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0年娄烦县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有人费尽心思,以求一夜暴富;有商家殚精竭虑 , 只为钻空子,好让自己赚得更多。
B: 经历上次的批判大会,好多人都诚惶诚恐 , 怕丢了自己的工作。
C: 他真是一表人才,在众人中总是鹤立鸡群 , 显得那么突出。
D: 军队经过艰苦的训练,一旦投入战斗,必然锐不可当
2、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在中美贸易战中,由于美国的咄咄逼人,促使中国开始了同等力度、同等规模的对等回击。
B: 扬州市区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项目自正式投入运营以来,平均每天租车量约2000余人次。
C: 张教授的观点,最近报刊上提出了一些异议,我以为是正确的。
D: 父爱犹如茉莉一样,也许没有沁人心脾的芳香,但他永远会让你感到温馨。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项是( )
A: 洗(zhuó) 酝(niàng) 踉跄跄(liàng) 获益浅(fěi)
B: 怂(yǒng) 然(cuì) 头晕目(xuàn) 忍俊不(jìn)
C: 满(chù) 滑(jī) 堂大笑(hōng) 随声附(hè)
D: 形(chú) 抽(yè) 玲珑透(tì) 苦心孤(zhǐ)
4、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记叙了他儿时的生活经历。
B: 《论语》是一部纪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C: 《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著名作家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D: 《金色花》作者是法国著名诗人泰戈尔。
5、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嘹亮 澎湃 肃然起敬 妇儒皆知
B: 凛冽 馈赠 一筹莫展 心旷神怡
C: 葱笼 追朔 世外桃园 迫不及待
D: 伫立 迁徒 眼花缭乱 一股作气
6、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作者是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他于1937年6月至10月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考察,并据此写成本书。
B: 这位将军性格急躁,他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马在战斗中给敌军俘获了,于是他又去打仗要夺回来,结果真的夺了回来。这位将领是贺龙。
C: 斯诺在陕北期间,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邓发、徐海东等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从多个方面展示了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D: 红军的大部分是青年农民和工人,他们认为自己是为家庭、土地和国家而战斗;60%到70%的士兵是有文化的;红军士兵是没有正规薪饷的,但每一个士兵都有权取得一份土地和这块土地上的一些收入。
7、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行,一路美景令我们心旷神怡 , 流连忘返。
B: 陕西姑娘刘波在女子50米步枪奥运选拔赛中一鸣惊人 , 获得了第一名。
C: 听了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
D: 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8、下列句子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A: 有没有良好的家风是能否建设文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
B: 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全国高铁营运里程将达到约3万千米左右。
C: 贵阳市第一中学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
D: 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是否深厚,不仅在于它曾经拥有多少优秀文化,更在于它今天还能拥有多少优秀文化。
9、

下列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高者挂罥(挂,缠绕)长林梢
B: 下者飘转沉塘坳(低洼积水的地方)
C: 秋天漠漠(乌云密布的样子)向昏黑
D: 俄顷(突然)风定云墨色
10、下列四句中,表述最为得体的一项是( )
A: 护士对刚出院的病人说:“欢迎您再来!”
B: 您的报告对我们有些帮助。
C: 李刚对王明说:“你几点来,我们磋商一下好吗?”
D: 警察对行人说:“为了您和他人的幸福,请注意交通安全。”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宋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1 )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卷”字用得好,妙在:

( 2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这篇词中的名句,说说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三峡》,回答下列小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意思。

多趣味________ ②引凄异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生命的声音

那是发生在一次煤矿透水事件中的故事。

他被困在矿井下,四周一片漆黑。卧在一个几十米高的工作台上,两天两夜了,他的精神已经临近崩溃。

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

一个人孤零零地身处千米以下的矿井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更没有一点声音,不说饿死,憋也会把人憋死。

他听老矿工说过,以往煤矿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饿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精神崩溃,在救援队伍还未到来之前,先绝望死去。

一般人是肉体死了,而后精神随之消失;而精神绝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体也随之死去。

他就属于后者。他放弃了,与其这样孤孤单单地熬下去,这样在孤独中无望地等待,还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脱。

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紧紧地跟随着他,咬噬着他的肉体、咀嚼着他的灵魂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时,若有一点儿声音,哪怕是对他最恶毒的诅咒,不,即使是一双手打在他脸上发出的声音,也会让他欣喜若狂,从而从恍恍惚惚中醒来,重新振作起来。

但没有,一点儿也没有,连一块坷垃滚动的声音都不再有。

迷迷糊糊地,他感到光着的膀子上有点痒,下意识的用手去挠。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

嗡——分明是蚊子的声音。

他悚然一惊,忙坐起来,听着这天外之音,细细的,一波三折,时断时续。一会儿离他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会儿又远了,像梦的影子,让他努力侧着耳朵去寻。

这大概也是一只饿极了的蚊子,已临近死亡的边缘。他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当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时,他一动不动。他清晰地感觉到这只蚊子几只长长的脚在皮肤上爬动。接着,是一只管子扎了进去,吸他的血。

他如老僧入定一般,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蚊子吸饱了,飞起来了,嗡嗡地唱着。真好听。它飞向哪儿,他的头就转向哪儿。一直到它飞累了,停了下来,他也停止了寻找。他想打开矿灯去看看,可又怕惊吓了它。

这一刻,他的心宁静极了。

他知道,他还活着,他不孤单,也不感到黑暗,至少,这儿还有一个生命陪伴着他。虽然它那么小那么小,可此时,他们互相是对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

要活下去,他突然觉得对生命充满了希望。他想生命之间是相互关心的,尤其在患难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他相信,外面的工友们一定在千方百计地设法营救自己,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

他没有别的吃的,就将煤撮着一点一点往胃里咽。他听说过,有人在煤坑里就曾以吃煤救过命。

此后的五天,他就以听蚊子叫和吃煤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第六天,一道亮光倾泻而下。他得救了。

当他被救出时,耳边依然听到嗡嗡的唱歌声。

他的眼睛被包着,看不见,但分明感觉到了蚊子飞走的姿势,矫健,优美,绝不拖泥带水。他想,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撑相互扶持中,才显得丰富多彩而毫不孤单。

( 1 )本文标题“生命的声音”有哪几层含义?
( 2 )层次梳理。从落难到被救,矿工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填补下面的变化过程(每空限2~4字),并简要说说引起整个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

心理变化:孤独绝望→悚然一惊→________→________→百感交集

变化原因:________。

( 3 )结合文章内容推断“相濡以沫”这个成语的意思,并探究文中矿工与蚊子是如何“相濡以沫”的?
( 4 )简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 5 )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当身处顺境,过得平平安安的时候,我们又该持怎样的人生态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雨的四季

刘湛秋

①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②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③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而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身上的干净,可光头浇,洗个雨澡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④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⑤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没有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⑥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⑦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 1 )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文章开头说,“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结合了全文,谈谈作者“喜欢雨”的原因。

( 3 )本文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表现景物特征。请从第⑤段中摘录一个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并谈谈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 4 )选文第②段,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描写雨后的世界,再加上美妙的联想和想象,带给我们全方位的感受,请描写一段雪后的世界。(不少于50字)

四、写作(分值:60分)
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力量的支持。诚信、宽容、责任、美德……给我们前行的力量。

请以“,给了我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章要富有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一缕牵挂”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