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成都石室蜀都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结合语境,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这里是大自然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 “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于是,我又回忆起另一个画面,这就在所谓“黄土高原”!那边的山多数是秃顶的,然而层层的梯田,将秃顶装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特别是那些高秆植物颀长而整齐,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在晚风中摇曳,别有一种惹人喜爱的姿态。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远看山顶的谷子丛密挺立,宛如人直立的头发,这时候忽然从山脊上,牛和掮着犁的人形出现,他们姗姗而下,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的背景上,成就了一幅剪影。

A: “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有了人类的活动,自然变得生动起来,突出了人类的伟大。
B: 文段中运用“装扮”一词,将层层梯田拟人化,生动地表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
C: 文段中“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高杆植物的高而多的特征,突出了自然的神奇。
D: 文段中“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运用夸张,将月光下天蓝的程度、山顶的轮廓描绘出来,也为下文的“归耕剪影”做铺垫。
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蝉(tuì) 田(pǔ) 转弯角(mò)
B: 当(gòu) 瓦(lì) 坚持不(xiè)
C: 刻(qīng) 发(jiǒng) 随机变(yīng)
D: 奔(sāng) 粉(zhī) 为一谈(hùn)
3、

下列加下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你是学水利的,又不懂园艺,不要总是对园艺师指手画脚
B: 张明对这件事的处理十分妥当,无可厚非
C: 郑恺边开车边学李晨说话,模仿得惟妙惟肖 , 被戏封为“模仿帝”。
D: 保持室内环境卫生,我们班每一位同学都责无旁贷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项是( )
A: 电影《流浪地球》突破天际的想象、架构宏大的故事与源于传统文化的道具设计,让广大影迷叹为观止
B: 鲁南高铁临沂北站主体工程于2019年5月6日成功封顶的背后,一定隐藏着施工者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C: 有大雾的清晨,沂河两岸仿佛笼罩在多层纱帘后,扑朔迷离 , 连中国地级城市第—高塔“临沂塔”都看不清了。
D: 虽然双腿瘫痪的史铁生每周多次去医院做透析维持生命,但他依然锲而不舍 , 创作了《病隙碎笔》《我与地坛》等著作。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酿(yún) 静(mì) 职(chèng) 咄逼人(duō)
B: 狭(ài) 抽(yē) 差(qīn) 怪不经(dàn)
C: 抖(shǒu) 职(xùn) 憔(cuì) 人声沸(dǐng)
D: 穿(chuō) 缈(piāo) 伏(juǎn) 轻怕重(diān)
6、
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 他黑瘦的面貌。②周瑜之所以被诸葛亮“气死”,归根到底在于周瑜气量狭小,不肯 。③城管部门要增强城市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切实 好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④陇上江南天水作为中国旅游城市,以其 的人文景观和绚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

A: 瞥见 甘拜下风 履行 丰富
B: 瞧见 惟命是从 奉行 丰富
C: 瞧见 甘拜下风 奉行 丰厚
D: 瞥见 惟命是从 履行 丰厚
7、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份试卷中的第一小题他花了10分钟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B: 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 , 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
C: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 , 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D: 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 , 令人赞叹不已。
8、

下列选项排序正确的是( )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_________,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_________,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_________,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_________,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①只要热爱生命 ②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③既然钟情于玫瑰 ④既然选择了远方

A: ④①②③
B: ③①④②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②①
9、

找出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 )

A: 登上月球,现在已经不再是异想天开
B: 我们对待工作不能拈轻怕重 , 要勇挑重担。
C: 列车终于安然无恙地驶抵目的地。
D: 他家养的小猫呀,小狗呀,都那么活泼可爱,栩栩如生
10、萧红的哪部小说被鲁迅称作"力透纸背的,北方人民于生的坚强,于死的挣扎"的作品?( )
A: 《八月的乡村》
B: 《呼兰河传》
C: 《生死场》
D: 《马伯乐》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释: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 1 )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

