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福建省闽侯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端午时节,珠三角各地都会_______组织龙舟竞赛,广州市也会举办国际龙舟邀请赛。邀请赛当日,竞赛河段封航,起点处的龙舟成队依次排列,等候比赛。一声锣响,早已_______的龙舟如离弦之箭,向终点飞驰。河岸上锣鼓喧天,人们_______,好不热闹!

A: 因地制宜 迫在眉睫 拍手称快
B: 因地制宜 迫不及待 欢声雷动
C: 因人而异 迫在眉睫 欢声雷动
D: 因人而异 迫不及待 拍手称快
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B: 两千多年前,汉朝初年的《尔雅》一书中,便有“獏体色黑驳,食竹”的记载。
C: 生日!今天是我的生日?她自己都忘记了。
D: 鲁迅写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作为我们的座右铭。
3、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
B: 设计者各匠师们因地制宜,处心积虑 , 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C: 命运对他实在太苛刻了,然而,尽管奄奄一息 , 他还是不情愿死。
D: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4、

下列词语中文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朗润 喉咙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B: 抖擞 发髻 澄清 绿茵茵
C: 高邈 憔悴 眼花撩乱 翻来覆去
D: 瘫痪 絮叨 诀别 喜出望外
5、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羞(què) 余(huī) 骂(zhòu) 神彩奕(yì)
B: 香(shè) 翅(liǎn) 匍匐(pú fú) 大相庭(jìnɡ)
C: 温(xùn) 小(fú) 待(nüè) 乳动物(pǔ)
D: 怪(zhēn) 跚(pán) 样(mú) 脸色白(shà)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⑴月光极其_______,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的白雾,这时节对溪若有人唱歌,隔溪应和,实在太美丽了。

⑵国庆期间,凡购物满100元者,本店将________价值30元的礼品券一张。

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_______不已。

A: 温和 赠送 赞扬
B: 温和 惠赠 赞叹
C: 柔和 赠送 赞叹
D: 柔和 惠赠 赞扬
7、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热(chì) 使(chāi) 栏(zhà) 首低眉(hàn)
B: 林(hàn) 跚(pán) 田(chóu) 舻相接(zhóu)
C: 勤(yān) 消(shì) 交(xiè) 无消息(chá)
D: 亩(quǎn) 唐(tuí) 奔(sāng) 泠作响(léng)
8、下面情境下,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由于雾霾,对我市造成影响,学校临时决定取消明天的到校活动,改成后天八点。老师请班长陆明在班级的微信群里通知同学们。陆明在微信群发布消息说:

A: “明天后天雾霾,到校取消,请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B: “因为雾霾,明天到校临时取消,改成后天八点。请同学们及时关注微信群通知,有事及时与班主任老师联系。”
C: “因为雾霾,学校临时决定取消明天的到校活动,收到通知请回复。”
D: “因为雾霾,学校临时决定取消明天的到校活动,请同学们及时关注微信群通知,减少外出活动,出行戴口罩,有事及时与班主任老师联系。”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读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诵读的行列。
B: 礼让斑马线早已成为杭州的金字招牌,不少市民向外地亲戚朋友介绍杭州时,总不忘神采飞扬地把它捧出来。
C: 杭州市首届新闻作品版权保护大会,引起了广大媒体对新闻版权的重视,同时增加了对新闻版权的保护力度。
D: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个税改革是大家关心的话题,包括子女教育在内的六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对民众带来了福利。
10、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苏东坡有一份豁达的心境来享受一切,他总是微笑接受。
B: 不折不扣的“直言极谏”之臣,到底是寥寥可数的。直言刺耳,进而刺心,简直等于相骂,自然会叫人生气,甚至于翻脸。
C: 阅读篇幅长的文章,有时也可采用不求甚解的方法,可节省阅读时间,快速把握内容要点。
D: 这棵百年的大榕树,生得根深蒂固 , 枝叶茂盛,无论什么季节,它都是那么郁郁葱葱,那么遮天蔽日,那么青翠欲滴。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绘了隆重的宴会场面,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描写了诗人离开长安后渡过黄河,攀登太行山的情景,形象地解说了“行路之难”。
C: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借用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运用反复的句式,表现了诗人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传达出诗人进退失据的复杂心理。
( 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历来被人称道,请任选一角度对其作简要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任环,字应乾,长治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历知黄平、沙河、滑县,并有能名,苏州同知。倭患起,长吏不娴兵革。环性慷慨,独以身任之。三十二年闰三月御贼宝山洋,小校张治战死。环奋前搏贼,相持数日,贼遁去。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①已而复至,裹疮出海击之。怒涛作,操舟者失色。环意气弥厉,竟败贼,俘斩百余。夏连战阴沙、宝山、南沙,皆捷。擢按察佥事,整饬苏、松二府兵备。倭剽掠厌,悉归,惟南沙三百人舟坏不能去,环与总兵官汤克宽列兵守之。数月,贼大至,与旧倭合,掠华亭、上海。环等被劾,得宥。逾年,贼犯苏州。城闭,乡民绕城号。环尽纳之,全活数万计。副将解明道击退贼,论前后功,进环右参政。贼掠常熟,环率知县王铗破其巢,焚舟二十七。未几,贼掠陆泾坝,都督周于德败绩。环偕总兵官俞大猷击败之,焚舟三十余。贼犯吴江,环、大猷击败之莺胫湖,贼奔嘉兴。顷之,三板沙【注】贼夺民舟出海,环、大猷击败之马迹山。②其别部屯嘉定者,火爇之,尽死。论功,荫一子副千户。母忧夺哀。贼屯新场,环与都司李经等率永顺、保靖兵攻之,中伏,保靖彭翅等皆死,环停俸戴罪。贼平,乞终制,许之。逾二年卒,年四十。给事中徐师曾颂其功,诏赠光禄卿,再一子副千户,建祠苏州,春秋致祭。环在行间,与士卒同寝食,所得赐予悉分给之。军事急,终夜露宿,或数日绝餐。尝书姓名于肢体曰:“战死,分也。先人遗体,他日或收葬。②③”将士皆感激,故所向有功。

