/执拗 答应/应有尽有 B: 急躁/燥热 间壁/玉璧 云霄/通宵达旦 C: 积攒/攒聚 折腾/折花 相宜/相得益彰 D: 和蔼/雾霭 蝉蜕/锐利 宿儒/妇孺皆知 |
10、 | 选出下面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朗润 菡萏 彩棱镜 喜出忘外 B: 抖擞 高邈 一霎时 各得其所 C: 烦燥 窠巢 绿茵茵 翻来覆去 D: 絮叨 摇篮 蓝汪汪 雅雀无声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幽居不遇 庄翱 满庭花落迷行路,绕院泉声写半山。 向暮此中回首去,洞门深处鸟关关。 ( 1 )这首诗写出了朋友幽居之处的哪些特点?( 2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
阅读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①未尝识书具: ②宾客其父: ③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④泯然众人矣: ( 2 )翻译下列各句。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 )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三个阶段: ①童年时期, 。 ②少年时期,才思 , “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才思 , “泯然众人矣”。 ( 4 )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 5 )你从方仲永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
善良的种子
①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②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③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大概是买票的时候,他兜里的那张100元的票子被人瞄上了,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在那个年代,100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呢。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
④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了车下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
⑤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个手,就这一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她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她呼天抢地。车里人都纷纷对这个丢了种子的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的人,他断了穷人家的活路。
⑥“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
⑦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 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个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⑧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父亲也自始至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⑨下车的时候,人很挤。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父亲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⑩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⑪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
(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1-4题。
石崖上的枣树
刘成章
①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枣树生长在那儿,没有什么养料和水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②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
③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④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
⑤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
⑥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⑦古老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
⑧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
(选自2015年4月10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 1 )文中记叙了人们有关枣树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1)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①段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每到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2)结合语境,谈谈你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
( 3 )文章第②段写人们看见枣子的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结合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石崖上的枣树给了你哪些启示。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读书学习,科技制作,文体爱好,社会实践……这里,一定会有属于你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陶冶你的性情,提升你的境界,请你以“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宜居城市》这篇文章,使你对宜居城市的生活和建设有了一定的了解。请你发挥想象,以你心目中的宜居城市为背景,以“宜居城市里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所选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不限问题(诗歌除外)。③字数在600﹣800之间。④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