( 2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服衣冠 晖夕阴
B: 时时而进 又何
C: 我与城北徐公美 视之
D: 吾妻美我者 执策而临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 3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对邹忌由“受蔽”到“清醒”过程的叙写,实际上就是对“受蔽”与“除蔽”道理的说明,是紧扣文章的中心来写的。
B: 文章末尾写齐王纳谏,进谏者由多而少,一年后,由少而无,用的是夸张写法。
C: 文章对邹忌的描写,不仅注重形体的细致刻画,而且注重细节和对话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D: 文章虽短,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写了进谏的缘起,进谏的内容、进谏的结果,环环相扣,结构完整。
( 4 )你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分别得到什么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阮直

①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16岁高中生式亦姝经过三轮比拼,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最终获得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年度总冠军。“颜值与才华齐飞”,式亦姝成了众人崇拜的“才女型偶像”。高达11.6亿的收视人次,也让节目的策划者始料未及。

②为什么本是小众化的中国古典诗词能够以如此大众化的方式脱颖而出?人们都以为当下的民众不再读书,更别说诵读古典诗词了。央视记者在来访一位观众时,他的回答精彩、准确:“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庭、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却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主旋律’。”

③每个人成长的历程,都有诗心相伴,都有远方与梦想,这就是所谓的“诗性心灵”。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人性温暖、个体真情、细微感悟、形象表达是能穿越千年的,并与当下任何个体的人生、命运发生勾连,并在个体面对生活的焦躁、困惑时给予他们平静与慰藉。

【A】

④生活清贫不会让我们低头,可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对文化的敬畏是因为我们内心永远量立着一个个文化巨匠与大师,他们的生命与智卷,他们的精神与风范是民族精神的典范。【B】

⑤诗心的灵感是个体的,而诗意的审美却是共同的,诗歌意境是古今一脉的文化印记,但是当代诗人的许多作品却不能赋予我们这样的精神给养。从50后、60后到00后,他们的心中都储存着若干首古典诗词。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使他们形成了一致的审美方式。所以,“中国诗词大会”才能让亿万观众回味那些年背过的唐诗宋词,重温那一份深藏心底的古典韵致。

⑥诗言志,歌咏言。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价值是散文大于小说,诗歌大于散文。古典诗词不仅使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登峰造极,其创造审美的“中国意境”更是中国美学对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

⑦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纯真质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初心不改;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豪情,到“心远地自偏”的淡然超脱;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大唐豪迈,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自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这些隽永、深情的诗词中得到心灵的滋养。

⑧重温古典诗词,不是因为经典在凋散,也不是为了借古抒怀,而是因为这些经典记载着我们民族特有的人文情怀与精神世界,是我们民族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心灵永不荒芜的执着追求,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

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在评价古典诗词时讲道: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和事实,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依然牢牢地扎根在民间,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来源。

⑩歌书写内心,改变需要行动。我们的生活,不仅取决于我们的心态,更有赖于我们的作为。

( 1 )阅读全文,概括古典诗词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每点不得超过10个字)
( 2 )第②段画线处“大众化的方式”指什么?
( 3 )下面材料,你觉得放在文中【A】【B】两处中的哪一处更恰当?请简要说明理由。

65岁,只上过四年学的农民王海军,一边摆摊修车,一边和众人“推敲”诗词语句。只要别人改得好,他就请对方喝一瓶啤酒。诗词大会上,他即兴赋诗;节目动情处,他潸然泪下。

( 4 )第⑨段引述康震教授的话有何作用?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新年敲响钟声108下

①新年到来的时候,北京大钟寺、登封少林寺、苏州寒山寺、杭州灵隐寺等全国各大寺院都会响起钟声。新年钟声是有讲究的,要敲108下。这是为什么呢?一种说法是,一年有12月、24节气、72候(每五日为一候),这些数字加在一起就等于108;还有一种说法是,9是最大的数字,又和“久”谐音,108代表着12个月里都有9。钟声响起,代表辞旧迎新,迎春接福。在城市高层建筑稀少的年代,有些寺庙的钟声可以传出几千米远。

②为什么钟声能传得那么远呢?我们以北京大钟寺的钟为例来说明。这口钟铸造于明朝永乐年间,所以又叫作“永乐大钟”。它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钟,高约7米,总重量约64吨,钟体不同部位的厚薄不等,最薄的地方在钟腰,有94毫米,最厚的地方在钟口,有185毫米。将近600年过去了,这口钟依然没有一处裂缝,撞钟时声音还是那么洪亮、浑厚。

