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湖北省武穴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字有误的一项是( )
A: 消 弄 大言不
B: 虫 叮善诱
C: 绣 阅 苦思
D: 白 落 相形见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负责亚运会采访的记者和工作人员已经严阵以待 , 随时准备奔赴广州,届时将向国内发回最及时、最精彩的报道。
B: 去年6月27日,上海闵行“莲花河畔景苑”一幢十三层的在建商品房居然齐跟倒下,这令从事建筑设计多年的老专家也叹为观止
C: 本刊将洗心革面 , 继续提高稿件的编校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D: 许多腐败分子在落入法网后才痛心疾首地诉说深刻的教训,充当启迪世人的反面教材。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腹有诗书气自华”,儒雅之人,能把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典故、格言,巧妙运用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当中,素养之________,情感之细腻,爱心之________,听者为之动心,为之魂牵,________让美好的情愫绵延不绝,让感动的涟漪缓缓扩散,________被看作是有文化、有修养的表现。


A: 深沉 深厚 不但 而是
B: 深厚 深沉 不仅 还
C: 深厚 深沉 不但 而是
D: 深沉 深厚 不仅 还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要说梅,我最偏爱的是白梅,它冷艳洁白,一尘不染,清香浓郁。白得超凡脱俗;白得素雅纯净;白得如冰似雪。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但写梅写得最绝的还是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②王冕也在《白梅》中写道:“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③他的词中不见一个梅字,却把梅的影子和暗香写得入木三分,写得俏丽可人,使人引起无数的联想。

④卢梅坡曾在《雪梅》中写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A: ③①②④
B: ④①②③
C: ④②①③
D: ②④①③
5、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场足球赛下来,运动员________了大量体力。

②在店员的________下,冲动的他购买了超出预算的电子产品。

③知道所误杀的是珍稀动物后,他们并没有________,而是选择了自首。


A: 消耗 鼓励 落荒而逃
B: 消耗 怂恿 畏罪潜逃
C: 消费 鼓励 畏罪潜逃
D: 消费 怂恿 落荒而逃
6、

下列加横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惟余莽莽(只剩) 犊之情(舔) 富贵(如果)
B: 怫然(盛怒的样子) 尽职守(谨慎而恭敬) 扶掖(扶持)
C: 怒不可(阻止) 三往(总共) 亵渎(轻慢,不信)
D: 折腰(折断) 章取义(截取) 陟罚臧否(善恶)
7、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A: “山光物态弄春晖”一句侧面描写山景,也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
B: 一个“弄”字出神入化,赋予山中景物人的性格,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
C: “末尾轻阴便拟归”,是诗人对客人的劝留之辞,“青阴”交代了客人要回去的原因。
D: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采取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笔法,进一步权威客人不要错过美好春光。
8、

下面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五·一”的龙川广场,观光旅游的海内外游客济济一堂 , 好不热闹。
B: 复出之后的刘翔在上海站钻石联赛110米栏比赛中,首次运用“七步上栏”跑出了13秒07的好成绩,这真是白驹过隙呀。
C: 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29岁中国金花李娜击败斯齐亚沃尼成功夺冠后,得意忘形地躺在球场上,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啊!
D: “瓦格良”号航母下水是日本不愿看到的,因为日本目前在钓鱼岛问题上占优势的局面将随着“瓦格良”的下水而烟消云散
9、说起湖心亭,两人立刻来了兴致,打算去看一看。一路上,两人又交流了不少关于诗歌的看法。他们的对话中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海:读诗词,我们要关注意象。我们学过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本意是指妇女容颜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这句除了寄托思念之情,还表达了美好的祝愿。
B: 小宁:是的,《无题》中有一句“青鸟殷勤为探看”, 其中“青鸟”就是大雁,因其往来迁徙,后来就成为信使的代称。
C: 小海:诗歌是情感的抒发。“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出自唐朝诗人杜甫写的五言律诗《月夜忆舍弟》,在对比中表达了对自己弟弟的无限思念之情。
D: 小宁:“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和“左迁之蓝关示侄孙湘”中的“左迁”都是指降职、贬官。
10、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蓬,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 ④⑤③②①
B: ⑤④②③①
C: ⑤④③②①
D: ④⑤①②③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渡湘江
[唐]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当时被贬去僻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此时。

( 1 )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 2 )诗歌三、四句以人的“南窜”和水的“北流”来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柳庆字更兴。大统十年,广陵王欣,魏之懿亲,其甥孟氏屡为凶横。庆乃大集僚吏,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言毕,令笞杀之。此后贵戚敛手。