(选自《明史·任环传》,有删节)

【注】三板沙:明代地名。

( 1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①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
B: 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
C: 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
D: 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
(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其时凡举人试于礼部合格者,称为“进士”。明、清之制,殿试后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皆通称为“进士”。
B: “迁苏州同知”“擢按察佥事”“进环右参政”中的“迁”“擢”“进”三个词语,在古代都是晋升官职的意思。
C: 荫:庇荫,庇护。封建时代官僚的子孙因先代有功勋而受到封赏。“封妻荫子”中的“荫”就是此意。
D: 母忧:母丧的婉辞。文言文中常有“丁父忧”“丁母忧”的说法,即遭逢父亲丧事和遭逢母亲丧事。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任环一向精明能干。历任黄平、沙河、滑县知县时就很闻名,后来率领士兵多次打败入侵的倭寇,立下汗马功劳,也多次因功而升职。
B: 任环勇于担当,敢于冲锋陷阵。倭寇进犯江南沿海,苏州府长吏不熟兵事,任环甘愿承担抗倭大任,在宝山洋与倭贼短兵相接,身负重伤。
C: 任环虽作战勇敢,也曾因犯错而受罚。先因同总兵官汤克宽未敢击滞留的三百旧倭寇而遭弹劾,后因攻击倭贼时中了埋伏,被停了俸禄。
D: 任环能够与士兵同甘共苦,并且激励部属的斗志。他常与士兵同寝共食,所得朝廷赏赐悉数分给下属;军事紧急,彻夜露宿,有时绝食好几天。
(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②③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顷之,三板沙贼夺民舟出海,环、大猷击败之马迹山。