③两千多年前,我国的能工巧匠就掌握了铸造青铜钟的技法,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对此有详细的记载。永乐大钟钟身坚固、声音洪亮的秘密就在于它继承和发扬了这一技法。永乐大钟钟身高度和钟口宽度的比例是1:0.7,这也是我国古代铸造铜钟一直以来遵循的比例。为什么要钟身长、钟口小呢?据声学研究显示,这种形状便于散音。这和《考工记》中“钟小而长,则其声舒而远闻”的记载相符。

④钟声悠扬和铸造铜钟的化学成分也有关系。化学分析表明,永乐大钟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是相同的,都是含铜80.54%、锡16.40%、铅1.12%,另外还有金、银、铁等其他金属。《考工记》中说,铸造青铜钟应当“六分其金而锡居一”。现代研究也证明了这一说法的科学性,当青铜器中锡的含量在15%~17%时,其抗裂性能最好,声学效果最佳。

⑤《考工记》中记载:“钟厚则石,已薄则播。”意思是说:钟身厚,声音就沉闷;钟身薄,声音就传得远。永乐大钟的钟身厚度不一,在撞击时不同部位振动的频率不一样,所以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声学仪器测试发现,永乐大钟发出的声音频率从16赫兹到800多赫兹不等。许多声音听起来就像音乐,比如振动在169赫兹的声音听起来像是“哆”,164赫兹的声音听起来像是“咪”。这么多的声音汇集在一起,就像一场宏大的交响乐。

⑥除了永乐大钟本身的特点之外,温度和不同的介质对钟声的传播也有影响。从声学的角度分析,声波总是向温度低的区域偏折。新年钟声在午夜敲响,这时空中的温度高,地面的溫度低,所以声波会向地面偏折,沿着地表传播得很远。如果在水边听新年钟声,你会感觉钟声更加清晰,因为水面是平的,声波反射更加平稳。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传诵千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水乡秋夜,孤舟渔火,钟声从远处的寒山寺沿着江面悠悠地传来,一声声诉说着游子的孤寂和哀愁。《红楼梦》中,贾母月下听笛时,觉得“笛声远远的吹起”,听戏时坐在藕香榭的水亭中,也是这个道理。声音沿着水面传播时,回音方向一致,水面是天然的音响,能让乐音更加清晰悦耳。

⑦江上聆钟,月下闻笛,隔水听曲,中国文化有一种诗意的美感。新年敲108下钟声,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表达出对国泰民安的祝愿。

(选自《知识窗》2018年第2期)

( 1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京大钟寺的钟,铸造于明朝永乐年间,又叫“永乐大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钟。
B: 据声学研究显示,钟身短、钟口大的钟便于散音,这和《考工记》中的记载相符。
C: 永乐大钟的钟身厚度不一,在撞击时不同部位振动的频率不一样,所以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D: 新年钟声在午夜敲响时,如果你刚好在水边聆听,那么你会感觉到钟声更加清晰。
( 2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了从本质到现象的逻辑顺序行文,先介绍寺庙的钟声传播得很远,然后分析钟声为什么能传播得很远。
B: 决定钟声传播远近的原因:钟的身口大小比例、铸造铜钟的化学成分、温度和不同的介质。
C: 第④段中加点的“这一说法”指的是“铸造青铜钟应当“六分其金而锡居一”,即“当青铜器中锡的含量在15%~17%时,其抗裂性能最好,声学效果最佳”。
D: 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永乐大钟由于钟身厚度不在撞击时不同部位振动的频率不一样,许多声音听起来就像音乐”的特点。
( 3 )这篇文章的语言颇有特点,请举例说明。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我们总是在羡慕别人,而对自己所拥有的却常常视而不见。

冬日的暖阳,怒放的花朵,亲朋的问候,动人的文章,甚至是一个小小的善举,一个温暖的眼神……只要用心感受,你会恍然发现: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

请以“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丶若那`只如初见”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