有贾人持金二十斤诣京师,寄人居止。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无何,缄闭不异而并失之。谓主人所窃。郡县询问,主人自诬服。庆疑之。乃召贾人曰:“卿钥恒置何处?”对曰:“恒自带之。”庆曰:“颇与人同宿乎?”曰:“无。”“与同饮乎? ”“日者与一沙门再度酣宴,醉而昼寝。”庆曰:“沙门乃真盗耳。”即遣捕沙门,乃怀金逃匿。后捕得,尽获所失金。庆之守正明察,皆此类也。每叹曰:“昔于公断狱无私,辟高门以待封。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

【注释】①贾人:商人。②日者:白天。③沙门:和尚。

( 1 )用“/”给文言文中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断2处)

郡 县 询 问 主 人 自 诬 服 庆 疑 之。

( 2 )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

①令杀之________ ②京师________

主人所窃________ ④昔于公断私________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

②即遣捕沙门,乃怀金逃匿。

( 4 )请你概述文中柳庆“守正明察”的事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字,下列各题。

互联网安全吗?

如今,人们越来越深地把自己的生活构建在互联网上,我们已离不开网络,但是互联网安全吗?假如世界上所有的互联网都瘫痪了,会发生什么情况?早期的互联网使用者丹尼•希里斯曾忧心忡忡地呼吁人们充分考虑互联网崩溃的可能性和后果,“互联网变化之快让人难以想象,只消一小时,一切都可能变得完全不同”。赞成希里斯意见的人大都对互联网的脆弱性感到焦虑。

互联网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健壮”

其实想把整个互联网弄瘫痪并没那么简单,互联网的“结实”程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这和它本身的结构有关。互联网并不存在一个“总开关”。它的核心设施分布在全球各个国家的重要节点。这些节点包括解析域名的根域名服务器,连接各大洲的海底电缆,还有储存、管理和分发海量信息的超级数据中心,日常的网络服务大部分都是通过这些重要节点来运行的。重要节点之间也不是由一台计算机来指挥运行的。比方说,全球共有13组504台根域

名服务器,遍布世界各国。这些服务器又互相支持,并行运转,即使其中一台损坏,互联网也能在其他服务器的支持下继续运转下去。最典型的例子是2002年10月发生的一场黑客攻击,当时瘫痪了13组根域名服务器中的9组,但互联网并未因此彻底瘫痪。在攻击结束之后,网络迅速恢复了正常。事件结束之后,全球各地的根域名服务器迅速加强了免疫措施。和十多年前相比,今天的互联网对黑客来说更难攻破。

这种通过重要节点运转的网络被称作“无尺度网络”,它的结构其实和人类大脑或人际关系的结构非常相似。美国印第安纳州圣母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无尺度网络”中,除非将重要节点全部删除,否则即便大量地删除节点,网络的性能也不会受到影响。

用物理方法能彻底摧毁互联网吗

还真有可能。攻击计划的第一步是切断互联网通讯的基础海底电缆。这些电缆承担了95%以上的网络传输,没有它们,各大洲会变成信息孤岛,不过,想要阻断全球信息传输,你必须把目前正在使用的285条电缆都斩断才行。

下一步,摧毁根域名服务器,如果你能跨越重重安保措施,将这些服务器摧毁的话,就等于给了互联网“致命一击”。

最后,你要做的是攻击全球数据中心,首选的打击对象是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超级数据中心,它们出故障会导致所属区域大片网络瘫痪。

如果你完成了以上步骤,你已经让全球99%的互联网瘫痪了。不过,鉴于互联网的超强修复能力,上述步骤最好同步完成,也就是说,不消耗规模惊人的人力物力来发动一场全球规模的“战争”,是不可能完成这个计划的。如果爆发了这样规模的全球战争,可能在互联网被彻底摧毁之前,人类文明就已经崩溃了。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消失后会怎样显然已经不是人们最担心的问题了。

(选自《百科知识》2015.2,有删改)

链接一:

我们有各种各样应对互联网瘫痪的备用方案,一种可行的方案是改变信息传递结构,网状网络就是这样一种新技术,在这种网络中,每个设备都能利用蓝牙、电信通道等连接邻近的节点,在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组成独立的局域网,也可通过其中一个节点与互联网相通,哪怕真的断网,也不必恐慌。因为人类社会本身,就已经是个足以媲美互联网的超级网络。我们通过互联网能够做的事,借助人际网络照样能够完成,只不过速度和效率要差得多了。

(摘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二:

