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眉山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请选中不是《骆驼祥子》中的角色。( )
A: 四凤
B: 祥子
C: 虎妞
D: 小福子
2、下面对《艾青诗选》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B: 从“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可以体会到诗人对革命的崇高热情、不懈努力,以及为革命奉献生命的伟大思想感情。
C: “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这两句诗可以看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赞叹、赞赏,以及奉献自己、贡献力量的伟大情怀。
D: 《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坚韧不拔、高傲自负的人们。
3、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悲怆 臆测 惹是生非 妇孺皆知
B: 振撼 虔诚 与日俱增 轻歌漫舞
C: 烦躁 诀别 铤而走险 物竞天择
D: 惬意 慰藉 周道如砥 相形见绌
4、下列选项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优(yǎ) 过(lüè) 首(qiáo)
B: 息(píng) 收(liǎn) 似(kù)
C: 煌(dūn) 直(bēng) 乱(liáo)
D: 然(qiǎo) 高(cháo) (fèi)腾
5、下列各组划线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ráo) (pīn)婷 恣(zhuī) 心无旁(wù)
B: 冠(miǎn) 广(miào) (zhàn)桥 自吹自(lěi)
C: (zhēn)言 褴(lǚ) (shé)本 强(ɡuō)不舍
D: 摇(yì) (rú)养 (zhù)立 (jiǎo)揉造作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珠峰登山队之所以能成功登上珠峰,是因为全体队员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的精神。
B: 英法帝国主义联军烧毁并洗劫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
C: 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D: 随着一场大雪的到来,使华北地区持续了近一个月的旱情得到了初步缓解。
7、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②刚步入生意场的他,凭借灵活的头脑,轻松赚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③晴天又来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

④网络热词在学生的作业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对这一现象,大家各执己见,争论激烈,一时间众说纷纭,________。

A: 繁衍 左右逢源 消释 莫衷一是
B: 繁殖 绝处逢生 消融 无所适从
C: 繁衍 绝处逢生 消释 无所适从
D: 繁殖 左右逢源 消融 莫衷一是
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许多人对新疆的周围环境有着十分深厚的兴趣,到了周末都想出去走走。
B: 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C: 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D: 如何管理、认识网络舆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痛的问题。
9、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 )
A: “白马非马”
B: “指鹿为马”
C: “任人唯亲”
D: “知人善用”
10、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创造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将“创造”改成“开辟”。)
B: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将“方式”改成“方法”。)
C: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市度假村的建设,要力争做到合理开发,精心规划。(调换“合理开发”和“精心规划”的顺序,)
D: 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贫困户能否顺利脱贫,关键在于贫困户立脱贫之志,勇于脱贫。(去掉 “能否”或在“立脱贫之志”前加一个“能否”。)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客发笤溪

叶 燮

如水水如愁,容易归舟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注释】①笤溪:在浙江省北部,流经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太湖。在此指湖州。②叶燮:清代诗论家,嘉兴(今属浙江)人。因晚年定居江苏吴江之横山,世称横山先生。

( 1 )诗的第一句把“________”和流水互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的________。

( 2 )三、四句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 1 ) 解释下列划线字。
①不亦 ②与朋友交而不 知也 ④然后知松柏之后

( 2 )下列句子中的“而”表示转折用法的一项是( )

A: 学时习之
B: 温故知新
C: 择其善者从之
D: 人不知不愠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4 )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①A.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B.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②C.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 1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段内容。

第①段:
第②段:

( 2 )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 3 )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体现本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A处:
B处:
C处:

( 4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句中,“吱”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 5 )袁枚是_______代诗人、诗论家,文中引用他的文章说明了什么?