②尝书姓名于肢体日:“战死,分也。先人遗体,他日或收葬。”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跟自己比
①我们动不动就跟别人比,而且无所不比,比成绩、比结果、比地位、比职称、比权势、比财富等等,不一而足。结果无非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强于别人,一种是自己弱于别人。前者往往使我们变得愉悦、得意,甚至骄傲起来;后者往往使我们变得不快、郁闷,甚至燃起嫉恨之火。也就是说,不管哪种结果,都会让我们变得不平静。最可怕的是,在跟人比较中,我们丢失了自己。
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果总喜欢跟人比较,这种境界就很难达到。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在我看来,如果非要比较的话,那就跟自己比吧。
③桓公(桓温)年轻时与殷侯齐名,所以常常怀有竞争之心。有一次,桓公问殷侯:“你与我相比,如何?”殷侯回答说:“我和自己打交道已经很久了,宁愿做我。”这是《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元代学者黄元瑜用殷侯的答语来命名他的亭子,叫做“我我亭"。看来,古人早已懂得把目光由外在事物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即自我。换言之,从自己身上找“答案”不愧为明智的做法。因此,跟自己比,总算找对“对手”了。
④女作家乔叶说:“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我很赞同这个观点。既然这样,那么每个人在不同时期的思想、行为等就会有差别。去年的你跟今年的你、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刚才的你跟现在的你……如果在它们之间用减法,结果往往不会是零,要么是负数,要么是正数。也就是说,你可能进步了或倒退了,更加成熟了或更加幼稚了,懂得宽容了或更加狭隘了,宠辱不惊了或更加浮躁了……
⑤因此,在成长中,我们不能总是前进,有必要时常停下来,想想自己的以前和现在,也就是让“旧我”和“新我”比一比。如果“新我”名副其实地进步了,升级了,那么就要沿着脚下的路,一如既往地向前,朝更高的制高点迈进;如果不是这样,就要总结、反省,寻找、分析“退步”的原因,目的是把今后的路走好,让自己取得进步和收获。从这个意义上说,跟自己比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⑥蒋勋先生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这样一件事情。有一次,他问一位学植物学的朋友:“如果含笑的香味和百合的一样,会怎样?”那位朋友告诉他:“那它就会被淘汰。因为它东施效颦,没有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看来,要想有声有色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能盲目地跟人比较,胡乱地模仿他人。跟自己比,守住自我,才是正道。

( 1 )本文是针对什么现象引发议论的?

( 2 )阅读④⑤两节,说说为什么“跟自己比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 3 )第⑥节写蒋勋先生演讲时提到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 4 )阅读下面这则网上的“热帖”,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你的跟帖。
【热帖】
楼主:从小我就有个夙敌叫“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年级第一。这个孩子可以九门功课同步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了……
【跟帖】
1楼:每个妈妈心里都住了个“别人家的孩子”。
2楼:家长们总喜欢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但是你知道孩子的想法吗?
3楼:有一次,我妈说楼上的人家在看书,我说楼上的说了她在看电视。我妈说,人家就是怕你超过她所以骗你。
你的跟帖: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谦和是一种力量
①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你总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冲突横亘在你的面前时,你会选择哪一种态度来面对呢?是不顾一切地发泄心中的愤恨,还是谦和、冷静地思考?我们的答案是后者。
②谦者,谦虚,谦让也。它根源于人的辞让之心,体现在人际关系中就是互相尊重。孔子言:“礼之用,和为贵。”(一)“和”历来被认为是君子的重要品质。“谦”“和”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谦和具有化解矛盾的力量。愤愤不平的廉颇,纵使百般刁难,甚至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却能以大局为重,隐忍退让,“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最终使廉颇负荆请罪,留下“将相和”的千古佳话。试想如果蔺相如不能隐忍退让,与廉颇势不两立,势必会削弱赵国的力量,极有可能导致赵国覆亡。所以说,愤怒看似凶猛,但却在谦和忍让中化为和谐。
④谦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昔日,刘备放下皇叔州牧的身份,顶风冒雪,不顾路途难行,心怀赤诚,三次来到乡野荒村,访贤求才。第三次时,离草庐半里,他便下马步行,听闻孔明午睡未起,便静候在草堂阶下,终于用谦虚的态度、真诚的心意打动了卧龙先生。(二)这才使三顾茅庐成为千秋美谈,三分天下成为历史功业。
⑤谦和还具有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力量。谦和的态度使你更容易让人接近,谦和的微笑总是能给你带来好运气。也许一点点的善意、理解、宽容和付出,就会给自己和别人的生活增添一点美好和快乐。
⑥然而,谦和并不是毫无原则的退让,也不是有失尊严的顺从,我们必须做到谦和有度。
谦和,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谦和,似一篇清丽的婉约文章。(三)谦和,既美丽了自己,又悦目了他人。

( 1 )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 2 )阅读全文,请说一说谦和具有哪些力量。

( 3 )依次写出文中画线处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别样”在字典里有两个义项,一是“不同寻常,特别”之意,二是“另一种”之意。杨万里有诗云:“雨后林中别样凉,意行径幽不知长”立秋之后,天气带凉,一场小雨给诗人杨万里带来了别样的凉意,也带来了别样的滋味。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感悟?请以《别样的滋味》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识等,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得套作,不可抄袭,文中不可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忘不下那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