互联网上的内容会一直存在吗?互联网现有的机制,就是用新信息冲刷旧信息,将“新”的价值放大,“老”的价值弱化。互联网还没有建立“保存有价值的历史资料”的系统,美国的学者悲观地认为,互联网上的“历史资料”会随着网站的关闭和内容的删除而消失,它们称之为“21世纪的数字黑洞”。很多现在看来平常但却具有历史价值的片段,将会随着互联网的变迁而消失得无影无踪。为此,英国数个图书馆联手开展一项历史资料保存计划,将互联网上的内容保存下来。杂志、图书、文学、新闻、评论、学术论文等内容,都会被收集存底,以便供历史研究使用。

(摘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三:

“绵羊墙”是西方各种黑客大会或安全大会上经常出现的趣味活动。在体验区中,组织者设置了专门的钓鱼WIFI,你的手机如果接入此WIFI,就会被人通过钓鱼页面盗取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这些信息会展示在“绵羊墙”上。此举旨在警示手机用户,不要随意登录陌生的 WIFI,一旦登录,就可能被轻易盗取资料。因此,除了不断更新技术手段外,提高个人网络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摘自网络,有删改)

( 1 )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互联网发展变化速度之快让人难以想象,人们都对互联网的脆弱性感到忧心忡忡。
B: 互联网的核心设施分布全球各国,网络服务大部分是由超级数据中心独立完成的。
C: 互联网并非完全坚不可破,使用物理方法切断传输通信海底电缆可彻底摧毁它。
D: 有人认为互联网的变迁会让很多“历史资料”消失,造成“21世纪的数字黑洞”。
( 2 )下列对材料中“无尺度网络”的描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支持“无尺度网络”运转的多个重要节点,它们并不是由一台计算机来控制的。
B: “无尺度网络”和人际关系在结构上类似,这种结构远比我们想象的“健壮”。
C: 除非将“无尺度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全部删除,否则不会对网络性能产生影响。
D: 2002年10月黑客攻击的典型事例,是为了充分说明“无尺度网络”极其脆弱。
( 3 )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依赖网络,越来越深地把生活构建在互联网上,需要提高个人网络安全意识。
B: 人们要想用物理方法让互联网彻底瘫痪,在目前看来,只是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
C: “历史资料保存计划”将取代“保存有价值的历史资料”系统,成为各国关注重点。
D: 如果随意地使用手机登录陌生WIFI,我们的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将可能被盗取。
( 4 )请分析下面语句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这些电缆承担了95%以上的网络传输,没有它们,各大洲会变成信息孤岛……

( 5 )请分别概括以上材料中谈及的几个方面的网络安全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网络安全问题?你将如何应对?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有唐米的七月

1)记得那是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我看着一帮陌生的小孩子推推搡搡地在院子里互相踩影子玩。突然有一个稍大一点的孩子愣住了,接着“啊”地一声跑了,然后孩子们全都扭头看向那个大孩子看过的方向,跟着一个接一个地跑掉了。只留下我,有点不明所以地站在原地。

2)那是暑假里我被送去姑姑家借住的第一天,不太清楚那些一起玩儿的孩子跑掉的缘由。如果他们来得及告诉我的话,我大概也会跑掉,但是就是因为来不及,我才认识了唐米。(A)他走到我面前,问我怎么不跑。我说:“为什么要跑?”他说:“大人没有告诉你,遇到我就要躲得远远的吗?”我老实地摇头:“没有人告诉过我。”

3)爸妈开的店生意不好,资金紧张,将雇的厨师、跑堂的都辞退了,所有的事情都是亲自上阵。他们没有明确告诉过我这些,只是对我说放暑假了,去姑姑家住。那一年我9岁,已经隐约知道这是生计所迫。

4)唐米比我到乡下的时间长一些,我去的那天,他已经待了快两个月了。因为听说新来了一个城里的小姑娘,所以他才挪步出来看看。唐米有先天性心脏病,一不小心就喘不上气,人也瘦小,脸色青紫,被寄养到乡下来是因为他的爸妈出国挣钱去了,等攒够钱了回来给他做手术。院子里的小孩都得到过大人们的嘱咐,不要和唐米打闹。唐米不能跑不能跳,当不了马,做不了兵。到了小孩这里就直接简化成:不要和唐米玩。我也是外来的小孩,或许因为我是一个安静的小女生,抑或因为我喜欢听故事,反正,我成了唐米的朋友。

5)我之前也来过姑姑家,是来做客的,没过几天就回去了,所以对于我来说,来这里就是体验新鲜生动的乡村生活的。而来此寄住之后,我害怕天黑后空寂的深山,害怕夜里各种鸣叫的虫子到我枕边,害怕爸妈把我抛诸脑后,不再接我回去……这些,我不能讲给院子里的小孩子们听,他们会嘲笑我,我便只能讲给唐米听。我们俩坐在唐米外婆家连接阁楼的木梯上嘀嘀咕咕,姑姑喊我回家吃晚饭时,我还舍不得走。