( 6 )文段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 7 )从语段的语言运用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萝卜花(丁立梅)
①萝卜花是一个女人雕的,用料是萝卜,她把它雕成一朵朵月季花的模样。花盛开,很喜人。
②女人在小城的一条小巷子里摆地摊儿,卖小炒。一小罐煤气,一张简单的操作平台,木板做的,用来放锅碗盘碟,她的摊子就摆开了。她卖的小炒只三样:土豆丝炒牛肉,土豆丝炒鸡蛋,土豆丝炒猪肉。
③女人30岁左右,瘦,皮肤白皙,长头发用发卡别在脑后。惹眼的是她的衣着,整天沾着油锅的,应该很油腻才是,却不。她的衣服及干净,外面罩着白围裙。衣领那儿,露出里面的一点红,是红毛衣,或红围巾。她过一会儿,就换一下围裙,换一下袖套,以保持整体衣着的干净。很让人惊奇且喜欢的是,她每卖一份小炒,就在装给你的方便盒里放上一朵雕刻的萝卜花。这样装在盒子里的,才好看。她说。
④不知是因为女人的干净,还是她的萝卜花,一到吃饭时间,女人的摊子前,总围满人。五块钱一份的小炒,大家多很耐心的等待着。女人不停地翻铲,而后装在方便盒里,而后放上一朵萝卜花。整个过程,充满美感。于是,一朵一朵素雅的萝卜花,就开到了人的饭桌上。
⑤我也去买女人的小炒。去的次数多了,渐渐知道她的故事。
⑥女人原先有个很殷实的家。男人是搞建筑的,很有些钱。但不幸的是,在一次建筑中,男人从尚未完工的高楼上摔下来,被送进医院,医院当场就下了病危通知书。女人几乎倾尽所有,抢救男人,才捡回半条命——男人瘫痪了。
⑦生活的优裕不再。年幼的孩子,瘫痪的男人,女人得一肩扛一个。她考虑了许久,决心摆摊儿卖小炒。有人劝她,街上那么多家饭店,你卖小炒能卖得出去吗?女人想,也是。总的弄点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吧?于是她想到了雕刻萝卜花。当她静静地坐在桌旁雕画时,她突然被自己手上的美镇住了,一根再普通不过的胡萝卜,在眨眼之间,竟能开出一小朵一小朵的花来。女人的心,一下子充满期望和向往。
⑧就这样,女人的小炒摊子,摆开了,并且很快成为小城的一道风景。下班了赶不上做菜的人,都会相互招呼一声,去买一份萝卜花吧。就都晃到女人的摊儿前来了。
⑨一次,我开玩笑地问女人,攒了多少钱了?女人笑而不答。一小朵一小朵的萝卜花,很认真地开在她的手边。
⑩不多久,女人竟出人意料地盘下了一家酒店,用她积攒的钱。她负责配菜,她把瘫痪的男人,接到店里管账。女人依然衣着干净,在所有的菜肴里,依然喜欢放上一朵她雕刻的萝卜花。菜不但是吃的,也是用来看的呢。她说,眼睛亮着。一旁的男人,气色也好,没有颓废的样子。
⑾女人的酒店,慢慢地出了名。提起萝卜花,大家都知道。
⑿生活,也许避免不了苦难,却从不会拒绝一朵萝卜花的盛开。

( 1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

( 2 )请你从表现人物品质或作品主题的角度仔细思考,以“一朵 萝卜花”的形式给本文重新拟一个标题。

( 3 )概括使女人命运发生变化的两个情节。

( 4 )揣摩第⑦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子,结合上下文,展开联想,写出女人当时的心理活动。
女人的心,一下子充满期待和向往。她想:

( 5 )“生活。也许避免不了苦难,却从不会拒绝一朵萝卜花的盛开”,请结合选文和自身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鲁迅先生从一部刻印十分粗拙的书——《山海经》中感受到了长妈妈真挚的爱;朱自清先生从父亲平常的背影里感受到了父亲深切的爱;我们呢?我们也无时不沐浴在爱的光辉中!
爱,也许是母亲的一句叮咛,也许是父亲的一次轻抚,也许是老师欣慰的微笑,也许是同学真诚的帮助……
爱,是润滑剂,是氨基酸,是人生的蜜糖。因为爱,我们的心田碧波荡漾;因为爱,我们的生活洋溢着芬芳;因为爱,我们的学业蒸蒸日上;因为 爱,我们的灵魂熠熠生辉……
请你以“人生关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简简单单”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