6)院子里的小孩们经常追逐奔跑、玩丢手绢、玩老鹰捉小鸡,有时他们组队差一个人,没办法,就把目光投到阁楼上来。入夜,他们去捉萤火虫,怕被大人骂,就让我出面去请求得到准许。还有院子里明婆婆的西瓜,只有我和唐米去,才能得到两个特别大的拿来分给他们……

7)慢慢地,因为我这个“两面派”的存在,唐米和院子里的小孩们也有了交集。因为我被叫去救场,唐米也不免被邀去吹口哨当发令员;他们捉到萤火虫,也会装到两个玻璃瓶里给唐米和我一人一个;因为抬走了明婆婆的大西瓜,他们在酷暑里好不容易挖到的野地瓜也会送给我们一份。

8)院子里的小孩们讲故事的标准配置是《白雪公主》《灰姑娘》《丑小鸭》《睡美人》,知道《青蛙王子》和《拇指姑娘》《莴苣姑娘》的高一筹,再耀武扬威一些的,会讲《会开饭的桌子,会吐金子的驴子和自己会从袋子里出来的小棍子》《穿靴子的猫》。而唐米,拥有一个有更多故事的奇幻王国:匹诺曹、爱丽丝、尼尔斯、彼得兔、借东西的小人……

9)虽然唐米讲话很慢,讲一阵之后还要停下来歇一会儿,但就在这断断续续里,我们集体听完了一个又一个故事。特别是雨天,完全是唐米的故事会时间。不过晴天一到,他们又呼朋引伴地离唐米而去,所以细数下来,还是我听得最多。

10)那个奇妙的世界不会因父母为生计奔波顾不上我们小孩子而飘摇,不会因为寄人篱下要表现得体而黯淡,也不会因为和唐米成为朋友被其他小孩叫作“瓜丫头”而消失。它们亮闪闪地矗立在那里,等着你走进去,敲响黄金钟,然后各种人物和动物出场汇聚,开始一场奇妙的魔法舞会。

11)“不要哭,你的眼泪是金豆豆,被老鼠们看见,会飞快地来搬走存起来,等积少成多把你淹没得不能动弹就大事不妙了;要勇敢,你只要一直举着手里的剑,黑骑士们就不敢轻易来犯,等天鹅看到了,就会率领部队前来支援……”

12)现在想想,那时唐米也不过10岁。比起姑姑的安慰,他的话更深入人心,大概是因为他有太多次和“恶龙”战斗的经历,有太多次自己安慰自己的经历。因为有了唐米,那个七月竟然变得美妙,以至于“天鹅们”在大暑节来接我走时,我还心有不甘,想要继续住到暑假结束。他们完全没有想过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因为在寄住前,我可是趴在屋前台阶上拽着大门哭着不去的。

13)后来的每年暑假,我都要带上喜欢的书去姑姑家借住一段时日,直到过完大暑。不管是烦忧、疲惫还是哀愁,在那里,都通通地被萤火虫带着放到了银河里。虽然,唐米早已经不在那儿了。再后来,暑假难求,但每年大暑,我都要过一过这个属于大家却又只属于我的节日。因为在那一年,在那一天,我终于告别了那个孤单、谨小慎微的自己,甚至,还有之前没有过的些许光焰腾空而起。

14)那年我9岁,去和10岁的唐米告别。

15)身体孱弱但内心强大的他说:“别哭了,你看你能跑得那么快,只需要再勇敢一点。”

(作者:权蓉。有删改)

( 1 )文章为我们描述了儿时生活的几个动人的场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 2 )分析第(10)段话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 3 )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他走到我面前,问我怎么不跑。我说:“为什么要跑?”他说:“大人没有告诉你,遇到我就要躲得远远的吗?”(从描写角度赏析)

②不管是烦忧、疲惫还是哀愁,在那里,都通通地被萤火虫带着放到了银河里。(从词语运用角度赏析)

( 4 )作者权蓉说:“生活素材构成的作品要出彩,就在于和别人相同后而又不同的部分,相同引起共鸣,不同引起爆点。”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在文中所体现出来的“共鸣”和“爆点”是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我最喜欢的一个汉字”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可以写自己喜欢这个汉字的原因,可以写自己对这个汉字的理解,可以就这个汉字的含义和蕴含的内涵阐发自己的思考,还可以写此汉字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等等;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们都该冷静一下り”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